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手機使用者3503570243

    鼓勵獨立思考和提出問題,培養團隊分工合作,允許跳牆使用真正的網際網路搜尋知識。例如,佈置一個研究專案,研究測量萬有引力常數方法,看看學生能不能獨立發現1798年的卡文迪許實驗,並且為之讚歎,讓學生繼續瞭解卡文迪許實驗室接下來200年的無數多諾貝爾獎是什麼,為什麼華人拿不到。 再比如,佈置一個研究,讓學生在講臺上解釋天空為什麼是蘭色,整個過程培育獨立研究,組織報告,答辯能力。這裡涉及到許多領域知識,知識越辨越明,越辨越深入。

  • 2 # 松濤195719538

    這個問題專業性很強,我一個外行可能不能滿足您的要求。

    但我想,作為一個老師每時每刻都在為學生的知識傳授而敬心盡力,包括一些新的教學方法的運用。其實有些方法雖沒有明確總結到理論方面,而已在潛移默化的在教學中實施了。

    平等對待學生,使學生克服畏懼感,對探究式教學開一個好頭。

    探究,我理解就是對課堂新內容的探究。探究的目的,是要把課堂上需要教學的新內容很自然地傳授給學生,這就要求教師在方法上要靈活、多樣。當然啟發式也是一種可行的辦法。如何啟發、如何調動學生的思想情緒?這是教師掌握和採取的重點方法。要因學生特點而進行。

    對教師教學內容的熟練程度要求這裡就不贅述。

    以上僅是個人觀點,不妥之處望批評指正!

  • 3 # 步蘭香407

    你好,我離開教學崗位快二十年了,對現在的教學模式瞭解很少,只能憑藉記憶,談點有關問題,觀點有可能相左,請諒解。我記得探究式學習模式是一個叫杜威的提出來的,他認為教學教育不僅要讓學生學習大量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科學研究的過程方法。探究式教學法,又稱“做中學“,“發現法,研究法“。是指學生在學習概念和原理時,教師只給他們一些事例問題,讓學生透過閱讀,觀察,實驗,思考,討論,聽講等途徑去主動探究,自行發現並掌握相應的原理和結論的一種方法。當年我們學校也曾經實行過這種方法,並舉過專門的觀摩課,公開課,聽過魏書生老師的專題演講,(以前老式教學模式是填鴨式,滿堂灌)探研式教學在我們學校各個學科逐漸推廣開來,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探究式教學法的指導思想是在教師的指導下,以學生為主體,讓學生自覺地,主動地探索,掌握認識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步驟,研究客觀規律事物的屬性,發現事物發展的起因和事物內部的聯絡,從中找出規律,形成概念,建立自己的認知模型和學習方法,構架,可見在探究式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主動地位都得了加強,我當時擔任學校語文學科教研組組長,從備課到組織課堂教學推行了這一教學模式。如作文課,以前是教師寫出題目,講一些寫作方法,框架結構,然後在黑板上列出提綱,讓學生去寫。探究式學習模式,讓學生先觀察,體驗,積累素材後再去寫作。例如,有一次我帶領我們班三十幾名同學去少陵公園(杜甫當年曾客居此地,與李白有故交,遺址少陵臺,後建成公園,濟寧有太白樓兩地相距約三十公里)實地考察,蒐集寫作素材,同學們觀察的可細緻了,回班後,同學們自行分組討論,自擬題目

    這次寫作非常成功。但組織這樣的教學,難度很大,特別是學生的安全問題,尤為重要。(實施前我都作了周密安排,很多細節都考慮到了)只當舉例。僅作參考。探究式學習實行中我認為應掌握和注意以下幾個方面。一,創沒情境,激發自主探究慾望,二,開放課堂,發掘自主探究能力,三,適時點撥誘導探究的方向,四,課上合作探究訓練主動學習的能力。五,課後留有創新作業,激勵學生主動學習。當年,我舉辦過很多場觀摩課,公開課,。後來因眼睛患病,做了手術,不能從事一線教學了。很惋惜。以上是自己的工作體會,請業內人士,朋友雅正!謝謝!

