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星光的遠征TEL

    永遠都沒有可能回來了,因為這是一顆地球同步軌道通訊衛星,不是返回式衛星、載人飛船以及地外天體取樣返回器,其壽命結束(退役)後便會駛離執行軌道,去一個叫墳場軌道的廢棄衛星集中營那裡。

    2021年1月20日0時25分,中國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

  • 2 # 地理縱橫

    天通一號是行動通訊衛星,它不會回來,只有壽命,到時就可以報廢了。

    2021年1月20日,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用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成功將天通一號03星發射升空。這是繼2016年8月發射的01星,2020年11月02星之後發射的第3顆衛星,從而組建了一套完整的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訊系統。

    天通一號移動通訊系統是幹什麼用的?從字面理解是用於通訊的,相當於我們用手機接打電話,收發簡訊,我們平時用的手機與手機通訊,是依賴地面基站或依託基站蜂窩網路與外界聯通,為此我們在地面建立了遍佈全國的一個個基站,在一些邊緣地區或海上,沒有基站手機就不能使用了。

    當一個地區出現災情,基站受損,這個區域也會失去了訊號,成為了失聯的“孤島”,相當於航天器返回大氣層遇到的“黑障”,通訊裝置不能運轉。例如2008年汶川大地震時,震中區基站全部被毀,電力不能供應,電話簡訊不能收發,成為資訊海洋的中“孤島”。

    美國發動的海灣戰爭也給了我們一些警示,軍隊作戰時,單兵可以手持終端,便攜手提,還可以連線到穿戴裝置、戰車車載裝置等,軍隊真正實現了武裝到“牙齒”。當時我們還沒有這個能力,這對於軍隊快速響應,通訊這一塊非常落後,急需改進,以適應國際資訊化戰爭的要求。

    類似的風災,洪水災害,雪災都會導致基站通訊受損,出現短時間通訊中斷,當出現重大災情或海外執行任務時,沒有好的通訊方式非常被動,會造成不利的局面。

    地面基站通訊存在著明顯的缺陷,我們何不把通訊基站放到太空中去,用衛星來代替,這種缺陷不就解決了嗎?為此我們才組建了“天通一號”移動通訊系統。

    這套“行動通訊”,相當於地面基站在移動,只不過相對於地球來說是靜止不動的,其本身也在環繞地球運轉。

    “天通一號”移動通訊系統位於36000公里距離的地球同步軌道。單顆衛星可以覆蓋地球1/3的面積,三顆可以覆蓋全球。近期發射的03星完成了組網任務,真正實現了覆蓋全球的衛星移動通訊系統。

    ”天通一號“發射重量5400千克,定點在東經101.4度,設計壽命是12年,在中國領土、領海、西太平洋和印度洋北部的孟加拉灣、安達曼海實現了全覆蓋,可同時支援100萬用戶使用。

    我們可以使用嗎?

    當然可以,從2016年,首顆天通一號衛星發射,到2018年5月正式開始使用,我們在通訊器材商店就可以買到,時至今天全部組網成功,我們可以買到純正中國產的天通一號衛星電話了。使用它打電話,比國外海事衛星電話便宜很多。

    目前覆蓋全球的只有美國的銥星衛星通訊系統,中國有很多消費使用者,通訊裝置非常昂貴,國內價格大致在7000--9000不等,打電話國內是7--8元一分鐘,國際的是10元左右/1分鐘,這個價格可是讓我們直呼用不起,而我們的天通一號衛星電話才每分鐘一塊多。不僅是價格實惠,更多的是中國實現了從無到有的突破,不會讓國外卡住我們的脖子,而且還提高了中國軍隊的作戰實力,裝備走向資訊化、自動化。

    對於衛星而言,一般來講,有些執行特殊任務的衛星需要返回,例如偵察衛星,它需要在太空中拍照,早期由於技術條件限制,必須利用底片才能拍攝高畫質照片,必須讓衛星帶回底片送到地面再進行衝曬和分析,這需要衛星返回。可是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現在可以從衛星上直接傳送資料到地面,不需要返回了,目前帶有實險性質的衛星還需要返回,它需要獲得實驗資料,這才是真正的返回式衛星。

    返回式衛星從太空返回需要解決一系列複雜的技術難題,這些問題主要包括衛星的調姿、制動、防熱、軟著陸、標位及尋找等等,成本會很高,會增加不必要的開支。大部分衛星,如導航、通訊、氣象等衛星,不需要返回,只是在太空執行即可,但有一定壽命,壽命長短可根據要求設計。而天通一號衛星移動通訊系統是不需要返回的,返回也沒有意義。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板塊效應到底是怎麼產生蝴蝶效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