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事農忙

    秋植庶栽培技術與方法

    1、種好秋採苗圃

    在冬春季節採用窄行距和增加播種量的辦法種蔗,到秋天全莖砍下,用作秋植蔗種苗,這種苗圃就叫秋採苗圃。推廣秋採苗圃,可以用全莖作種,一畝苗圃的蔗苗一般可種七到十畝,好的可種十畝以上,克服了大田採苗老莖多和採苗率低的缺點。所以搞好秋採苗圃,是大力發展秋植甘蔗的關鍵。秋採苗圃,冬春都可以播種。種植方式有菜畦式或窄行式等多種,目前我區多采用窄行式。

    2、大田採苗

    3、種苗處理

    從苗圃或從大田採種,種苗都存在老芽、中部芽和嫩芽三種類型。一般蔗株基部芽的鱗片變褐色的就算老芽,生長點以下一段照種的芽(兩三個芽)算嫩芽,其餘是中部芽。為了提高種苗的發芽率,對這三種種苗要分別進行處理。嫩芽苗由於蔗莖幼嫩,還沒有充分發育,可採取砍去生長點的辦法催芽。

    砍去生長點後七天左右,芽伸長到約1-2釐米時,可將全株砍下作種。砍種時,將嫩芽分開堆放,消毒後攤開在地邊田頭,晾曬三到五天,等蔗種纖維略老化,就可浸種育苗,或直接下種,這樣可減少爛種。如果土壤乾旱,就不要晾曬,以免水分消失過多,影響發芽。中部種苗浸種消毒後就可下種。基部老芽種苗進行催芽後才能下種。

    二、秋植蔗的選地和準備

    秋植蔗最好和花生、黃豆輪作,也可同玉米和其他作物輪作。秋植蔗如計劃和秋玉米或秋紅薯套種,種植秋玉米或秋紅薯時,要按秋植蔗的行距開行,地塊要儘量連片,減少蟲害和方便管理。

    三、秋植蔗的整地

    秋植蔗生長期長,植株高大,根深葉茂,必須有深、松、肥的土壤環境,才能適應和發揮秋植蔗的豐產效能。前作收穫後,最好用履帶式拖拉機犁耕一、二次,深六寸以上,曬六、七天後耙碎耙平。

    開植蔗溝時深度要求八寸到一尺二寸,結合每畝施五十到七十擔豬牛糞土雜肥和土拌勻,做到土肥相融,造成深、松、肥的土壤環境。在水稻土,帶粘性的沖積土或排水不良的土地種蔗,植蔗溝要平坦,開好排水溝,以利排水。

    四、植期的確定

    從“立秋”到“立冬”這三個月的時間裡,要根據氣溫、雨水和土地農事安排來確定。一般八月下種比九、十月下種的生長期長,產量較高。但由於當年拔節伸長,在冬季低溫乾旱時,蔗株基部形成密而細的節段,容易風折和倒伏。

    同時,八月下種,當年生長點高出地面,在桂中桂北容易遭受霜害。另外,在八月種蔗,土地、勞力較難安排。

    十月下種,氣溫逐漸下降,雨量顯著減少,又對發芽不利,容易引起缺苗斷壟。看來九月下種比較適宜。在這個時間裡,容易受旱的蔗地和前期生長慢的品種先種,保水力強的肥地和生長快的品種後種,這樣可以減少秋旱的影響,又可以避免甘蔗在冬季拔節、生長點高出地面的現象。

    五、採用良種

    推廣秋植蔗,最好和推廣良種結合起來。在水田、水澆地、河邊沖積土和土層較深厚的坡積土,土壤比較肥沃,保水保肥能力強,因此,可選種對水、肥需要較多的桂糖一號、二號和粵燕七號,充分發揮這些良種的豐產效能。

