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摘自慈雲斷夢法師的《非常壇經》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雲: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惠能聽了說這偈尚未明心地,五、八識還沒轉,愈修愈束縛。惠能大師也很調皮,他就相對地再舉個偈子出來:「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四句四句對照,完全把臥輪踢得粉身碎骨!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知道這是什麼嗎?這叫貢高我慢,自我意識形態仍在,一看便知嘛!我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境界很高,天天在長菩提,這是否即是自我的現象?把自我秀給人家看。而惠能無我,他沒伎倆,表示只是個普通人。「不斷百思想」,表示妄想一堆。「對境心數起」,一面臨境界,心就隨那境界而生,它如實地反映出來。「菩提作麼長」,菩提天天這麼長,不要念成長了。他很瀟灑,很自在喔!這境界真好啊!不要看它短,愈短愈好玩。 惠能說「未明心地」,其實修學佛法的目的也在這裡,如果進入佛門不為此,那也只是一般宗教信仰而已。今天既然有心進來,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願解如來真實義,你就必須以這個前提為目標,絕不浮在一般宗教信仰上,否則沒有意義。 從前面神秀的偈子和臥輪這個偈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特性,他們都很認真修行,所以臥輪能斷百思想,他有伎倆、有技巧、有方法,但這就叫法執。後面這句「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是不對的,因為對境心不起,菩提就不會長了。 假如你遭遇很多挫折,然而為了保持君子風度,表現得溫文儒雅,心中卻累積了憤懣,那君子風度只是個面紗,把你本性遮住而已,不是真的八風吹不動。所以惠能說臥輪禪師沒有見到心地。修行人若走上這種技巧,遇境能「伏住」,尚非修行,頂多稱修養。修養和修行差別可大了。 臥輪說「對境心不起」,惠能說他不見心地,但「對境心數起」,豈不是和凡夫一樣?我們每個都是凡夫,一有境界就思緒紛飛,但惠能卻說「菩提作麼長」,這樣修與不修有何差別?臥輪禪師還有伎倆、有方法,可是惠能什麼都沒有。很多人修行都走臥輪禪師的路子,不管唸佛、參禪、持咒或持戒,都有個伎倆來斷百思想,問題是菩提沒有長啊!所謂「對境心不起」,並非真的心不起,而是把它壓抑下去了。惠能不這麼說,他說法既不是凡夫的也不是他的,他的沒伎倆是指「無依道人」。 我們現在都是有依,故一般人修行學佛叫「四依道人」: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佛是無依道人,既然無依,就什麼伎倆都沒有了。站在行門的立場,他不採用「斷」和「伏」的方法,而是採用極高度的警覺性。因此,對著境界,他照得清清楚楚,喜怒哀樂不但讓它現前,有時候還要「推動」一下。對凡夫而言,此一行門尤為重要。 譬如我要生氣了,但馬上想到學佛那麼久,現在當師父了,不能亂髮脾氣。這樣壓下來了,卻也一直累積塵垢。修行人則是一有外緣讓自己生氣時,藉這生氣的緣,去感受那個憤怒,但對那緣境,也就是引發生氣的事或人,不採取執著或反擊的態度,你只對這生氣、憤怒本身加以感受,有時三分憤怒稍微「推動」一下,讓它到達五、七分。 譬如感受到憤怒時,血液會賁張,神經會抽緊,臉上肌肉變橫,不再圓潤慈祥,甚至滿臉通紅,講話有點控制不住,或手腳痠麻等,那都是生氣的現象之一。當你一想:「嗯!這修行人,怎麼這樣?」那個憤怒會變成無常,很快閃過去。這就是你「照」得住,於是藉那憤怒相,將憤怒連根拔起,原來讓你生氣三分的人或事,推動到四、五分以後,你不生氣了,因為它已經從你生命中拔除。 假如推動到五、七分,原來沉澱的舊帳可能也一起勾銷了,即使無法一次全部勾除,但每次都這麼勾一點勾一點,大概經過半年,人絕對會轉變。這叫「傾倒」,把生命體系裡的垃圾倒掉,藉著這種緣,把喜怒哀樂都倒掉一些,這便是修行。五分到七分,是指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別推動到十分或十二分,無法控制,到時可別說師父教的,師父沒教你要氣到控制不住。 南無阿彌陀
