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cnBeta

    對於這樣的預測,我們其實早已見怪不怪,畢竟該公司執行長 Bob Swan 也曾對當前的處境作了坦率的解釋。

    【圖自:AnandTech,via WCCFTech】

    英特爾晶片工廠的產能已經飽和,難以滿足多餘的需求。但 OEM 和 AIB 廠商要維持出貨量,就必須轉投 AMD,意味著競爭對手將拿下此前被英特爾把持的更多市場份額。

    此外,OEM / AIB 廠商難以忍受英特爾晶片的溢價,而 AMD 正好提供了更具價效比的替代選擇。在這樣的背景下,英特爾或許要拖到 2021 下半年,才能重新扭轉局面。

    根據 Gartner 近期釋出的一份報告,英特爾重新獲得了頭號桂冠,但也意味著其工廠產能已達極限。不過在工藝製程方面,基於極紫外光刻(EUV)的 7nm 產品線,理應不該受到 10nm 延遲的影響。

    由路線圖可知,英特爾計劃在 2021 四季度釋出首款 7nm 產品,同時公司 CEO 坦率地承認其失去了很大一部分 CPU 市場份額。

    Bob Swan 將問題歸於三個方面,首先是對 CPU 和伺服器晶片的需求增長(21%),較 2018 年的預期要快得多(僅 10%)。

    其次是英特爾拿下了智慧手機調製解調製的 100% 市場份額,但這給自家工廠帶來了較大的需求壓力。

    第三是 10nm 工藝跳票,給上一代 14nm 製程製程帶來了較大的效能提升壓力。尤其是隨著核心數量的增加,晶片尺寸也變得更大。

    儘管大部分內容都是舊事重提,但也算是英特爾首次給出無法滿足產能需求的充分理由。側面上也反映了該公司為何重啟 22nm 產線,來彌補 14nm 的供需缺口。

    如果一切順利,英特爾有望在 2021 年 4 季度全面轉向 7nm EUV 工藝(約等於臺積電的 5nm 工藝),並於 2024 年啟用 5nm 製程(約等於 TSMC 的 3nm)。

  • 2 # 蛋蛋娃

    肯定會解決這個問題,但是根據目前市場PC的變化,AMD已經被好些廠家親耐,酷睿的目前10代了,不知道後面intel會怎麼考慮

  • 3 # 繁星落石

    不太可能。

    Intel產能不足是因為轉移到了10nm工藝,但是對於Intel來說,10nm工藝持續受阻,導致效能和產量不能兼得,現在良品率還是很低,而這種良品率低下嚴重影響了出貨量,特別是高階型號的出貨量。現在Intel透過找外面的代工廠和轉移14nm產能的方式來解決目前的產能問題,不過如果不發生擴建或者工藝突破的話,恐怕解決問題的速度還是很慢。

    保守估計的話,Intel即使能夠在2020年解決10nm工藝的問題,恐怕也要等到快年底的時候了,今年的處理器市場出貨量依然很緊張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工薪階層,在中小城市和大城市生活,哪個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