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親言密語
-
2 # 夢中話夢
有句詩我們經常用來比喻老師: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表達了老師捨己為人的高尚情操。老師尤其是班主任,經常起的比雞早,睡的比狗晚:早上要看早自習,晚上要批改作業,要備課。週末還經常加班開會,還要去家訪所以老師是一個燃燒自己照亮別人的職業。
但是當自己教的學生取得優異的成績的時候,當某個孩子成績進步的時候,當教師節收到孩子們的祝福的時候,每一位老師都會覺得一切辛苦都值得了。
-
3 # 堅持音樂
人們為什麼總喜歡把老師比作蠟燭?
古人常說,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很明顯,我們從這句詩中可以體會到一種默默無聞的奉獻精神。把老師比喻成蠟燭,是人們對老師這種職業很高的評價讚賞。
其實呢,在中國歷史上蠟燭也有很高的地位。在中國古代歷史中,蠟燭一直是驅走黑暗和邪魔的最主要工具,當夜晚,人們被恐懼包圍時,把蠟燭點亮,給人們帶來心靈的慰藉。除此之外,蠟燭透過燃燒自己,給人們帶來溫暖,帶來光明。因此lemon把老師比作成蠟燭,是對老師一種預設的讚賞,最高的評價。
那麼我們老師如何能夠像蠟燭一樣完完全全的燃燒自己,把他的所有一切給自己的學生呢?
人們常說: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首先,就是老師將自己的技能和知識毫無保留地交給學生傳遞給他們。把他們培養成祖國的參天大樹,祖國的棟樑。老師需要把學生當做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呵護,把他們視如己出,這樣才能夠為祖國的發展和貢獻盡一份師者應有的力量。
其次,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老師需要將民族精神和創新精神、愛國精神傳達給學生,只有學生的精神理想有了質的飛躍,有了質的提升,才有可能對中國的未來發展起到作用。我們都知道民族精神是維繫國家生存與發展的精神支柱和紐帶,只有學生擁有了民族精神,擁有了愛國精神,他才能夠為祖國的發展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你們認為把老師比作成蠟燭合適嗎?你心目中的老師是什麼樣的呢?
-
4 # 郭雲華
把老師比作蠟燭,是用來比喻老師的奉獻精神—燃燒自己,照亮別人。
有人把老師這一職業說成是太陽底下最光輝的職業,一點都不錯。老師是辛勤的園丁,培育祖國的花朵,他們默默無聞,樂意奉獻。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老師承擔著教書和育人雙重責任,他們把畢生的精力和知識毫無保留奉獻給學生,讓學生插上翅膀去遨遊世界。儘管他們和學生在一起的時光不是太長,只要師生一場,學生就永遠是他的作品和驕傲。甚至學生畢業多少年之後 ,他們仍然關注著自己的學生,每當他們的學生取得一點進步,他們便會由衷的高興。
-
5 # 心淡然者灑脫
春蟬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把老師比作蠟燭表現的是老師為祖國培養花朵,奉獻自己的愛,是一種無私奉獻的精神。
-
6 # 李興國lxg
教師是“蠟燭"、“春蠶”。長期以來,這種比喻幾乎成了教師的“專利”,它刻畫出教師工作的艱辛與奉獻精神,至今仍有不少教師以此作為激勵自己勤奮工作的座右銘,仍有不少領導以此來讚揚教師。其實,教師的價值遠不如此,比喻之後被忽略的幾個問題:
一是教學方面的問題。一味以“蠟燭、春蠶"精神,能提高教學質量,把學生培育成人才?否,現代教育科技的發展,對教師提出了過高的要求,教師不僅要捨得在教學上花時間,更要提高單位時間效率,教會學生有效學習,同時也要顧及自己的身體,為教育事業做出更大的貢獻。
二是價值取向方面的問題。“蠟燭"與“春蠶"都是以“捨生取義”為取向的,這種精神固然可嘉,但卻違背了義利對立統一的道德基本原理。
三是師德方面的問題。作為教師,他不僅受著“蠟燭”與“春蠶"這種理想人格的影響,也受著職業群體內以及社會其他群體的道德觀念的薰陶與衝擊,使他們在選擇道德原則和道德規範時面臨種種困境。既不利於教師社會的提高,也有悖於國際二十一世紀教育委員會所倡導的終身教育思想及當代的可持續發展觀念。
回覆列表
老師給學生一杯水,自己得有一桶水,老師重在奉獻,好老師是一把神奇的鑰匙,啟發學生智慧,引爆學生的潛能,點亮學生的心燈,引導學生成長,成為獨特的自己,發現人生的價值和意義。比如美國雷夫老師,把一批批窮民窟孩子培養成社會精英,實現人生華麗逆襲,突破社會階層限制,比如西南聯大,只存在8年卻創造了中國教育史上的奇蹟,因為開放包容民主個性化的學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