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許願的泥菩

    首先弄清楚一個問題:就是為什麼諸侯王會威脅朝廷,不外乎就幾個原因:一封地大;二有部分的政治軍事權。所以諸侯王可以肆意妄為,不聽朝廷的指揮。所以削藩是勢在必行的事,可是前期因為手段太過激烈,所以導致了七國之亂,雖然最後平亂成功,可是由此也更加堅定朝廷削藩的決心,只是需要尋找其他方式進行。

    最早提出的是賈誼,可是沒有真正實行起來,直到漢武帝時,採取了主父偃的建議,實行推恩令,一點都不復雜,就是諸侯王死後,由嫡長子繼承王位,其餘的庶子在原封國內封侯,新封侯國不再受王國管轄,直接由各郡來管理,地位相當於縣。另外,各地藩王只享有封地和財政稅收,其政治權利被剝奪,歸中央統一管理,並且派刺史到各地進行監督。

    推恩令能夠成功的執行下去,最主要的就是兩個優勢:

    第一個是七國之亂雖然給國家帶來的隨時,但是朝廷成功鎮壓之後,大大的消弱了諸侯王的勢力,朝廷的實力得到增強,所以,在實行的過程當中,能夠有力的推動並執行;

    第二個就是人心,這一點也很關鍵,推恩令給了那些和王位沒有一點關係的嫡子和庶子一個機會,可以得到封地和爵位,之前封地和他們沒一點關係,全部由嫡長子繼承,所以對他們來說就是恩賜。諸侯王的兒子不少,可是嫡長子就一個,這種做法相當於從內部分化了諸侯,即使有不同意的,一個人面對眾多兄弟和朝廷,即使不用朝廷出兵,眾兄弟也把他幹爬了;這樣阻力會小很多;而且因為分家容易,要合起來就比較困難了,所以,導致諸侯王的勢力會越來越小,執行的也相當到位。

    這個推行了之後,漢武帝終於可以放心的搞了,找各種藉口大肆撤銷藩王、收回封地,有兩個想反的,結果還沒起事,就被抓回去了,然後,又收了一波人頭。之後又頒佈了《附益之法》。

    這一系列措施徹底把諸侯王按的死死的。

  • 2 # 曾銘瀾

    因為本來王國可能是世襲的,可能長子繼位,推恩令後一是幾個兒子分成侯國,一是王國小了,另外變成侯國。不用削藩都對朝廷沒威脅,又得到其它小兒子的歡迎。侯國變幾個鄉侯,鄉侯變幾個亭侯,最後很多像劉秀,劉備這種沒身份的王室後人,增加社會勞動力。否則都農商養王室。

  • 3 # 劉一千五

    俗話常說一根筷子容易斷,一把筷子斷不了。就是說的整體的力量容易坐大,分散弱小的力量容易消散。

    漢武帝實行的"推恩令",就是化整為零,鋤強變弱,化弱於無的推恩慧分散勢力於諸侯王國的子弟們,盡力做到利益均沾,不分嫡庶,凡諸侯子弟,人人有份,一個也不能少,更不能漏。

    此令一出,響應的多於反對的。因為一個諸侯國的繼承者,在"推恩令"未然之前,由王太子繼承,其他兄弟一根雞毛也撈不著。試想,一個諸侯王不上一個兒子吧,漢代的王室子弟多者七八十個,少者七八個,絕後的土地併入中央,除國。象七八個兒子的王侯,一個王太子有一個國,其他的幾個兒子沒有。心頭肯定要不滿,誰不想有自己的一畝三分地?推恩令己然之後,分成七八份,人人有份,誰不樂意?以此故,漢武帝的"推恩令″,一下子推廣到諸侯國,劉姓子弟舉手贊成的比不贊成的多幾十倍。既然大眾熱情支援,於是,這個自賈誼,晁錯等憂國為國犧牲了太多的謀慮,經過主父偃大力誦揚後,在漢武帝朝推行起來,一個諸侯強大,不服中央的尾大不掉的弊端,從此好比肝火碰上消炎藥,漸漸地消散了消炎了。身體無病一身輕,諸侯國從此化整為零,越分越小,再難形成合力對抗朝廷。

