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耕讀醬酒公社

    千里奔襲,出其不意;不帶輜重糧草,因糧於敵;不守城池,打了就走。現在說來就是簡單幾句話,但當時做起來不管從思維上還是執行上都是劃時代的,有阻力,違背常理的。

  • 2 # 愛獨史書

    因為霍去病保持著收匈奴人頭的記錄,以及“匈奴未滅”這樣的豪言狀語,以及年紀實在太小,以及《漢武大帝》這部影響很大卻嚴重失實的電視劇,讓很多人以為他就是一個突擊隊員的形象,或者說“一把尖刀”。除了“滅匈奴”這件事啥也不懂,也不感興趣。但事實是,天才的操作凡人永遠也無法理解。

    這就好比,關二爺在演義中過五關斬六將的形象太深入人心了,以至於大家認為他就是靠武藝取勝的,嚴重忽略了他的真正的軍事才能。同樣,霍去病的組織能力、統戰能力被很多人誤解。霍的其他軍事能力就不用多說了, 本文就說一下,霍去病和匈奴人到底是啥關係。霍去病比你們想像的要高明得多。(請拋開所有《漢武大帝》給你的影響。)

    (一)有記錄的霍去病的下屬,一半以上是匈奴人

    霍去病19歲兩次河西之戰,隨他出戰的高階軍官有:校尉高不識(匈奴句王)、校尉僕多(匈奴人)、司馬趙破奴(出生在匈奴的漢人),匈奴人佔2/3。 再加上匈奴華僑趙破奴,河西之戰霍去病手下可以說是全匈奴陣容!

    霍去病21歲漠北之戰,屬於他麾下的有:高不識(匈奴句王)、趙破奴(出生在匈奴的漢人)、趙安稽(匈奴某王)、復陸支(匈奴因淳王)、伊即軒(匈奴樓剸王)、李敢、路博德、漁陽太守解(出自漢書,史記中無此人)、衛山、徐自為,匈奴人佔4/10。若排除當時是邊將的路博德(右北平太守)、衛山(北地都尉)和漁陽太守,只看霍去病的直屬部下,匈奴人佔4/7。還有三個與這批人同時受封的匈奴王和都尉,疑似為霍去病部收服:敞屠洛、董荼吾、雕延年。

    以上所列只是封侯級別的高階將領,可以合理推測中低階軍官、士兵中也有不少匈奴人。

    使用匈奴人並非沒有風險。在霍去病河西之戰前兩年的漠南之戰中,匈奴降將前將軍趙信因戰事不利率領800騎兵叛逃回匈奴,成為匈奴單于的主要謀士。而在河西之戰前三年,有兩個已經被漢朝封侯的匈奴貴族試圖逃亡回匈奴,被斬首。(事見《史記》“建元以來侯者年表”:親陽侯、若陽侯。)

    在這種陰影下,可以想象霍去病需要怎樣的統御能力才能鎮住這些匈奴人。並且,霍去病的特點是,他出徵從來不會帶任何老資格漢將,因此這些匈奴人完全靠他本人駕馭。更可怕的是他才19歲。

    (二)漠北之戰中,霍去病本部有大量匈奴降卒。

    驃騎將軍去病率師,躬將所獲葷粥之士,約輕齎,絕大幕。。。

    “葷粥”即匈奴。應劭曰“所降士有材力者”。“躬將”即親自率領。

    霍去病在漠北之戰中俘獲匈奴人後,當場收編為己用。不僅一路搶吃的,還直接把人拿去用。簡直神操作!!!霍去病的戰績固然是靠漢武帝強大的財力支援,但顯然他自己也是有收編隊伍、解決後勤問題的能力的。

    (可見,封狼居胥的性質其實是:我帶你們回老家看看,要不要順便祭個天?這不僅僅是簡單的耀武揚威,而是他收服、震懾匈奴人的手段。)

    有很多人好奇,為什麼霍去病從來不會迷路,而且能精準打擊對手。這顯然不是什麼難以解釋的問題。既然他能控制這麼多匈奴人,那麼“不迷路”對他來說根本就是低階難度的任務。難道匈奴人還會迷路嗎?

