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大家認為,這可能是這樣走路比較容易把握平衡吧,畢竟鳥類的脖子這麼長(13-25塊頸椎,比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多多了),被身體帶著走的話可能會在身體後面甩來甩去,拖到地上就不太優雅了。不如先讓頭先走,找到一個位置穩住,然後身體再跟上。但是美好的理論經常毀在一些奇葩手裡,有人把鴿子的眼睛蒙上後,它們走路時居然就不會突突了。所以說,鴿子腦袋突突就和人走路的時候眼睛盯著一處看(optokinetic response)是一樣的道理。對於任何動物來說,視覺和運動都不太匹配。這是因為動物眼睛裡的感光細胞是很遲鈍的,它要盯著某個東西看20毫秒才能看清那是啥。如果動物開始運動的話,遲鈍的感光細胞根本還來不及看清就被高速運動的圖案甩在了後面。所以不管是鳥還是人,都需要照顧遲鈍的感光細胞,儘量為眼睛創造一個不晃的慢速世界。那麼,鴿子、雞這些鳥類為什麼不能像人那樣轉眼珠子,而要靠頭部運動來保持視線呢?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鴿子和少數鳥類是能夠轉眼珠子的,而且不是所有的鳥都會突突。比如所有的水禽,比如鴨子、天鵝走路時就不會突突。不過許多人認為,鳥類不喜歡轉眼珠,而喜歡轉頭是因為它們眼珠子太大了,眼珠上沒有什麼肌肉,轉起來不方便,還不如轉頭呢,畢竟脖子長、肌肉多。當然了,還有人認為,走路突突可以幫助雞啊、鴿子啊這些鳥看清物體的深度,獲得運動視差(motion parallax)。視差是幫助大腦判斷物體距離的深度資訊。人類的雙眼都長在一邊,看到的景物大同小異,所以大腦可以比較左右眼看到的東西,然後算出靜物的深度。但是,許多鳥類,比如鴿子的兩個眼睛各長一邊,兩個眼睛看到的景色是不同的,所以它們不能像人類那樣輕鬆判斷物體的深度。在鴿子突突向前走的時候,就好像在拍攝景物的快照。往前突一下,前面的景物變大,後面的景物變小。前後的景象一對比,鴿子的每個眼睛就可以判斷景物的深度了。所以,不少鳥類在起飛或落地前頭也容易一突一突的。
一開始大家認為,這可能是這樣走路比較容易把握平衡吧,畢竟鳥類的脖子這麼長(13-25塊頸椎,比人類和其他哺乳動物多多了),被身體帶著走的話可能會在身體後面甩來甩去,拖到地上就不太優雅了。不如先讓頭先走,找到一個位置穩住,然後身體再跟上。但是美好的理論經常毀在一些奇葩手裡,有人把鴿子的眼睛蒙上後,它們走路時居然就不會突突了。所以說,鴿子腦袋突突就和人走路的時候眼睛盯著一處看(optokinetic response)是一樣的道理。對於任何動物來說,視覺和運動都不太匹配。這是因為動物眼睛裡的感光細胞是很遲鈍的,它要盯著某個東西看20毫秒才能看清那是啥。如果動物開始運動的話,遲鈍的感光細胞根本還來不及看清就被高速運動的圖案甩在了後面。所以不管是鳥還是人,都需要照顧遲鈍的感光細胞,儘量為眼睛創造一個不晃的慢速世界。那麼,鴿子、雞這些鳥類為什麼不能像人那樣轉眼珠子,而要靠頭部運動來保持視線呢?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確切的答案,因為鴿子和少數鳥類是能夠轉眼珠子的,而且不是所有的鳥都會突突。比如所有的水禽,比如鴨子、天鵝走路時就不會突突。不過許多人認為,鳥類不喜歡轉眼珠,而喜歡轉頭是因為它們眼珠子太大了,眼珠上沒有什麼肌肉,轉起來不方便,還不如轉頭呢,畢竟脖子長、肌肉多。當然了,還有人認為,走路突突可以幫助雞啊、鴿子啊這些鳥看清物體的深度,獲得運動視差(motion parallax)。視差是幫助大腦判斷物體距離的深度資訊。人類的雙眼都長在一邊,看到的景物大同小異,所以大腦可以比較左右眼看到的東西,然後算出靜物的深度。但是,許多鳥類,比如鴿子的兩個眼睛各長一邊,兩個眼睛看到的景色是不同的,所以它們不能像人類那樣輕鬆判斷物體的深度。在鴿子突突向前走的時候,就好像在拍攝景物的快照。往前突一下,前面的景物變大,後面的景物變小。前後的景象一對比,鴿子的每個眼睛就可以判斷景物的深度了。所以,不少鳥類在起飛或落地前頭也容易一突一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