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在下古麒
-
2 # 梁老師說歷史
這個問題老梁來回答。
袁世凱這人那可是咱大華夏曆史大舞臺上叱吒風雲的人物,北洋軍閥的扛把子,還是他們的鼻祖,將整個大華夏攪動的翻天覆地的人。但有一個字號貼他那大腦殼上到現在扣都扣不下來——竊國大盜。原因無他,著名的二十一條以及他那白日做夢般的皇帝夢,一代梟雄的標籤離他就漸行漸遠嘍,就剩下一個字——奸,外加這竊國大盜四個字。
所以他的事,還真值得大傢伙掰扯掰扯,那麼題主的問題如何回答呢?老梁先給大傢伙來個總結,接著呢詳細的和大傢伙說道說道。
老梁覺得有句老話挺應景的:清官難斷家務事。袁世凱之所以到死都沒有回老家,就因為他那個破家的爛炕頭上蹲了一個心眼比針眼還小的當家大哥,這東西別的事幹不了,就喜歡和袁世凱對著幹。而咱這袁世凱能咋辦?只能是憋著一肚子的委屈,不配他玩了唄。所以袁世凱到死都不想踏進老家半步。
說道這裡,那些個好奇心很大的朋友,就要問了:“老梁,這袁世凱對他大哥做了嘛事?讓他大哥這麼惦記著他,搞得袁世凱都不想回家?”
就這破事,咱還得從根上講起。
開頭的事袁世凱的老爹袁保中在他們老家,河南項城那嘎達是有名的鄉紳,除了兜兜裡有錢之外,就是能生養。短短几十年的功夫,就整出了六個兒子,三女兒。
瞅著子孫滿堂的樣子,老爺子很開心,但回頭瞅瞅自己的兄弟袁保慶,官做的挺大,女兒整出幾個,這好不容易整出個兒子裡,還搞了個夭折,夫妻倆那個哭哦!
老爺子也挺心疼自己的兄弟,轉過臉看自己的妾劉氏生下的大胖小子袁世凱,但這當媽的也不爭氣,孩子哭的哇哇的,愣是出不來幾滴奶水。
老爺子一拍大腿根和自己兄弟袁保慶商量:“把俺那小子,過繼給你當兒子吧,我這也是沒辦法,他那個媽不爭氣,沒奶水,眼瞅著孩子都餓瘦了一圈,你看這整的!”
袁保慶一聽,很樂意,這就把袁世凱接到家裡,剛剛夭折了兒子的牛氏把袁世凱當親兒子養,把個袁世凱餵養的腦袋挺大,身子挺肥,不愛學習的混世魔王。
說道這裡,有人就要問了:“袁世凱咋就成了混世魔王了?”
咱舉個例子掰扯一下,當年袁世凱不愛學習,但袁保慶還是給整了個教書先生,天天拿著一把戒尺對著袁世凱吆五喝六的,這就被袁世凱給嫉恨上了。有一天乘著月黑風高的時候,袁世凱臉上掛上幾隻螢火蟲,藏樹後邊,先生路過,他跳出來扮鬼,把個先生好懸沒嚇死。第二天先生,直接辭職不幹了,把個袁世凱樂的滿大街晃悠。
咋說呢,看著小時候的袁世凱個性就是一個混蛋,但人家特孝順,成年以後兩母親,一個生母,一個養母走哪帶哪,生怕倆老人家受半點委屈。
老袁家的哥哥咱轉過頭來再瞅瞅和袁世凱作對的哥哥,這人叫袁世敦,是家裡嫡出的老二,用咱普通話講就是大房生的二兒子。
但老大夭折,這老二就成了家裡的“長門”。這人論學習也不咋地,這科舉和他一丁點關係都沒有,所以只能憑著家裡底子給他捐了一個“鹽大使”有帽子沒位子的虛銜。不過這帽子再虛,他也是正八品,還有當年滿清辦法的蓋有吏部大印的營業執照。就等著有人挪出個位置,自己蹲上去就得了。
這個時候的袁世凱,在朝堂上哪也是風光無限好,就把這所謂的家族長門給踹到了淮北搞了個候補待著。
大傢伙都知道這朝廷裡有人就是好辦事,雖然是候補,但袁世敦還是撈了不少的重要差事幹著,這叫啥?這叫撈資歷,這資歷足夠了,加上背後這麼一運作,咱就不候補了。
趕巧了山東來一巡撫,就把撈資歷的袁世敦給請去做了候補知府,管著一攤子事。要說這事慢慢熬吧,總有個出頭之日。
