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貞觀防務

    “亞爾斯”是目前俄戰略火箭軍中唯一正在採購的洲際導彈,它與“白楊”M是可見未來內俄戰略火箭軍戰略核反擊的中堅力量。“亞爾斯”是“白楊”-M導彈的改進型,兩者的發射裝置在外形上看相差不大,若非官方指出,外界也很難得知到底誰是誰。

    相比採用多彈頭技術的“白楊”-M,“亞爾斯”的最大變化發射重量(約為45-49噸)有所提高,並且引入了分導式多彈頭技術,可攜帶3-4枚核彈頭,但射程依然超過一萬公里。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白楊”導彈一直是俄戰略火箭軍裝備最多的洲際導彈,幾乎成了俄羅斯戰略核力量的代名詞。1998年服役的“白楊”-M導彈和“白楊”的關係並不大,但因為《第一階段削減戰略武器條約》的限制,它最終只能以後者“升級版”的形式出現,這延續了“白楊”這兩個字在俄戰略火箭軍中的地位。

    “亞爾斯”的出現給“白楊”在俄戰略火箭軍中的地位畫上了一個句號,截至2017年底,它的部署數量已經超過110枚(90枚機動型、20枚發射井型),加上78枚“白楊”-M,這些蘇聯後生產的新生力量已經初步奠定了它們在戰略火箭軍中的核心地位。

    “亞爾斯”正式服役於2010年,這是俄軍武器裝備更新逐步走上正軌的一個時期。“亞爾斯”服役的意義不僅在於導彈本身,透過它俄戰略火箭軍也在建立一套完整人員訓練規範。在裝備“白楊”-M前,相關部隊會經過3個階段的培訓:第一階段在原來的導彈部隊中進行,包括課堂培訓;第二階段是對新武器系統及其部件的深入研究,這個階段包括到位於普列謝茨克的第184訓練中心進行培訓;第三個階段是進入裝備新導彈的部隊或基地服役。所有三個階段的培訓都會進行相關考試,透過考試後才會開始在戰鬥訓練教官的監督下開始戰鬥值班。

    除了裝備新導彈,近年來俄戰略火箭軍裝備更新一個重點是及時交付與“亞爾斯”等相關的新訓練教材和裝置,例如模擬訓練裝置,裝置可以對作戰控制、通訊以及操作技能(包括生命保障、電源供電、輔助電子系統操作、導彈發射車重型發射車的駕駛等)進行模擬。近年來,每年都有十數套此類系統交付,這對俄戰略火箭軍的訓練保障具有重要意義。其中,裝備“亞爾斯”的部隊在接收此類裝置中具有優先地位。

  • 2 # 天上的魚Len

    首先說明一下“亞爾斯”是啥東西!俄羅斯“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是新一代彈道導彈,它是“白楊”彈道導彈的改進版,2010年開始量產吧,正式列裝俄羅斯導彈部隊,專門為了突破美國的導彈防禦系統而設計的,具備很大殺傷力和威懾力!

    現狀就是正常服役在俄羅斯的導彈部隊,隨時發起核攻擊,但這種大殺傷性武器一般最重要的作用就是威懾力,起到平衡地區甚至全球的軍事力量,一旦使用那就世界末日的到來!

  • 3 # 踏浪167047372

    亞爾斯是啥玩藝。誰也沒見過,也無法考證,只是聽俄官方說。俄羅斯人最會吹牛,有一次搞什試驗,明明是失敗了,他究說試驗取得巨大的成功。吹牛也是一種戰略,既嚇著對手,又鼓舞了自己。搞尖端武器,不要錢啦?不要技術啦?連常規的幾件武器也是如此,還談什麼尖端。魯迅著作中的阿Q天天說我的孫子比你有錢。

  • 4 # 邵永靈

    在俄羅斯的核武庫中,RS-24“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是出鏡率和知名度最高的一個。俄羅斯戰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不久前透露,“亞爾斯”洲際彈道導彈系統的換裝任務正在按計劃進行,這一系統既能夠機動發射,又能夠固定發射,是俄戰略火箭兵執行核遏制任務的有力武器。