    總結:秋植蔗可以減少開春後同水稻、玉米和其他經濟作物爭勞力、爭畜力和爭季節的矛盾,有利農事安排,促進糧食作物和其他經濟作物的全面發展。秋植甘蔗一般在四、五月間就陸續封行,行間廕庇,雜草比春植蔗少。秋植蔗節省很多勞動力,加快了甘蔗中耕除草的進度,有利甘蔗生長,在栽培秋植蔗時,需要科學的對待每一個栽培過程。

  • 2 # 壯鄉新農

    1.因地制宜選用良種 粵糖7號在春植的條件下,萌芽分櫱緩慢,萌芽率低,分葉也少,未能發揮其豐產性,但在秋植高溫、高溼的條件下,萌芽、分櫱快,水田蔗區可以採用。

    2.適時下種 8月下種的甘蔗易形成“蜂腰”,形或“茶杯腳”現象,容易倒伏;10月下旬種由於氣溫逐漸下降,對甘蔗發芽出苗不利。根據各地蔗區的生產經驗證明,9月最適宜,因為在此時期種蔗,氣溫高,降雨量較多,有利於下種後蔗芽生長。當年就有了足夠的分櫱,蔗基未露出地面伸長。次年春暖,即能迅速拔節伸長,充分利用第二個高溫高溼生長期,蔗莖也不會形成“蜂腰”或“茶杯腳”,莖粗大均勻、不易倒伏,所以9月下種的秋植蔗能獲得高產穩產。

    3.建立秋採苗圃 由於秋天種蔗不是在甘蔗的收穫季節,因此,在發展秋植蔗的過程中,種苗來源便成為一個普遍突出的問題。建立秋採苗圃是解決秋植蔗種苗來源的有效措施。具體做法是:選擇土肥條件較好的土地,以早春植為宜,春寒來時可用地膜覆蓋,行距為60cm,每畝下種雙芽苗7000段,每隔五行留第六行不種,作人行道,方便管理。苗圃要施足基肥,精細管理,提早追肥培土和加強蟲害防治。

    4.下種密度 植前的種莖處理和下種方法與春植蔗基本相同,但因秋植蔗植株高大,生長期長,行距和種植密度可比春植蔗稍疏一點,一般旱坡地可採用110cm左右的行距;如土壤比較肥沃,排灌條件良好,施肥較多,精耕細作,管理水平又較高的可用120-130cm的行距。下種量一般每0.067ha為2500-3000段雙芽苗。遇乾旱採用“三溼”(即蔗種溼、肥料溼、植蔗溝溼)抗旱下種法,下種後10天左右,蔗芽就可萌發出土。

    5.施足基肥 秋植蔗有效莖數多,生長期長,生長量大,需肥較多,吸肥總量比一般春植蔗約多30%—40%,因此,必須施足基肥,才能充分發揮秋植蔗的豐產效能。實踐證明,灰糞土雜肥拌磷肥作基肥施用,增產效果很好,特別是紅、黃壤的旱坡地、開荒地嚴重缺磷地,施磷效果更為顯著。

    6.田間管理 秋植蔗與春植蔗的田間管理基本相同,但根據秋植蔗比春植蔗早生快長的特點,各項田間管理工作應相應提早進行,具體措施如下:

    (1)及時追肥一般當年施一兩次肥,三葉期施第一次,第二次在七葉期正好分櫱剛出土時施下,以促分櫱粗壯。有條件的在入冬時最好施一次灰糞土雜肥結合小培土,桂中蔗區培土高10cm左右,以防霜凍。三月春暖開始施攻莖肥,結合中培土和大培土分兩次、三次追肥。各次追肥要比春植蔗提早25-30天,施肥量也要增加。

    (2)蟲害防治 秋植蔗是蔗螟等害蟲的越冬場所,春暖後要特別注意防治。除下種時每畝施用呋喃丹4kg之外,三月春暖時要結合追肥和中培土再施一次膚喃丹防蟲,用藥量同前。

    (3)防倒伏秋植蔗生長期長,植株高大,蔗莖基部又易出現細密的節段,在生長中後期,特別是遇到暴風雨的天氣容易倒伏,因此,要採取綜合措施,做好抗風防倒工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們,說些發生在我們身邊的好人好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