    比較難的是,如何判斷對方主力的位置進行精準打擊。這個我當然是外行,但是從常理推斷,大概有兩種方法。(1)匈奴主力集結的位置必然符合某些條件,如靠近水源、草場、離各個部落的距離、地形特徵等。霍去病懂得重用匈奴高階將領,這可以幫助他了解這些戰略要地。(2)可以派出大量斥候偵測情報。霍去病的優勢就是他可以派出大量匈奴間諜。匈奴人向匈奴人打探訊息,正確率當然更高。因此霍去病對敵情的判斷會更準確。

    問題是,道理誰都懂,但為什麼其他漢軍將領沒有大量使用匈奴降將和士兵呢?我們知道,遊牧民族最大的問題就是缺乏紀律性,一旦戰事不利則作鳥獸散。因此,如何駕馭這些士兵,用紀律約束他們,才是最大的難題。可見,和其他將領相比,霍去病的一個優勢就是他的組織和激勵能力,以及用人不疑的氣魄和自信。當然,霍去病和漢武帝的親密關係也是很重要的一環,他更容易為這些匈奴人爭取封賞。

    (三)河西之戰中出色的統戰工作招降了大量匈奴人,最終導致河西匈奴全體歸降

    第一次河西之戰:歷五王國,輜重人眾懾慴者弗取。

    第二次河西之戰:得單于單桓、酋塗王,及相國、都尉以眾降下者二千五百人,可謂能捨服知成而止矣。

    在一些偽軍迷的腦洞裡,霍去病打閃電戰,為了保證不走漏訊息,一路殺過去必須要把人全部殺光才行。但事實是,霍去病對河西的戰略是威懾和招降,“輜重人眾懾慴者弗取”、“舍服知成而止”。對於已經投降的敵人,他可以捨棄自己的戰功,不抓俘虜,也不搶他們的財物。正如前文所說,天才的操作凡人永遠無法理解。 凡人自己無法理解,卻以為天才做不到。

    霍去病這樣做的目的,當然是為了分化瓦解河西各個部落。他的戰略非常成功,而且可以說是立竿見影。河西兩王半年內就決定投降了。霍去病前往受降時,約5萬匈奴人發生譁變。為了避免造成更大的恐慌,霍去病只帶少量親兵馳入匈奴人營地,與渾邪王談判。當時,連渾邪王都對自己的部眾失去了控制,霍去病卻能當機立斷,指揮漢軍控制住了局面。這是《史記》中為數不多的、對他工作狀態的詳細描述。霍去病收服匈奴人的能力,我們得以一窺端倪。一年內,河西問題得到徹底的解決,效率驚人。

    可以說,霍去病是非常瞭解漢武帝的戰略意圖的,因此漢武帝在詔書裡大大地表揚他。漢武帝也是出手闊綽,匈奴小王來降的都給封侯,後來還愛上了一個匈奴王子。當然,這是後話。

    (四)霍去病擊破左賢王部之後,很有可能主持了徙烏桓於左賢王故地監視匈奴的行動

    《後漢書》“烏桓鮮卑列傳”:及武帝遣驃騎將軍霍去病擊破匈奴左地,因徙烏桓於上谷、漁陽、右北平、遼西、遼東五郡塞外,為漢偵察匈奴動靜。

    霍去病擊破左賢王后的這個成果一直被人忽視。烏桓就是當年和冒頓單于有血海深仇的東胡。霍去病取河西使漢朝有了和匈奴西邊的仇人月氏連手的可能。他打穿了左賢王部後,東部形成權力真空,於是又拉來了匈奴東邊的仇人烏桓。可以說,因為霍去病的戰績,漢朝終於對匈奴開始形成包圍之勢。

    這裡雖然沒有明確說是否霍去病本人操作的。但是霍部深入敵境、手裡又有很多漠北降卒,他與烏桓各部接觸的可能性很大。很有可能就是他開始著手操作的。

    (五)給霍去病送葬的隊伍從長安一直列陣到茂陵,是匈奴人組成的

    霍去病的葬禮,《史記》中是這樣描述的:

    天子悼之,發屬國玄甲軍,陳自長安至茂陵,為冢象祁連山。

    屬國軍即霍去病收服的河西匈奴人,已經被安置在隴西、北地、上郡、朔方、雲中五郡。他們來長安為霍去病送葬。當然,這是漢武帝要求的。但是也可見霍去病本人在匈奴人心中的威望。漢武帝組織屬國軍送葬,想必就是為了彰顯霍去病收服匈奴人的赫赫功績。

    總結:指揮作戰不是打遊戲,因為你指揮的是活生生的有自主能力的人。因此,軍事能力中很重要的一環就是組織能力,甚至可以說是最重要的一環。

    能夠帶領一萬個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大收人頭,已經堪稱神將!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是不是更神!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同時還要收服更多匈奴人,是不是更神!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收服更多匈奴人並立即帶他們打回去,是不是更神!

    帶領匈奴人在匈奴腹地千里奔襲收人頭,收服更多匈奴人並立即帶他們打回去,然後大家還要一起去匈奴聖地祭天!簡直天神下凡!

    打到最後,N個匈奴人因為他在漢朝封侯(感覺劉徹都快破產了),匈奴人為他送葬!

    可見霍去病不僅在今天是很多人心中的男神,當年也是很多匈奴人心中的男神。匈奴人只服強者,因此我懷疑他當時在匈奴人心中的地位比他在漢人心中的地位還高(他在漢人士大夫中的形象可參考司馬遷)。

  • 3 # 難道愛你已太晚

    霍去病打仗善用快速靈活的騎兵,不拘古法,長途奔襲,大迂迴,大穿插,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所以每戰必勝,年紀輕輕就建立了後世兵家夢寐以求的不世功業封狼居胥。

  • 4 # K哥說道

    大漢朝經過長期準備,最初,漢武帝派的是衛青。衛青帶著大部隊去攻打匈奴,但老是找不到匈奴的大部隊。為什麼?因為匈奴根本就沒有大部隊。匈奴的男人全民皆兵,不打戰時各自打獵和放牧,一有戰事才招集起來。

    【收集情報,知己知彼】

    霍去病參加的第一次戰爭,是領八百精選出來的騎兵作為衛青的機動部隊。好傢伙!霍去病領著這支小部隊深入匈奴的腹地,去幹什麼?去做戰爭情報收集,不得已時打一些避實就虛的小戰。有一個小插曲,霍去病領十六個騎兵去偵察敵情,發現進入了敵人的重兵腹地。情況很兇險,趁著夜色掩護霍去病用疑兵計擾亂敵人後從容逃跑。親自去偵察敵情,可見霍去病對敵人情報的收集是多麼認真到位。

    儘管是一次以收集敵情為主的小戰爭,但這次戰果卻砍殺了兩千餘匈奴。被砍殺的其實就是一些正在打獵的匈奴散兵遊勇,或正在放牧的牧民。別誤解,匈奴的牧民也是士兵。這次戰鬥,霍去病基本上把八百人的小部隊完好無損地帶回來。這次小試牛刀的戰爭成果不在殺了兩千匈奴兵,而是情報價值。霍去病發現了一個秘密......匈奴們會經常聚集在一起祭天。

    祭天的時候,匈奴們手無寸鐵,這時,他們不是士兵,而是尋常的老百姓。祭祀是少數民族地區最為重大的活動。平時,匈奴老百姓都在各自的部落裡打獵、放牧,只有在這個時候,他們才會聚到一起,放下所有武器,放下所有作戰準備,虔誠而專注地供養浮屠。

    發現這個秘密後,霍去病第二次領兵攻打匈奴時,制定了詳細的戰術方案。這次霍去病領兵一萬, 這一萬人是漢軍的精銳騎兵。

    機會來了,霍去病掌握了匈奴有一次祭拜活動。他們正在祭拜的,就是休屠王保管的祭天金人......