  • 4 # 聖蓮學堂

    非常感謝邀請。我不是老師,在剛剛接到問題邀請,看到探究式學習的說法時,就發現是一個很專業的問題,瞬間感受到一些難度。說實話關於“探究式學習”這個表述,我是第一次得知,隨後開始查詢相關網路資料,當我瞭解一些概念解釋之後,從最初覺得回答這個問題有很大壓力,到了後來瞭解名詞含義之後有勇氣提出自己的看法,同時我還有認真思考,到底應該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探究式學習或探究式教學,主要是針對於培養學生日常學習中對於某些課題進行類似於專業研究人員那樣的研究型思考,特別是一些關於學習科學方面的知識更是需要,主要目標就是透過對學生的指引,幫助學生自己學習過程中有自主觀察和自己獨立提出見解,據說這個學習模式美國應用的很廣泛。既然是關於科學知識學習探索的過程中總結的方法,那我們接下來就關於科學方面進行相關的討論。

    著名物理學家愛因斯坦曾經說過,他的讀書方法就是“書越讀越薄”。可能許多人都有聽過這個說法,但是世上極少有人真正理解了這個說法,哪怕是有些寫相關文章的人,也不見得都準確的全部說完整這個方法的具體操作步驟,或者大部分人都可能對此不知不覺的就忽略了,因為根本沒有注意到這個看似簡單的讀書方法,實際上卻等同於愛因斯坦的成功秘訣。最初我也確實不知道,我是先自己不知不覺建立起這種思維方式,然後在某一個契機,大概是2009年的時候,一次在書店看到一本關於介紹愛因斯坦的書,看到這個資訊猛然間想起來,這不是自己早就形成的關於科研課題的思維方式嗎?剛剛知道這個資訊時,還真的有些意外驚喜,原來自己那些年逐漸總結的科學課題研究方法,竟然和愛因斯坦的讀書方法不謀而合,內心非常高興。

    我最早開始研究科學課題,早期根本不敢自稱研究,心裡就是希望找到相關問題的答案,由於自己知識水平等現實因素的限制導致的人生路上產生更多困難,加上一直以來自己命運崎嶇挫折很多,自己很想搞清楚命運到底是怎麼回事,破解命運密碼就成了我第一個研究課題,很多人寫的書都自稱破解命運其實都是沒有太多真材實料,而我是希望實現科學意義上的破譯命運,後來我確實有了很大突破,總的來說後來獲得的結論非常深奧幾句話很難說完整,具體內容以後遲早都會寫相關文章甚至可能是會有專著論文,大家現在不需要了解相關內容,只需要繼續把思維停留在這個探究式學習上面就可以。

    關於命運即使是現在諸位學者,也可能一時難以做出相對全面的科學解釋,而我知識水平遠遠不夠的前提下,如何才能實現超越自身的硬體因素限制,同時還要達到有某種高度的實質性超越型別深度認識呢?我仔細思考和分析這個問題,然後總結了這些思路,當然了過去這些都在我的大腦裡面完成,以前我是從來不寫研究筆記也不做任何備忘記錄。

    第一步,把已知的所有資訊進行統一的編排,類似於海選性質的資訊彙總。不管任何資訊,只要能接觸到或想到聽到各種可能有關聯的資訊,全部納入相關資料素材庫,這裡麵包括一切可能有用或根本沒有任何價值但是好像有些道理的各類內容。

    第二步,把海選資料素材庫裡面的所有資訊,依照內容性質進行屬性歸類。就是說把所有已經收集到的資訊,全部進行型別的劃分,這個具體怎麼劃分沒有固定的模式,主要根據自己研究習慣和普遍通用的資料分類規則,比如說所有圖形或各類形狀的物體,統一劃歸為幾何分割槽,蘋果石榴肯定就是水果分割槽,玉米黃豆加上面粉稻穀都是糧食分割槽等等,可以根據需要在每個分類下面建立子分類。

    第三步,給所有已經分類的資料,進行相應的重點程度標記和研究分析時候的優先次序。這個步驟根據研究者自己的能力,可以進行不同屬性內容部分或全部做出標記,就是說只要自己不會出現混亂就可以,特別是重點資訊記錄,能達到自己很容易想起來當時確定重點程度印記時候的依據等內容,重點的程度和是否重點的判斷標準,一切就是來自於相關研究課題為永恆核心展開的研究判斷。

