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發展規律,不是毫無規律可循的。而談到投資,就要尊重這些行業發展規律,逆規律投資將發生嚴重損失。
按最粗淺的劃分,行業可以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這些產業相互都有聯絡,又各有各的規律,應該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研究。不單要研究行業的現狀,還要了解行業歷史;不單要知道中國該行業的歷史和現狀,還要知道國外該行業的歷史和現狀。所謂“博曉古今,可立一家之說;學貫中西,或成經國之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按最粗淺的PE、PEG、PB等等指標,甚至把自己作為一個公司的所有者角度,以這些投資思想來投資,顯然太淺薄了。應該具有歷史眼光,從行業本身在古今中外的發展歷史中發掘行業規律,然後結合市場當時對該行業或公司的估值水平,考慮通脹和機會成本後,在低價時買入,高價時丟擲。這就是所謂的“歷史分析法”。
比如航運業,就要知道這是顯然的週期性行業,和經濟週期幾乎一致,要求投資人對宏觀經濟有較強的把握能力;比如化工業、煤炭、水泥、房地產、酒等行業,就要知道這些行業的產品價格波動很大;再比如農業、農田方面,則又是一個新領域。所以站在投資的角度看,不是所有行業都能投資的。投資者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在自己十分了解的行業內投資,低買高賣,如果要投資其他行業,必須對那個行業的古今中外,以及現在的格局有深刻了解,不然就是魯莽,就是瞎投。
在公司行為方面,可以分為戰略行為、戰術行為。戰略行為一旦定錯,至少1、2年會付出代價,有時甚至倒閉。而戰術行為要視情況嚴重,重大的戰術錯誤會演變成戰略錯誤,釀成悲劇。投資的時候要注意所投資公司在戰略、戰術兩方面的動作,根據自己對該行業執行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判斷該公司的戰略制定是否出現重大失誤,戰術行為是否會演變成戰略錯誤。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部門就是營銷、財務,投資者就相當於是這個公司的財務總監,對這個公司瞭如指掌,自然知道內在價值是多少。而投資家,就相當於是各個行業的財務總監,能對各行業的領頭公司定出適合自己的內在價值。
一個行業在一個階段裡都只有那麼幾個企業家,都是一個江湖。應該瞭解該行業歷史上的演進過程,瞭解一個又一個江湖,只有站在歷史、中外的角度上,才能看清未來。
熟悉一個行業後,再去熟悉另一個行業;先熟悉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然後再熟悉各個國家,這樣久而久之,就能孰能生巧,就能不斷加速自己瞭解一個行業、一個公司的速度,就能變成投資家,應此投資家本身就必須是一箇中國、西方政治經濟史專家。
要想快速瞭解一個行業,首先,可以上這個行業的行業協會網站,然後把該行業的所有企業名錄下載下來、關鍵性行業人物下載下來。
接著可以瞭解各行業的人物,尤其是這些行業“權勢人物”在一些行業年會、產品展銷會、研討會等等會議上的表態,看他們對該行業進展、格局的看法。這些人都有長期從業經驗,是瞭解一個行業的捷徑,但要注意其片面性。
下面就可以透過該行業協會、法律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該行業有系統性的認識。行業的法律法規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己瞭解該行業的格局、組成部分、運作機理,又可以隱約地透露出行業內的運作規則和運作機理。還可以去了解一下管理該行業的政府部分對該行業的看法(可以透過其行動)
此外還可以關注學校相關專業、該行業學術界、其他相關上下游行業、廠商對行業競爭格局的看法。這個可以多瞭解學校裡一些熱門專業,學術界的一些焦點,行業廠商的一些競爭焦點。
最重要的是知道資本市場參與者對該行業、公司的看法,利用他們認識上的偏差導致的投資機會。
最後,應該瞭解一下該行業在中國歷史上、國外歷史上的發展脈絡,瞭解行業本質和執行規律,把握這個規律。經過上述幾個過程,才算是對一個行業做到有所瞭解,而要做到深刻認識,則要在後面不斷跟蹤,不斷加強對這個行業的瞭解和認識,逐漸地就會成為該行業的專家,服務於投資活動。
總之,經過以上的調查瞭解,投資者對一個公司、一個行業應該能做到這麼幾點才行。
1. 瞭解國內外、歷史上該行業所有宏觀環境下的表現:包括政府政策、經濟、社會狀況、技術革新對該行業的影響;