    漢武帝表面上是在讓子弟們利益均沾,Sunny雨露都要灑在大夥兒身上,同享福利,同甘共苦。

    所以,一塊豆腐劃成幾塊,一個一塊,誰都高興。而實際上這是個"坑",目的是要把諸侯國的土地一點一點地收歸朝廷。轉型到中央專制集權的郡縣制,實行皇帝專政制度。這才是本質。

    推恩令實行後,諸侯不守本分的,沒力量反抗,束手就擒;守本分的,幾代之後窮得跟老百姓差不多,連司馬遷都嘆氣:"諸侯或坐牛車"。大家明白大名鼎鼎的劉備,他的祖上就是讓"推恩令″給害慘了,讓後世的他去賣草鞋為生……

    但凡搞家天下要分封諸子作藩王以拱衛中央的統治秩序,進而達到長治久安,永久太平安的皇帝。都可以說初衷是好的。

    鑑於秦始皇搞郡縣制,不搞分封制,一旦出亂子,沒有宗室得力人出來幫忙鎮壓平亂的教訓,劉邦,曹操,劉備……司馬炎,朱元璋輩不學秦始皇,他們要翻出周朝的舊帳本,要搞分封建藩這條老路。他們不想學前朝滅亡的慘狀。他們死守的是"家天下″這個死結。一個心思要"蛇變成龍,不變其紋;家化成國,不變其姓″,國化成家,那家裡人就得利益均沾。皇帝老子做,王侯子侄做。所以就要把兒子們分封到地方建立諸侯國,以拱衛國家。但是他們就沒想到時間一久,就會有"枝大於幹,末大於本"的惡果,會使諸侯國地方上傾倒朝廷中央的危險。

    (漢朝七國之亂,西晉八王之患,明朝朱棣奪權,都是藩王強大之後,不滿中央,抵制中央政策的結果)。

    漢朝削藩引起七國之亂。幸好中央有力量把控。平叛了,諸侯國或滅或分散,但中央朝廷還是受到重創。漢武帝依然感到諸侯國勢力強大。為了同匈奴作戰而後方穩定,漢武帝採用比較溫和的"推恩令″,利益均沾於王侯子弟,不再由王太子獨享。這當然讓子弟們支援擁護。這就分化了諸侯王獨大做強的機會。進而達到消藩之目的。

    本文參考《史記》內某些章節寫成。

  • 4 # 蟈蟈的文史原創

    西漢建立後,為了穩固統治,開始大肆封賞有功之臣,封了七位異姓諸侯王,但到了劉邦晚年的時候,對各大異姓諸侯王產生猜忌,於是韓信、彭越、英布等諸侯王被消滅,取而代之的是劉姓諸侯王。劉邦曾立“白馬之盟”,非劉氏而王者,天下共擊之。

    影視劇中的劉邦

    劉邦本以為以劉氏子弟代替異姓諸侯王可以穩固大漢江山,初期的效果是好的 ,但是隨著各諸侯王實力的不斷擴張,驕奢淫逸之風漸起,尤其是他們對待中央統一領導產生了威脅,於是削藩成為劉備之後幾代皇帝的一項重要工作。

    我們大家熟悉的是漢武帝實施的推恩令,實際上從漢文帝開始,就已經開始了削藩工作。

    影視劇中的漢文帝

    漢文帝時,賈誼鑑於淮南王和濟北王謀逆的事實,就提出了“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其具體辦法是,讓諸侯王各分為若干國,使諸侯王的子孫依次分享封土,地盡為止,封土廣大而子孫少的人,就虛建國號,待其子孫生後分封。文帝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這樣的建議 ,但具體實施上並沒有得到解決。

    影視劇中的漢景帝

    漢景帝時期,晁錯提出了削藩,上疏《削藩策》,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禍小;不削之,其反遲,禍大。立即引發了七國之亂,漢景帝採取相應措施,平定了七國之亂,諸侯王的實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削弱。

