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紅淚偷垂半島花開
-
2 # 使用者2180107962444
大麥蟲飼養與黃粉蟲飼養的模式很接近,大麥蟲傳統飼養模式簡單、省工,但在繁殖過程中,強調注意的有以下幾點(1) 大麥蟲的傳統飼養模式對於以工廠化生產為中心,推動社會分散養殖逐步集中而形成規模化的生產模式仍有一定的參考作用。下面分5個方面予以總結: (1)幼蟲飼養:飼養前,先在飼養箱、盒等器具內放入經紗網篩過的麩皮和其他飼料,再將大麥蟲幼蟲放入,幼蟲密度以佈滿器具為準,最多不超過3~5釐米厚。最後在上面鋪放菜葉,讓蟲子生活於麩皮與菜葉之間,在任其自由採食。每隔一星期左右,篩除一次蟲糞,。
一般幼蟲體長達到60毫米時顏色由黑褐色變淺,且食量減少,這是老熟幼蟲的後期,很快會進入化蛹階段。
(2)蛹期管理:初蛹呈乳白色,逐漸變成淡黃褐色、深黃褐色。初蛹應及時從幼蟲中分揀出來集中管理。要調節好溫、溼度以防蟲蛹黴變,經10~13天,便羽化為成蟲。在此期間要嚴格控制好溫溼度,適應的溫溼度決定著羽化率,溫溼度控制的越適應羽化成蟲的比例越高,最高的羽化率能達到95%。蛹期要注意的是溫度不要乎高乎低,這樣羽化出的成蟲很多會產生畸形,一旦羽化出的成蟲是畸形就說明無法正常交配產卵了。
(3)成蟲的飼養:將羽化出的成蟲放置於飼養容器內,餵給麩皮及青菜,初時蟲體呈灰白色,以後漸變為淺褐色,經過1星期後體色逐漸變成黑褐色,這時便開始產卵。再經過1-2個月即進入產卵盛期。
(4)卵的收集:大麥蟲卵的收集方式有兩種:一種是利用產卵篩,即在黃粉蟲成蟲產卵時,在產卵篩的鐵紗網下墊的白紙上撒一層薄薄的麩皮,讓蟲卵從網孔中落到下面的麩皮上,一般接卵紙4天左右換一次,將換下的麩皮、蟲卵放入飼養器具中,約經7~10天便可自然孵出幼蟲。
(5)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 在傳統的小規模分散養殖模式中,對於溫度、溼度沒有嚴格控制措施,卵的孵化和蛹的羽化均無標準的裝置,只是將快進入化蛹期的大麥蟲挑選出來放入準備好的孵化箱內即可。
回覆列表
大麥蟲的養殖飼料和環境可參考以下:
1.場地:以引種50公斤為例,需要40平方米~50平方米的廠房。不能漏水,縫隙要封堵嚴密。
2.溫溼度:大麥蟲在18℃~30℃均可生存。在養殖過程中需要提供不同的溫溼度條件,以配合大麥蟲不同的生長髮育階段。夏季氣溫高,可以使用電扇,但需注意不要讓風直接吹向蟲體。向地面灑水降溫,注意水不可濺入養殖盒。冬季氣溫低,可以在廠房內使用煤爐,門窗的密封保溫性要好。中午氣溫高時再通風。氣溫和溼度高時適當降低養殖密度,養殖盒不要碼放過高。溼度不合適會直接影響大麥蟲的化蛹、羽化、孵化等環節。溼度不足時,可以用噴霧器向空氣中噴霧,在地面灑水,或在爐子上放置裝水的鐵盆。溼度過高時,注意通風換氣。
3.裝置:塑膠養殖盒或木質養殖盒、化蛹盒、成蟲盒、孵化盒、蟲篩、溫溼度計等。
4.飼料管理:飼料要注意防鼠、防蟲、防黴、防雨。飼料溼度不能太大。青飼料要選擇無農藥殘留的。如果清洗過,需將水分控幹。
大麥蟲是近年從東南亞國家引進,是一種擬步甲科種類的幼蟲。老熟幼蟲最大體長6釐米左右,比一般的黃粉蟲大3-4倍,產量是黃粉蟲的5倍,營養價值更是遠遠超出幼體蟋蟀和黃粉蟲。雌性成蟲體形比雄性成蟲個體明顯偏大。由於它含有大量人體所必需的微量元素,相信不久就會替代黃粉蟲進入大賓館、大飯店把它經過精細加工,成為人們的盤中大餐,將更受大中城市各階層人士的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