    第四步,所有資料根據需要進行某種程度的總結。這裡不需要所有內容都總結,所謂總結的意思是,某些內容篇幅過長,但是部分或全部,疑似和自己正在研究的課題,可能有某些關聯,在思考相關問題的時候,可能有時候很難有效應用這個內容進行相關研究的分析判斷,篇幅長如果再次看一遍相關論文或書籍的話,肯定徹底打亂現在的研究思路,導致原本可能已經走到進步邊緣又擦肩而過。比如萬有引力定律和能量守恆定律,雖然已經有了很多學者教師給我們的精彩詮釋,假設我們現在正在研究時空,我們可以根據自己的觀察視角或借鑑思路,在不違背知識正確的前提下,做出方便我們容易記憶和快速應用、和思考分析後快速帶過的相關總結。

    第五步,根據研究課題需要進行相關內容的篩選和增減。這一環節其實在之前任何步驟都可以開始落實,不過在任何時候,徹底刪除某些內容的時候,需要有一定緩衝期,就是說不要太過快速或堅決儘量避免意氣用事清空回收站,等到最終確定相關內容確實沒有絲毫保留價值之後再操作永久刪除。新增加內容的時候可以直接進行前面的任何步驟,實際上這幾個步驟先後次序根本不是固定不變,這裡的先後次序只是說幫助大家有相應的正確理解,實際操作的時候可以根據每個人的具體狀況有適當的調整。

    說了這麼多,好像並沒有關於探究式學習有具體的實際操作,難道真的是答非所問嗎?答案肯定不是,這裡絕不是答非所問,實質上這個具體步驟就是探究式學習的具體操作方法,同時也是愛因斯坦的讀書方法的具體應用。

    尋覓找到科學新發現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最新發現的那個科學事實一直在那裡沒有刻意藏起來,甚至是越是深奧的新發現越是在我們眼前總是擦肩而過,對於學生來說,只要是之前確實百分百不知道相關內容,真實的屬於透過自己探索獲得的發現,雖然早已被別人發現,同樣也是值得讚揚,因為如果持續性繼續努力,就可能培養起來正確的科學研究型思維。

    老師到底如何指引學生應用這些方法到學習或興趣研究呢?

    第一.老師或整個學校,也可以是家長對孩子,逐漸的形成定期或不定期再或者這個兩個方式交叉同時進行,多次隨機或有預謀的給學生們提出相應的研究方向或研究課題,所謂的有預謀指的是創造某種契機等情況,首先建立起來所有學生對於思考某些課題的興趣,之後不定期的提醒和要求學生提交相關研究結論,學生們除了日常的作業之外,逐步培養起來學生自己也能開始給班裡的同學或老師提出一些疑問性質的內容,然後大家都可以參與相關內容的研究分析。

    第二.整個班都形成研究型的學習思維方式,在所有的學生們的視角,他們雖然不是大學以上的年紀,但是就好像自己不是在學校被動上課,而是在聽一個導師的學術分享,由於自己的疑問實在太多了,必須要儘量的聽到老師們更多的“學術分享”,然後才有可能更快速解答自己的各類學習或生活中遇到的疑問。若有可能,老師可以鼓勵學生們勇敢的提出老師“講錯”或“沒有講好”的知識點,在時間允許的前提下,老師可以請這位學生上臺分享自己的思路,就是說假如有同學提出老師講課過程中的“瑕疵”,老師在講完相關知識點以後,到了大家學習討論時候,可以請相關學生走向講臺給同學們復講老師講過的某些知識點內容,學生復講肯定需要把自己的話說出來,既然已經發現老師的問題,那就應該表達出來自己的“正確”觀察。比如說老師正在講某個知識點的時候,有個同學提出問題,這時候老師可以告訴學生,正確的做法是你先使用筆立刻記錄剛才的疑問內容備忘,然後繼續開始用心聽講,因為你在老師沒有講完的時候提問,很容易打亂老師的思路,其實所謂的打亂老師的思路只是一方面,另外就是可能影響其他同學的聽課專心程度。

