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聖王羲之對練習的總結“一遍正其手腳,二遍學其形勢,三遍領會其本,四遍加其遒潤,五遍每加抽拔,使不生澀。如筆下未滑不可便休,三行二行習之未休,取滑健為能,勿計其遍數也。”此言概括了練習過程步驟的重點。
一個筆畫的完成,需要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大到橫豎撇捺,小到一個點都是有這個動作過程的。比如起筆時要一氣呵成,所以必定是功力十分深厚時才能信筆寫出很好的效果。收筆則與起筆同樣重要,故而需要小心收拾。
一、起筆
1、起筆的角度。首先《書譜》中起筆的時候都不是直入的,它有一個很小的細尖。這個細尖雖然很細很小,但是卻不單薄,很厚重。應是入筆後輕微的捻管所致,使的筆畫迅速的由側鋒轉到中鋒來。這樣的入筆顯得含蓄有韻味。
入筆的角度變化很多,幾乎各個角度都有,需要仔細觀摩,找准入筆角度對接下來的行筆動作有很大幫助。變化太豐富,不能一一列舉,讀帖時要細緻觀察。
2.起筆的藏露。《書譜》的起筆,大都露鋒起筆,顯得十分爽利,但又不是直入,而是有個角度方向的轉變,所以不會顯得太過毛刺。少量的藏鋒起筆也是為了改變節奏,增加字法章法的豐富性。
3.起筆的輕重。《書譜》的起筆大都較為輕盈,順勢而入,顯得十分順暢流美。但也間或夾雜一些較為重的起筆動作,有一個頓挫和按的動作。這樣輕重結合的起筆,增強了整體的節奏感,有一種抑揚頓挫之感。
4.起筆時與上一筆的承接關係。《書譜》的行文十分流美,一點都不會有阻塞的感覺。雖然連筆不多,大都字字獨立,但是字與字之間的筆意上的連帶使得章法上出現了流美的效果。因此要注意起筆時與上一筆的筆意上的連帶關係,走筆要有勢的關係,不可一筆一筆獨立開來。
二、收筆
很多人光注意了起筆而不去關注收筆,這是不對的。古人對於收筆十分重視,無不小心翼翼。有來必有收,這樣一個字才算寫完整,而不是丟了一塊。
1、頓收。這種收筆方法是用筆肚子收筆,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引發聯想。但是《書譜》中此法不多用。
2.回收。回鋒收筆,這裡是到了筆畫末端略提後回鋒,把筆畫包在點畫當中,同樣有含蓄雋永的藝術效果。
3.放收。這種收筆方法在《書譜》中運用的最多。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收筆時,孫過庭一般有一個提的動作,導致出來一個小小的鋒尖。“互”字第一橫的收筆很明顯。有些筆畫收筆時,提的成分加多,不如上面的含蓄。有些筆畫為了承接下一筆,眉目傳情,放收時要注意筆斷意連。
4、鋒尖送到隨處。收筆時最忌諱用力甩出去,而是應當把鋒尖送到筆畫的末端。這樣字才不會輕浮,顯得沉著一些。
書法運筆學會了執筆,就可以進一步學習運筆.學習寫字,首先要學習點畫,點畫猶如字的建築材料.建造摟閣亭臺,不準備好材料,或是準備的材料不合乎質量要求,那摟閣亭臺就不會美觀堅固.學書亦然,點畫寫不好,字也肯定不會美觀.學習運筆,就是學習如何透過筆把墨落在紙上,形成合乎要求的點畫.
擴充套件資料:
筆的運動可分為縱面運動和橫面運動.縱面運動是指筆與紙面垂直方向的高低運動.橫面運動是指筆與紙面平行方向的前後左右的運動.