    影視劇中的主父偃

    漢武帝時期,在文景兩朝的努力下,各諸侯國勢力得到了一定的削弱,但是仍然有個別諸侯勢力連城數十,地方千里,驕奢淫逸 不聽中央指揮的現象發生,這讓漢武帝十分惱火。主父偃上書武帝進行削藩,建議令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為列侯。這樣,名義是上施德惠,實際上是剖分其國以削弱諸侯王的勢力。這一建議既符合了漢武帝鞏固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又避免激起諸侯王武裝反抗的可能,因此立即為武帝所採納。不少王國被封為多個侯國,而根據漢制侯國隸屬於郡縣,地位相當於縣,這直接的後果就是諸侯國封地越來越小,朝廷直管的地方不斷擴大,這樣透過和平的非暴力的方法,逐步實現了削藩的勝利。

    漢武帝的推恩令之所以能夠取得勝利,當然一方面在於漢武帝的當斷則斷的明智之舉和魄力,但我們也應該看到,他的推恩令是在漢文帝、景帝兩朝打下的基礎之上實現的,前朝的基礎和武帝朝態度的堅決,最終促成了推恩令的成功,穩固了大漢朝中央集權的統治 。

  • 5 # 伊耆角木

    有一個問題必須要強調,光靠推恩令是無法徹底解決漢朝的王國問題的。還有其他政策如酎金奪爵制度配合推恩令使用,並且結合西漢當時的具體情況(朝廷強於藩國)才能事半功倍。

    推恩令的內容大家都很清楚了。原本諸侯國只能由嫡長子繼承全部國土,漢武帝採用主父偃的建議,下令諸侯將國土分給其他兒子,於是諸侯國越來越小,再無力量抵抗朝廷。這個政策成了朝廷壓制地方諸侯的經典案例。但是,很多人對推恩令其實還有很多誤解。

    第一,推恩令符合漢武帝時期朝廷強於諸侯國的歷史特徵,對其他藩鎮割據的朝代沒有借鑑意義。

    漢武帝採用推恩令,是要有時代基礎的。這個基礎就是當時漢朝朝廷實力遠強於地方諸侯國。這得益於父親漢景帝成功平定七國之亂。漢朝建立之初,劉邦封八大異姓諸侯,後逐步改任自己的子侄為同姓諸侯,以加強地方藩國與中央的血緣聯絡,但是同姓諸侯仍然會時不時反叛,並且這些封國多有富庶地帶,諸侯王一個個開礦鑄錢煮鹽在,自行徵兵。隨著諸侯做大,逐步威脅朝廷權威。到漢景帝時期,為了解決諸侯國尾大不掉的問題,採用晁錯建議削藩。眾王人心惶惶,鋌而走險,以吳、楚為首的諸侯發動七國之亂。由於七國各懷鬼胎,加上漢景帝啟用周亞夫,已經梁國的堅守,最後很快平定了叛亂,將七國中六國納入朝廷直屬範圍,將當時實力最雄厚的諸侯消滅。

    所以,漢武帝推行推恩令的時候,剩下的那些諸侯比當年造反的七王實力更弱,七王都失敗慘死,這些剩下的諸侯也自然不敢與那時更強大的朝廷抗衡,只能乖乖執行。所以說,推恩令只符合漢朝當時朝廷強諸侯弱的時代背景。如果換到其他朝代,比如中晚唐藩鎮割據,朝廷就是下了推恩令,地方上也不可能執行,你要把我的地盤割成小塊,你當我傻啊。反而會逼反那些節度使,而朝廷無力平叛,只能加速滅亡。

    第二,推恩令不是單獨執行的,要配合酎金奪爵制度。

    光用推恩令,其實還是有問題的。推恩令其實是一個長遠的政策,是緩慢削弱諸侯國的實力,但是這個有風險。如果諸侯國還沒有被削弱很多而朝廷衰敗得更厲害怎麼辦?如果諸侯子嗣不多沒有被分裂很多怎麼辦?這種政策難免夜長夢多,並不保險。

    所以,漢武帝還有第二招,酎金奪爵。酎金制度是漢文帝建立,即每年八月諸侯王和列侯要在祭祀高祖廟時進獻黃金助祭,諸侯王和列侯,要按封華人口數獻黃金助祭,每千人貢金四兩,餘數超過五百人的也是四兩。而酎金奪爵,就是漢武帝以諸侯進獻的酎金成色不好為由,將諸侯王削減封邑,將列侯剝奪爵位。

    因此,當推恩令和酎金奪爵形成組合拳,那就相當厲害了。先用推恩令讓大諸侯國分出很多小諸侯國,再以他們進獻的酎金成色不好為由,將大國削減國土,將小國直接吞併為中央直屬的郡縣。這麼做能奏效的原因很簡單,小國經濟實力弱,更不可能都有好的金礦,怎麼可能保證每年都交出成色完美的酎金呢?