但山東這地界義和團的拳場多如牛毛,這啥東西多了都容易出事。其中一個叫李長水的領導和教民發生了衝突,這滿清的大頭兵一介入先把義和團的拳民給逮起來了。
李長水不幹了,這就通報了自己的上級,朱紅燈這就帶這三百人來撐場子和滿清的大頭兵就幹起來了。
袁世敦這就撈了個鎮壓的差事和朱紅燈幹了起來,但朱紅燈還真是個人物,把個袁世敦打的大敗,損兵折將的死了不少人,最後是被袁世敦給誘捕了。
這事搞定之後,那個讚賞袁世敦的山東巡撫走了,來了新的山東巡撫,這新官和袁世凱不對付,他拿袁世凱沒轍,這就藉著這件事下手整袁世敦,要來個殺雞儆猴。
得,袁世敦瞪著一雙無辜的大眼珠子,就以“縱勇擾民”的名義給革了職。帽子丟了,袁世敦那個氣呦,拍著胸口,跳著腳罵袁世凱不是個東西,自己替他遭了罪,還不出來給自己說個話,他有這麼個弟弟感覺丟人。得,這樑子算是結下了。
在這裡老梁插一句,這個時候的袁世凱那也是在風口浪尖之上,他的根基也是不穩的,如果他真的給自己的哥哥出頭,那後果也許就是被踢出了朝堂,再想回來就難了。其實袁世敦這破事,他也不想想,只有袁世凱不倒,他出來那是早早晚晚的事,但誰讓袁世凱攤上這麼個只能看見自己利益的小人哥哥呢?
這不到了後來,這事平息了之後,張之洞給袁世敦求情,袁世敦這事才平了,袁世敦這才官復原職。
你瞧瞧這事鬧的,沒有袁世凱的面子,晚清這麼大一個大臣能替他這芝麻綠豆大的玩意求情,開玩笑呢吧,但袁世敦這人就是不明白一直就嫉恨這袁世凱。
原因這不,袁世凱的親媽熬不住歲月的摧殘這就走了。袁世凱哭著陪著老媽的棺槨這就回到了項城,想要葬到袁家祖墳裡。
這個時候,袁世敦樂了,拍著大腿根叫好:“俺是袁家的長門,這袁家的事就得聽俺的。你媽活著的時候,是個妾!她死了,還是個妾!這祖墳哪是不能要的,瞅見沒祖墳邊上,那有一塊塊塌了地,就塞哪吧|!”
袁世凱可是個位極人臣的主,又是個大孝子,您不讓入祖墳,還塞了祖墳邊上,這說道哪裡,袁世凱都不能這麼幹。
好說歹說就是不同意。給袁世凱來個下馬威的袁世敦高興蹲大門口瞅熱鬧,。
袁世凱沒辦法只好另選了一處地,把母親葬在了另一塊地裡。
母親沒能葬在祖墳裡,成了袁世凱的一塊心病。所以從這一刻開始袁世凱和袁世敦就斷絕了所有的關係,而且再也沒有踏入老家項城一步。就是死的時候,留下遺囑葬在了安陽,沒有葬到項城的祖墳裡。
-
3 # 晚亭與落霞同暉
袁世凱做為清未民國初期的風雲人物,雖在史界飽受爭議,但做為一代梟雄,其歷史定位還一直倍受關注。
褒者講他是推翻清王朝的功臣,貶者講他是竊國大盜。好在歷史自有公斷。
袁世凱科舉無望,投軍行伍。竟逐步發跡,抗倭援朝使他漸露頭角,天津小站練兵,使他成為清朝新軍的統領。
本題的提出,發生在他山東巡撫任上,老母去世。本應葬在祖瑩。
中國封建禮教的規制是很嚴格的,那怕您貴為巡撫。袁世凱的母親屬小妾,而長兄則為正室嫡長子。按舊禮制,妾的墳應低半穴,儘管袁世凱哀求甚至下跪,終不得同意。憤怒之下,另擇墳地葬了其母,此生再無踏進項城。
袁世凱妻妾十一人,他選擇了其中的一位祖籍安陽洹上,在此購得三百多畝地,以修建袁宅和新建墳瑩。直到五十八歲因尿毒症去世,埋在這裡,稱為袁林。
這位袁大總統雖飽受爭議,鄉土觀念還是很強的,當時流傳京城的:只要會說河南話,就把洋刀跨。極能說明這一點。
他的孫子袁家駒就是著名的華裔美國物理學家。長朝來為中美交流做貢獻,其他孫子、曾孫輩也都在國內外各領域各行業以實際行動報效國家。
-
4 # 史論縱橫
