回覆列表
  • 1 # 歷史研習社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這句話在歷史上可以找到無數映照。比如,你一定知道,在中國,有一段歷史時期叫做南北朝時期,說的是公元420年至589年這170年。這段時期的中國南北分治,割據混亂。然而,你可能不知道,中國一水之隔的鄰居——號稱萬世一系的日本菊花王朝——也曾出現過一段南北朝時代。

    古代日本的很多重大歷史事件都是天皇與幕府將軍之間的矛盾引起的,南北朝的形成也不例外。在鎌倉幕府後期,後醍醐天皇與中下層武士皆不滿於幕府將軍的統治。於是,一輪倒幕運動逐漸醞釀出來。

    然而,鎌倉幕府的將軍也不是好倒的,幾番爭鬥下來,後醍醐天皇一敗塗地,被流放到了海里的一個小島上。幸運的是,當時支援倒幕的皇親國戚、世家大族不少,在這些人的支援下,後醍醐天皇捲土重來。

    為了戰勝天皇軍,鎌倉幕府派遣足利高氏征討後醍醐天皇的軍隊。然而,足利高氏頗識時務,轉而投向後醍醐天皇一方,幫助後醍醐天皇打敗了鎌倉幕府的軍隊,鎌倉時代從此結束。天皇為了感謝足利高氏,特地將其名字改為“足利尊氏”。

    歷史有時會不可避免地陷入怪圈。鎌倉幕府被消滅以後,足利尊氏成長起來,咄咄逼人地要成為下一任幕府將軍。後醍醐天皇是遭受過幕府制度帶來的苦難的,他一心想要廢除幕府,強化皇權。

    足利尊氏當然不滿於後醍醐天皇的這種做法。所以,新一輪的戰爭便又開始了。這次,後醍醐天皇可就沒有那麼幸運了。簽訂了城下之盟以後,受到足利尊氏擁戴的光明天皇繼位,而後醍醐天皇則被幽禁了起來。

    後來,在幾個親信的掩護下,後醍醐天皇攜帶著象徵天皇法統的三件神器——鏡、劍、玉——逃出禁院,到了如今的奈良,並在那裡建立了南朝廷,與北朝分庭抗禮。至此,南北朝也就正式形成了。

    所以,日本之所以會有南北朝時代,是因為足利尊氏具備行廢立的野心與能力。當然,這背後體現的是日本天皇權力相對幕府權力弱勢的傳統。

    賈方坤:《日本鎌倉幕府政權研究》,曲阜師範大學學位論文,2011年。

    伊勢早苗:《紛亂日本南北朝》,北京:臺海出版社,2017年。

  • 2 # 瀛史拾貝

    南北朝動亂說到底還是武士階級與殘餘公家勢力的鬥爭。平安時代後期,隨著荘園公領制的形成,攝關家以及天皇家的內鬥,武士的地位不斷提高。源平合戰後,源賴朝建立鎌倉幕府,標誌著武家之世的到來。但以天皇和攝關為代表的京都公卿階級仍有一定勢力,特別在西日本。鎌倉早期實際上是東幕府西朝廷兩分天下的局面。經過承久之亂,蒙古襲來等大事件,鎌倉幕府逐漸將權威貫徹到全國,武士大名也在西國九州紮根,如毛利,大友,島津等的先祖都是這時落戶的。但北條氏的專權,引發了廣大武士的不滿,與其他大名,尤其是“有力御家人”的矛盾越來越尖銳。元寇以後,北條氏沒有兌現諾言,拿不出土地賞賜有功武士,反而趁機大搞集權,任用私人親信,弄得武士貧窮破產,民怨沸騰。以足利為代表的武士,聯合對北條不滿的大覺寺統皇族後醍醐天皇,推翻了鎌倉幕府北條氏,史稱建武中興。

    但後醍醐天皇想要否定武家政治,恢復公家掌權的世道,嚴重侵犯武士階級的利益。足利就被廣大心懷不滿的武士擁戴為共主,起兵推翻後醍醐天皇,擁立更聽話的持明院統傀儡天皇,建立室町幕府。

    但足利幕府也有缺陷。幕府將軍的直轄領地不大,軍力不強,只是各地守護大名的共主。守護大名為了自己的利益,不希望幕府集權,在對南朝的戰事中,養寇自重,甚至反覆無常。他們希望戰事延續下去,自己可以藉口戰時需要,加強搜刮,鞏固對領國的統治。所以,許多守護大名,幕府重臣時而叛投南朝,時而復歸幕府。幕府的內訌給了南朝喘息機會