縱面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落筆:筆最初接觸紙面叫落筆,也叫起筆.落筆一般較輕,像鳥兒由空中落在枝頭上.落筆是運筆的開始。
頓筆:把筆往下按叫頓筆.頓筆不可過重,過重了點畫就會太肥. 提筆:把筆往起提叫提筆,一般在頓筆之後都要提筆.提筆如鳥兒將要離地高飛。
橫面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行筆:筆鋒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筆,行筆也叫走筆,過筆。
挫筆:筆頓後微提,使筆鋒轉動,微離頓處叫挫筆.挫筆大多用在筆畫轉折處,如寫口字的橫折時,先提筆,用筆尖寫出稜角,然後頓筆,這時把筆微提,於是出現第二個稜角,再略微轉動筆鋒,使筆尖朝著筆畫的上方——這時叫挫筆,最後繼續行筆,橫折就寫成。
折筆:寫點畫時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斷然改變方向,有意顯露稜角叫折筆.如寫橫時先向左上方落筆,然後往右下折,寫出方稜來,即為折筆。
轉筆:筆鋒旋轉叫轉筆,轉筆是為了寫出不帶稜角的點畫,如寫"馬"字第二筆或寫"元"字第四筆時,為了使轉折處不露稜角,就要像用圓規畫圓一樣轉動筆鋒。
回筆:筆停後返回來時的方向叫回筆.回筆是為了"護尾以避免"折木"。
衄筆:筆下行而逆反叫衄筆,與回鋒不同,回筆用轉,衄筆用逆.如寫左豎鉤,豎寫至長短合度時,提筆左行再逆反使筆鋒朝即將挑出的鉤的相反方向——此即為衄筆——最後提筆挑出。
縱筆:筆鋒邊行邊提,去而不返叫縱筆.如寫撇時,用筆由重到輕,最後出鋒就用縱筆.除了縱面運動和橫面運動之外,還有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運筆方法,這種筆法既不提也不頓,即不轉也不行,而是筆停在紙上,這就叫駐筆.駐筆是為了取勢,即取得點畫的某種態勢。
以上講的是幾種常用的運籌方法,初學者在寫字實踐中,只要細心揣摩,是會逐漸掌握更多的筆法的。
中鋒與側鋒歷代書法家在講用筆時都強調中鋒行筆,什麼叫中鋒行筆呢毛筆筆頭的尖端部分叫筆鋒,又叫筆心,四外較短的毛叫副毫.中鋒行筆就是在寫字時,筆鋒經常在點畫當中執行.這樣順著使用筆毛,筆毛平鋪在紙上,寫出的點畫看起來渾厚圓潤,有立體感。
側鋒即偏鋒,側鋒行筆就是在寫字時,筆鋒不在點畫中間執行,而是偏在點畫的一側,寫橫畫時常偏在上邊,寫豎畫時常偏在左邊.側鋒行筆,起筆處易見稜角,但點畫往往缺乏立體感,而且由於沒有順著筆毛的方向用筆而是橫著刷,容易出現筆畫一邊整齊,另一邊不整齊的現象。
富於變化是中國文字及書法的顯著特色之一.從漢字的構造上看,橫豎,撇捺,繁簡,寬窄,長短,斜正,各具其態;從用筆上看,提頓,行駐,縱收,藏露,轉折,疾徐,無所不用,因而使得點畫的方圓,粗細,俯仰,曲直變化多姿;從結構上看,疏密,開合,聚散,穩險,各盡其美;
從用墨上看,枯潤,濃淡,乾溼交映生輝;從章法上看,大小,虛實,斷連,參差錯落.可以說,進行書法創作的過程,就是正確處理這一對立矛盾的過程.在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中,這些矛盾都達到了對立統一。
中鋒,側鋒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種用筆方法,只用中鋒或只用側鋒都顯得單調,中鋒取勁,側鋒取妍,中鋒為主,側鋒為輔方能燕瘦環肥,各盡其美.因此筆筆中鋒實無必要,況且筆筆中鋒也不可能,如果寫字時,尤其在寫流速較快的行書,
