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7084195371200

    我為了數字化120底片做了一些的嘗試,其中包括用數碼135翻拍,但最終選擇了平掃溼掃。一些踩過的坑如下:

    其實相對於一般的平掃,我更喜歡數碼相機翻拍。主要原因是快+解析度高。平掃想掃出膠片的顆粒還是需要花一番功夫的,比如愛普生之流隨機送的所謂可對焦mount怎麼對都是糊。但數碼相機翻拍用個微距頭+小光圈+燈箱,隨隨便便就可以把顆粒拍出來。在翻拍之前我也有顧慮,燈箱光源不均勻啦,數碼相機色深不夠,底片壓不平啦,但後來發現沒有可感差異。而且往往數碼相機可以做完全手動的HDR等操作,比掃描器定死的multi-exposure的動態範圍感覺更大。下面是一個掃描和翻拍的對比(小圖):但我後來為什麼放棄了翻拍呢,主要是累。接片的成功率在有大片天空水面等沒有紋理的區域相當有限。要麼搞死接不起來,要麼必須要嘗試很多次降低解析度增大感受野才能接起來。就算接起來的,往往也有各種瑕疵,紋理對不上,奇怪的透視等等。這裡安利Microsoft ICE,是用過的接片最好用的軟體。記得要先匯出成tiff再匯入Microsoft ICE,否則它讀取會有各種奇怪的問題。但相對應的,掃描器只要把底片扔進去幹其他事就好了。所以最後採取的方法是平掃(Epson V800)+溼掃,感覺達到了簡便+解析度的比較好的平衡。大概的說是不要用原廠的mount,改用愛普生的wet mount。這個mount比較精密,不用調整就能實現相當好的對焦。每次掃描的時候把底片先泡到電分油裡面,然後上面蓋一層塑膠薄膜,把氣泡趕掉整個底片就會被壓得超平。然後直接掃出來可以把這個平掃的解析度可感地提高。一個例子如下:但溼掃也有不好的地方。主要是還是略微麻煩,需要除塵泡油趕氣泡,搞得不好出來的片子裡就有奇怪的小氣泡(正常掃描見不到)。而且我的經驗是不能用自動除塵否則會出現很奇怪的artifact。而且也貴,每次掃描都有塑膠薄膜這個成本在裡面,基本上掃一卷120或者4張4x5需要4塊錢。至於電分油,可以用嬰兒油 @Texas Pudge 代替,每次掃描都當護膚了。但我感覺溼掃的解析度和翻拍接近,都差不多能榨取出膠片的潛力了。

    總的來說,我覺得用135數碼相機翻拍120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入門解決方案,如果拍的不多有耐心折騰接片的話可以得到和掃描相近甚至更好的照片。但如果拍得多會接吐。。這時候掃描器的懶人優勢就出來了。當然,作為一個窮逼法師,我只用過平掃,沒有接觸過X5這種掃一張收費100刀的高階貨。這個回答的討論僅限平掃(flatbeds)。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我愛故鄉的楊梅按照什麼順序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