    在元鼎五年,漢武帝以酎金成色不好為由,一口氣奪了106個列侯的爵位,佔當時所有列侯數量的一半!加上一些諸侯無後,國土又被朝廷納為郡縣。剩下那些苟延殘喘的諸侯國,也都忙著湊錢借金來應付酎金的壓力,無力再去跟朝廷抗衡了。

  • 6 # 布夫舟

    為什麼要搞推恩令呢?楚漢爭霸的時候,劉邦為了擊敗項羽,聯合了很多異性諸侯王,比如齊王(楚王)韓信,燕王臧荼、梁王彭越、淮南王英布等人。正是這些人的幫助,劉邦才能夠建立漢朝。

    不過在異姓王心中,除了韓信死心塌地以外,其他的人對劉邦是沒有什麼忠心可言的。他們之所以和劉邦結盟,根本原因還是對手項羽太強大了。換句話來說,這些人完全是因為利益在才一起的。對他們而言,劉邦不過是盟友而已,並不是君主。

    所以在劉邦活著的時候,他用盡一切辦法消滅了這些異姓王,然後改封為劉氏的子孫。很多人會想劉邦為什麼不直接統轄這些地方呢?因為封王確實有他存在的必要性。

    秦朝之所以滅亡,一個很大的原因就是徹底的郡縣制。這會給王朝帶來一個巨大的隱患,那便是皇室宗親徹底淪為了吉祥物。一旦皇帝出了問題,皇室宗親沒辦法捍衛皇帝。因為他們這些人無兵無權,心有餘而力不足。

    所以封一些皇室宗親成為諸侯王也是讓他們手裡有土地,有軍隊,關鍵的時候能夠捍衛皇室宗親。

    另一方面來說,過去的時候資訊傳遞不發達,設立封國是為了便於處理一些事情。比如說邊境經常會有突發情況,事事報告朝廷有可能會耽誤重要的軍情。所以非常有必要設立諸侯王來管理這些事情。

    漢初的時候全國有54郡,中央直轄的不過15郡。可見,在當時諸侯王還是非常有實力的。漢景帝的時候,甚至還爆發了七國之亂。可想而知,漢王朝並不是高度集權的,其權力還是有限的。漢武帝頒佈推恩令的根本就是為了加強中央集權,進一步削弱諸侯的權力。

    推恩令最大的好處在哪裡呢?他避免了和諸侯硬碰硬,巧妙的使得諸侯樂於接受。因為諸侯王國廢除了嫡長子繼承製,使得其他的支庶子弟也能夠建立諸侯國,但是這些諸侯國屬於朝廷管轄。

    對於這些支庶子弟來說,他們對朝廷肯定是感恩戴德。因為他們原本沒有繼承權,不可能有封地,所以他們是願意實行這一制度。嫡長子當然心存不滿,但是也無可奈何。因為漢武帝透過推恩令成功的分裂了諸侯國,加劇了他們的內部矛盾。他使得支庶子弟的利益和嫡長子的利益不一致,哪怕嫡長子想要造反,這些支庶子弟也不會響應的。

    這些支庶子弟為了獲得封侯,會盡自己最大努力去討好朝廷。比如淮南王庶孫劉建怨恨諸侯都封自己的子弟為侯,而他的父親卻得不到封他。於是他暗中結交,想要自己的父親取代太子。

    等到這些諸侯國肢解為一個個非常小的封地的時候,漢武帝就透過法律剝奪這些人的封地。因為這些王侯子弟必定會仗勢欺人,違法亂紀。這樣一轉手,朝廷就從諸侯國手裡獲取了這些土地。比如公元前112年,漢武帝以列侯“獻黃金酎祭祖先不如法”為理由,一次性剝奪了106位列侯的爵位。

