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穿插游擊隊

    此前,我們在《罵人的學問》裡分析了罵人者在罵戰時摧枯拉朽的說話狀態,以及罵人詞彙裡所隱含的性別觀。

    今天,我們來具體分析一個罵人的詞——兔崽子。

    這個詞的殺傷力約等於「王八蛋」,但罵出兔崽子這個詞的人,總歸有種輩份上的居高臨下之感,所以也會時常見到大人用來罵那些頑劣的小孩子。

    《現代漢語詞典》對「兔崽子」定義是:「幼小的兔子,多用作罵人的話」。

    不過,這就有點讓人納悶了:剛出生的幼兔溫和可愛,為什麼會用作罵人的話呢?

    | 電影《愛寵大機密》中的兔子形象

    兔崽子,顯然是兔+崽子組合而來。

    先說「兔」。在古代神話裡,流傳著一種「吐生」之說,比如東漢思想家王充在《論衡》裡談到:

    「兔吮毫而懷子,及其子生,從口而出。」

    ——《論衡·奇怪》

    晉代張華也提到:

    「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

    ——《博物志·物性》

    | 《博物志》,作者為西晉博物學家張華(232-300),內容記載異境奇物、瑣聞雜事、神仙方術、地理知識、人物傳說,包羅永珍。

    在古人眼裡,他們認為,母兔之所以會懷孕,是因為舔舐公兔的皮毛,或者仰望著月亮,然後從口中吐出小兔子。

    這些說法我們現在看來非常荒謬,但對後世的影響很大,兔也因此常常與象徵陰柔的月亮聯絡在一起。像是我們熟悉的大詩人李白,就在《古朗月行》裡遙想:

    「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

    不過到了元代,古人眼中能夠「望月而孕」的兔,則被視作一種血統不純、「不夫而妊」的無恥之物,並用來斥責生活淫亂的未婚女性。

    元末明初的文學家陶宗儀在《輟耕錄·廢家子孫詩》中,就有這樣一句話:

    「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

    | 《南村輟耕錄》簡稱《輟耕錄》,是元代文學家陶宗儀創作的一部有關元朝史事的筆記,是研究元史的重要史料。

    陶宗儀這是在嘲弄為富不仁的大戶人家,其中「撐目兔」指的是女孩未婚有孕,行為不軌,後半句說的是男人明知妻子有外遇,卻像縮頭烏龜一樣,不敢作為。

    再來看看崽字。

    有意思的是,「崽」字的本義並沒有什麼貶義,崽字的含義是希望小孩子有著充分營養而茁壯成長,本指幼子,但前面加了一個「兔」字後,意思就不大好了,「兔崽子」一詞相當於罵人是私生子。

    在色情文化風靡的明清社會,這種說法越發變本加厲,將娼妓稱為「兔兒」,男妓叫作「龜奴」。

    但在社會上層,官方宣揚的是所謂「存天理,滅人慾」的禮教政策,是戲曲家湯顯祖筆下鞭笞的「有法之天下」。

    於是,在性放縱與性打壓的兩極之間,有著消遣需求、又不能明目張膽的官員,便把目光轉向男風男寵,其中尤好豢養孌童。

    孌童年少無知,多呈窈窕姿容,長大後為賤役,沒有後顧之憂。「兔崽子」一詞也隨之產生了詞義性別上的變化,成為貶斥孌童的詈詞,詈就是罵的意思。

    所以,在中國古代,「兔崽子」是不能隨隨便便叫的,因為它主要用來特指男寵這類人群。

    看吧,如果不瞭解掌故,很可能就會在日常中用錯,惹人笑話,甚至引起矛盾衝突。

    掃碼訂閱「何老師歷史掌故」,觀看「兔崽子不是能隨便叫」完整影片。

    古人口中的「兔崽子」們,有的被壓迫,被欺凌,被詈罵,身心受到傷害,人生是一場悲劇。

    除了男寵,兔崽子還有著另外一層身份——「門子」。

    門子是一種縣僮,也就是官衙裡侍候官員的差役,時常在長官左右,與孌童一樣,也多為少年賤役。長官往往覺得門子年幼無知,也不刻意瞞著機密事件,有時還會指令門子去做機密任務。

