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高山流水116820061

    英國準備制裁伊朗也就算了,想拉歐洲國家共同制裁伊朗,只能是其一廂情願的事。(亨特:正尋求聯合國和歐盟支援,對伊朗實施制裁)

    美國自5月2號決心要將伊朗石油出口歸零後,曾要求歐洲國家積極響應這一號召,但大多數歐洲國家都表示了反對或抵制。美國作為西方世界的絕對領導者,尚不能達到這樣的目的,英國有什麼能力推動歐盟和其一起制裁伊朗呢?

    何況,英國和歐盟之間早生嫌隙,現在更是在脫歐問題上鬧得不可開交。歐洲國家自然不會為這個離心離德,一心想脫離歐洲投向美國懷抱的昔日小弟去幹損人不利己的傻事!(英國與歐盟已出現巨大裂痕)

    英國想聯合歐洲國家共同制裁伊朗,理由無非是它攔截扣押伊朗油輪是響應歐盟制裁敘利亞的號召,才招致伊朗的報復,所以歐盟有義務和英國共同對伊朗採取行動。當然,這都是英國一面之辭,歐盟既沒授權英國這麼幹,更沒有哪一個成員參與進來,甚至西班牙對英國的這種行為還表達了不滿。歐盟國家都知道,英國這麼做完全是效忠美國,討美國的歡心。既然如此,歐盟當然不願糾纏這種事,要制裁伊朗英國和美國去幹好了,和他們歐盟無關。

    英國顯然不會得到歐洲國家的支援,畢竟英國有錯在先,在重要的海域進出口扣留伊朗油輪,已讓世界上大多數國家反對,甚至鄙夷。現在,伊朗強勢反擊,以牙還牙扣留英國油輪,確實讓英國感覺到了痛。英國對伊朗該說的硬話都說了,還向安理會控訴伊朗,但似乎都收效甚微。這時,它想起了即將退出的歐盟,不過,英國這種臨時抱佛腳的做法,還會起什麼作用呢?

  • 2 # 精英出鞘

    眾所周知,波斯灣局勢的矛盾焦點,其實主要是美伊兩國之間的,而其他地區國家,只不過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並不處於風暴眼中。但作為美國忠實盟友的英國不這麼想,見美伊關係持續對峙卻不見轉變後,他們欣然接受了美方的請求,於直布羅陀海峽扣下了一艘伊方大型船隻。至此,英國正式捲入了已經處於焦灼狀態的美伊局勢中,並被美國成功拉下了水。只是他們沒想到,與美國長期周旋的德黑蘭並不是吃素的,僅僅今天之後,伊軍特種部隊便霸氣出手,反過來扣押了一艘他們的油輪。

    對此,英國方面感到難以置信,其外交部更是用“難以接受”這樣的詞來形容當前局面,但畢竟禍是自己主動招惹的,必須立即著手進行解決。也因此,英方宣佈鑑於當前這種特殊情況,他們將透過經濟、外交雙重手段對德黑蘭施加制裁,與此同時,英國還將試圖聯合歐洲一道對伊圍堵,那麼,正值英國脫歐懸而未決的當下,一直作壁上觀的歐洲真的會捲入這場紛爭嗎?答案很明顯,不會,因為這是英國自己招惹的麻煩,歐洲不可能站到與伊衝突的最前沿。

    首先,從事情的本質出發,本輪海灣危機的發酵實際上是美國失信在先導致的,歐洲作為一個整體,一直以歐盟的身份從中努力調解,他們希望的是局勢儘快降溫,而不是越來越麻煩。但英國倒好,看熱鬧不嫌事大的非要扣下一艘伊朗大船,結果又把自己的一艘船也跟著賠了進去,如此奇葩的操作歐洲不取笑他們就算萬幸,又怎麼可能對之予以援助,把已經處於十分警惕狀態的伊朗再度惹怒呢?所以,此次事件最大的解決可能,就是英伊兩國間互相讓步,第三方不太可能調解成功。

    另外值得注意的,英國近年來軍事、外交影響力雙雙下滑嚴重,為了保持經濟上的權益,他們又強行脫離歐洲這個大家庭,如今自己已成為與美國同進退的國家,出了事之後才想起身後還有歐洲,未免有點太過於忘恩負義,所以他們難以獲得歐洲響應十分正常。總之,憑藉英軍在中東的那幾艘艦船,他們根本不可能對伊朗構成什麼威脅,而在經濟上英方又不如美國那麼國力雄厚,對伊制裁只不過是隔靴搔癢而已,最後到頭來,只能碰一鼻子灰無功而返。

  • 3 # ruixuezhaofeng

    本月19日,伊朗在霍爾木茲海峽扣押一艘懸掛英國旗幟的油輪。伊朗邁赫爾通訊社當天報道稱,在霍爾木茲海峽扣押的英國油輪有多項違規操作,伊朗依法將其扣押,這艘油輪被扣前還與一艘漁船發生碰撞。伊朗伊斯蘭共和國通訊社隨後援引軍方人士的話報道稱,英國油輪關閉追蹤裝置,無視伊朗伊斯蘭革命衛隊的警告,在航道上朝錯誤方向航行。北約譴責,法、德“例行公事”要求伊朗釋放油輪