    【出其不意,攻其不備】

    霍去病提有做好作戰部署,等匈奴在虔誠地祭拜時,帶幾千騎兵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向正在做祭拜的匈奴人發動襲擊,對幾千個匈奴人進行圍剿。這時他們完全沒帶武器,就如同是老百姓。手無寸鐵的匈奴人不管多麼強悍,也沒法對抗全副武裝的漢人騎兵,他們就這樣被殺了。如果正式開戰的話,霍去病就算打勝了,也會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結果。所以,這不是真正意義的軍事行動,而是一次偷襲,這就是歷史的真相。但這種偷襲竟然在後面一次次地獲得成功。

    後來,霍去病摸清了匈奴的規律,他知道匈奴什麼時候祭祀,也知道匈奴除了殺馬祭天那個時間點,其餘的時間都會放下武器。所以,他每次都趁匈奴祭祀的時候發動突然襲擊,首先攻打其中一個比較大的部落,滅了它,然後再消滅其他的部落。霍去病的屢屢得勝,靠的就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備"。換句話說,就是一次次的偷襲。這輪戰爭,霍去病的一萬騎兵殺匈奴人三萬多人,自己這方的損失僅只有三千人。匈奴的傷亡人數是漢軍的十幾倍,這是戰爭史上差距非常大的戰損對比。

    有些人可能會認為霍去病的戰術純粹是偷襲,是不光彩的戰爭行為,是勝之不武。但請明白,所謂兵不厭詐,歷史上有哪個名將在打戰時通知對方做好準備,然後再打的?那些趁著敵軍半夜睡覺時才去偷營放火燒,這些不比霍去病的戰術更加不厚道嗎?

    這輪作戰不僅對匈奴造成了沉重的打擊,在精神層面上更是摧毀了匈奴人的信仰。對匈奴人來說,信仰太重要了,信仰就是他們的生命,代表了他們整個民族的自尊和自信。在祭祀上天的時候遭遇血光之災,他們會怎麼想?他們會覺得,老天怎麼不保佑他們了?

    因為這次戰爭,匈奴人的信仰被徹底摧毀掉了,才讓漢軍在後來的漠北之戰中,勢如破竹不可阻擋。

    最後做個點評總結:戰爭其實就是為了消滅對方,霍去病的偷襲沒有道義上的責任。孫子兵法都說,兵者,詭道也。用兵的法則就是要使用陰謀詭計,古之名將用兵都是這樣,沒有人會按常理出牌,不可能去通知對方做好準備才開戰。連白起和項羽坑殺投降計程車兵都不受到譴責,霍去病的偷襲是完全正常不過的戰爭行為,是一種正確的戰術運用,無任何問題。

  • 5 # 錢品聚

    霍去病有一個特點,他的匈奴手下很多。

    對,就是俘獲的匈奴人,後來就都成了他的兵。

    很多人可能十九歲還在上學,而十九歲的霍去病已經領導了兩次河西之戰。

    但你如果瞭解史料的話,你就會驚訝的發現,其實霍去病當年率軍出征的成員裡,包括校尉等高階軍官,幾乎全是匈奴人。

    最著名的有高不識,僕多,趙破奴等。

    首先高不識和僕多是校尉,趙破奴是司馬,都是霍去病軍中的高階將領,而且還都是匈奴人,尤其高不識,曾經還是匈奴句王,後來歸附大漢,和趙破奴等人一起跟隨霍去病徵討匈奴。

    《史記·卷一百一十一·衛將軍驃騎列傳第五十一》:將軍趙破奴,故九原人。嘗亡入匈奴,已而歸漢,為驃騎將軍司馬。

    古語有云: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

    這種幾乎全是由匈奴人組成的指揮陣容,必然對匈奴人自身極為了解,這也是霍去病兩次河西之戰大獲全勝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問題中所說為何霍去病打仗總是殺敵很多,而自己的部隊卻傷亡很少的原因之一。

    尤其是高不識,第一次河西之戰,就幫助霍去病一舉俘獲匈奴於耆王及王子以下11人,兵眾1768人,可謂是一等一的軍功。

    那麼反過來說,能夠領導如此一幫原本隸屬匈奴的外族高階將領,還能讓他們發揮出自身巨大的作用,僅為十九歲的霍去病,就真的只能用四個字形容:

    軍事天才。

  • 6 # 小編虎哥

    歷史上的霍去病到底有多強?班固對其評價:“飲馬瀚海,封狼居山,西歸大河,列郡祁連”,隨便跳出一個都是後世將領一生追求的夢想。

    公元前123年,十七歲的霍去病追隨衛青擊匈奴於漠南,之後便一戰成名,霍去病只率領騎兵八百衝入敵軍腹地,斬獲敵人兩千八百人勇冠全軍,以一千六百受封冠軍侯。

    公元前121年,漢武帝任命十九歲的霍去病為“驃騎將軍”,霍去病帥全軍再次出擊征討匈奴,俘虜匈奴王5人,十九歲的霍去病當時僅一人就敢闖入譁變的萬人匈奴軍營裡面,硬是讓這些驍勇善戰的匈奴人歸降了漢朝,從此漢朝控制了河西地區,為打通西域道路奠定基礎匈奴為此悲歌:“失我祁連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嫁婦無顏色”。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發起史無前例的大戰“漠北戰役”,二十一歲時他又便隨大將軍衛青一起率領軍隊征戰漠北,殺得匈奴聞風喪膽後,被匈奴稱之為“不滅戰神”。霍去病又率軍奔襲兩千多里,越過離侯山,渡過弓閭河,與匈奴左賢王部接戰,殲敵萬人,乘勝追殺至狼居胥山(今蒙古境內),在狼居胥山舉行了祭天封禮,世人稱之為“封狼居胥”。一直殺到今天的內加爾湖才肯罷休。此戰為漢朝進攻匈奴最遠的一次,經此一戰,“匈奴遠遁,而漠南無王庭”,匈奴再也不敢侵擾大漢朝。

    霍去病的成就成立後世無數將軍將領的畢生追求,但是讓人遺憾痛心的是,造公元前117年,霍去病離奇逝世,年僅二十三週歲,他的死因至今還是一個謎。

  • 7 # 優己

    霍去病部隊殺的多是平民,都是些留守在後方的老弱病殘婦孺,這些人戰鬥力不高,很多甚至不是戰鬥人員,這是霍去病部隊傷亡少的主因。

    在當時漢軍透過引種培育戰馬,選撥匈奴騎士擔當漢軍教官,扭轉了漢軍戰力弱於匈奴軍的局面,漢匈戰爭進入了僵持階段,雙方打對攻互有勝負,傷亡比例基本差不多。霍去病是一個戰略家,他結合了當時的情況分析,他認為匈奴人成軍速度快,匈奴人天生就善於騎馬射箭,只要招募到隊伍裡就可以馬上成軍,經1~2年就可以成為精銳騎士;而反過來漢軍成軍速度就慢得多,漢軍招募一名士兵要經過2~3年訓練才能成為合格的騎士(能騎能射),經過4~5年才能成為精銳騎士。所以如果漢匈兩軍傷亡比一樣的話漢軍會很吃虧。

    霍去病當時就提出了三個策略,一個是避實擊虛,在匈奴人成軍以前消滅他們,重點殺傷12~14歲的匈奴青壯年部隊,這些人在兩三年後就會成為精銳騎士,殺了他們屬於先下手為強,而且殺這些人的話漢軍有兵力優勢(不用考慮人道主義,匈奴人對漢人也是老弱婦孺都不留的)。

    其次,匈奴人以牛羊為後勤補給力量,打擊匈奴人的後方留守部落可以打擊匈奴軍的給養,削弱匈奴人的作戰能力,比如在漢匈戰爭中因缺糧鬧饑荒而死的人高達50萬人。

    第三,動搖匈奴軍的軍心。由於霍去病在背後殺傷匈奴軍的留守部落,這使得匈奴的前線部隊軍心不穩,他們很擔心自己的家小部落被襲擊,造成很多逃兵。

  • 8 # 哥哥123

    因素很多,漢人喜歡用兵法,喜歡發明戰陣,許多將領更是把情報看的很重,斥候往往往前推進很多,能夠第一時間把敵人的情況反饋回來,給統兵大將足夠的時間做出戰術安排和兵力部署。而那時的外族基本是遊牧民族,他們除了一味的衝擊沒有任何戰術可言,更別說戰術安排,排兵佈陣之類的,遊牧民族往往只能在勝利中前進,遇到阻擊,如不能一鼓作氣突破,剩下的就是敗亡或敗退。漢人許多人骨子裡缺少遊牧民族的血腥,其實只要把骨子裡血腥激發出來,沒有一個外族可以打贏漢族,漢人安逸,除非到了逼不得已的情況下會爆發,大部分情況下漢人選擇的是退讓,忍讓,這也造成了許多外族侵略初期漢人一敗再敗,一退再退,最後沒有辦法了,暴發骨子裡的血腥,這時候就是外族的悲催。抗日戰爭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南京為什麼被殺那麼多人,幾個日本鬼子就能壓著百十來號人槍殺,而無人反抗,當機槍掃射是才發現自己的退讓依然是死亡的時候,才知道反抗,可為時已晚