草書時,總是斤斤計較是否中鋒行筆,肯定會影響到行筆的疾徐,章法的錯落,氣韻的生動諸方面.試看被說成是筆筆中鋒的懷素《自敘帖》,不也是兼用側鋒的嗎!所以明朝豐坊說:"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即中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
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有人說,要保持中鋒行筆,就要在寫字時保持毛筆筆身的端正和筆頭的圓錐形態.這種說法不夠確切.丁文雋先生的《書法精論》說得更明確:"筆管直豎不欹,亦不能盡掠磔波撇之勢,除作古文籀篆外,不能始終用腕平管直之法",
"包世臣論此法最精,他說:"石工鐫字畫,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驗而類之,紙猶石也,筆猶鑽也,指猶錘也.鋒既著紙,即宜轉換,於畫下行者管轉向上,畫上行者管轉向下,畫左行者管轉向右,是以指得勢而鋒得力"……故管不能終直,腕亦不能終平也。"
書聖王羲之對練習的總結“一遍正其手腳,二遍學其形勢,三遍領會其本,四遍加其遒潤,五遍每加抽拔,使不生澀。如筆下未滑不可便休,三行二行習之未休,取滑健為能,勿計其遍數也。”此言概括了練習過程步驟的重點。
一個筆畫的完成,需要起筆、行筆、收筆三個過程,大到橫豎撇捺,小到一個點都是有這個動作過程的。比如起筆時要一氣呵成,所以必定是功力十分深厚時才能信筆寫出很好的效果。收筆則與起筆同樣重要,故而需要小心收拾。
一、起筆
1、起筆的角度。首先《書譜》中起筆的時候都不是直入的,它有一個很小的細尖。這個細尖雖然很細很小,但是卻不單薄,很厚重。應是入筆後輕微的捻管所致,使的筆畫迅速的由側鋒轉到中鋒來。這樣的入筆顯得含蓄有韻味。
入筆的角度變化很多,幾乎各個角度都有,需要仔細觀摩,找准入筆角度對接下來的行筆動作有很大幫助。變化太豐富,不能一一列舉,讀帖時要細緻觀察。
2.起筆的藏露。《書譜》的起筆,大都露鋒起筆,顯得十分爽利,但又不是直入,而是有個角度方向的轉變,所以不會顯得太過毛刺。少量的藏鋒起筆也是為了改變節奏,增加字法章法的豐富性。
3.起筆的輕重。《書譜》的起筆大都較為輕盈,順勢而入,顯得十分順暢流美。但也間或夾雜一些較為重的起筆動作,有一個頓挫和按的動作。這樣輕重結合的起筆,增強了整體的節奏感,有一種抑揚頓挫之感。
4.起筆時與上一筆的承接關係。《書譜》的行文十分流美,一點都不會有阻塞的感覺。雖然連筆不多,大都字字獨立,但是字與字之間的筆意上的連帶使得章法上出現了流美的效果。因此要注意起筆時與上一筆的筆意上的連帶關係,走筆要有勢的關係,不可一筆一筆獨立開來。
二、收筆
很多人光注意了起筆而不去關注收筆,這是不對的。古人對於收筆十分重視,無不小心翼翼。有來必有收,這樣一個字才算寫完整,而不是丟了一塊。
1、頓收。這種收筆方法是用筆肚子收筆,給人一種戛然而止的感覺,引發聯想。但是《書譜》中此法不多用。
2.回收。回鋒收筆,這裡是到了筆畫末端略提後回鋒,把筆畫包在點畫當中,同樣有含蓄雋永的藝術效果。
3.放收。這種收筆方法在《書譜》中運用的最多。值得一提的是這種收筆時,孫過庭一般有一個提的動作,導致出來一個小小的鋒尖。“互”字第一橫的收筆很明顯。有些筆畫收筆時,提的成分加多,不如上面的含蓄。有些筆畫為了承接下一筆,眉目傳情,放收時要注意筆斷意連。
4、鋒尖送到隨處。收筆時最忌諱用力甩出去,而是應當把鋒尖送到筆畫的末端。這樣字才不會輕浮,顯得沉著一些。
書法運筆學會了執筆,就可以進一步學習運筆.學習寫字,首先要學習點畫,點畫猶如字的建築材料.建造摟閣亭臺,不準備好材料,或是準備的材料不合乎質量要求,那摟閣亭臺就不會美觀堅固.學書亦然,點畫寫不好,字也肯定不會美觀.學習運筆,就是學習如何透過筆把墨落在紙上,形成合乎要求的點畫.
擴充套件資料:
筆的運動可分為縱面運動和橫面運動.縱面運動是指筆與紙面垂直方向的高低運動.橫面運動是指筆與紙面平行方向的前後左右的運動.