  • 7 # 電視劇裡看歷史

    為什麼小小的推恩令就能解決困擾漢王朝數十年的蕃王問題,原因只有兩個字——人性人性是自私的,錢權利三者都是人性所好。所以當漢太祖劉邦分封諸皇子去各地建國的時候,他們肯定是高興的,畢竟皇位是沒有指望,到自己的國家南面稱孤自霸一方也是不錯的選擇。因為迎合了這些人人性中的權力慾望,所以分封制實行的很順利但是漢景帝直接削藩,這就違背了蕃王們的慾望經過幾十年的發展,漢初分封的諸王中最弱的也有私兵數萬,中央政府實際上只能維持名義上的統治,而長安的政令只能在漢王朝直接管轄的郡縣中執行,這時候漢景帝害怕了,怕自己又是下一個周平王,於是決定以武力削藩,諸侯自然不會同意漢景帝削藩最終導致了諸侯叛亂,雖然漢朝大軍平定了叛亂,但是王國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推恩令正是抓住了人性的弱點。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穩固中央集權而頒佈的一項重要政令。這項政令要求諸侯王將自己的封地分給自己的子弟。後來根據這項政令,諸侯國被越分越小,漢武帝再趁機削弱其實力。原先只有諸侯的長子能稱王,但是誰不想當王爺,所以諸侯的公子們肯定非常歡迎這個制度,正是如此,漢武帝才能很好的將推恩令給執行下去

  • 8 # 滄海拾遺錄

    漢武帝時期為削弱各諸侯國實力而推行的推恩令,利用人性的貪婪,把諸侯國與朝廷之間的矛盾轉移為諸侯國內部之間的利益分配矛盾,的確為平和徹底解決困擾漢王朝多年的王國控制問題提供了有效的途徑。為了達到更好更快的削藩效果,但是,這一舉措的成功並不是孤立的,它建立在漢武帝時期朝廷的力量已經超過諸侯國的前提下,並輔以另外兩種措施:列侯酎金奪爵制度和《附益之法》,三者配合使用,徹底地解決了漢朝的王國問題。

    透過剷除“七國之亂”,朝廷實力壓倒了各諸侯國,為推行“推恩令”掃清了政治障礙

    自從劉邦在西漢初年剷除了異姓王侯大封同姓諸侯王國之後,劉姓諸侯國坐擁西漢接近一半的郡縣,已成尾大不掉之勢。從漢文帝開始,歷代皇帝都希望削弱諸侯國的勢力,鞏固皇權。在漢景帝時期,以吳王劉濞為首的七個諸侯國發動“七國之亂”,並最終被周亞夫平定。參與叛亂的諸侯國地盤被收為朝廷直轄,大大充實了朝廷實力,有效地震懾了想有所異動的諸侯國。使得漢武帝推行“推恩令”受到的阻礙大大減輕,至少沒有諸侯國敢於公開反對。

    “推恩令”在列侯酎金奪爵制度和《附益之法》的配合下,最終有效地解決了王國問題

    先說說推恩令。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行"推恩令"。推恩令是漢武帝為了鞏固中央集權而頒佈的一項重要政令,順應了漢文帝時期賈誼在《治安疏》中針對諸侯國實力過強威脅西漢朝廷權威的現狀,提出來的"眾建諸侯而少其力"的建議。其主要內容在於允許諸侯王推"私恩"把王國土地的一部分分給自家子弟為列侯,由皇帝制定這些侯國的名號,並將這些侯國的管轄權收回歸所在郡管轄,不再受原來的諸侯王國管轄。這樣一來,原來的諸侯王國分裂為多個侯國,諸侯王直轄的地盤越來越小,"藩國始分,而子弟畢侯矣",導致封國越分越小,諸侯勢力大為削弱,從此"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十餘里",諸侯國逐漸失去了對中央朝廷武力對抗的資本。

    即使是各諸侯國明知道這是朝廷為他們挖下的坑,也不得不跳。畢竟諸侯王除了世子以外的兒子本來沒有分疆裂土的打算和想法,現在朝廷給了政策,如果諸侯王不順應兒子們的想法,說不好自己會遇到什麼樣的家庭麻煩,畢竟人性都是貪婪的,獲得封侯的諸侯國子孫必然要依附於朝廷,進一步改變了朝廷與各諸侯國之間的力量對比。

