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白楊樹下談歷史
-
2 # 白楊樹下談歷史
對於每一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都對未來充滿著憧憬。熱情、肯幹是他們立志幹出一番事業的真實寫照。然而,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一點點在消磨著他們的鬥志,惆悵和掙扎,讓他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無法抉擇。
作為西點軍校的優秀畢業生,麥克阿瑟對未來也是躊躇滿志。從小生活在“蜜罐”裡,伴隨著讚美和榮譽長大,幾乎是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挫折。但面對單調、乏味的軍營生活,也不例外的對未來產生過懷疑和猶豫,他該怎麼做呢?
海外服役經歷,讓他與亞洲結下了不解之緣。按照西點軍校的傳統,優秀畢業生都會被送到升遷較快的部隊服役,尤其是擁有海外服役的經歷,更是升職的不二選擇。這一點,有點像現在的公職人員,去邊遠地區或海外援建一樣,回來後會得到很快的提拔。麥克阿瑟少尉也不例外。
1903年,經過5個星期的行程,麥克阿瑟隨美國陸軍第3工兵營來到了菲律賓,這是其父親取得輝煌成就的地方。慢節奏的生活氣息和熱情的當地民眾,讓他很快就愛上了這個由7083個島嶼組成的國家。不過,收穫最大的還是人生閱歷。
一是,第一次殺人。作為美國的海外殖民地,菲律賓當地的反抗運動層出不窮。一次,在執行完勘察任務返回營房途中,遭到2名抵抗分子的伏擊,良好的軍事素養,以及敏銳、果敢的處置,讓他第一次連殺2人,並很快晉升為中尉。
二是,結識影響他一生的朋友。麥克阿瑟閒暇之餘,經常到美國陸海軍俱樂部去消遣,在這裡他結識兩位當地年輕的律師,經常一起吃飯、聊天,成為很好的朋友。他們就是日後擔任菲律賓總統的奎松和奧斯敏納,是麥克阿瑟軍旅生涯中最重要的兩位。
更難得的是,成為父親的隨從參謀,遊歷亞太地區。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美國為了獲取雙方的第一手資料,特任命麥克阿瑟的父親為駐東京軍事觀察員,而他和母親也有幸一起到日本,一家人公事、私事一起辦,遊歷了整個亞太地區。
作為隨從參謀,他跟隨父親到過新加坡、孟買、泰國、越南等地,甚至在中國停留了2個月。9個月的考察,東方的文化和風土民情,深深吸引著麥克阿瑟,而被人推崇、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更是將他個人的命運和亞太地區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然而,事業、感情的不如意,讓他萌生退意。1906年,經過一段海外服役的生活,麥克阿瑟的能力得到了軍方的認可,被選派到高階工兵學校進修一年,與二戰中擔任陸軍參謀長的馬歇爾同班。同時,麥克阿瑟的父親為了讓他更快的“成長”起來,透過昔日部下,謀得一份重要兼職。
這就是擔任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羅斯福總統的叔叔)的低階副官。這麼做,既可以廣泛的認識業界“大佬”,又可以學習更多的社交經驗,甚至可以透過總統的提攜,在進修完成後,留在陸軍總部獲得一個不錯的職位。可謂用心良苦啊!
麥克阿瑟十分清楚父親的用意,也全身心地尋找各種機會接近總統,希望得到最高長官的賞識。也許是“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天天沉迷於“溜鬚拍馬”,進修的成績很不理想,分配時沒能留在總部,“竹籃打水一場空”。
灰心喪氣的麥克阿瑟來到基層連隊,幹工作也提不起精神。前途暗淡的未來,讓他開始考慮自己的婚事,把心思用在了“泡妞”上。按理說,憑藉俊美的外表,顯赫的出身,又是情場高手,被他看上的女人,很難抵擋住這份感情。
但偏偏就有人不信這個邪。一次,麥克阿瑟在舞會上偶遇一位女子,對她一見鍾情,送花、寫詩歌,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可這位女子非但不理會,而且連一點反應都沒有,似乎當他不存在。讓一向感覺良好的麥克阿瑟,自尊心遭到沉重打擊。
在事業、感情雙重打壓下,麥克阿瑟對軍人的職業開始有所動搖,再加上工作不上心,在上級的嚴厲批評後,並“發配”到全營管理最差的一個連隊,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對麥克阿瑟來說,是極大的侮辱,更不願在部隊呆了。
好在母親平克尼“神通廣大”,居然找到當時的鐵路大亨,為兒子找了一個很好的職位,打算讓他轉業到地方工作。這時的麥克阿瑟一連幾天寢食難安,並認真地開始考慮自己的將來,發現軍隊依然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生活一刻也離不開“軍號聲”。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
回覆列表
對於每一位剛參加工作的年輕人來說,都對未來充滿著憧憬。熱情、肯幹是他們立志幹出一番事業的真實寫照。然而,現實與理想的差距,一點點在消磨著他們的鬥志,惆悵和掙扎,讓他們站在了人生的十字路口,無法抉擇。
作為西點軍校的優秀畢業生,麥克阿瑟對未來也是躊躇滿志。從小生活在“蜜罐”裡,伴隨著讚美和榮譽長大,幾乎是順風順水,沒有經歷過太多的挫折。但面對單調、乏味的軍營生活,也不例外的對未來產生過懷疑和猶豫,他該怎麼做呢?