    作為鎮國重器的“亞爾斯”在頻繁曝光之下早已家喻戶曉,但曾幾何時,它卻是俄羅斯最具神秘感的導彈,除了一個簡單的編號RS-24,其他一切都不被外界所知。為了搞清它的真實身份,各路專家和媒體還頗費了一番腦筋。

    讓我們把時間拉回到11年前,那是“亞爾斯”橫空出世的日子。2007年5月29日,俄羅斯高調宣佈,戰略火箭兵剛剛成功試射了1枚RS-24多彈頭洲際彈道導彈,它能夠“穿透任何導彈防禦系統”,並將取代即將退役的SS-18、SS-19洲際導彈,與SS-27“白楊-M”一起,成為21世紀中期之前保障俄羅斯及盟國安全的主要戰略打擊力量。

    在此之前,俄羅斯從來沒有向外界透露過研發新型洲際導彈的訊息,怎麼突然間就試射了呢?起初,俄方對RS-24的技戰術效能也採取了遮遮掩掩的態度,只公佈了非常有限的資訊和資料,比如能夠有效突破敵方的導彈防禦系統,分固定和機動兩種部署方式,能攜帶10個彈頭,射程超過1萬公里等等。

    由於俄羅斯自己對導彈的身世諱莫如深,所以外界對RS-24的真實來歷只能開動想象力進行猜測。當時就有專家提出RS-24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原因是它們都出自莫斯科熱力工程研究所。另外,從外觀以及俄羅斯對其突防能力的渲染上看得出這個結論也有其合理性。

    問題在於,俄羅斯稱此種導彈可攜帶10個分導式多彈頭,這也是它突防能力強大的一個原因,因為即使不使用其他特殊的突防手段和技術,僅僅是多彈頭本身就會大大提高導彈的突防機率。但是“白楊-M”的最大投擲重量只有1200公斤,如果變成10個彈頭,就意味著每個彈頭才120公斤,裡面還包括制導和突防裝置,有效重量也就100公斤左右。這麼小的彈頭遠超出了俄羅斯的技術實力。所以,如果RS-24真的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那麼它就不可能攜帶10個分導式多彈頭,比較可能的是3~4個;如果RS-24確實攜帶10個彈頭,那麼它就肯定是一種有別於“白楊-M”的新型號導彈。

    直到2010年11月30日,RS-24才終於揭開了神秘面紗。俄戰略火箭兵司令卡拉卡耶夫中將突然宣佈,俄羅斯將使用能攜帶4枚核彈頭的RS-24替換單彈頭的“白楊-M”。這就驗證了上述判斷:RS-24的確是“白楊-M”的多彈頭型號,但它攜帶的彈頭不是俄羅斯最初宣佈的10枚,而是4枚(也有人認為應該是3枚,另外一個是突防裝置)。

    那麼,俄羅斯為什麼要在RS-24的血統身份上自擺烏龍呢?其實,這背後的原因與美國發展導彈防禦系統不無關係。進入新世紀以來,美國退出“反導條約”,開始在本土部署陸基中段反導系統,甚至有一段時間還想在東歐部署地基攔截彈。這對俄羅斯來說既是威脅也是挑戰,美俄在反導問題上的鬥爭因此愈演愈烈。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俄羅斯高除錯射RS-24,對它的突防能力大加渲染,將RS-24當做與美反導計劃鬥爭的籌碼,為此不惜進行一定程度的戰略欺騙,誇大其彈頭數量。

    雖然RS-24“亞爾斯”並沒有俄羅斯一開始說的那樣神奇,但我們也必須肯定它對加強俄羅斯戰略威懾能力的重要貢獻。俄羅斯這些年淘汰或即將淘汰的洲際導彈以多彈頭重型導彈為主,而冷戰後俄羅斯發展的第一款洲際導彈“白楊-M”配備的是單彈頭。在此背景下,“亞爾斯”作為多彈頭導彈的加入,可以極大地填補重型洲際導彈退役以後所形成的空缺,從而避免俄羅斯陸基核力量雪崩式的下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船類貨物裝卸注意事項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