去年過年的時候有一條新聞被刷屏,就是中國首富恆大老總許家印回家鄉看望父老鄉親,雖然已經刻意低調,但是陣勢在那了,看起來還是很震撼,2900億身家,富貴還鄉,想想這是多少華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縱橫年輕的時候,做夢都想有一天在外面混的出人頭地,開個豪車回到家鄉,哎,現在的確是回鄉,在外面混不下去,村子裡都拆遷了,家家是豪車,再看自己,為了供我讀書,父母把地賣了,拆遷沒有我家的事,每天騎個電動三輪車在回遷樓裡走,別人都會指指點點,XXX家那誰讀個大學連個工作都找不到。
(換車胎)
衣錦還鄉是每個華人的夢想,然而,最一開始他卻是一個貶義詞,就連許家印老闆都表示,自己這次回鄉“不為衣錦還鄉,只求回報鄉梓”。
為什麼許家印不說自己是衣錦還鄉呢?還要從這個成語的典故說起,這個成語最早是說楚霸王項羽,在推翻秦朝後,別人勸他定都咸陽,以圖天下,然而項羽卻說:“富貴不歸故鄉,如衣錦夜行,誰知之者”。這句話就成了後來的衣錦還鄉了。
結果我們看到了,項羽的霸業最終未成,劉邦以關中之地休養生息迅速崛起,在楚漢戰爭中擊敗項羽,奪得天下,這一個衣錦還鄉讓項羽丟的是整個天下。
人在成功後,衣錦還鄉並不難,難的是“衣錦不還鄉,還鄉不錦衣”!
從這方面來說,袁世凱在飛黃騰達後再也沒有返回老家,也算是一個明智的人。
袁世凱雖然也深受古代封建思想影響,但是相對來說,袁世凱有一些另類,這也跟他的出身背景和成長經歷有一定的關係。
中國古代以嫡長子繼承製為核心,以血緣關係維護古代的等級制度,而袁世凱並非嫡長子,所以處於封建社會被壓迫的存在,袁世凱本身就是庶出,又被過繼給了叔父,從幼年開始,袁世凱一直在濟南和南京、北京等地讀書,屬於一直在外闖蕩,與河南老家走動的就很差。
而袁世凱學習又不好,參加科舉考試,連續參加科舉考試,都沒能中舉,後來由文改武,透過戰場廝殺建立軍功一點點崛起的,所以傳統儒家要求人注重禮法這一點,在袁世凱身上是不存在的。
為什麼說袁世凱有點另類呢?就是因為袁世凱考不中科舉,後來主持清末新政的時候,親手終結了科舉,袁世凱被罵都是有一定原因的,得罪了不少讀書人。
袁世凱能夠走到清廷的高位,那是一步一個腳印,刀尖上添血自己闖出來的,不像他的哥哥袁世敦是嫡出,不用科舉依然可以捐個官來噹噹。
後來袁世凱崛起後,也是給了袁世敦開了些後路讓其去當官,袁世凱擔任山東巡撫的時候也把袁世敦調到山東,結果在鎮壓義和團的時候,袁世敦清剿不力被清廷罷了官。
有資料顯示,袁世敦被罷官完全是有人想要搞袁世凱,搞不了袁世凱就拿他哥開涮,藉助他大哥來搞抨擊位高權重的袁世凱,估計當時袁世敦也對袁世凱心生怨恨。
依照縱橫來看,肯定是袁世敦能力不足,你要是沒有紕漏,別人怎麼會抓到你的把柄。
當然,袁世敦不這麼想,他就是認為袁世凱這個弟弟不好。
大家都有一個習慣,就是一旦自己的利益受損,立馬就開始發難,想必袁世敦在家鄉也肯定說了袁世凱很多壞話,後來袁世凱生母去世後,袁世凱回到項城葬母親,當時袁世凱已經是朝廷高階大員,慈禧還親自下旨恩賞他母親為正一品封典。
按照母以子為貴的道理,即使其母親是妾室,也可以入祖墳的。
結果袁世敦堅決以小妾不得入祖墳為由不讓袁世凱的生母埋到祖墳,最後袁世凱只能另選一塊地方埋葬母親,從此以後,兩兄弟的芥蒂就沒有開啟。
據說袁世凱在安葬完事離開項城時,指天發誓,就是死了都不再回來!袁世凱死後,果真就葬在了安陽,實際上袁世凱還是挺明智的,傷心之地還是不要回了。