    第三.儘量鼓勵膽小的同學或者差生們,讓他們勇敢的提出自己的想法,把整個班的學習氣氛搞得越活越越好,特別是研究型的學習興趣儘量的推向更高的活躍程度,最好是能達到如每天吃飯睡覺那樣的積極,只有先實現了足夠活躍的研究型思維良好習慣,才有可能持續性的推動同學們獨立探索的積極動力。這些說的時候很簡單,做到確實需要老師付出一定的努力,特別是有些老師和全班同學的整體性格等因素,老師突然間提出某些研究型的課題要求同學思考的時候,很容易讓同學們產生這只是一時心風起的判斷,要讓學生真實感受到老師現在改變了教學方式或轉換了整個工作思路等,並且學生們觀察絕不是偽裝更不是變相說教等性質,此時就需要老師持續性的帶給學生們更多的堅持下去的信心。

    第四.老師想要給學生們培養自己獨立思考的良好習慣,特別是想要培養學生有一定程度的研究型思維方式,那就需要有多個課題的頻繁轟炸,雖然老師提出很多課題或方向,但老師卻絕不會漏掉任何一個課題,就是說所有老師或同學提出的課題,只要是最終被全班師生共同確定類似於班級立項那樣的課題,都要最後有相應的研究結論出來。課題種類絕不僅僅限於單純學習課程相關,在某些時候,若產生生活中只要是適合當前年齡段的某些非課業相關課題,也可以適當的提出來全班同學老師一起討論和研究,但是至始至終核心目標絕不會偏離整體的提升學習綜合成績本身,就是說其他的課題都是為了活躍班級氣氛或提升所有學生的研究積極性等為小目標。

    這些就是開了一個口子,俗話說萬事開頭難,我今天說的這些,對於老師來說,也可以視為提出一些思路,老師完全可以沿著這些思路繼續深入挖掘,因為實際生活中肯定還有更多的方面或線索我沒有提到,有了這些正式開始了,慢慢的全體師生就能共同在解決現在某些問題的基礎上,可能逐步形成適合全班師生的思路或原則。

    需要特別說明:我一直不滿意自己的某些回答,主要是總感覺自己不知不覺太過囉嗦,可始終暫時來說還無法做到最短的語言說完更全面的內容,這屬於我自己能力的問題,雖然內心很不想如此長篇大論,但提升自己還需要相應時間,因此對於囉嗦的篇幅非常抱歉;雖然我是關於教育相關思考很多,可能某些內容也有一些參考價值,畢竟還是屬於非教育工作者,專業性還是差很多,如果有說的不對的地方,還請各位能指正和提出,方便後續寫文章或相關回答時注意改進。

  • 5 # 肥仔老師談教育

    按照我的理解,探究式學習的操作是:讓學生習慣從實際情景中,發現問題並提出問題。然後根據提出的問題,有目的的進行各種活動,例如手動操作、收集資訊、分組討論等,透過總結從而獲得知識。有鑑於上面的理解,探究式學習的目的就是培養研究型人才和實用型人才。

    探究式教學模式一般下面幾個環節:

    (1)創設情境

    (2)啟發思考

    (3)自主(或小組)探究

    (4)協作交流。

    (5)總結提高

    這種教學模式,的確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研究問題的習慣,增強學生動手的能力等方面有比較大的作用。而這種教學模式,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就是非常的耗時間。學習是什麼?學習是繼承和發揚前人的文化、思想、技術等方面的成就。也就是知識積累。人類社會發展到今天,積累的知識實在太多了,於是便有了“知識的海洋”的說法。這麼多的知識,那麼我們學習的時候便要高效率,否則等你到老了,都學不到一丁點知識,又有什麼用呢?

    知識的積累需要講究效率,而研究問題是非常耗時間的,於是便產生了矛盾。不可否認,這矛盾是不可調和的。因此,個人認為這種教學的模式在一般的課堂上是不太適合的。我們可以在課堂中體現這種教學思想,但就不能始終貫穿這種教學方法,因為效率實在是太低了。其實創作情景,提出問題(啟發思考),這兩步我們還是可以做的,但後面的知識點掌握,還是要以效率為重。

    探究式教學是上級非常推崇的教學方法。因此,你會發現一個非常有趣的現象。很多老師在上公開課的時候,便始終貫穿探究式教學方法,但在平時的教學中,又回到了填鴨子式教學方法。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打拳皇3和搖桿與普通有什麼區別?三和是什麼意思?為什麼3和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