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蘇小妮

    這個問題,我來思考了一下,正好今天上課的時候翻了一下學生擺在桌上的歷史書,這倒給了我一些啟發。

    縱觀中國古代史,基本上就是一場接著一場的男人的奮鬥史,朝代的更迭,從這家的江山換到那一家的江山,基本上都是一幕幕男人浴血奮戰的歷史,這樣的歷史裡面包含著男人的野心以及一場又一場血與火的洗禮。中國古人講的馬上打天下,馬下守江山,即是此理。

    而女人的天性註定了她們相對於男人來說是柔弱的,她們不願意去直面那些赤裸裸的爭奪,更不願意面對血腥的戰爭,偶爾出了一位女性皇帝武則天,也算是女性中的另類。恰好我最近在看關於《武則天》的書,應該說最初的她未必就是那個野心勃勃的女人,只是經歷了去感業寺那一場幾乎是生死的考驗,然後再陪伴在對權力掌控欲極強的李治身邊,讓那時候還沒站穩腳跟的她如履薄冰,差一點就因為上官儀一紙諫書就被廢了,最終讓醒悟權力握在自己手中是多麼的好,失去權力不受掌控的人生是多麼可怕。

    對於絕大多數女人來說,她們並不熱衷於此,自然也就對歷史上那些權力更迭、各種謀略、手段伎倆缺乏太多的興趣。這可能是女人比男人對歷史關注少的原因吧。但是,隨著現代社會女性越來越多的參與到社會當中來,成為社會人,而不再像以前那樣僅僅是侷限於家庭,女性對歷史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了。

    “以史為鑑,可以知興替,以人為鑑,可以明得失。”女人關注歷史的人在增多,也當是一件好事。

  • 2 # 道隱寺

    這個問題見仁見智,我覺得原因有這些:

    1-男尊女卑的歷史習俗,使得現在的女性感覺心裡很不爽,每次說到歷史,總會有女孩子說到,古代的女人是怎麼想的?怎麼受得了那種待遇的?

    2-歷史不公平的一面,憑什麼歷史上的太平盛世大部分都是男人的功勞,而到了王朝衰落,社會動盪的時候,都把責任推給女人?

    3-現在女性的主流思想就是緊跟潮流,覺得歷史跟自己的生活挨不上邊,很多男人覺得,歷史有很多可以學習,借鑑的地方

    4-女人在歷史上留下的篇幅不多,大部分都是關於男人的

  • 3 # 萬里長空夜未央
    歷史有哪些容易引起關注的重點?

    重大事件:比如朝代的更替、自然或人為的災難等;

    戰爭:這個說起來就很多了,與戰爭相關的歷史類文章,沒有統計過但如果妄下斷言的話,應該不會低於30%吧?從中國到西方,從刀耕火種的石器時代到利用核能源的毀天滅地,人類的歷史其實是一部頁頁有硝煙,行行有鮮血的,厚重的書;

    科技:最為熟悉的一類題目莫過於古代黑科技,當然最聚焦的還是與戰爭相關的軍事科技,如世界各國、各個時代的盔甲、弓矢、大到城堡、防禦工事等;也有一些民用發明(發現),但不會很多;

    人文:帝王生平或名人逸事、古代建築、史詩或傳記(甚至神話傳說)、詩詞歌賦、飲食與酒類、衣著服飾等等;

    古蹟考證:有區別於專業的考古領域,這一部分於歷史領域而言,主要應該是結合史實與文獻,追溯與回放相關的歷史事件;這也是歷史類文章/回答的重要參考依據。

    女性對歷史重點的關注

    我想女性對暴力因素是本能地摒棄的*,所以她們的首選可能是人文——之所以說可能,因為我是用猜的——發思古之悠情,獨愴然而泣下,這是一種對人類歷史的追思與讚美,是一種情懷(不是嚮往),所以在這一方面,我相信她們可以有更細緻、更敏銳的體會與發現。