縱面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落筆:筆最初接觸紙面叫落筆,也叫起筆.落筆一般較輕,像鳥兒由空中落在枝頭上.落筆是運筆的開始。
頓筆:把筆往下按叫頓筆.頓筆不可過重,過重了點畫就會太肥. 提筆:把筆往起提叫提筆,一般在頓筆之後都要提筆.提筆如鳥兒將要離地高飛。
橫面運動主要有以下幾種:
行筆:筆鋒由一端到另一端叫行筆,行筆也叫走筆,過筆。
挫筆:筆頓後微提,使筆鋒轉動,微離頓處叫挫筆.挫筆大多用在筆畫轉折處,如寫口字的橫折時,先提筆,用筆尖寫出稜角,然後頓筆,這時把筆微提,於是出現第二個稜角,再略微轉動筆鋒,使筆尖朝著筆畫的上方——這時叫挫筆,最後繼續行筆,橫折就寫成。
折筆:寫點畫時欲下先上,欲上先下,欲左先右,欲右先左,斷然改變方向,有意顯露稜角叫折筆.如寫橫時先向左上方落筆,然後往右下折,寫出方稜來,即為折筆。
轉筆:筆鋒旋轉叫轉筆,轉筆是為了寫出不帶稜角的點畫,如寫"馬"字第二筆或寫"元"字第四筆時,為了使轉折處不露稜角,就要像用圓規畫圓一樣轉動筆鋒。
回筆:筆停後返回來時的方向叫回筆.回筆是為了"護尾以避免"折木"。
衄筆:筆下行而逆反叫衄筆,與回鋒不同,回筆用轉,衄筆用逆.如寫左豎鉤,豎寫至長短合度時,提筆左行再逆反使筆鋒朝即將挑出的鉤的相反方向——此即為衄筆——最後提筆挑出。
縱筆:筆鋒邊行邊提,去而不返叫縱筆.如寫撇時,用筆由重到輕,最後出鋒就用縱筆.除了縱面運動和橫面運動之外,還有一種介於二者之間的運筆方法,這種筆法既不提也不頓,即不轉也不行,而是筆停在紙上,這就叫駐筆.駐筆是為了取勢,即取得點畫的某種態勢。
以上講的是幾種常用的運籌方法,初學者在寫字實踐中,只要細心揣摩,是會逐漸掌握更多的筆法的。
中鋒與側鋒歷代書法家在講用筆時都強調中鋒行筆,什麼叫中鋒行筆呢毛筆筆頭的尖端部分叫筆鋒,又叫筆心,四外較短的毛叫副毫.中鋒行筆就是在寫字時,筆鋒經常在點畫當中執行.這樣順著使用筆毛,筆毛平鋪在紙上,寫出的點畫看起來渾厚圓潤,有立體感。
側鋒即偏鋒,側鋒行筆就是在寫字時,筆鋒不在點畫中間執行,而是偏在點畫的一側,寫橫畫時常偏在上邊,寫豎畫時常偏在左邊.側鋒行筆,起筆處易見稜角,但點畫往往缺乏立體感,而且由於沒有順著筆毛的方向用筆而是橫著刷,容易出現筆畫一邊整齊,另一邊不整齊的現象。
富於變化是中國文字及書法的顯著特色之一.從漢字的構造上看,橫豎,撇捺,繁簡,寬窄,長短,斜正,各具其態;從用筆上看,提頓,行駐,縱收,藏露,轉折,疾徐,無所不用,因而使得點畫的方圓,粗細,俯仰,曲直變化多姿;從結構上看,疏密,開合,聚散,穩險,各盡其美;
從用墨上看,枯潤,濃淡,乾溼交映生輝;從章法上看,大小,虛實,斷連,參差錯落.可以說,進行書法創作的過程,就是正確處理這一對立矛盾的過程.在一幅好的書法作品中,這些矛盾都達到了對立統一。
中鋒,側鋒也是既對立又統一的兩種用筆方法,只用中鋒或只用側鋒都顯得單調,中鋒取勁,側鋒取妍,中鋒為主,側鋒為輔方能燕瘦環肥,各盡其美.因此筆筆中鋒實無必要,況且筆筆中鋒也不可能,如果寫字時,尤其在寫流速較快的行書,
草書時,總是斤斤計較是否中鋒行筆,肯定會影響到行筆的疾徐,章法的錯落,氣韻的生動諸方面.試看被說成是筆筆中鋒的懷素《自敘帖》,不也是兼用側鋒的嗎!所以明朝豐坊說:"古人作篆,分,真,行,草書,用筆無二,必以正鋒(即中鋒)為主,間用側鋒取妍。
分書以下,正鋒居八,側鋒居二,篆則一毫不可側也."有人說,要保持中鋒行筆,就要在寫字時保持毛筆筆身的端正和筆頭的圓錐形態.這種說法不夠確切.丁文雋先生的《書法精論》說得更明確:"筆管直豎不欹,亦不能盡掠磔波撇之勢,除作古文籀篆外,不能始終用腕平管直之法",
"包世臣論此法最精,他說:"石工鐫字畫,右行者其錞必向左,驗而類之,紙猶石也,筆猶鑽也,指猶錘也.鋒既著紙,即宜轉換,於畫下行者管轉向上,畫上行者管轉向下,畫左行者管轉向右,是以指得勢而鋒得力"……故管不能終直,腕亦不能終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