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可信,算一算就知道了
包裝費:1.PET材質的塑膠瓶。我用的蜂蜜瓶1.40元(不含運費),紙箱0.6元,防護、輔料、標貼等0.6元。共2.5元
2.用玻璃瓶,玻璃瓶+泡沫+包裝箱=3.5元,標貼0.5元,共4元
快遞費:
6元起,我發的少,據說量大可以降到3塊5。
人工費:
灌裝、包裝的成本1.5元,按一天一個人裝60瓶蜂蜜,並封口,打包,一個人每天工資90元計算。
總共:
1.PET材質的塑膠瓶包裝+郵費+人工費=10元
2.玻璃瓶包裝+郵費+人工費=11.5
以上成本不含蜂蜜
有句古話很經典,冒著生命風險去做買賣的,有的是人;賠上血本去做買賣的,誰也不幹。所有商家的定價,至少要保本吧。
算下來9塊9裝一斤自來水也會虧錢。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前兩年,我的一個蜂友在Jack 馬家有個新開不久的某bao店。有次他不小心把49.8的蜂蜜設定成了4.98,上傳完去蜂場幫忙。結果悲催了,一個新店鋪店鋪一下午賣了150多單(那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有千牛)。欲哭無淚的他給每個顧客打電話請求退款,很多顧客表示理解並退了款,少數不願意退款的顧客,他無奈的發了貨。
那麼,那些常年賣9.9包郵的商家都傻嗎?剛剛說過,如果發貨量大快遞等各個環節的成本都可以降下來(控制在7塊錢),如果用假蜜來賣的話,還是有些利潤的(大米糖漿和玉米糖漿這樣的果脯糖漿每斤1塊多錢)。這麼算下來9.9包郵每斤還有一元左右的利潤,一個月賣他個上萬斤,你懂的!
什麼是好蜂蜜?
怎麼買到好蜂蜜?
我覺得要買真蜂蜜得找到真蜂農,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
很多人覺得自己去蜂場裡買的蜜,或者現場看著搖出來的,總不會有假吧。
未必!
蜂蜜有真有假,蜂農也一樣。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遇到真正的養蜂人買到好蜂蜜的機率很大。反之,遇到假蜂農買到好蜂蜜的機率就會很小很小。
怎麼避免被坑呢?我總結了這幾點:
1.儘量別在城市裡或者城市周邊買蜂蜜。大多數在城市裡養蜂的都是假蜂農,每種蜜源植物開花的時間都是短暫的,一年取到優質成熟蜜的次數也是有限的。城市裡和城市邊上有些“蜂農”,能天天取蜜或者現搖現賣,可想而知搖出來的是什麼樣的“蜂蜜”。甚至他們的蜂場都是隻道具而已。
真正的養蜂人,都在深山老林裡、或者偏遠的農村。
2.蜂箱數量太少的蜂場不能買。作為一個靠蜂蜜生活的養蜂人,首先要有一定數量的蜜蜂。千萬別以為在路邊看到稀少的一兩排蜂箱和一頂帳篷,就能買到好蜂蜜了。真正的養蜂人,一般蜂場的規模在80-100箱左右,勞動力多一點的蜂場規模更大一些,能達到兩三百箱蜂,蜂農從早忙到晚,密密麻麻的小蜜蜂忙碌的飛行。而那些賣假蜂蜜的,一天到晚閒在那裡,就等著你去買他們的“蜂蜜”。
3.蜜蜂很少的蜂場。有些賣假蜜的蜂箱不少,而且蜂箱裡沒有什麼蜜蜂,或者稀稀拉拉的幾個蜂箱還只是擺設。你想開啟他蜂箱看看,他們會以蜜蜂會蜇人,蜜蜂出去採蜜了等等理由不讓你看。這明明就是自欺欺人,裡面可能什麼都沒有,或者只有1-2張蜂巢。真正的蜂場,小蜜蜂漫天飛舞,在巢門口忙碌的進出(冬天蜜蜂越冬的時候除外)。
線上也是一樣,只要找到真正的養蜂人,買到好蜂蜜的機率一般會很大。
很多養蜂人活著蜂農的家人在賣蜂蜜,但是也要注意:【蜂蜜常見誤區1】:能拉絲的不一定是真蜜!用拉絲與滴透報紙來判斷真假很荒唐。!天然蜜相對假蜂蜜或者濃縮蜜來說,稍稀一些。用飴糖、麥芽糖拉絲與滴紙的表現更好!今年的洋槐蜜、荊條蜜有42波美度,成熟度在天然蜜裡面算是極品了,在炎熱的夏季拉絲也不算理想。如果想拉出來漂亮的絲,可以在氣溫低的時候,或者冷藏一下。【蜂蜜常見誤區2】蜂蜜稀是因為加水了?蜂蜜是不能沾水的,否則很快就會發酵甚至變質。覺得蜂蜜稀的原因有兩個:1.天然蜂蜜的濃度正常下會低於濃縮蜜,夏天氣溫高的時候會顯得不是那麼濃稠;2.沒有釀造好的水蜜含水量很高,這樣的蜜容易發酵變質建議趕緊食用或者冷藏儲存。【蜂蜜常見誤區3】中蜂蜜比意蜂蜜好?蜂蜜好不好要看採集的什麼蜜,而不是什麼蜂採集的。如果要對比,首先要確定蜜源環境,同一蜜源環境下產出的兩種蜂蜜才具備可比性。其次有沒有釀造成熟,波美度達到多少。不設定條件,就說某種蜜不好,就是在耍流氓。
