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研習社
-
2 # 文藏
在中國,過年的習俗源遠流長。一進臘月,就要開始準備過年的一應事務了,宮廷自不例外。百姓過年尚且忙碌、講究,何況對禮儀、排場有著嚴格規範的皇家?每一項活動都有著深刻的文化內涵。宮廷過年,奢華高調,異彩紛呈。
乾隆皇帝像 克利夫蘭藝術博物館藏清人繪《心寫治平圖》卷
乾隆年間規範宮中各項制度,國家筵宴儀式被載入《國朝宮史》,還欽定《宮中現行則例》,將元旦、萬壽、上元、中秋、冬至、除夕等節日規定為宮廷家宴、群臣宴、宗親宴的筵宴日。除夕、元旦家宴是皇帝與后妃女眷、親王、皇子等分別舉行的團圓宴。雖為家宴,也要嚴格遵守禮儀程式進行。
清乾隆 剔紅 飛龍宴盒(區域性) 故宮博物院藏
清乾隆 剔紅 飛龍宴盒 故宮博物院藏
乾隆二年(一七三七年),皇帝與后妃女眷在乾清宮舉行除夕家宴。家宴由內務府承辦,皇帝御宴桌擺冷膳、熱膳、群膳四十品,後襬酒膳、茶膳各二十品,再加上餑餑、小菜、湯、粥、蜜餞食品等一百零八品;皇后頭等宴桌減少為六十四品;貴妃、妃的二等宴桌每桌兩人,嬪、貴人三等宴桌每桌三人,膳饌為三十二品。家宴所用餐具,皇帝用金龍盤、金龍碗,金勺、金箸;皇后用裡外全黃暗雲龍盤碗,金勺、箸;貴妃以下無金餐具,各用「位份碗」(代表等級身份的餐具):貴妃、妃為黃地綠龍盤碗,嬪用藍地黃龍盤碗,貴人用醬地藍龍盤碗。
清乾隆 剔紅 飛龍宴盒 故宮博物院藏
筵宴開始,皇帝升坐、離去都要演奏中和韶樂。在皇帝進茶、進酒、進饌時,與宴者要叩頭行禮,被賞賜茶、酒、饌時,與宴者還要叩頭謝恩。儘管筵宴餚饌豐盛,品種繁多,但出於禮儀和禮節的約束,與宴者只是擺擺樣子罷了,根本不能真吃真喝,以免失體面。所行禮儀完畢,皇帝離坐,家宴結束。
乾清宮前陳設的演奏中和韶樂的樂器
第二天的元旦晚宴,乾隆皇帝又在乾清宮舉行家宴,與宴者為皇子、親王等本支子侄、兄弟等。家宴亦由內務府承辦,筵宴材料由親王、貝子、貝勒等「具先期進獻,後賜筵宴」。如果筵宴材料不夠用,再由內務府具折備辦。屆時,乾清宮內寶座臺上設皇帝御宴桌,寶座臺東西向分別設王公、皇子宴桌。宮廷家宴,根據與宴人員的年齡輩分不同,依高低排列座次。皇帝御宴桌為主,突出皇帝的至尊地位。然後自北而南,東西相向,依次排列皇子、親王宴桌。筵宴所用餐具、宴饌品種數量亦有嚴格的等級區別。皇帝宴桌、宴饌的品種、數量遠高於其他宴桌。其他各宴桌也要分出若干等級,以示尊卑之別。
清道光 黃地綠彩雲龍紋 碗 故宮博物院藏
但過年家宴也有例外。乾隆元年(一七三六年)皇帝過年的家宴,正值雍正皇帝喪期之後。年三十晚上,乾隆皇帝與後宮女眷們(乾隆皇帝剛即位,還沒來得及分封后妃)在重華宮聚坐。家宴的菜餚僅有炒雞蛋、炒豆腐、燴三鮮、清蒸關東鴨子、鹿尾攢盤、煳豬肉攢盤、蒸鴨子、羊烏叉、燒鹿肉、煺鹿肉等,其次是年年糕、竹節卷、小饃首、老米幹膳等米麵食物,只有燒湯煮餑餑是應年景的食品。
清 金鏨花蝠壽紋 匙
乾隆六十四年(一七九九年)正月初一,太上皇乾隆皇帝在昭仁殿進早膳。檔案記載:「用海屋添籌有幃子膳桌,擺拉拉一品、燕窩紅白鴨子八仙熱鍋一品……鴨子粥進一些,克食三桌、盤肉八品一桌、點心八盤、羊肉二方。」
回覆列表
看皇家儀仗就知道了。皇家依仗就是皇家貴族外出或慶典時,護衛或隨從隊伍中旗幟、車輿等陳設排列,也包含具體的依仗用具。清朝統治者早在入關之前,就已經意識到建立一套完整的皇家儀仗制度的重要性。他們一面承襲前朝舊制,集歷代皇家依仗之大成,一面融入滿族特色。終於在乾隆十三年(1765)定製成例,將皇家儀仗制度發展到頂峰——等級森嚴、依仗豐富。本文擬從以下四方面來一探其規模:
其一,儀仗服飾,即清代帝后以及臣子的服飾。服飾的選擇隨著季節、禮俗、禮儀場合的不同而有所變化。最為首要的參照就是五禮,五禮是指吉禮、嘉禮、軍禮、賓禮、凶禮。比如皇帝在吉禮,也就是祭祀之禮時,要穿專門的祭服;朝會、朝賀、大婚等典禮中應穿朝服,朝服與祭服統稱為禮服;每逢吉慶典禮時,要穿吉服;軍禮時穿甲冑;凶禮時穿喪服。
其二,儀仗車輿,即清代帝后及其他皇族、王公百官等在出行時所用的儀仗車輅和儀仗轎輿。儀仗車輅一般是駕車或駕象拉行,包括皇帝專用五輅(玉輅、金輅、木輅、革輅、象輅),皇后、皇太后的鳳車或龍鳳車,皇妃乘坐的翟車等等。儀仗轎輿則是人力抬扛或抬舉等方式前行,一般無車輪結構,可以細分為輦(包括步輦和馬輦)、輿、轎(由輦變化而來)。從外形來看,輿最為輕便,皇帝在朝會、巡視等場合乘用次數較多。
其三,鹵簿旗仗。清代皇家鹵簿旗仗包括旗幟、節幢、扇幡、傘蓋等。我們重點了解一下旗幟。旗幟的種類較多,根據旗幟上不同的紋飾命名,比如紋飾為金龍的旗幟,稱為纛(讀到),主要有八旗驍騎纛、前鋒纛、護軍纛、五色金龍纛。除了金龍之外,旗幟的紋飾還包括飛禽走獸、山川河流、日月星辰等等。
其四,儀仗樂器。皇家儀仗樂可分為儀仗祭祀樂、儀仗朝會宴饗樂及儀仗鹵簿樂三大類。儀仗祭祀樂根據祭祀的級別(大禮、中祀、群祀),來規定樂器的種類和數量。比如中祀是用中和韶樂,八音鹹備(金、石、絲、竹、土、革、匏、木)。第二類顧名思義就是在隆重的大朝會和宮廷宴會上的演奏,包括中和韶樂、丹陛大樂等,視場合而定。第三類屬於出行儀仗樂,其規模小於前兩種,因為考慮出行方便,其主要是起護衛及威懾作用。
參考文獻:
束霞平:《清代皇家儀仗研究》,蘇州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