    (注:其實男性也應該遠離暴力,但就我個人而言,平時喜歡格鬥方面的資訊(包括刀劍類兵器),看見戰爭題材的文章會頓生由衷的興奮,真的不知道人類的尚武是否屬於一種遠古遺傳。)

    將歷史方面的興趣嫁接在文學上,也會結出各自的果實

    我們已經對很多網路文學改編成的歷史類影視作品耳熟能詳:早期的《美人心計》、《甄嬛傳》、《海上牧雲記》等,近期的《知否》、《將夜》等。對比之下,不難發現各自的特點:女作家側重大女主戲、宮廷戲;男作家則更偏好於架空世界和戰爭戲。

    最後想說:差異並非意味著矛盾,也可以是一種相得益彰。

  • 4 # 姜楠史話

    錢穆先生說,每個華人都應該對本國曆史懷有一份溫情和敬意。對歷史的喜愛本不應分男女。我是個女生,但我周圍一起討論歷史的清一色都是男性,跟女性討論歷史還不如討論哪支口紅顏色。我想,大概歷史是一門涉及天文,地理,生物,數學等科目,雖歸為文科,但事實是偏理科的,喜歡理科的女生本來就不多。而且楚漢爭霸,兩晉更替,五胡亂華,侯景破梁,後唐五代十國,古代人哪消停過四百年以上,幾乎平民都在流浪死亡,十室九空,人吃人,樹上,路邊死人摩肩擦踵的狀態中。我只是舉個片面的例子,真實的歷史無比血腥,也不跟你講道理。你們說,哪個女孩會喜歡???

  • 5 # 薩沙

    其實喜歡歷史的女人也是有的,但基本侷限於高知女性,要麼就是年齡很小,要麼就是年齡很大,以文科生為主。

    而男人喜歡歷史,基本不分年齡不分學科。

    造成差距的原因,其實有很多。

    說說我自己的看法。

    第一,女人比較現實。

    總體來說,女人比男人要現實的多。

    尤其是年齡偏大些的女人,多比較務實,不喜歡虛無縹緲的東西。

    她們對現實,也就是現在發生的事情,或者將要發生的事情感興趣,而不會關心已經發生過的事情。

    在他們看來,歷史這玩意同現實生活毫無關係,沒有任何意義,為什麼要去了解它?

    和女人聊歷史,哪怕你說的在頭頭是道,很多女人肚子裡都在笑,認為你這個人有毛病,太莫名其妙了。

    第二,女人不願意浪費時間。

    喜歡歷史,是要花費時間的。無論是看書,上網看帖,都需要花費不少時間。

    尤其是歷史的愛好者,往往自己還會寫一些東西,引經據典,這就更費時間。

    女人不會願意將時間浪費在歷史上,在她們看來這不算是放鬆,不算是休閒,甚至可以算是自虐。

    女人看來的業餘休閒,大體是聽聽音樂、健健身、看看電影電視劇甚至逛逛街,這才是真正的放鬆。

    退一步說,就算在家躺著往往手機也好。

    為什麼要把時間,放在吃力不討好的歷史上?這有什麼意義?

    這裡有個悖論,女人不喜歡歷史,卻頗為喜歡看宮鬥劇。說通俗點,他們只是對宮鬥,也就是女人之間鬥來鬥去感興趣。

    她們認為這才有花費時間的價值。

    第三,女人沒有喜歡歷史的氛圍。

    任何愛好,大多有個氛圍。

    比如一個人喜歡圍棋,但他身邊沒有一個人懂圍棋,久而久之,他恐怕也不會堅持。

    一個人如果很喜歡歷史、政治、軍事,他身邊必然別朋友、同事、親戚也有同樣的愛好。平時大家吹牛,能說到一起去,說的很帶勁。

    道理也是這樣,100個女人中怕是隻有1個喜歡歷史,成為群體的另類。

    久而久之,就是這個女人也會放棄歷史。

  • 6 # 老李有刀

    根本原因是由歷史的屬性造成的,歷史往往是殘忍的,理性的,特別是古代歷史更注重英雄主義的線索。這些屬性都與當代社會固有認知的男性角色相符。

    而男女的生理性別差異,造成了男性往往更理性,女性更為感性,英雄主義精神裡更多的是男性,而女性往往更溫柔。

    還有一點,我們看到的更多的是官修歷史,在男權社會中,歷史書寫往往也是男權的視角。

    歷史的屬性,男女性別差異,以及歷史書寫的男性視角,共同造成男生比女生更關注歷史。

  • 7 # 自備音響的喬幫主

    男人在原始人時代打獵的時候盯獵物,沒事幹,會想我是從哪裡來. 女人在部落帶孩子,他們想著的是我們到哪裡去.

