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芳的隨拍
-
2 # 夏日綠茵冬日暖陽
小時候媽在哪,家就在哪,人老了,孩子的家,真得就不一定是父母的家了。
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變遷,人們的物質條件好了,思想也有了新的變化。
在過去,有錢的人家也是幾代同堂,沒錢的人家更得一個屋簷下。而現在跟過去不同了。
現在是這樣的,人在小的時候,自己不能獨立生存,只有在家,在父母的庇護下長大,所以說父母在哪,家就在哪,長大後,孩子們都各奔東西,各自成家,他們的家也許就不再是父母的家了。
年輕人有年輕人的活法,老年人有老年人的習慣,生活在一起不方便,但凡有條件另購住房的,老人和孩子就不會同在一個屋簷下了。
好的孩子,孝順的孩子,雖然不與父母同住,但他們還是很關照自己的父母的,也會讓他們頤養天年,壽終正寢。也有條件不好的孩子,心有餘而力不足,自顧不暇。也有的孩子真是不孝順,對父母不聞不問。
小的時候,媽媽在哪,家就在哪,人老了,孩子的家真的不一定再是他們的家。
-
3 # 蘭花煮酒香
小時候,媽在哪,家就在哪,有媽媽的地方就有家。人老了,兒子的家不是老人的家。是不是有些傷感,可事實就是這樣子的。
母愛是偉大的,母愛是無私的。有很多令人動容的母愛故事。
一對母子被深壓在廢墟下,母親半個身子被混凝土板卡著動彈不得,可是卻竭盡全力地維護著懷中七個月大的嬰兒。
幾天後,救護人員挖洞發現他們時,母親已經死亡,而那嬰兒口裡還含著母親的食指。
原來,母親在危難中一直用乳汁延緩著孩子的生命。乳汁吸乾了,她就咬斷了自己的指頭,用自己的鮮血讓孩子活了下來,而自己卻因失血過多而死亡。
母親可以為了孩子獻出自己的生命,更何況其他身外之物呢?
可人老了,孩子對父母的付出遠遠不如父母對孩子的付出。孩子的家更多的時候不是父母的家。
究其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方面:
第一,孩子也愛自己的父母,但不是無私的。
父母對子女的愛大多做到無私,而子女對父母的愛不能做到無私。
第二,有幾個孩子的家庭,孩子之間對父母的付出有攀比心理。
第三,孩子成家立業後,自己的愛放在愛人和孩子身上較多,對父母也愛,但少些。
第四,父母習慣性地管著自己的孩子,讓未成年的孩子不適應。
綜上所述,孩子的家難以成為父母的家。
那老人應該怎麼辦呢?
第一,應該有自己的老窩。就是有自己的一個住所。這個房子無論是寬敞還是狹窄,無論是新還是舊,
只要能遮風擋雨就好。
第二,應該有自己的老本。有一定的退休金或積蓄,這樣讓自己老年無憂。
第三,應該善待自己的老伴。走了一生,發現真正陪伴自己的,是自己的老伴。
對於父母和子女的付出和得到,只要保持一顆不求回報的心,都會其樂融融。
-
4 # 一條夜裡暢遊的魚
看到這個問題,
我眼淚幾乎要掉下來了!
太戳人心窩子了!!
小時候,媽在哪,家就在那!
就像那首老歌,
沒媽的孩子像根草;
有媽的孩子,像塊寶。
投進媽媽的懷抱,
幸福享不了!
媽媽是冬天裡溫暖的Sunny,
媽媽是夏天裡涼爽的微風;
媽媽是雨天裡的一把傘,
媽媽是黑夜裡的一盞燈……
有媽在,摔倒有人扶;
有媽在,傷心了
有人陪你掉眼淚;
有媽在,高興了
有人跟你一起手舞足蹈。
有媽在,不孤單;
有媽在,不害怕;
有媽在,睡覺踏實;
有媽在,不用擔心會餓著……
媽在哪,家就在那!
可是,媽媽上了年紀。
人
一天老似一天!
