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
1879年,愛迪生開始投入對電燈的研究,他認為 ,延長白熾燈壽命的關鍵是提高燈泡的真空度和採用耗電少,發光強、且價格便宜耐熱材料作燈絲,愛迪生先後試用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結果都不理想。
1879年10月21日的傍晚,愛迪生製成了碳化纖維(即碳絲)白熾燈,率先將電光源送入家庭。愛迪生採用碳化棉線作燈絲,把它放入玻璃球內,再啟動氣機將球內抽成真空。結果,碳化棉燈絲髮出的光明亮而穩定,足足亮了10多個小時(45個小時)。就這樣,碳化棉絲白熾燈誕生了,愛迪生為此獲得了專利。
之後愛迪生還一直致力於白熾燈的改進,為了提高燈泡的質量,延長燈泡的壽命,愛迪生想盡一切辦法尋找適合制燈絲的材料。在愛迪生研製白熾燈泡燈絲材料的過程中,曾試驗過棉線、木材的細條、稻草、紗紙、線、馬尼拉麻繩、馬鬃、釣魚線、麻慄、硬橡皮、栓木、藤條、玉蜀黍纖維,甚至人的鬍鬚、頭髮。
1880年,愛迪生又研製出碳化竹絲燈,使燈絲壽命大大提高,同年十月,愛迪生在紐澤西州自行設廠,開始進行批次生產,這是世界最早的商品化白熾燈。
1880年5月初,愛迪生試驗過的植物纖維材料共約6000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愛迪生派遣了很多人前往世界各地尋找適合於製作燈絲的竹子。直至1908年的9年間,日本竹一直是供應碳絲的主要原料。
愛迪生髮明電燈的故事:
1879年,愛迪生開始投入對電燈的研究,他認為 ,延長白熾燈壽命的關鍵是提高燈泡的真空度和採用耗電少,發光強、且價格便宜耐熱材料作燈絲,愛迪生先後試用了1600多種耐熱材料,結果都不理想。
1879年10月21日的傍晚,愛迪生製成了碳化纖維(即碳絲)白熾燈,率先將電光源送入家庭。愛迪生採用碳化棉線作燈絲,把它放入玻璃球內,再啟動氣機將球內抽成真空。結果,碳化棉燈絲髮出的光明亮而穩定,足足亮了10多個小時(45個小時)。就這樣,碳化棉絲白熾燈誕生了,愛迪生為此獲得了專利。
之後愛迪生還一直致力於白熾燈的改進,為了提高燈泡的質量,延長燈泡的壽命,愛迪生想盡一切辦法尋找適合制燈絲的材料。在愛迪生研製白熾燈泡燈絲材料的過程中,曾試驗過棉線、木材的細條、稻草、紗紙、線、馬尼拉麻繩、馬鬃、釣魚線、麻慄、硬橡皮、栓木、藤條、玉蜀黍纖維,甚至人的鬍鬚、頭髮。
1880年,愛迪生又研製出碳化竹絲燈,使燈絲壽命大大提高,同年十月,愛迪生在紐澤西州自行設廠,開始進行批次生產,這是世界最早的商品化白熾燈。
1880年5月初,愛迪生試驗過的植物纖維材料共約6000種。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愛迪生派遣了很多人前往世界各地尋找適合於製作燈絲的竹子。直至1908年的9年間,日本竹一直是供應碳絲的主要原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