  • 8 # 一覽眾河小

    表面上來看,女孩子跟男人比起來,更喜歡浪漫,更喜歡幻想,這點倒是真的,不過呢,她們其實是喜歡別人帶給她們浪漫,別人滿足她們的幻想,而不是她們自己沉溺在自己假想的浪漫幻想之中。一旦踏入社會,女孩子的表現要比男孩子實際現實的多。甚至在踏出社會之前,在學校裡面,女孩子也要現實很多,比如說高中生吧,別看她們上大學和工作以後不會再研究什麼歷史地理,但是她們的文科成績可絕不含糊,很多歷史地理學的好的都是女生,不是因為她們多麼喜歡,而是因為比較起來,學起這些來比學物理化學更容易,讓她們以後可以考個好大學。因為有用,所以她們會努力學好。

    到了大學或者工作以後,一旦用不到歷史這些東西,女生會很快把它們拋棄。歷史上的人物還有光輝事蹟,遠沒有成績工資戀愛結婚生子這些東西重要,最終的選擇就是拋棄。而在男女交往中,女生的表現也往往會比男人更現實。比如說經常看到一個美女會跟一個長得不怎麼樣的男人談戀愛,如果你是她好朋友跟她聊天,問她真的愛他嗎,她的回答是否定的,但是這個人對她好,經濟條件不錯,這些就夠了,愛不愛的不重要,只要不厭惡就行。對於愛人她們都傾向於選擇對自己有用的,對於在現實生活中根本就沒啥實際用途的歷史,她們怎麼談得上喜歡呢。過於現實可以說是女生不喜歡歷史的一個主要因素,同樣的,她們也不喜歡天文,不喜歡地理,不喜歡物理等等一切在平常生活中看似沒用的東西。然而,這裡要深入說一下,為什麼女生會過於現實呢,究其根本,也是被現實逼得。

    比如說很多女生會有一個三十歲結婚的現象,怎麼說呢。今天人們結婚的年齡越來越晚,很多女孩子也會推遲結婚年齡。然而人們對於男女結婚年齡的寬容度還是大不一樣的,比如說男生三十多歲沒結婚,只要經濟條件好,大家都不會覺得有什麼,他有大量的選擇機會。而女生呢,過了三十歲不結婚,不管經濟條件怎樣,她的選擇機會就會小很多,因為大部分同齡的自身條件好的男性都會選擇二十多歲的小姑娘。正是因為如此,好多姑娘都會給自己定一個目標,無論如何都要在三十歲的時候都要結婚。

    比這個更殘酷的是離婚,很多女性婚後生活不如意,開始時候想著湊合,到了四十多歲實在受不了卻也不敢離婚。為什麼呢,四十歲的女人如果離婚,那就很難再找了,而男人大不一樣,如果經濟條件好,四十多歲離婚了就是魅力大叔,可以去大把的找小姑娘。一般來說四十歲的女人分兩種,有錢和沒錢,有錢的離婚了,想再婚的時候總會擔心男方是惦記自己的財產,瞻前顧後,前怕狼後怕虎。沒錢的離婚了呢,那就很難找了,只能奔著五六十歲六七十歲的老男人去了。所以很多人即使婚姻不如意,甚至丈夫在外面鬼混,也都睜眼閉眼的湊合了。