    像是明代凌濛初的小說《初刻拍案驚奇》裡的《奪風情村婦捐軀,假天語幕僚斷獄》,就寫了一個州縣官派門子偵查疑案的故事。

    | 《初刻拍案驚奇》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09年

    當然,門子也有可能利用他和長官這種親密接觸的關係,幹些假公濟私的壞事。特別是當門子遇到個貪贓枉法、道德敗壞的長官時,更容易為虎作倀。

    明代話本小說集《型世言》第三十回「張繼良巧竊篆,曾司訓計完璧」,說的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故事:

    主人公張繼良出身卑賤,沒有任何謀生的本領,空有漂亮的外貌和「妖媚」的身段。父母雙亡後,這個社會渣滓出賣自己的肉體,寄身於無錫縣何知縣,混進墨缸般的官場,一手遮天。而後無才無德的他,又「提升」為高層按察院長官的「男寵」,玩轉了潛規則,一時大紅大紫,直到最後在官場角逐中敗落,被罰充軍。

    你看,一場沐猴而冠的諷刺喜劇,成為照見社會黑幕的鏡子,多少年少的人,表面做著官衙裡的門子,而實際上只是權貴們的男寵,「兔崽子」一個看似簡單的稱謂,也承載著中國社會潛規則的一面。

    如今,「兔崽子」的詈義已經逐漸泛化,成為一般的罵人之詞,有時也可以用於俏皮話。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兔崽子的原義,記得,「兔崽子」可不是能隨便亂叫的。

    別小看「兔崽子」這一個簡單罵人的詞,竟引出瞭如此多的歷史掌故。

    雖然華人都很喜歡歷史,但是經常看到的大多都與真實歷史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其實每一個歷史故事都蘊含著人性的衝突,每一個歷史故事都發人深思,每一個歷史故事都是我們理解真實歷史的最優方式。

    古人口中的「兔崽子」們,有的被壓迫,被欺凌,被詈罵,身心受到傷害,人生是一場悲劇。

    除了男寵,兔崽子還有著另外一層身份——「門子」。

    門子是一種縣僮,也就是官衙裡侍候官員的差役,時常在長官左右,與孌童一樣,也多為少年賤役。長官往往覺得門子年幼無知,也不刻意瞞著機密事件,有時還會指令門子去做機密任務。

    像是明代凌濛初的小說《初刻拍案驚奇》裡的《奪風情村婦捐軀,假天語幕僚斷獄》,就寫了一個州縣官派門子偵查疑案的故事。

    | 《初刻拍案驚奇》

    出版社:中華書局

    出版時間:2009年

    當然,門子也有可能利用他和長官這種親密接觸的關係,幹些假公濟私的壞事。特別是當門子遇到個貪贓枉法、道德敗壞的長官時,更容易為虎作倀。

    明代話本小說集《型世言》第三十回「張繼良巧竊篆,曾司訓計完璧」,說的就是這樣一個典型故事:

    主人公張繼良出身卑賤,沒有任何謀生的本領,空有漂亮的外貌和「妖媚」的身段。父母雙亡後,這個社會渣滓出賣自己的肉體,寄身於無錫縣何知縣,混進墨缸般的官場,一手遮天。而後無才無德的他,又「提升」為高層按察院長官的「男寵」,玩轉了潛規則,一時大紅大紫,直到最後在官場角逐中敗落,被罰充軍。

    你看,一場沐猴而冠的諷刺喜劇,成為照見社會黑幕的鏡子,多少年少的人,表面做著官衙裡的門子,而實際上只是權貴們的男寵,「兔崽子」一個看似簡單的稱謂,也承載著中國社會潛規則的一面。

    如今,「兔崽子」的詈義已經逐漸泛化,成為一般的罵人之詞,有時也可以用於俏皮話。

    但是,我們也要知道兔崽子的原義,記得,「兔崽子」可不是能隨便亂叫的。

    別小看「兔崽子」這一個簡單罵人的詞,竟引出瞭如此多的歷史掌故。

    雖然華人都很喜歡歷史,但是經常看到的大多都與真實歷史之間存在很大差異。

    其實每一個歷史故事都蘊含著人性的衝突,每一個歷史故事都發人深思,每一個歷史故事都是我們理解真實歷史的最優方式。

  • 2 # 俚言雜談

    因為古人認為,兔子難辨雄雌(或者不分雄雌?),所以,兔崽子可能沒有爹。連爹是誰都說不清,不就是私生子了嗎?