    後醍醐天皇逃到吉野建立南朝,也贏得了一些對足利不滿的地方武士的支援,才能撐到六十多年。有的如新田義貞是自己也想做將軍,嫉妒足利,有的如菊池,楠木是真心尊皇。

    到了室町幕府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加強中央集權,打擊守護大名的割據勢力,又以法律形式肯定了守護大名在南北朝戰亂中攫取的既得利益。南朝人才凋零,實力削弱。這樣一來,才為南北朝統一創造了條件。最終南朝天皇將三神器讓渡給北朝天皇,南北朝合一,室町幕府統一了全國。

  • 3 # 元和拾一年

    古代中國、日本都有南北朝,北韓半島也算是有南北朝吧。

    中國有南北朝,是北方民族入侵,晉室南遷,雙方劃江而治。

    北韓半島的南北朝之說,大概出現在明朝的時候,不過半島人所謂的南北朝,是想象的南北朝,半島人把渤海國與新羅並存的時代稱為自己的南北朝。

    至於日本為何有南北朝,這其實是一場權力的遊戲。

    1318年,大覺寺系的後醍醐天皇即位。他深受朱子學影響,渴望恢復天皇直接掌握國家大權的局面。因此,後醍醐天皇停止其父後宇多上皇的院政,親自執政,錄用人才,並利用鎌倉幕府權威下降、惡黨(類似於中國的綠林好漢)盛行之機秘密進行倒幕活動。

    1324年,天皇與近臣商議發動畿內武士、僧兵襲擊“六波羅探題”,但計劃洩露,近臣被逮捕、流放,是為正中之變。1331年,後醍醐天皇又派自己的兩個兒子——護良親王、成良親王到延歷寺發動僧兵反對幕府,計劃再次洩露,天皇被迫逃出京都,後醍醐天皇被捕並被流放到隱歧島,數名近臣被斬首,持明院系的光嚴天皇即位,是為元弘之變。

    各地武士的反幕府運動開始高漲,以楠木正成為中心的畿內惡黨尤為活躍。護良親王在近畿山區招募武士,播磨的赤松元心起兵響應。後醍醐天皇也很快從流放地隱歧島逃到伯耆(今島根縣),其旗下集結了許多武士。

    足利尊氏,原名足利高氏,兩名讀音相同,字不同。“尊”為後醍醐天皇(尊治)將自己名字中的“尊”賜給足利。

    1333年,鎌倉幕府派足利高氏前往京都鎮壓反幕活動。足利高氏在赴京都的途中與後醍醐天皇秘密聯絡,並表明自己的反幕態度。在其影響下,各地的武士紛紛倒戈,攻擊幕府及北條氏的據點。

    足利高氏和畿內的惡黨攻陷六波羅府,上野(今群馬縣)的新田義貞率關東地區的武士攻入鎌倉,北條家族及近臣800餘人自殺,鎌倉幕府滅亡。後醍醐天皇回到京都,廢黜光嚴天皇,重登皇位,建立公家政權。

    後醍醐天皇重新即位後,改元“建武”,實施新政,強化天皇的權力。對於“建武”這個年號,大家都不會陌生,這是東漢光武帝的年號,這是一個有深意的年號,後醍醐天皇希望像光武帝一樣成為中興之主。所以,他否定了對天皇行使權利構成威脅的一切事物——幕府、院政、攝政、關白等機構或職務;廢除知行國制度,土地所有權的證書均由後醍醐天皇親手寫成;任命高階貴族任中央各機構的大臣以及地方的國司,並強化天皇本人的許可權。

    但是,後醍醐天皇的新政不到三年就失敗了,原因在於:

    1.權力過於集中,賞賜嚴重不均。

    2.討幕各派之間有矛盾:公卿貴族希望恢復公家政治;武士希望恢復武家政治;傳統勢力要求復古;新興勢力要求革新。

    3.百廢待興之際,朝廷還大興土木,修建宮殿,併為此發行大量貨幣,增加稅收,結果引起了社會各界,特別是農民的不滿。

    4.進入武家時代以後,難以恢復律令時代的天皇制政治機構。雖然鎌倉幕府倒臺,但武士的力量反而有所增強,他們對天皇朝廷未滿足其要求而心懷怨言。

    1335年,鎌倉幕府末代執權北條高時之子時行在信濃(長野)起兵,進軍關東並佔領鎌倉。足利尊氏要求率兵東征,同時要求得到徵夷大將軍的稱號,但遭到後醍醐天皇的拒絕。足利擅處出兵關東,打敗北條時行,奪回鎌倉,同時明確表示反對後醍醐天皇的新政。