    在各個列侯們力量渙散薄弱之後,漢武帝還充分利用了列侯酎金奪爵制度,該制度規定各位列侯每年要獻酎金供於太廟祭祀祖先,而且進獻的酎金分量要足夠,成色要好。雖然以往都有列侯們不太重視此事,進獻的酎金時有份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的事情發生,但以往朝廷沒有太在意,也沒有嚴格按照規定處罰。但是,元鼎五年(前112年),漢武帝在祭宗廟的時候,他以所獻酎金的分量不足或成色不好為藉口,廢列侯一百零六人,進一步打擊了諸侯們的勢力。

    最後,漢武帝制定的《附益之法》為諸侯國的行動進一步加上了明確的限制。該法不許諸侯王隨意結交各路賓客,限制諸侯王的活動,"諸侯惟得衣食稅租,不與政事。"(《漢書·諸侯王表》),這就收緊了諸侯國王可能得到的金錢物資支援,也打擊了他們在政壇的力量。

  • 9 # 爾朱少帥

    “京畿之外都是藩王”這是分封制最誇張的說法,但是分封制造成的一個個“自治”王國,絕對是漢朝前期,影響國家穩定的一個大弊端。

    當然了,從漢朝開國皇帝劉邦開始,就一直打藩王的主意。楚漢爭霸時,劉邦為了建立“對抗項羽”統一戰線,不得不妥協,封了七個異性王。劉邦得國以後,大功臣們的勢力尾大不掉,嚴重威脅到劉家皇位的穩定。劉邦坐穩江山後,逐步打壓、清洗曾經跟他打天下的功臣們。等劉邦死之前,異性王基本擺平。

    沒想到,劉邦和呂后打擊異性王的時候,又給劉氏宗室封了更多的藩王——同性王。劉邦夫婦陰謀陽謀折騰了那些年,到頭來白折騰了——漢朝的藩王更多了,朝廷中央的情況更險惡了——等於是給後來的繼位兒孫們埋下了一個大地雷。

    這不,在漢文帝時候,就有了濟北王和淮南王的叛亂。漢景帝剛漏出要削藩的念頭,就引來了“七王之亂”。藩王的尾大不掉,成為劉邦後面幾個皇帝都頭疼的事。漢武帝,當然也不能容忍不受節制的藩王,但是他也不敢硬來。

    這不,大牛人主父偃為漢武帝提供了一個“削藩不用刀”的陽謀——推恩令。

    所謂“推恩令”就是,以前的藩王的封地只能由藩王的嫡長子繼承,現在改為分給所有的兒子。這一招厲害了,藩王封地由嫡長子一個人繼承的話,這個藩王的勢力一直會延續下去。而藩王封地分封給眾多兒子,兒子在分封給兒子的眾多兒子,但最後,藩王的勢力經過兩三代以後會越來越弱小,小到連一個縣的規模都比不了——最後,不要朝廷出手,郡縣的長官就可以隨意拿捏了。

    “推恩令”最牛的地方的是,藩王們知道是個坑,還不得不跳進去。因為,以前的政策只有嫡長子繼承王位和封地,而現在是所有兒子都可以封王封侯,當然也有繼承一部分封地。藩王不接受的話,等於是會得罪除了嫡長子以外的所有兒子們。——藩王不得不接受“推恩令”。

    “推恩令”的後果,就是傳承兩三代以後,一塊大封地變成了很多碎小的封地,直到太小沒法在封就取消封地了——主父偃和漢武帝的“不戰而屈人之兵”。

  • 10 # 君山話史

    推恩令是削藩的一個有效政策,漢武帝以推恩令,把大諸侯分割為小諸侯。西漢為什麼削藩,削藩的程序如何,削藩的後果如何,這裡我略作點評。

    第一,從異姓諸侯到同姓諸侯

    西漢開國之初,由於歷史及現實原因,封了七位諸侯王,分別是:楚王韓信、梁王彭越、長沙王吳芮、趙王張耳、淮南王英布、燕王臧荼以及韓王信。

    這就形成了中央政權與地方諸侯兩大系統。這種混和型的政治結構只是權宜之計。由於地方諸侯都是反秦戰爭與楚漢戰爭中的功臣,手握重兵,這些諸侯的存在,對中央政府仍然是個潛在的威脅。劉邦對這些功臣不得不採取安撫的手段,以避免諸侯聯手反抗中央政府,另一方面,他又以種種手段對地方諸侯實施分化瓦解、各個擊破的戰術。

