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最愛聽的盡頭

    vivo oppo兩家就是重視線下銷售,也就是實體店銷售。在實體店購買手機的人,品牌知名度是一個很重要的因素,走進手機店除了iPhone和華為 應該就是“充電五分鐘通話兩小時”的oppo或者vivo了,這就是它大廣告的目的。而且廣告的效果也很顯著

    還有就是現在手機行業利潤透明

    這兩家公司控價控的好 防止經銷商惡性競爭 加上給經銷商的返利。所以利潤可觀 賣別的牌子沒利可圖。促銷和個體老闆會強烈推薦這兩個牌子

    這是我一個賣了6年手機的人的總結

  • 2 # 先森數碼

    vivo和oppo為什麼能在大陸迅速走紅?OV大廠在國內貌似一直就很紅吧?不管是當年的小霸王復讀機,還是後面的好記星,以及步步高VCD、DVD,進入手機行業後也是很有存在感的,並沒有出現斷片的情況。如果非要說走紅,想來說的是轉行做智慧手機後吧。

    國內的智慧手機起步比較晚,最輝煌的時候是“中華酷聯”四大金剛,但如今,這四個品牌中除了華為還堅挺,其餘三個品牌都換了,變成“華米OV”,而這四個品牌中oppo和vivo又是最晚加入智慧手機行業的。按理說都已經是智慧手機的尾巴了,OV為何迅速走紅呢?

    第一、忠實的粉絲

    我的第二部智慧手機就是vivo,我身邊好幾個換智慧手機換得晚的也都選擇了oppo和vivo。因為在智慧機時代,像華為、小米、中興這些品牌都是新面孔,沒有一個是消費者熟悉的。oppo和vivo(那時候還帶上步步高)由於在非智慧機時代取得不錯的銷量,積累了一批年輕使用者,這批使用者在換手機時自然相信自己用過或熟悉的品牌。我一朋友買了FIND5,我問他為什麼不買小米,他說小米做工差,表示之前自己用的就是oppo手機,一部就用了三年,非常耐用,信得過。我買Xplay的時候也是看中vivo的音質。這就是一種情懷的延續。

    第二、良好的做工設計

    從OV涉足手機以來,在外觀設計上都是一直引領潮流。以前的智慧手機都是黑色主調,又粗又笨,vivoX1這樣的輕薄產品簡直就是手機圈的一股清流,後續的X3、X5可以說是當時安卓手機的顏值代表,後面oppo的R系列也開始加入,兩家展開軍備競賽。一直到現在,vivo的螢幕指紋、升降式全面屏;oppo的側滑式全面屏等,這些都是引領時代的設計。

    不但設計漂亮,oppo和vivo的手機做工也是一絕。得益於自己的建廠組裝,供應鏈和品控都有很好的把控,oppo和vivo的手機一直是中國產手機裡最好的,拿在手上的質感也是最接近蘋果手機的。不但質量好,而且OV的維修率也低,這就是質量的代表。

    第三、強大的管控

    很多人說OV的成功是因為這兩家品牌瘋狂砸廣告,大量線上下開店,所以自然銷量就好。這實際上是一種誤區,全國連鎖店開到幾千上萬家的品牌最後倒閉的也不少,就說金立,他也是打廣告、走線下的代表,但為何同病不同命呢?小米現在也是每年請一些知名藝人做代言,但效果呢?

    說到底,oppo和vivo對線下的代理商經銷商有一套成熟的管理方法,全國統一零售價,並且防止區域串貨,引起惡性競爭。同時對每個商家的囤貨進行價格保護(比如官方宣佈降價了,那麼供應商手裡的進貨價也跟著降,要不然供應商不賺錢反而還虧錢),這一套成熟的機制使得OV可以滲透到每一個地方,同時也提供一流的售後服務,對使用者很上心,培養了不少回頭客。現在這一套機制也被華為漸漸效仿。

    第四、精準的營銷

    再好的產品都需要廣告,酒香也怕巷子深。OPPO和vivo懂市場,懂消費者。在產品上能捕捉到消費者的痛點,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在營銷上也是精準投放,不管是電視劇,綜藝節目還是體育賽事,針對每一款產品總能找到最合適的人群。想vivo這樣的,每一款產品的產品經理都不一樣,每一個產品經理做產品時都需要自己與消費者溝通,找到消費者的關注點。

    最後、OPPO和vivo在手機圈從來不參與各個品牌之間的互懟,自己開發佈會只說產品,跟自己對比。哪怕是現在走價效比路線了也沒有DISS友商,這簡直就是一股清流,吸粉無數。每天看那幾個廠家撕逼真的挺累的,就不能安安靜靜的做產品,現在OPPO和vivo在價效比市場發力後,又回吸了不少其他品牌的粉絲,同等條件下確實優勢更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一個高素質的研究生美女買賓士,只能無奈的耍“潑婦”才能給自己維權,這到底誰的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