    經過一系列戰爭,足利尊氏先後打敗支援天皇的新田義貞、楠木正成等,1336年佔領京都。足利尊氏廢黜後醍醐天皇,另立持明院系的光明天皇即位。足利尊氏決定在京都建立(室町)幕府,1338年,足利尊氏從光明天皇那正式得到“徵夷大將軍”的稱號。

    1336年底,被廢黜的後醍醐天皇逃出京都,在京都南部的吉野山組成另外一個朝廷,並聲稱自己是正統天皇。從而形成南北朝對峙的局面。最初兩年南北朝尚有戰事,但隨著支援南朝的將領相繼死去和後醍醐天皇的死去,南朝已經沒實力與北朝對抗 。偏居於一隅的南朝之所以能夠經歷四代57年,是室町幕府內部爭權奪利的結果。

    1368年,第三代將軍足利義滿執政後,採取各種措施成功地削弱了稱霸一方的守護勢力,並將各國武士編入幕府任命的守護之下。在逐步鞏固幕府統治的同時,使南朝喪失了抵抗幕府的社會基礎。

    足利義滿

    1392年,足利義滿呼籲南北朝統一,並得到南朝的積極反應。南朝後龜山天皇回到京都,將象徵天皇權威的三件神器交給北朝的後小松天皇。長達半個多世紀的南北朝對立結束。對於後小松天皇,各位看官可能不熟悉,但是,他兒子一休在中國就很有名了,而動畫片《一休》中的將軍,據說就是足利義滿。

    動畫《一休》中的將軍

  • 4 # 鴻鵠高飛一舉萬里

    事實上日本歷史上還真有一個南北朝時代,而導致南北朝對立的起因恰恰正是天皇皇位之爭:公元13世紀末期日本天皇已被鎌倉幕府架空,可就是這麼一個幕府手中的木偶傀儡卻擁有幕府也不具備的精神屬性——至少在日本人的內心深處天皇是神,這種神性是幕府也無法取代的。正因為如此,已然沒什麼實權的皇位依然引起了覬覦——當時日本皇族內部為爭奪皇位分裂成以後深草天皇為首的持明院派和以龜山天皇為首的大覺寺派。鎌倉幕府見皇室內部出現紛爭,趁機以仲裁者的身份出面調停以強化自己的權威,最終在幕府的調解下兩派達成共識:皇位由兩派交替輪流即位。

    1318年大覺寺派的後醍醐天皇即位,此時已是鎌倉幕府末期。儘管鎌倉幕府在1274年和1281年兩次成功抗擊元朝的入侵,但受貨幣經濟影響而無法恩賞抗元官兵,這導致了武士對幕府的不滿日益增高。看到時機的後醍醐天皇積極籌備倒幕計劃。正中元年(1324年)鎌倉幕府發現了後醍醐天皇的倒幕企圖,責令六波羅探題將天皇身邊的日野資朝等人處分,史稱正中之變。鎌倉幕府不知該如何處置天皇,但天皇此後更加深了倒幕的意志,同醍醐寺的文觀、法勝寺的圓觀等僧人親近。

    元德2年(1329年)後醍醐天皇假借為中宮安產祈禱為由,暗地裡為征討關東祈願,並拉攏興福寺、延歷寺等寺社勢力的關係。但大覺寺統的貴族大多支援邦良親王,而持明院統的貴族則支援鎌倉幕府,後醍醐天皇陷入了孤立狀態。而且邦良親王病死後鎌倉幕府指定持明院統的量仁親王為皇太子,後醍醐天皇的皇位岌岌可危。元弘元年(1331年)後醍醐天皇再次計劃倒幕,但被身邊的吉田定房告發;後醍醐天皇攜帶三神器逃出京都,以比睿山為據點舉兵討幕。但最後被包圍在了笠置山(今京都府相樂郡笠置町內)。幕府以絕對的兵力優勢攻陷了該城並逮捕了天皇。這就是元弘之亂。

    鎌倉幕府將策劃倒幕的後醍醐天皇廢黜,擁立持明院統的量仁親王即位,是為光嚴天皇。而鎌倉幕府則商議,以承久之亂中策劃倒幕的後鳥羽上皇被流放隱岐島之事為先例——將後醍醐天皇本人也流放到了隱岐島。次年後醍醐到達隱岐島。但是當時倒幕的勢力,如護良親王、河內國的楠木正成、播磨國的赤松則村(圓心)等人活躍於日本各地,紛紛表示效忠於後醍醐。元弘三年/正慶二年(1333年)後醍醐天皇在名和長年等人的幫助下逃離隱岐島,逃至伯耆國船上山(今鳥取縣東伯郡琴浦町內)舉兵討幕。鎌倉幕府的執權北條守時派遣足利高氏(即後來的足利尊氏)前往征討,但足利高氏卻倒向了後醍醐一方,攻陷了幕府的六波羅探題。此後新田義貞在東國舉兵,攻陷鎌倉,北條氏和鎌倉幕府一起滅亡了。