當然,儘管袁世凱後來再也沒有回鄉,但是袁世凱主政期間,張之洞還為袁世敦平反,朝廷准許袁世敦官復原職,其實,這就是當時的社會,儘管內部矛盾重重,但是大事方面還是不糊塗的,袁世敦死的時候,喪事還是山東巡撫孫寶琦幫忙操辦的,這些人給的可不是袁家的面子,而是袁世凱的面子。
-
5 # 滄海拾遺錄
袁世凱是晚清時期中國政壇的風雲人物,自幼不喜歡科舉,後來投奔其嗣父好友吳長慶,被派往北韓駐軍,在處理北韓親日派政變時處事果斷深得朝廷信任,回國後訓練北洋軍成效卓著,在“戊戌變法”時面對維新派遊說發動兵變囚禁慈禧太后時告密,由此平步青雲,最後更在辛亥革命爆發時攫取了革命的勝利果實,成為大總統,可謂是一代梟雄。
袁世凱是河南周口市項城人,父親袁保中有9個子女,除了袁世敦以外,都是庶出,袁世凱是父親姨太太劉氏所出。後來袁世凱被過繼給叔叔袁保慶,但是袁世凱自從生母劉氏過世下葬之後再也沒有踏入老家半步。原因就在於時任直隸總督的袁世凱希望生母能葬入祖墳,但嫡出的兄長袁世敦堅決不同意,認為劉氏不是正房,按照家族規矩,不準從正門出殯,靈柩也不能埋入祖墳。袁世凱兄弟由此反目成仇,袁世凱另外買了一塊地葬母,從此再也不踏入老家項城半步,即使是在醇親王載灃攝政時期,1908年,被朝廷以“足疾”為由開缺回籍養病,他也沒有返回家鄉,而是選擇在離家很近的安陽洹上村隱居了三年直至辛亥革命爆發重新出山。
回覆列表
袁世凱(1859年—1916年),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北洋軍閥領袖。字慰亭(又作慰廷),號容庵、洗心亭主人,漢族,河南項城人,故人稱“袁項城”。
袁項城是中國近代史上的一個大人物,可就是這樣一個大人物,偏偏就應了那句話,“富貴不還鄉”自出名之後就再也沒有踏進河南項城老家半步,就算是在死後,也是安葬於離袁家祖墳相遙千里的安陽。
那麼,民國的開國功勳袁世凱為什麼至死都不願意回到項城呢?這還要從一段兄弟間的隔閡糾紛說起。
1899年,山東境內掀起義和團狂潮,而此時的袁世凱正由工部侍郎調任為山東巡撫,鎮壓義和團運動。而此時的袁世敦(袁世凱哥哥)則是濟南的一名軍官,而且還是濟南的候補知府,可謂是前程可期,這個時候他正全力的同義和團戰鬥,打算多攢功勞,以求成功上位,但是,偏偏袁世敦就打了敗仗,不僅損兵折將,而且還放走了朱紅燈。這個時候朝廷震怒,再加上袁世凱政敵的煽風點火,所以袁世敦索性就被朝廷直接免官回籍。
這期間袁世敦也指望著弟弟袁世凱能夠幫自己一把,畢竟袁世敦能夠有這處分還有著袁世凱政敵的功勞呢。可是,袁世凱見哥哥如此,卻選擇置身事外以迴避引火上身。這個時候兩兄弟就開始出現隔閡,也埋下了仇恨的種子。
後來,袁世凱任直隸總督時,其生母故去,而袁世凱便向朝廷請假將母親的靈柩帶回河南項城老家,打算讓老媽落葉歸根,埋入項城袁氏祖墳。可是,袁世敦拒絕了這一請求,因為袁世凱的生母是“庶母”,所以沒有資格埋入袁家祖墳。袁世凱大為惱怒,與袁世敦據理力爭,可是拍板權在袁世敦手中,在封建家庭長兄如父,袁世敦才是一家之主,所以袁世凱也是無可奈何。
其實袁世敦的這個理由非常經不得推敲,歸根結底,還是因為袁世敦因為當年之事懷恨在心,偏偏不如袁世凱之願,以滿足自己多年來對袁世凱的怨恨。袁世凱在袁家碰壁,只能將生母埋入自己新買的墳地,但這件事情也在袁世凱心中成了一個陰影。從此以後,袁世凱與項城袁家再無往來,直至1916年6月,袁世凱因尿毒症不治而亡,最後歸葬彰德的洹上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