    我說的上述現象在現實生活裡大把存在,正因為如此,逼得女人越來越現實了。被現實生活瑣事的女人,是真的沒有心思去喜歡歷史之類的東西的。

    不過呢,絕大部分的女性不喜歡類似歷史這種無用的東西,卻有不少女性喜歡文學,可以是哀愁的,小清新的,心靈雞湯的,古典的等等等等,說起來文學對於現實生活來說也是沒有利用價值的,為何有些女性會喜歡呢。主要還是因為文學可以給女性感情上的共鳴,讓她們的情感在某些地方得以宣洩,比起冷冰冰又枯燥的歷史來,在精神世界上,文學還是有用的,這也就難怪有些女生會喜歡了。

    有人說現在男人的壓力更大,為啥喜歡歷史的男性比例要遠為高呢。其實男女的壓力是差不多的,不過來源不同。男人更多的是經濟生活上的壓力,女人更多的是照顧家庭和社會輿論的壓力。對於男人來說,他們經濟生活的壓力主要是成家以後,而對於女人來說,她們的壓力一般在剛走向社會時就要面對了。男人比女人要承受壓力的時間起碼晚了五六年,這就多出許多人來,在裡面有些喜歡歷史的不足為奇。如果去問問那些天天忙於工作累死累活的男人們,那裡面喜歡歷史的比例恐怕不會比女人多。

  • 9 # 通古斯專家

    不止是歷史,基本上沒有哪一科是女生真正喜歡的,她們喜歡的是學歷文憑,能夠為她之後找工作有幫助,她們學習的根本目的就是應付考試,而男生很大機率是因為興趣愛好,或者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女人的思想貼近現實生活,所有的女人只有一個理想,就是跟著白馬王子過著公主般的生活,僅此而已,這就解釋了為什麼人類社會最優秀的人才都是男人。

  • 10 # 小小嬴政

    一些人說,相比之下,男性比女性更喜歡歷史,其實這種說法有些偏頗,對歷史的興趣,是不受到性別影響,但對歷史關注的方向,會受到性別的影響。

    學習,以及喜歡上歷史這條路,是大同小異的,無論是男性還是女性,小時候總是在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的膝下,去聽一些故事,無論是傳說還是演義,這是歷史的啟蒙。

    而大一點的人,會看一些小人書,再大一點的人,就開始學習書本上的只是,然後是涉獵其他課外讀物,最終,很多人會不滿足現有的資料,而去學習更深奧的古籍,於是,歷史畫面就會在人們腦海裡展現。

    這條路,就像是沒有終點的長跑,很多人會掉隊,這裡面,有男有女。所以,就歷史本身而言,男性和女性沒有什麼太大的區別,並沒有太多證據證明,男性就比女性更喜歡歷史。但男性和女性對於歷史關注點不同,確是實際存在的。

    我曾經有一個歷史群,沒事幹的時候,就在群裡面刷存在感,在一段時間內,也成了我的必修課。我本以為可以透過我的淵博的歷史知識來撩妹,但事實證明,我錯了。

    有一次,一個女孩問我一個我問題,讓我說一下楊貴妃的故事。我正準備把事情從頭到尾說一遍,誰知道,那女孩只想聽楊玉環和李隆基的愛情故事,至於安史之亂一類的,她並不感興趣。

    其實,在中國浩如煙海的歷史典籍中,歸根到底,是男人的歷史,女性人物,少的可憐,就連向平陽公主這樣的巾幗英雄,歷史上居然連名字也沒有留下來,以至於後來民間生生給她造了一個名字。

    因為這樣,很多男性都會從許許多多男性歷史人物中找到自己的偶像,女性卻選擇性並不多,所以,女性對於歷史的關注點,自然要不同。我總結了三點:

    這樣的現象,在《錦繡未央》熱播的時候,也曾經出現過。我忽然發現,誰說女性不喜歡歷史,她們喜歡的時候,根本攔不住。

    但我和一些女性朋友聊天時候,發現,她們關注的多是女性角色,尤其是一些女強人,或者是有一些傳奇色彩的女性,比如卓文君,武則天,楊貴妃當然,也包括慈禧。

    這也解釋了,為什麼大女主的戲如此火熱,因為這些戲找到了女性對歷史的關注點。而這些關注點,男性關注度卻並不高。

    二、關注領域不同

    很多男性關注歷史,雖然也多關注歷史細節,但以史為鑑的思想一直在腦海裡,所以,男性除了瞭解歷史真相以外,還會挖掘歷史規律,找到一些前人沒有發現的新觀點,新見解。

    女性則對規律性的東西關注度不高,卻對細節性東西關注度很高,而且,很多關注的領域,甚至有些在男性眼中很偏門。

    我有個愛好詩詞的女性朋友,她也是個歷史愛好者,但對戰爭,朝代變遷,絲毫沒有興趣,卻對倉央嘉措,柳永,元稹,納蘭性德,姜夔一類的人異常瞭解,甚至可以記得一些名號甚至年號。

    更是對一些詞牌名的前世今生,如數家珍。很多女性還會對古代的服裝,髮飾異常感興趣。

    這些是歷史嗎?當然是,但這些都沒有在傳記裡體現,反而是一些文藝傳,禮書中會有涉及。這些是很偏門的內容,雖然也是歷史的一部分,卻成了很多男性歷史愛好者,未能觸及的領域。但我們不能因此就說,女性不喜歡歷史。

    三、汲取歷史知識的途徑不同

    我把歷史知識汲取分為五個階段:第一階段,神話傳說,演義小說階段,第二階段,歷史課本,歷史讀物階段,第三階段,通俗歷史讀本,白話史書階段,第四階段,歷史古籍階段,第五階段,歷史文物古蹟階段。

    很多人都是停留在第三階段和第四階段之間,就是說,只是涉獵,瞭解,並沒有深入研究,所學的知識過於零碎,而不繫統,缺乏史料古籍的支援。

    如果光有歷史記錄,卻沒有原因史料,就會感覺不夠高大上。這些是男性歷史愛好者幾乎都必須經歷的過程。

    但對於女性歷史愛好者而言,我的很多女性朋友,都對詰屈聱牙的古籍並不感興趣,她們會選擇一些通俗易懂的書籍,影片,講座來攝取歷史知識,其實,這些都是屬於歷史知識汲取的第三個階段,並沒有太多的區別。

    但對於許多女性朋友而言,這些知識更加豐富,更加貼近實際,更加容易接受。同樣都是碎片化知識的積累,男性佔了一個專,女性佔了一個博。

    綜上所述,對於歷史的喜好,是沒有性別區分的,但值得注意的是,女性有著自己的歷史思維,這與男性是不一樣的。這些思維並不影響女性對歷史的喜好和對歷史知識的汲取。只是一種道路選擇不同,方式方法不同而已。當男性或者女性在用自己方法積累足夠多的歷史知識之後,就會殊途同歸,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 11 # 千千千里馬

    我們如果在歷史博物館參觀,你會發現,女生比男生要多一些,而且最喜歡解說歷史的,都是女孩。

    中國古代就有女生歷史學家,例如西漢著名歷史學家班固的妹妹班昭就是一位歷史學家呢!

    漢末大學者蔡邕的女兒蔡文姬也是歷史學家呢。至於歷史上的女詩人,沒有一個不是學習歷史的。

    例如李清照寫得詩“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說的就是一個歷史典故。

    今天,女歷史學家也不少啊,例如,劉允和。

    如果上課,最喜歡聽歷史故事的,就是女生呢!

    我不知道,男生比女生更關心歷史的結論,是如何得出來的。

    當然,歷史是非常豐富的教科書,有戰爭悲喜,有後宮娥黛,有宦海沉浮,有巾幗英雄,有黨同伐異,有曠世愛情,有帝王更替,有改朝換代等等。

    在如此豐富多彩的歷史大博覽中,不免令人眼花繚亂,可能女生感興趣的,有自己的選擇。

    可能女生更喜歡歷史細膩的情節,男生更喜歡歷史的哲理。

    如果歷史是過去的一面鏡子,那麼,最喜歡照這面鏡子,肯定是女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紅橙黃綠青藍紫的成語+解釋一種顏色要10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