可不可信,算一算就知道了
包裝費:1.PET材質的塑膠瓶。我用的蜂蜜瓶1.40元(不含運費),紙箱0.6元,防護、輔料、標貼等0.6元。共2.5元
2.用玻璃瓶,玻璃瓶+泡沫+包裝箱=3.5元,標貼0.5元,共4元
快遞費:
6元起,我發的少,據說量大可以降到3塊5。
人工費:
灌裝、包裝的成本1.5元,按一天一個人裝60瓶蜂蜜,並封口,打包,一個人每天工資90元計算。
總共:
1.PET材質的塑膠瓶包裝+郵費+人工費=10元
2.玻璃瓶包裝+郵費+人工費=11.5
以上成本不含蜂蜜
有句古話很經典,冒著生命風險去做買賣的,有的是人;賠上血本去做買賣的,誰也不幹。所有商家的定價,至少要保本吧。
算下來9塊9裝一斤自來水也會虧錢。
我給大家講個故事
前兩年,我的一個蜂友在Jack 馬家有個新開不久的某bao店。有次他不小心把49.8的蜂蜜設定成了4.98,上傳完去蜂場幫忙。結果悲催了,一個新店鋪店鋪一下午賣了150多單(那時候很多人不知道有千牛)。欲哭無淚的他給每個顧客打電話請求退款,很多顧客表示理解並退了款,少數不願意退款的顧客,他無奈的發了貨。
那麼,那些常年賣9.9包郵的商家都傻嗎?剛剛說過,如果發貨量大快遞等各個環節的成本都可以降下來(控制在7塊錢),如果用假蜜來賣的話,還是有些利潤的(大米糖漿和玉米糖漿這樣的果脯糖漿每斤1塊多錢)。這麼算下來9.9包郵每斤還有一元左右的利潤,一個月賣他個上萬斤,你懂的!
什麼是好蜂蜜?
必須是天然的必須是自然成熟的採蜜的蜜源環境要純淨怎麼買到好蜂蜜?
我覺得要買真蜂蜜得找到真蜂農,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
很多人覺得自己去蜂場裡買的蜜,或者現場看著搖出來的,總不會有假吧。
未必!
蜂蜜有真有假,蜂農也一樣。
甚至在某種程度上來說,遇到真正的養蜂人買到好蜂蜜的機率很大。反之,遇到假蜂農買到好蜂蜜的機率就會很小很小。
怎麼避免被坑呢?我總結了這幾點:
1.儘量別在城市裡或者城市周邊買蜂蜜。大多數在城市裡養蜂的都是假蜂農,每種蜜源植物開花的時間都是短暫的,一年取到優質成熟蜜的次數也是有限的。城市裡和城市邊上有些“蜂農”,能天天取蜜或者現搖現賣,可想而知搖出來的是什麼樣的“蜂蜜”。甚至他們的蜂場都是隻道具而已。
真正的養蜂人,都在深山老林裡、或者偏遠的農村。
2.蜂箱數量太少的蜂場不能買。作為一個靠蜂蜜生活的養蜂人,首先要有一定數量的蜜蜂。千萬別以為在路邊看到稀少的一兩排蜂箱和一頂帳篷,就能買到好蜂蜜了。真正的養蜂人,一般蜂場的規模在80-100箱左右,勞動力多一點的蜂場規模更大一些,能達到兩三百箱蜂,蜂農從早忙到晚,密密麻麻的小蜜蜂忙碌的飛行。而那些賣假蜂蜜的,一天到晚閒在那裡,就等著你去買他們的“蜂蜜”。
3.蜜蜂很少的蜂場。有些賣假蜜的蜂箱不少,而且蜂箱裡沒有什麼蜜蜂,或者稀稀拉拉的幾個蜂箱還只是擺設。你想開啟他蜂箱看看,他們會以蜜蜂會蜇人,蜜蜂出去採蜜了等等理由不讓你看。這明明就是自欺欺人,裡面可能什麼都沒有,或者只有1-2張蜂巢。真正的蜂場,小蜜蜂漫天飛舞,在巢門口忙碌的進出(冬天蜜蜂越冬的時候除外)。
線上也是一樣,只要找到真正的養蜂人,買到好蜂蜜的機率一般會很大。
很多養蜂人活著蜂農的家人在賣蜂蜜,但是也要注意:【蜂蜜常見誤區1】:能拉絲的不一定是真蜜!用拉絲與滴透報紙來判斷真假很荒唐。!天然蜜相對假蜂蜜或者濃縮蜜來說,稍稀一些。用飴糖、麥芽糖拉絲與滴紙的表現更好!今年的洋槐蜜、荊條蜜有42波美度,成熟度在天然蜜裡面算是極品了,在炎熱的夏季拉絲也不算理想。如果想拉出來漂亮的絲,可以在氣溫低的時候,或者冷藏一下。【蜂蜜常見誤區2】蜂蜜稀是因為加水了?蜂蜜是不能沾水的,否則很快就會發酵甚至變質。覺得蜂蜜稀的原因有兩個:1.天然蜂蜜的濃度正常下會低於濃縮蜜,夏天氣溫高的時候會顯得不是那麼濃稠;2.沒有釀造好的水蜜含水量很高,這樣的蜜容易發酵變質建議趕緊食用或者冷藏儲存。【蜂蜜常見誤區3】中蜂蜜比意蜂蜜好?蜂蜜好不好要看採集的什麼蜜,而不是什麼蜂採集的。如果要對比,首先要確定蜜源環境,同一蜜源環境下產出的兩種蜂蜜才具備可比性。其次有沒有釀造成熟,波美度達到多少。不設定條件,就說某種蜜不好,就是在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