2. 瞭解該行業在國內國外普遍的執行規律。瞭解國內的競爭格局、發展階段。要能對下面該行業的前景要能形成判斷,從而判斷投資價值所在;
投資,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投機行為長期看是不可靠的。投資的本質,可以總結為一句話:瞭解它的內在價值,然後低買高賣。
每個行業都有自己的行業發展規律,不是毫無規律可循的。而談到投資,就要尊重這些行業發展規律,逆規律投資將發生嚴重損失。
按最粗淺的劃分,行業可以分為第一、第二、第三產業。這些產業相互都有聯絡,又各有各的規律,應該一個行業一個行業地研究。不單要研究行業的現狀,還要了解行業歷史;不單要知道中國該行業的歷史和現狀,還要知道國外該行業的歷史和現狀。所謂“博曉古今,可立一家之說;學貫中西,或成經國之才”,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如果按最粗淺的PE、PEG、PB等等指標,甚至把自己作為一個公司的所有者角度,以這些投資思想來投資,顯然太淺薄了。應該具有歷史眼光,從行業本身在古今中外的發展歷史中發掘行業規律,然後結合市場當時對該行業或公司的估值水平,考慮通脹和機會成本後,在低價時買入,高價時丟擲。這就是所謂的“歷史分析法”。
比如航運業,就要知道這是顯然的週期性行業,和經濟週期幾乎一致,要求投資人對宏觀經濟有較強的把握能力;比如化工業、煤炭、水泥、房地產、酒等行業,就要知道這些行業的產品價格波動很大;再比如農業、農田方面,則又是一個新領域。所以站在投資的角度看,不是所有行業都能投資的。投資者只能在自己的“能力圈”範圍內,在自己十分了解的行業內投資,低買高賣,如果要投資其他行業,必須對那個行業的古今中外,以及現在的格局有深刻了解,不然就是魯莽,就是瞎投。
在公司行為方面,可以分為戰略行為、戰術行為。戰略行為一旦定錯,至少1、2年會付出代價,有時甚至倒閉。而戰術行為要視情況嚴重,重大的戰術錯誤會演變成戰略錯誤,釀成悲劇。投資的時候要注意所投資公司在戰略、戰術兩方面的動作,根據自己對該行業執行規律的認識和把握,判斷該公司的戰略制定是否出現重大失誤,戰術行為是否會演變成戰略錯誤。一個企業,最重要的部門就是營銷、財務,投資者就相當於是這個公司的財務總監,對這個公司瞭如指掌,自然知道內在價值是多少。而投資家,就相當於是各個行業的財務總監,能對各行業的領頭公司定出適合自己的內在價值。
一個行業在一個階段裡都只有那麼幾個企業家,都是一個江湖。應該瞭解該行業歷史上的演進過程,瞭解一個又一個江湖,只有站在歷史、中外的角度上,才能看清未來。
熟悉一個行業後,再去熟悉另一個行業;先熟悉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然後再熟悉各個國家,這樣久而久之,就能孰能生巧,就能不斷加速自己瞭解一個行業、一個公司的速度,就能變成投資家,應此投資家本身就必須是一箇中國、西方政治經濟史專家。
要想快速瞭解一個行業,首先,可以上這個行業的行業協會網站,然後把該行業的所有企業名錄下載下來、關鍵性行業人物下載下來。
接著可以瞭解各行業的人物,尤其是這些行業“權勢人物”在一些行業年會、產品展銷會、研討會等等會議上的表態,看他們對該行業進展、格局的看法。這些人都有長期從業經驗,是瞭解一個行業的捷徑,但要注意其片面性。
下面就可以透過該行業協會、法律部門制定的相關法律法規對該行業有系統性的認識。行業的法律法規一方面可以幫助自己瞭解該行業的格局、組成部分、運作機理,又可以隱約地透露出行業內的運作規則和運作機理。還可以去了解一下管理該行業的政府部分對該行業的看法(可以透過其行動)
此外還可以關注學校相關專業、該行業學術界、其他相關上下游行業、廠商對行業競爭格局的看法。這個可以多瞭解學校裡一些熱門專業,學術界的一些焦點,行業廠商的一些競爭焦點。
最重要的是知道資本市場參與者對該行業、公司的看法,利用他們認識上的偏差導致的投資機會。
最後,應該瞭解一下該行業在中國歷史上、國外歷史上的發展脈絡,瞭解行業本質和執行規律,把握這個規律。經過上述幾個過程,才算是對一個行業做到有所瞭解,而要做到深刻認識,則要在後面不斷跟蹤,不斷加強對這個行業的瞭解和認識,逐漸地就會成為該行業的專家,服務於投資活動。
總之,經過以上的調查瞭解,投資者對一個公司、一個行業應該能做到這麼幾點才行。
1. 瞭解國內外、歷史上該行業所有宏觀環境下的表現:包括政府政策、經濟、社會狀況、技術革新對該行業的影響;
2. 瞭解該行業在國內國外普遍的執行規律。瞭解國內的競爭格局、發展階段。要能對下面該行業的前景要能形成判斷,從而判斷投資價值所在;
投資,一定要堅持價值投資,投機行為長期看是不可靠的。投資的本質,可以總結為一句話:瞭解它的內在價值,然後低買高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