  • 9 # 漩渦鳴人yy

    不僅他手底下死的人特別少,而且帶領的人也特別少。

    說起來的話,霍去病使用士兵的特點,那就是兵不在多貴,在精將不在多貴在勇。

    衛青和霍去病都十分明白一個道理,和匈奴人打仗並不是說人越多越好,人越多,補擠越多,而且指揮起來更加困難,而且人員多了以後,質量層次不齊,一旦在戰場上面發生什麼突發情況,很有可能優秀計程車兵會被那些脆弱的時並帶著走,甚至因此喪了性命,這一點在戰場上面屢見不鮮。

    在這之後,多次遠距離的突襲和長距離的長途奔襲所消耗的補起,所需要承擔的費用都是一個天文數字,人數越少越好。

    霍去病第一次打仗那事,率領幾百個騎兵實施的一場突襲戰,第一次的戰鬥員往往給人的印象最為深刻,所以個人覺得霍去病應該是經過第一次戰爭之後,得出來一個結論,兵不在,多貴在精,率領著數量較少計程車兵,也可以對敵人的心臟史詩雷霆一擊。在大漠這片土地上,很多原先的戰爭定律已經不能夠使用了。

    當然,霍去病也有一個好舅舅,也就是大將軍衛青,更有漢武帝對他的鼎力支援,所以優秀計程車兵質量比較好一點的戰馬和軍械,糧草,都被運輸到了霍去病的軍營裡面,霍去病的軍隊也成為整個大漢王朝的精華,所在這也就是為什麼驃騎大將軍在這之後如此難以獲得。

    當然,即便在優秀的裝備,再優秀的軍隊,放在一個庸才手裡面,仍然還有可能全軍覆沒,所以霍去病的軍隊能夠獲得如此輝煌的戰績和較少的損失,這和霍去病本人優秀的軍事能力,軍事素養有關。

    在大漠之上,很少有人能夠像霍去病那樣做到敏銳的洞察出匈奴人究竟位於何方,這一點可以算得上是霍去病本人一種特有的能力,在這之前。中原文明多次想要進兵大漠,但是都被匈奴人的來去無蹤給擋住了,唯獨霍去病這一回,能夠清晰地找到匈奴人究竟位於何方,並且帥的優秀計程車兵和戰鬥力屬於巔峰的匈奴人完成一場生死對決。

    所以說不世出的衛霍,也是漢武帝能夠成功的完成進攻匈奴,拿下匈奴王庭,封狼居胥,這樣一個傳奇的歷史成就,雖然經過文景之治,再加上漢武帝的鼎力相助,整個大漢王朝可以將舉國之力投入到對於匈奴人的作戰裡面,但是就好像一大湖的水一樣,你如果用手去捧的話,你沒有辦法掌控多少,當你擁有某樣東西去掌控水的流動的話,你才能夠完整地使用這一大湖的水。

    在這之後,尤其是衛青,霍去病相繼離世以後,漢武帝對匈奴人的戰爭,多數都是以失敗告終,失去了這兩位常勝將軍,漢武帝有一種有力無處使的感覺。

  • 10 # 衛仁閔

    攻其無備,出其不意。彈指千里,防不勝防。

    漢代名將眾多,不說韓信,彭越,欒布和曹參,也不說周勃周亞夫,就說漢武帝時期,前有李廣,程不識,主要是以守為主,中有大漢雙璧,衛青霍去病,挺近千里,殺向大漠深處。後有趙破奴,趙充國。但說李陵,以五千步卒戰數萬匈奴騎兵,斬數萬,外無援軍。內無糧草。彈盡糧絕,為儲存士兵姓名投降匈奴,雖如此,縱使滿門被斬也沒有和大漢為敵。終生不在上戰場!可憐可嘆可惜了一代名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設定EXCEL表格公式做成盤點明細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