    北約稱該事件是對國際航行自由的挑戰,並表示北約支援英國和伊朗就此展開外交接觸,敦促伊朗立即釋放涉事船隻和船員。北約在宣告中表示,英國已經明確表示,他們優先選擇透過對話和外交途徑解決當前問題。與此同時,所有盟國仍然對伊朗破壞穩定的活動感到擔憂。

    法國稱伊朗的舉動“妨礙緩解海灣地區的緊張局勢”。德國外交部當天也要求伊朗採取明智措施釋放涉事油輪,並稱伊朗扣押英國油輪,進一步加劇已經十分緊張的地區局勢。

    英國媒體都不看好自己國家

    英國天空電視臺21日評論稱,這是一件早晚都會發生的事情。隨著幾十年來英國不斷裁減軍事力量,導致維護自身利益的能力有限,英國在海灣的存在感已所剩無幾。與此同時,英國首相輪替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權力真空,也為伊朗提供了可乘之機。

    英國緊跟美國,歐盟將與它拉開距離

    迄今為止,英國一直與法德一道,在伊核協議框架內與美國保持距離。但7月起英國態度發生變化,可以解讀為對伊朗在鈾濃縮的兩次“越界”有關,或許它認為自己應該凸視訊記憶體在感,靠攏美國,於是有7月4日扣留“格蕾絲-1”的爆炸性行動,成為伊朗美國之外的第二個“敵人”。

    與此同時,法德對伊朗失望卻未絕望,依然探討維護伊核協議的途徑,對英國的扣船行動低調處理。英國下半年或將完成脫歐程式,此後外交更加“獨立”而親美,在此背景下歐盟不會與英國太熱絡。

    當下歐洲不會緊隨英國實施制裁,那樣會把伊朗逼上絕境

    外交未窮盡,制裁莫開啟。相信這是歐盟主流的態度,英華人自己惹事自己處理,別拉上歐盟國家“陪綁”。或許美國也不想事態惡化,最終幫助英國找到臺階體面走出困局。

  • 4 # 國平軍史

    龜縮在英倫三島,包括內陸水域在內國土面積僅24.41萬平方公里,早已不是日不落帝國了,但許多英華人卻依然沉浸在大英帝國的美夢中不願醒來,不自量力地在國際事務中到處指手劃腳,也不看看自己究竟有多少實力,手頭有多少可以掌控的資源,又有多少可以投放的兵力。

    此國混亂的外交政策,真的讓外界無所適從,前幾天,還強硬地表示伊核協議必須遵守,反對有關國家對伊朗採取軍事打擊行動,但卻又突然扣押了伊朗的一艘油輪,實話實說,此舉,就是美國海軍都不敢動手,因為一旦動手,就意味著美伊爆發嚴重的軍事衝突。

    前面還是維護伊核協議的衛道士,轉眼卻對伊朗實施了打劫,等於主動與伊朗為敵,英國錯亂的對外政策,真的讓全世界大跌眼鏡,世界上主動尋找敵人,這樣的行為也就英國這樣的攪屎棍才做得出了。

    英國因為不願接納來自中東地區的難民,不願承擔國際責任,所以就鬧著要脫歐,成了歐盟分裂的攪屎棍,歐盟苦苦哀求沒有用,似乎脫歐去意已定。

    但英國磨磨蹭蹭,反倒惹得歐盟不耐煩了,請求英國早點脫歐時,英國卻要死要活地懶在歐盟不走了,英國給自己挖了一個深坑而難以自拔,成了歐盟內部和全世界的笑柄。

    英國從悍衛伊核協議的衛道士,轉眼自己主動尋找敵人,扣押了伊朗的油輪,英國的對外政策,不要說是各國外交部看來,即便在我等關注國際時事的讀者眼中,也是屬於神經錯亂型的,讓人覺得莫名其妙,又感到不可思議。

    英國扣押了伊朗的油輪,伊朗在外交途徑交涉未果的背景下,才出手在波斯灣海域扣押了英國的一艘油輪,當時英國海軍的一艘護航軍艦就在旁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伊朗革命衛隊扣押了油輪,貌似強大的英國海軍竟然手足無措,在全世介面前丟了臉。

    其外交大臣先是威脅伊朗,英國的迴應將是精心考慮和強有力的,若不能迅速解決將會有嚴重後果;隨即,又似秋後的茄子焉了,改口說將用外交方式來解決,而不是武力。

    現在,其外交大臣擬宣佈針對伊朗採取外交和經濟措施,包括凍結伊朗資產;可能推動歐洲各國恢復制裁伊朗。

    自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對伊朗採取了嚴厲的政治、經濟、金融等領域的制裁,包括嚴禁他國和伊朗的石油貿易,對伊朗採取軍事高壓政策,伊朗並未屈服於美國的淫威,採取了針鋒相對的措施,重啟了濃縮鈾計劃,那可是擁核的節奏。