    在講究血統傳承的封建時代,可以肯定,那些兔崽子們的日子不好過呀。久而久之,兔崽子就成為了一句典型的罵人的話了。這中間,也體現出了科學、民俗以及迷信三者之間的激烈爭奪。

    (白兔望月是100%的好詞兒)

    今夜月明入盡望,不知秋思落誰家?白兔望月,體現的是眷眷思念之情。那麼,為什麼是兔子?為什麼是月亮呢?因為,古人覺得兩者有密切的關聯。

    關於兔子與月亮的關係的說法,已經很古老了,至少在漢代之前就有。在東漢王充的唯物主義思想的著作《論衡》中,就對此產生了質疑。原文如下:

    兔吮毫而懷子,及其子生,從口而出。

    通篇看下來,王充的意思是說,兔子僅僅是舔了別的兔子的毛,然後,就懷孕了,最後,還從嘴裡吐出兔崽子。這個說法,與禹(大禹)母吞薏苡(植物種子,可入藥)而懷孕,與契(商代始祖)母咽燕卵(鳥蛋)而懷孕,其實是一回事,卻都是荒謬的。

    王充甚至說,就算是有什麼稀奇古怪的徵兆出現,也恐怕不在現實中,而會在夢中(必有怪奇,不見於物,則效與夢矣)。

    (與母兔舔毛懷孕類似,按照儒家的說法,大禹的母親是吃薏苡而懷孕的)

    不過,民間的原始的泛神論崇拜以及不科學的傳說,還是很頑強的。到了晉代,這一類的說法還是不絕於耳。諸如此類,可見西晉張華的《博物志·卷四》,原文如下:

    兔舐毫望月而孕,口中吐子,舊有此說,餘目所未見也。

    你看看,雖然張華熱衷於收集奇談怪論,但他本人也不太相信。此時,兔子望月,就成為了母性思春的代名詞了。

    估計,也正是由於如此,小白兔、月亮和嫦娥姐姐(加上吳剛等),就成為了民間傳說中的描述男女思戀之情的標配了。

    (嫦娥奔月,也必須帶著小兔子同行)

    對於民間傳說的理解,可以有多個角度。嫦娥奔月,是一個動聽的愛情故事;白兔望月,是對美好姻緣的期盼。可是,如果反過來理解,那麼,兔崽子不就是一個沒有親爹的私生子了嗎?

    用兔崽子罵人,顯然比較惡毒。你無厘頭地蹦出人世,還不丟人嗎?比如,到了元代,兔崽子一說就形成了。隨著時間的推移,兔崽子就逐漸成為了部分民間口語中的主角兒了,當然,此時兔崽子是丑角。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180°的大轉變呢?因為,隨著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在中國民間,特別是,經過了鬱郁不得志的中下層知識分子的鼓吹和渲染,形成了一股對儒家仁義道德的行為規範的說教的反抗的力量。

    元代文學家陶宗儀的《南村輟耕錄》,有一首《廢家子孫詩》 ,就頗具諷刺意味。原文如下:

    宅眷皆為撐目兔,舍人總作縮頭龜。

    女眷如兔子,門下舍人像縮頭烏龜,那這些不爭氣的廢家子孫呢?一定就是實打實的兔崽子了。其實,順便把兔崽子(他爹是誰?)的爹也罵了。

    一旦開了頭,就一發而不可收拾。到了明清時期,兔崽子的形象就越來越不堪了。到了最後,兔崽子甚至成為了男妓的代名詞了。反正說到底,兔崽子不是個好東西。

    (評書《雍正劍俠圖》又名《童林傳》,是民國初年常傑淼創作的)

    比如,在民國初年的評書《雍正劍俠圖》又名《童林傳》中,就多次出現兔崽子的說法。在第五十八回裡,是這樣說的:

    哎喲喝!馬老義士爺!我們這兒背地裡說閒話哩。老義士爺您可別往心裡去!我們罵那老兔崽子不是您哪。

    在這裡表露出來的,明顯是對所謂的假道學的不屑。請大家注意,罵人的話,也是一種語言中的“精華”。因為,想要一招制敵,噎得你啞口無言,所以,其中必然含有極高的技巧。當然,我們現在不鼓勵張口罵人,因為這是不文明的表現。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解憂雜貨店的內容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