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種菜姑娘
-
2 # 愷易物聯網
公元前400年前,在雅典人們用城市下水道的汙水對菜園和柑桔園進行灌溉施肥,是灌溉施肥的最初形式。現在我們看到的水肥一體化技術起源於無土栽培(營養液栽培),並伴隨高效灌溉技術的發展得以發展。18世紀末,英華人John Woodward 將植物種植在土壤的提取液中,這是最早的水肥一體化栽培。此後法國的科學家確定了許多營養液配方。
美國1913年建成了第一個滴灌工程;德國於1920年在水出流方面實現了一次突破,使水從孔眼流入土壤;1934年美國開展滴灌管的試驗;此後,蘇聯、英國、荷蘭的一些科學家用該技術灌溉溫室中的花卉和蔬菜。到了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色列研製成功長流管式滴頭解決了長期以來的滴頭問題。在70年代,由於便宜的塑膠管道大量生產,極大地促進了細流灌溉的發展,推動了細流灌或微灌系統包括滴灌、微噴霧灌以及微噴灌等技術的進步,在過去的40多年裡,水肥一體化工程技術在全世界迅猛發展。
美國目前是世界上微灌面積最大的國家,在灌溉農業中60%的馬鈴薯、25%的玉米、33%的果樹均採用水肥一體化技術。現在加利福利亞州已建立了完善的水肥一體化設施及服務體系,果樹生產均採用了滴灌、滲灌等水肥一體化技術,成為世界高價值農產品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的典型。德國20世紀50年代塑膠工業興起後,高效灌溉技術得到了迅速發展,而且灌水與施肥很快結合進行,發展成為一種高精度控制土壤水分、養分的農業新技術。
荷蘭從20世紀50年代初以來,溫室數量大幅增加,透過灌溉系統施用的液體肥料數量也大幅增加,水泵和用於實現養分精確供應的肥料混合罐也得到研製和開發。澳洲近年來水肥一體化技術發展迅速,2006~2007年設立總額100億澳元的國家水安全計劃,用於發展灌溉設施和水肥一體化技術,並建立了系統的墒情監測體系,用於指導灌溉施肥。
自20世紀60年代初起,以色列開始普及灌溉施肥技術,1964年建成了用於灌溉施肥的全國輸水系統,全國耕地中大約有一半以上應用加壓灌溉施肥系統,包括果樹、花卉、溫室作物、大田蔬菜和大田作物。20世紀80年代初,以色列的灌溉施肥技術應用到了自動推進機械灌溉系統,施肥系統也由過去單一的肥料罐,發展為肥料罐、文丘裡真空泵和水壓驅動肥料注射器等多種模式並存,並且引入電腦控制技術及裝置,養分分佈的均勻度顯著提高。
此外,水肥一體化發展較快的還有西班牙、義大利、法國、印度、日本、南非等國家。水肥一體化技術是節水、節肥的一項重要技術,歐洲很多地區並不缺水,但仍採用此項技術,考慮的是該項技術的其他優點,特別是對環境的保護效果。
回覆列表
我研究生階段做的是蔬菜需水規律研究,也參與過蔬菜水肥一體化的試驗,現在也還在參與這方面的工作,我想我可以回答一下這個問題。
一、到底什麼是水肥一體化呢
水肥一體化利用技術即透過灌溉系統施肥澆水,作物在吸收水分的同時吸收養分,可以根據作物需水需肥規律隨時供給,保證作物水肥供應均衡。
二、水肥一體化到底有什麼好的呢
該技術自動化程度較高,可以實現精確灌溉、精準施肥,具有節水、節肥、節藥、節地和省工、改善土壤及微生態環境等優點。
三、水肥一體化技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應用
主要應用在歐美等發達國家的農業生產中,據瞭解在美國的灌溉農業中25%的玉米、60%的馬鈴薯、32.8%的果樹採用水肥一體化利用技術。以色列則更高,90%以上的農業實現水肥一體化,在嚴重缺水的沙漠國土上創造了舉世聞名的農業奇蹟。有世界農業專家稱如果各國均按照以色列的節水節肥效率,地球可以多養活3倍的人口。從世界範圍看,水肥一體化技術廣泛應用於乾旱缺水以及經濟發達的國家。
四、中國水肥一體化技術的大致發展歷程
中國水肥一體化技術始於1974年從墨西哥引進滴灌裝置。1980年,中國自主研製生產了第1代滴灌裝置。隨後,在引進國外先進生產工藝的基礎上。中國逐步形成了由試驗、示範到大面積推廣的規模化生產。20世紀90年代中期,中國開始開展技術培訓和研討,由國內外專家介紹水肥一體化理論技術和實際操作,使該項技術理論研究及應用受到重視,應用面積逐步擴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10年按照全國0.6億hm2的灌溉面積計算,中國水肥一體化應用比例只有2.87%,中國水肥一體化利用還處在起步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