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551921813817

    你要想不生氣就要慢慢做到一個忍字。俗語講“氣得過,忍不過”。請參考蔡禮旭老師在《家和萬事興》裡分享的方法。

    怎麼對治瞋恚?修忍耐、包容。當然這個忍的功夫分幾個階層,有力忍、有忘忍、有反忍、有觀忍、有喜忍、有慈忍。這個力忍就是發現要發脾氣了,壓下來不要發。第二個忘忍,宰相肚裡能撐船,算了、算了,不要計較。再來反忍,要發脾氣以前,首先想我自己有沒有不對,馬上火就下來。當我們覺得別人脾氣不好,保證自己脾氣也沒有好到哪裡,真的,心中有佛,見人是佛,心中有糞,見人是糞。往往我們都會看,覺得另外一半脾氣不好,很可能確實他脾氣比我們不好,可是他的脾氣假如有八分不好,保證我們還有二、三分,兩個人一吵,你罵他兩分,他罵你八分,沒完沒了。人跟人能衝突得起來,叫水平差不了多少。所以不要盯著另一半、盯著別人的缺點,要想一想他的缺點我有沒有?不然統統在那裡互相挑毛病,沒有好日子過。

    觀忍,這個觀當中,人世間短暫幾十年,有什麼好計較的?什麼都是假的,帶都帶不走,有什麼好爭的?包含觀裡面,觀因緣的發展,可惡之人必有可憐之處,你跟他計較幹啥?你悲憫他都來不及。“先人不善(先人無知),不識道德,無有語者,殊無怪也”。他的父母、祖先沒教他,他也不懂,可憐的人你跟他計較幹啥?喜忍,喜忍是什麼境界?布袋和尚的涕唾在面上,隨它自幹了。他來給我考試的,看我最近功夫怎麼樣。他看每一個人監考老師來了,發考卷來了,跟監考老師一鞠躬:辛苦你,還為我操心,趕緊用功做考卷。最後慈忍,“凡是人,皆須愛”,就好像孩子對父母發脾氣,父母完全不放在心上。你看我們從小到大,犯那麼多錯,有時候爸爸媽媽對這些親戚朋友講:孩子很好,沒操到心。哪沒操到心,是父母沒放心上,完全的慈愛。你看我們小的時候沒有行為能力,到哪都撒泡尿什麼的,父母搞了半天。媽媽煮半天,幾個小時才煮好的東西,我們一下就把它給翻倒了,統統沒有放在心上的,這慈忍,慈母,效法父母的心對一切的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matlab中線性規劃最佳化計算方法和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