海外服役經歷,讓他與亞洲結下了不解之緣。按照西點軍校的傳統,優秀畢業生都會被送到升遷較快的部隊服役,尤其是擁有海外服役的經歷,更是升職的不二選擇。這一點,有點像現在的公職人員,去邊遠地區或海外援建一樣,回來後會得到很快的提拔。麥克阿瑟少尉也不例外。
1903年,經過5個星期的行程,麥克阿瑟隨美國陸軍第3工兵營來到了菲律賓,這是其父親取得輝煌成就的地方。慢節奏的生活氣息和熱情的當地民眾,讓他很快就愛上了這個由7083個島嶼組成的國家。不過,收穫最大的還是人生閱歷。
一是,第一次殺人。作為美國的海外殖民地,菲律賓當地的反抗運動層出不窮。一次,在執行完勘察任務返回營房途中,遭到2名抵抗分子的伏擊,良好的軍事素養,以及敏銳、果敢的處置,讓他第一次連殺2人,並很快晉升為中尉。
二是,結識影響他一生的朋友。麥克阿瑟閒暇之餘,經常到美國陸海軍俱樂部去消遣,在這裡他結識兩位當地年輕的律師,經常一起吃飯、聊天,成為很好的朋友。他們就是日後擔任菲律賓總統的奎松和奧斯敏納,是麥克阿瑟軍旅生涯中最重要的兩位。
更難得的是,成為父親的隨從參謀,遊歷亞太地區。隨著日俄戰爭的爆發,美國為了獲取雙方的第一手資料,特任命麥克阿瑟的父親為駐東京軍事觀察員,而他和母親也有幸一起到日本,一家人公事、私事一起辦,遊歷了整個亞太地區。
作為隨從參謀,他跟隨父親到過新加坡、孟買、泰國、越南等地,甚至在中國停留了2個月。9個月的考察,東方的文化和風土民情,深深吸引著麥克阿瑟,而被人推崇、高高在上的優越感,更是將他個人的命運和亞太地區緊密地聯絡在一起。
然而,事業、感情的不如意,讓他萌生退意。1906年,經過一段海外服役的生活,麥克阿瑟的能力得到了軍方的認可,被選派到高階工兵學校進修一年,與二戰中擔任陸軍參謀長的馬歇爾同班。同時,麥克阿瑟的父親為了讓他更快的“成長”起來,透過昔日部下,謀得一份重要兼職。
這就是擔任西奧多.羅斯福總統(羅斯福總統的叔叔)的低階副官。這麼做,既可以廣泛的認識業界“大佬”,又可以學習更多的社交經驗,甚至可以透過總統的提攜,在進修完成後,留在陸軍總部獲得一個不錯的職位。可謂用心良苦啊!
麥克阿瑟十分清楚父親的用意,也全身心地尋找各種機會接近總統,希望得到最高長官的賞識。也許是“欲速則不達,見小利則大事不成”,天天沉迷於“溜鬚拍馬”,進修的成績很不理想,分配時沒能留在總部,“竹籃打水一場空”。
灰心喪氣的麥克阿瑟來到基層連隊,幹工作也提不起精神。前途暗淡的未來,讓他開始考慮自己的婚事,把心思用在了“泡妞”上。按理說,憑藉俊美的外表,顯赫的出身,又是情場高手,被他看上的女人,很難抵擋住這份感情。
但偏偏就有人不信這個邪。一次,麥克阿瑟在舞會上偶遇一位女子,對她一見鍾情,送花、寫詩歌,展開了猛烈的追求。可這位女子非但不理會,而且連一點反應都沒有,似乎當他不存在。讓一向感覺良好的麥克阿瑟,自尊心遭到沉重打擊。
在事業、感情雙重打壓下,麥克阿瑟對軍人的職業開始有所動搖,再加上工作不上心,在上級的嚴厲批評後,並“發配”到全營管理最差的一個連隊,所謂的“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對麥克阿瑟來說,是極大的侮辱,更不願在部隊呆了。
好在母親平克尼“神通廣大”,居然找到當時的鐵路大亨,為兒子找了一個很好的職位,打算讓他轉業到地方工作。這時的麥克阿瑟一連幾天寢食難安,並認真地開始考慮自己的將來,發現軍隊依然是他的精神支柱,他的生活一刻也離不開“軍號聲”。
參考文獻:《第二次世界大戰》、《老兵不死,麥克阿瑟回憶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