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主的觀察是正確的。就是,太陽並不是總是正東正西的,而是會出現東南東北升而西南西北落。
我們來解釋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的晝夜交替原因是地球的自轉,所以地球中有一面對著太陽而另一面卻背對太陽,於是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但是地球還在做另一種轉動,那就是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這個時候,就會誕生照射太陽的移動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因為地球的地軸和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存在一個角度(這個平面我們稱之為黃道平面,所謂的黃道吉日就是根據這個推算的),而這個角度導致地球接受太陽照射的時候也存在一個夾角。
第二個問題是因為地球的公轉軌道並非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
以上兩個因素導致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情況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
具體地說,
春分日(3月21日)至秋分日(9月23日)這段時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太陽東北升起,西北落下(極晝區除外)
秋分日(9月23日)至次年的春分日(3月21日)這段時間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全球太陽東南升起,西南落下(極晝區除外)。
只有在春分日、秋分日這兩天,太陽會正東正西的升降。
當然了,如果題主說的不是這個現象,而是上古的太陽,那麼我就不知道了。
題主的觀察是正確的。就是,太陽並不是總是正東正西的,而是會出現東南東北升而西南西北落。
我們來解釋下這個問題。首先,我們的晝夜交替原因是地球的自轉,所以地球中有一面對著太陽而另一面卻背對太陽,於是形成了白天和黑夜。
但是地球還在做另一種轉動,那就是圍繞著太陽進行公轉,這個時候,就會誕生照射太陽的移動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因為地球的地軸和地球公轉的軌道平面存在一個角度(這個平面我們稱之為黃道平面,所謂的黃道吉日就是根據這個推算的),而這個角度導致地球接受太陽照射的時候也存在一個夾角。
第二個問題是因為地球的公轉軌道並非是圓形的,而是橢圓形的。
以上兩個因素導致太陽在地球表面的直射情況會隨著時間而發生變化。
具體地說,
春分日(3月21日)至秋分日(9月23日)這段時間是北半球的夏半年,全球太陽東北升起,西北落下(極晝區除外)
秋分日(9月23日)至次年的春分日(3月21日)這段時間是北半球的冬半年,全球太陽東南升起,西南落下(極晝區除外)。
只有在春分日、秋分日這兩天,太陽會正東正西的升降。
當然了,如果題主說的不是這個現象,而是上古的太陽,那麼我就不知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