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西安晚報

    自西周“制禮作樂”始,華人便非常講究服飾。西周王室設司服、內司服等官職,專門履行冠服制度。周朝的貴族們為恪守禮節,便將玉璜、玉珠等小玉件連成一組佩玉,懸掛於腰間。其目的是,走路時佩玉相互撞擊發出清脆的玉鳴,以提醒自己行止得當,小步趨行,不失禮節。而腰間懸掛佩玉者只有身穿寬大的裙裳才能將一系列的玉件平展開來;若是穿褲子,玉佩勢必在行走中被踢得上下晃盪翻飛,很失禮節。於是,穿長裳成了上層貴族的特權。

      到了“禮崩樂壞”的東周,奴隸、獵人等底層老百姓為方便勞動,穿上原始的褲子,它是從“脛衣”發展而來的。《說文·衣部》曰:“袴,脛衣也。”清代文字訓詁學家段玉裁註釋為:“今所謂套袴也。左右各一,分衣兩脛。”沈從文先生的《中國服飾史》認為,此褲腰部連屬、上下分襠、下有褲筒。從戰國時期古墓葬中出土的褲子還告訴我們,這種褲子前面連腰,後面卻是開襠的,其實就是開襠褲。於是,古人非常強調“坐有坐相”,稱兩膝著地、小腿貼地、臀部坐於小腿及腳跟上、上身挺直、雙手規矩地放於膝上的坐姿為“跽坐”。這種以示尊重別人且恪守禮儀的坐姿,無異於一場殘酷的毅力考驗。而另一種“箕踞”則是很不客氣、失禮的坐法。“箕踞”,即張開雙腿,像簸箕一樣坐在地上。在現代人看來,這種坐姿非常平常,但在古代卻非同小可——因為他們穿的是開襠褲,“箕踞”時便極易春光乍洩。據史料記載,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多名人就喜歡用“走光”來蔑視對手。《史記·刺客列傳》精彩地記錄了荊軻刺秦王的過程:“軻既取圖奏之,秦王發圖,圖窮而匕首見……荊軻廢,乃引其匕首以擿秦王,不中,中桐柱。秦王復擊軻,軻被八創……軻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罵。”意思是說,荊軻與秦王完成了一場男人間的生死決鬥後,身負重傷的荊軻自知必死無疑,便岔開雙腿,用敞開的褲襠向秦王表達了最後的蔑視。

      無獨有偶,《史記·遊俠列傳》說,西漢時期的大俠郭解每次外出或歸來,人們都急著躲避。“有一人獨箕倨(同箕踞)視之,解遣人問其名姓。客欲殺之。”郭解告訴隨從,我住在鄉里之中,竟至於不被人尊敬,這說明我的道德修養還不到家。於是郭解暗中囑託尉史說:“這個人是我最關心的,輪到他服役時,請加以免除。”以後每到服役時,那個對郭解不禮貌的箕倨者都沒找到自己的名字。他感到奇怪,就問其中緣由,原來是郭解叫人免了他的差役。於是,“箕倨者乃肉袒謝罪”。

      更有意思的是,戰國時期的大哲學家、思想家莊子竟然用“箕踞”對待妻子的去世。《莊子·至樂》曰:“莊子妻死,惠子吊之,莊子則方箕踞鼓盆而歌。”前去弔唁的好友惠施(梁國前宰相)很不解:“與人居 ,長子、老、身死,不哭亦足矣,又鼓盆而歌,不亦甚乎!”莊子告訴惠施,你說錯了。我也是人啊,哪能不悲傷!但我不能一味地受感情支配,還得冷靜思考,“人且偃然寢於巨室,而我噭噭然隨而哭之,自以為不通乎命,故止也。”原來莊子這樣做並不是蔑視妻子,而是對生死的一種調侃和獨到理解。

      為保暖和防“走光”,戰國中後期,與北方匈奴來往較多的趙華人率先穿上連襠褲,即所謂“易胡服,改兵制,習騎射”,但遭到中原諸侯國的強烈抵制,連襠褲很難流行。西漢也出現了有襠的短褲,但被視為“有傷風化”。《史記·司馬相如列傳》說,卓文君跟西漢著名文學家司馬相如私奔到四川臨邗開小酒館謀生時,卓文君當壚賣酒,而司馬相如則穿著“犢鼻褲”(一種有襠的、褲腿與牛鼻子相似的短褲)與店小二打雜,以此來羞辱大富豪的岳丈卓王孫。當時外穿這種暴露、“低俗”的貼身內衣,是對繁縟的衣冠制度的蔑視。卓王孫為了面子,終於向女兒女婿妥協,把他們接回成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GK以3:1戰勝QG,刺痛邊緣OB打法太撈,遊戲內競猜提前內定好了,如何評價這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