    回到京都的後醍醐天皇不承認光嚴天皇皇位的合法性,尊之為上皇,剝奪了他所有權力。同時廢除了幕府和攝關制度,建立了天皇獨裁政權,由天皇自行任免官職。這就是歷史上的建武新政。同時廢去了邦良親王遺孤康仁親王的皇位繼承權,將自己的兒子恆良親王立為皇太子。建武新政表面上是復古,事實上建立了天皇專制政權。而且其激進的改革、恩賞的不公平、朝令夕改的法令和政策以及對貴族、大寺社、武士等較大勢力集團權利的侵害,最終導致了新政的失敗。建武二年(1335年)原本投靠後醍醐天皇的武士首領足利尊氏倒戈一擊——擁立持明院派的豐仁親王為光明天皇並率兵入京將後醍醐天皇軟禁起來,身陷囹圄的後醍醐天皇於1336年男扮女裝逃出京都,潛入京都以南的吉野山另立朝廷。

    足利尊氏在京都建立了室町幕府,這是日本史上第二個幕府政權,由他扶植的光明天皇朝廷被稱為北朝;與之相對應的後醍醐天皇在吉野山建立的朝廷被稱為南朝。雙方均自稱正統,稱對方為偽朝,此後日本歷史進入了長達數十年的南北朝對立狀態。直到1392年室町幕府第3代將軍足利義滿時代才結束南北朝對立狀態,此後日本歷代天皇皆出自北朝天皇后裔。

  • 5 # 指尖看日本

    鎌倉幕府末年,後醍醐天皇掀起了倒幕戰爭,在這場戰爭中,因為楠木正成、足利尊氏、新田義貞等武士站在了朝廷的一方,最後成功地討滅了鎌倉幕府。

    鎌倉幕府滅亡以後,後醍醐天皇重返朝廷,廢掉了鎌倉幕府擁立的光嚴天皇,重返皇位。然而,後醍醐天皇在之後的建武新政中倒行逆施,引起了武士們的極大不滿,這些武士之後漸漸聚集到了“建武第一功臣”足利尊氏的麾下,最終武士與天皇衝突再起。

    而後,後醍醐天皇被足利尊氏逐出京都,足利尊氏擁立了光嚴天皇的弟弟光明天皇,建立起了新的政權。而後醍醐天皇逃出了京都,在大和國的吉野建立了朝廷,自稱南朝,稱光明天皇為北朝,從此日本進入了南北朝時代。

    日本之所以出現南北朝時代,主要有兩個原因:

    1、鎌倉幕府埋下的禍根

    鎌倉幕府時期,天皇曾經出現繼位紛爭,最後鎌倉幕府看熱鬧不嫌事大,竟然讓兩支皇族輪流出任天皇,即“大覺寺統”與“持明院統”。

    後醍醐天皇出身“大覺寺統”的皇族,按照規矩,他出任天皇不久後就需要退位,將皇位讓給“持明院統”的皇族。後醍醐天皇不想讓位,但是鎌倉幕府和持明院統的壓力實在太大,他最後不得不針對“二統迭立”的根源舉事,舉起反抗鎌倉幕府的大旗。

    在後醍醐天皇倒幕成功以後,他廢掉了持明院統皇族繼承皇位的權力,這自然引起持明院統的不滿,他們最後便都站到了足利尊氏的一方,與後醍醐天皇敵對。

    2、後醍醐天皇倒行逆施

    後醍醐天皇的倒幕成功,其實全是因為鎌倉幕府的衰弱和武士們的功勞。鎌倉幕府後期土地買賣、兼併嚴重,許多新興的地主不像舊地主那樣和幕府有主從關係,幕府與地方領主的聯絡減弱,走向衰弱。

    此時即便是幕府麾下的武士們也不滿鎌倉幕府的政策,不滿北條家對鎌倉幕府的獨裁統治。所以,對他們來說他們推翻的並不是鎌倉幕府,而是北條家的幕府。在鎌倉幕府滅亡以後,武士們需要一個新的權威來保障自己的利益,而這點後醍醐天皇顯然沒有做到。

    後醍醐天皇不但想收回土地所有,還胡亂地在管理土地的機構裡安插親信,這使得建武朝廷對土地訴訟的處理效率非常低下,武士們的利益受損,得不到保障,最後便都站在了足利尊氏的一方,建立起了北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軟路由區域網連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