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在結冰過程中發生兩件事:
1、液態水變成固態水,這是一個相變過程,在低於冰點的溫度下是自發的,自由能降低。
2、形成冰-水之間的介面,這是一個介面過程,由於介面能的存在,產生這個介面是反自發的過程,自由能升高。
在冰的晶體形成的最初始階段,由於冰核的體積非常小,所以比表面積就非常大,介面過程佔主導,因而結冰過程會導致系統自由能增加,這不是一個自發過程,不會自動發生。
當冰核體積超過一定尺寸(一般幾十個奈米以上),由於比表面積的下降,介面過程漸漸地不在是主要過程,而相變過程變成主導,此時,結冰將導致自由能下降,自發。
所以說,水在結冰時,在形成晶核的階段,需要克服冰-水介面的“阻力”,是不會自發完成的。只有當晶核增長到一定尺度後,水才會自動變成冰。形成晶核這個階段就是一個門檻,跨過去,就迅速結冰,跨不過去,就不會結冰。
當溫度剛好等於冰點時,由於跨不過門檻,所以就不會結冰。
當溫度低於冰點時,就會有區域性溫度漲落導致區域性的晶核產生,晶核一旦成長成一定尺寸,剩下的事情就不必操心了:它會自動地迅速成長起來。但是如果漲落產生的晶核過小,沒有跨過門檻,那麼產生的晶核會自動融化,不會形成冰相。
溫度越高,門檻就越高,就不容易產生足以成長起來的晶核,這就是為何會出現過冷水。
溫度越低,門檻就越低,因而就更容易產生有效的晶核。一旦一個晶核形成了,剩下的水就會依附於這個晶核迅速生長。這就是為何過冷水會突然急速結冰。
由於晶核的形成依賴於漲落,因此,當水的內部存在不均勻流動時,更有利於晶核的成長。這就是為何過冷水晃一晃就急速結冰。
晶核也可以不必完全由水自己形成,也可以依附於一些已有的表面缺陷產生,這樣一來,冰-水介面就大大降低,因而也就大大降低了門檻。這就是為何插入一根玻棒可以迅速引發結冰。
還有什麼現象?總之,都是因為結冰不僅僅是一個相變過程,而且是一個介面過程。它需要先克服阻力形成冰-水介面,然後才能繼續成長。
水在結冰過程中發生兩件事:
1、液態水變成固態水,這是一個相變過程,在低於冰點的溫度下是自發的,自由能降低。
2、形成冰-水之間的介面,這是一個介面過程,由於介面能的存在,產生這個介面是反自發的過程,自由能升高。
在冰的晶體形成的最初始階段,由於冰核的體積非常小,所以比表面積就非常大,介面過程佔主導,因而結冰過程會導致系統自由能增加,這不是一個自發過程,不會自動發生。
當冰核體積超過一定尺寸(一般幾十個奈米以上),由於比表面積的下降,介面過程漸漸地不在是主要過程,而相變過程變成主導,此時,結冰將導致自由能下降,自發。
所以說,水在結冰時,在形成晶核的階段,需要克服冰-水介面的“阻力”,是不會自發完成的。只有當晶核增長到一定尺度後,水才會自動變成冰。形成晶核這個階段就是一個門檻,跨過去,就迅速結冰,跨不過去,就不會結冰。
當溫度剛好等於冰點時,由於跨不過門檻,所以就不會結冰。
當溫度低於冰點時,就會有區域性溫度漲落導致區域性的晶核產生,晶核一旦成長成一定尺寸,剩下的事情就不必操心了:它會自動地迅速成長起來。但是如果漲落產生的晶核過小,沒有跨過門檻,那麼產生的晶核會自動融化,不會形成冰相。
溫度越高,門檻就越高,就不容易產生足以成長起來的晶核,這就是為何會出現過冷水。
溫度越低,門檻就越低,因而就更容易產生有效的晶核。一旦一個晶核形成了,剩下的水就會依附於這個晶核迅速生長。這就是為何過冷水會突然急速結冰。
由於晶核的形成依賴於漲落,因此,當水的內部存在不均勻流動時,更有利於晶核的成長。這就是為何過冷水晃一晃就急速結冰。
晶核也可以不必完全由水自己形成,也可以依附於一些已有的表面缺陷產生,這樣一來,冰-水介面就大大降低,因而也就大大降低了門檻。這就是為何插入一根玻棒可以迅速引發結冰。
還有什麼現象?總之,都是因為結冰不僅僅是一個相變過程,而且是一個介面過程。它需要先克服阻力形成冰-水介面,然後才能繼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