    同時伊朗打下了美軍高價值的全球鷹無人機,等於用一枚防空導彈測試出了美國的戰爭意志,伊朗連美國都不懼怕,英國對伊朗的影響力又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歐盟門清得很,英國與伊朗關係緊張,是英國自找的結果,屬於咎由自取,企圖推動歐洲各國恢復制裁伊朗,一個哭喊著要脫歐,又要死要活懶著不肯脫歐,成了歐盟內部攪屎棍的國家,又再次高估了自身的能量,歐盟既不會聽英國的話,也不會被英國當槍使。

    當初,得意揚揚地扣押了伊朗的油輪,其實應該想到伊朗絕對不會善甘罷休,一個連美國都不懼的國家,怎麼會被英國所嚇到,所以,英國的所作所為,叫搬起石頭砸了自己的腳,自作孽不可恕。

  • 5 # 牛頭馬面兩鬼

    英國嘴裡說不想與伊朗軍事衝突,卻要聯合歐盟共同制裁伊朗;那麼如果制裁成功就是逼迫伊朗反擊,最終衝突會一觸即發。

    從5月份開始伊朗就已經受到了來自美國單方面的極限制裁及軍事封鎖圍堵,伊朗在過去的兩個月就開始連連反制,先退出了部分伊核的協議,加高了鈾濃縮的儲量超300公斤,提高了鈾濃縮丰度達到3%以上,但伊朗至今沒有宣佈退出伊核協議的一個原因就是歐盟沒有在制裁伊朗給留了一線希望,相反伊朗還把經貿合作的希望放在了歐盟,以便來對抗美國的制裁。

    如果接下來英國聯合歐盟制裁伊朗的決定出臺,伊朗可能會陷入絕望之中,那麼伊核協議對伊朗來說也沒有保留下來的意義,全面退出伊核協議指日可侍;伊朗就可能加速核計劃,整個霍爾木茲水域將陷入戰爭邊緣,國際運油路將堵塞,世界將風起雲湧。

    這樣的情況不光歐盟承受不了,世界各國也難以承受,所以老牛認為歐盟會慎重考慮聯合制裁伊朗,聯合制裁的成功率應該不高,如果聯合成功制裁,伊朗必反制,核計劃馬上提上日程。到時候這樣就會開戰了,這好像是美國想要的結果,開戰後歐盟又要收難民了,難道歐盟還沒有吸取前兩年難民危機的教訓。

  • 6 # 鐵嶺鋒

    這個帝國主義破落戶,倫敦的政客們跑酷跑偏掉進了糞坑,自己爬不上去,還想讓別人也跳進去抬自己脫離囧境,誰願意整自己一身臭屎陪他們瞎折騰?他們自己難道認為會有人跟他們一樣,拚得自己一身臭替美國火中取栗嗎?

    貪婪的政客為了實現自己的政治“抱負”,以日不落帝國姿態服務美國戰略利益,在本月4號扣押了伊朗出口石油的油輪,這種背信棄義的野蠻行為嚴重違反了國際法,並且踐踏了自己親自簽署的具備國法效力的《伊核協議》,在多次受到伊朗方面剋制的善意行動警告後,依然故我違背承諾堅持不放船,被伊朗忍無可忍的反制,對等扣押了他們的油輪,將了這幫傲慢無禮的日不落帝國子孫一軍。

    這下這讓這些眼高於頂的“紳士”們,就像當頭捱了一棒子被打的有點蒙,突然想到了1982年帝國的“輝煌”戰例,便放出訊息宣稱,皇家海軍準備動用漏水的伊伊麗莎白航母艦隊,對伊朗發動一場第二次馬島戰爭,後來似乎被哪個“高人”醍醐灌頂忽然明白,那個天不怕地不怕的波斯寧種連美國霸主都敢幹,還乾的霸主沒脾氣,再看看自己身上的二兩“雞”肉,就洩了那點勉強鼓起來的昔日帝國的底氣,陷在自己挖的臭屎坑裡爬不出來了。

    馬島海戰戰績輝煌的大不列顛帝國,現在“陰溝裡翻船”,曾經日不落的全球聯邦宗主混了一身臭屎,還如何做世界大國?怎麼實現自己在地球的影響力?德法兩家不厚道,嘴上功夫玩兒的溜,就是不動真章程,“紳士們”在坑裡爬不出來,就呼籲這些昔日“戰友”一起制裁伊朗那個“異教徒”,也跳進這個臭屎坑,一方面抬自己脫困大家一個味,另一方面也在美國老闆面前展示自己的“忠貞不渝”,做為投身覲見禮,資本主義算盤珠子打的夠溜!

    問題是這幫“戰友”也都長了資本主義的腦袋,利益均沾可以,讓他們跟你跳屎坑患難與共太難了,《伊核協議》也是保護他們利益的,你英國脫歐後孤零零無依無靠,投美求抱抱不惜國格國民利代價,但人家歐盟還是歐盟,堅持《伊核協議》既有能源、貨幣的實際利益,又有國際道義的聲譽,名利雙收誰跟你跳那個臭屎坑,損失了現成的利益還得身敗名裂,他們傻呀?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海爾電腦一鍵恢復功能使用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