兒子的家,
能是媽媽的家嗎?
兒子能像小時候
媽媽呵護自己一樣,
陪伴照顧媽媽嗎?
你
能為媽媽遮風擋雨嗎?
媽媽累了,
你能否讓她在你堅實的臂膀上
靠一靠?
媽媽寂寞了,
你能否哼一首兒時的童謠讓媽媽
笑一笑?
是不是你工作太忙,
忘記了媽媽的存在?
是不是你囊中羞澀,
自身難保?
是不是你要看尊夫人的臉色,
見機才能行事?
是不是你為了迎合外人,
忽略了最親的人?
……
那個人,
生了你,
養了你,
為你哭,
為你笑,
白了頭,
花了眼,
累彎了腰!
你
有了自己的家,
可以盡情享受
家的溫馨,
家的浪漫,
家的甜蜜,
家的如膠似漆!
她呢,
你可曾留意?
家裡
是不是少了一個
最不應該少的背影?
……
媽,兒子的家,就是你的家! -
5 # newlife
這個問題問出了作者的心酸,也問出了很多孩子的心事。家其實並不是永久常存的,人在世界上的日子,說長,不如說短。家是一種溫暖的地方,是人心中很不可缺少的,原因是家裡有愛在。如果一個家,沒有愛就會失去溫度。家也就不怎麼發揮它的最大價值了。我們需要溫暖的家,自己注入愛在家中。不管是年輕,是老了,都讓愛儲存在心中。你的心中永遠裝著付出,和對後代的愛,也會受到後代的敬重與關懷。為什麼心中要悲涼呢?人都會變老,最後離開,不必嘆息,也不必多憂慮,存在的最後就是感覺。把愛永放心中,就是家,在哪裡都是有家的。
-
6 # 西風275187741
有一句話是這樣的:父母的家永遠是兒女的家,而兒女的家從來都不是父母的家。
所以對於老年人來說,無論何時都要有自己的房子。
如果老兩口都健在就在自己家裡安度晚年,千萬別把自己的房子賣了或給兒女,然後和兒女住一起,那是最大錯誤。
我有個小學同學,他老家是農村的,他當年是我們屯唯一的重點大學學生。
後來他大學畢業留在了城裡。他父母覺得驕傲,他們那個姓的整個家族就他出息人了。
於是,父母就衝昏了頭腦,把農村的房子賣了,老兩口投奔兒子去了。
結果是沒在兒子家住幾天,就因為老人抽菸把兒子家的地毯燒了一個小眼,兒媳就開始甩臉色。
後來兒子沒招,在別的地方給老兩口租了個房子。
一對農村老夫婦租房子住,城裡還各種花銷,離兒子家還挺遠的,十天半月也看不著兒子。
這和在老家住有什麼區別?
當然有,花銷增加了,一個熟人也沒有了,孤單寂寞無助。
最後老兩口實在呆不下去了就決定回老家。
從客車站下車,離老家還有十五六里地,天已經黑了,老兩口差不多摸著地走回來的。
這件事在屯子裡曾傳得很廣,成了他兒子的笑話,都在說他兒子的不孝。
我也是回家時聽老父親說的。因為同學的爹回來去老父家時曾感慨地說:還是大哥(對我父親的屯鄰稱呼)英明。
因為我哥哥曾讓父母去城裡他那住,但父母不同意沒去。
所以,老人年歲大了一定要有自己的家。如果剩下一位老人又年歲偏大,只好上兒女身邊,那就一定手裡有點錢,這樣日子才好過。
-
7 # 吉祥如意he
這要看兒子是否孝順,父母是根,兒子的如果懂得孝順,上房應該是給父母住才能有福報,孝養父母是第一福田!這是真理!
回覆列表
小時候媽在哪,家就在哪,人老了兒子的家是家嗎?我認為,有媽在哪裡都是家,人老了,兒子的家不是自己的家,只有自己給自己留個窩,不管房孑有多大,自由自在不受氣,是最好的安樂窩,過好晚年生活不能沒有自己的房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