    劉邦用了七年的時間,削平異姓諸侯的勢力,七個異姓諸侯王,只有長沙王由於地處偏僻,得以保全下來。在掃滅異姓諸王的同時,劉邦大封同姓諸王,前後有荊王、代王、齊王、楚王、趙王、淮南王、吳王、燕王等。這些諸侯國作為拱衛漢帝國的重要力量,皆出於皇族,皇帝專制制度得以進一步的鞏固。不過日後的歷史證明,即使是同姓諸王,也仍然是國家動亂與戰爭的一大誘因。

    第二,朝廷與地方諸侯矛盾激化

    劉邦去世後,地方諸侯的坐大,開始對朝廷產生極大的威脅。地方諸侯集軍、政、財於一身,加上天高皇帝遠,多有不法之舉。比如吳王劉濞,私自鑄幣,還招羅一大幫亡命之徒。

    對於地方諸侯與中央政權之間的矛盾,當時的一些政治觀察家已經看出苗頭,其中最有名的有兩人:賈誼與晁錯。

    賈誼是漢代著名的政論家與文學家,他曾上《治安策》,強調“欲天下之治,莫若眾建諸侯而少其力”。其著眼點,就是把大諸侯國分割成數個小諸侯國,以弱其力,這樣中央政府才能牢牢控制住這些封國。與賈誼相比,晁錯更是鋒芒畢露。他曾向多次上書皇帝,強烈主張削藩。

    到了漢景帝時代,由於削藩政策惹發諸侯的大反彈,於是爆發七國之亂。這也是漢代諸侯最嚴重的一次叛亂。不過朝廷是幸運的,由於周亞夫指揮有方,很快平定這場叛亂。地方諸侯的勢力遭到沉重的打擊。

    不過,激進的削藩政策導致如何嚴重的後果,顯然不是朝廷樂於見到的。那麼,有什麼方法能比較平穩地削弱諸侯呢?

    第三,推恩令的出臺以及影響

    漢武帝上臺後,獨尊儒術,大力提倡《春秋》中的大一統思想,損抑諸侯,一統於天子,從而建立起皇帝獨裁的意識形態基礎。

    為了進一步削弱諸侯的力量,公元前127年,漢武帝採納主父偃的建議,頒佈“推恩令”。諸侯國是國中之國,與帝國一樣,其封王也是採取嫡長子繼承製。可是現在漢武帝別出心裁,要推廣其恩典,使封國的其他王子也可以分得一塊土地。這麼一來,一個大諸侯國,在“推恩”之後,就變成幾個小諸侯國,力量更小了。推恩令的理論淵源,其實是漢文帝時代的政論家賈誼提出的“眾建諸侯少其力”。

    淮南王劉安與衡山王劉賜的圖謀造反的事件,更加堅定漢武帝削藩的決心。淮南、衡山的謀反,遭到了殘酷無情的鎮壓。兩次大獄共處決數萬人,其中很多是無辜者,在毫不知情之下,被株連牽扯到大獄之中。這兩次血腥的屠殺,乃是殺雞駭猴,是做給其他諸侯國看的——什麼皇親國戚,只要想謀反,就是這樣的下場。為了維護皇權,武帝劉徹可謂是心狠手辣。

    推恩令在這種暴力手段的支援下得以實施,最後使得各諸侯國被切割得肢離破碎,“大國不過十餘城,小侯不過數十里”,再也沒有力量構成對皇權的威脅了。

    然而,推恩令所產生的後果,也是漢武帝沒能想得到的。由於大諸侯被肢解,所有諸侯王實際上都有名無實,根本不具備強大的實力。後來王莽篡奪漢室,沒有遇到強有力的抵抗,就是因為各諸侯王都實力微弱,哪來的力量拱衛中央、保護朝廷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志願學校說被退檔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