以下是摘自慈雲斷夢法師的《非常壇經》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雲: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師聞之曰:「此偈未明心地。若依而行之,是加繫縛。」因示一偈曰: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 有僧舉臥輪禪師偈,惠能聽了說這偈尚未明心地,五、八識還沒轉,愈修愈束縛。惠能大師也很調皮,他就相對地再舉個偈子出來:「惠能沒伎倆,不斷百思想;對境心數起,菩提作麼長。」四句四句對照,完全把臥輪踢得粉身碎骨! 「臥輪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知道這是什麼嗎?這叫貢高我慢,自我意識形態仍在,一看便知嘛!我有伎倆能斷百思想,境界很高,天天在長菩提,這是否即是自我的現象?把自我秀給人家看。而惠能無我,他沒伎倆,表示只是個普通人。「不斷百思想」,表示妄想一堆。「對境心數起」,一面臨境界,心就隨那境界而生,它如實地反映出來。「菩提作麼長」,菩提天天這麼長,不要念成長了。他很瀟灑,很自在喔!這境界真好啊!不要看它短,愈短愈好玩。 惠能說「未明心地」,其實修學佛法的目的也在這裡,如果進入佛門不為此,那也只是一般宗教信仰而已。今天既然有心進來,所謂百千萬劫難遭遇,願解如來真實義,你就必須以這個前提為目標,絕不浮在一般宗教信仰上,否則沒有意義。 從前面神秀的偈子和臥輪這個偈子,我們可以看到一個共同特性,他們都很認真修行,所以臥輪能斷百思想,他有伎倆、有技巧、有方法,但這就叫法執。後面這句「對境心不起,菩提日日長」是不對的,因為對境心不起,菩提就不會長了。 假如你遭遇很多挫折,然而為了保持君子風度,表現得溫文儒雅,心中卻累積了憤懣,那君子風度只是個面紗,把你本性遮住而已,不是真的八風吹不動。所以惠能說臥輪禪師沒有見到心地。修行人若走上這種技巧,遇境能「伏住」,尚非修行,頂多稱修養。修養和修行差別可大了。 臥輪說「對境心不起」,惠能說他不見心地,但「對境心數起」,豈不是和凡夫一樣?我們每個都是凡夫,一有境界就思緒紛飛,但惠能卻說「菩提作麼長」,這樣修與不修有何差別?臥輪禪師還有伎倆、有方法,可是惠能什麼都沒有。很多人修行都走臥輪禪師的路子,不管唸佛、參禪、持咒或持戒,都有個伎倆來斷百思想,問題是菩提沒有長啊!所謂「對境心不起」,並非真的心不起,而是把它壓抑下去了。惠能不這麼說,他說法既不是凡夫的也不是他的,他的沒伎倆是指「無依道人」。 我們現在都是有依,故一般人修行學佛叫「四依道人」:依法不依人,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智不依識,依義不依語。佛是無依道人,既然無依,就什麼伎倆都沒有了。站在行門的立場,他不採用「斷」和「伏」的方法,而是採用極高度的警覺性。因此,對著境界,他照得清清楚楚,喜怒哀樂不但讓它現前,有時候還要「推動」一下。對凡夫而言,此一行門尤為重要。 譬如我要生氣了,但馬上想到學佛那麼久,現在當師父了,不能亂髮脾氣。這樣壓下來了,卻也一直累積塵垢。修行人則是一有外緣讓自己生氣時,藉這生氣的緣,去感受那個憤怒,但對那緣境,也就是引發生氣的事或人,不採取執著或反擊的態度,你只對這生氣、憤怒本身加以感受,有時三分憤怒稍微「推動」一下,讓它到達五、七分。 譬如感受到憤怒時,血液會賁張,神經會抽緊,臉上肌肉變橫,不再圓潤慈祥,甚至滿臉通紅,講話有點控制不住,或手腳痠麻等,那都是生氣的現象之一。當你一想:「嗯!這修行人,怎麼這樣?」那個憤怒會變成無常,很快閃過去。這就是你「照」得住,於是藉那憤怒相,將憤怒連根拔起,原來讓你生氣三分的人或事,推動到四、五分以後,你不生氣了,因為它已經從你生命中拔除。 假如推動到五、七分,原來沉澱的舊帳可能也一起勾銷了,即使無法一次全部勾除,但每次都這麼勾一點勾一點,大概經過半年,人絕對會轉變。這叫「傾倒」,把生命體系裡的垃圾倒掉,藉著這種緣,把喜怒哀樂都倒掉一些,這便是修行。五分到七分,是指自己能控制的範圍,別推動到十分或十二分,無法控制,到時可別說師父教的,師父沒教你要氣到控制不住。 南無阿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