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職場筆桿子創業
-
2 # 薪動不如行動
雷軍曾說道:“一個靠譜的工程師頂100個普通技師,最好的人本身有很強的驅動力。很多人都說,找合夥人太難了,但我覺得很簡單你找不到人只是因為你花的時間不夠多。”
雷軍當年創立小米前,從來沒有硬體創業的經驗,因此要搞定硬體工程師其實非常困難,而雷軍當初的做法就是“用excel表列了很長的名單,一個個找合夥人”。
當初為找到一個硬體工程師,雷軍打了90多個電話,而為了說服一個硬體工程師加盟小米,雷軍與他連續談了10個小時,他始終不相信小米能盈利,雷軍就問他:“你覺得你錢多還是我錢多?”他說“當然是您錢多”,雷軍就對他說:“那就說明我比你會掙錢,不如我們倆分工,你就負責產品,我來負責掙錢。”而最後這個工程師選擇了加入小米,正是因為雷軍說的這句話。
小米是如何將員工變成內部合夥人的?
第一、初期員工的股份合夥:小米的創始人雷軍花費80%的時間來招人,20%的時間來用人,這讓小米從一開始就擁有8個獨當一面的事業合夥人。根據媒體上的公開資料顯示:雷軍持股77.8%、黎萬強持股10.12%、洪峰持股10.07%、劉德2.01%,典型的股份合夥制;而其餘初創期的40多名員工自掏腰包成為公司的原始股東。
第二、充分授權的扁平化組織:小米事業合夥人的“夥計們”各管一塊,充分授權,各自全權負責自己的一塊業務或職能,其他人不予干預。而其組織架構只有三級:合夥人-主管-員工。
第三、一流人才的保障:事業合夥人意味著共同的使命願景、共同努力、達成組織目標,因此對於事業合夥人的選擇、員工的選擇一定是找到最一流的人才,小米賴以成功的核心在於其事業合夥人隊伍、人才隊伍,靠的是有創新心態的靠譜的技能高超人才。
讓員工成為合夥人,企業贏得了什麼
1.員工出錢了,心也留在企業。
2.員工出力了,把價值貢獻給了企業。
3.員工關注盈利了,把成本、費用管控到位了。
4.員工齊心了,個人收入與團隊利益緊密關聯。
5.員工看得遠了,不再計較當下得失。
6.員工格局高了,站在企業發展高度做好經營、服務。
7.員工收入多了,員工為自己創造更多的回報。
8.企業盈利增強了,因為員工成為經營者,激勵來自增量,無成本壓力。
所以嚴格來說,合夥人不算是職位,合夥人是將員工與企業的利益捆綁在一起的一種激勵模式。
現在基本上可以認為市面流行三種合夥人模式:
合夥人就是名義股東(即股份),也有的將實際股東稱為合夥人,這只是名稱上的轉變。
由於公司治理結構的需要,註冊有限合夥企業作為持股平臺,在合夥企業中有兩種角色,一種是普通合夥人(GP,公司創辦人或控制人),一種是有限合夥人(LP,投資人)。
這裡的LP都是投資人,沒有決策權和代表權,分享的投資收益(即收益權)。
以打造團隊經營者為核心的增值合夥人(OP合夥人),OP出錢出力、做增量價值、分享增值收益。
這裡我們來說說李氏合夥人,也就是這幾年非常火的OP合夥人模式。
有一老闆3年前就打算給團隊做股權激勵,想來想去到現在什麼也沒做。這3年來,管理團隊流失大、人心不穩、業績下滑、利潤微薄,而老闆操心過度身體也不好。假設企業年利潤500萬,讓老闆拿100萬出來分給團隊,老闆可能心有不甘,但如果團隊將利潤提升到700萬,從增加的200萬中拿出利潤分享給團隊,相信很多老闆是願意的。而且,由於激勵是來自增值的部分,老闆願意拿出更大的比例,因為這並不會增加企業的激勵成本,反而會促進企業獲得更大的利潤。這就是OP合夥人模式。當員工收入高了,開始關心企業的經營成果了,而且注重自己的價值與貢獻,這樣的激勵既能把人留下來,更能激勵他去創造。
OP合夥人又分IOP內部職業合夥人模式和POP內部專案合夥人模式。
IOP 內部職業合夥人模式
IOP 內部職業合夥人模式:通常以上年實現利潤或毛利潤作為平衡點(基值),將本年增量利潤作為分享的基礎,讓管理層及公司骨幹投入合夥金,共同參與公司經營,並根據投入與貢獻狀況獲得公司增值利潤的分享。
IOP 的焦點在於讓管理層投身經營、做大企業產值和盈利,並共享企業超值增量利益,實現先從打工者到經營者,再逐步成為企業所有者的發展晉升歷程。
中小企業選擇IOP合夥人的三大原則:
1.標準適當原則。
一是內部合夥人不是真正的股東,因此標準不宜太高,當然,有的合夥人也可以先是股東或後來發展為股東。
二是內部合夥人要分享企業剩餘價值,具有影響經營成果的能力,標準也不能太低。
2.先成為的原則。
企業對合夥人一般都希望他能長期為公司服務,或者要求他已經為企業服務了一定的時間,在這個度上我個人認為,一是已服務時間通常達到6~12個月就可以考慮,二是讓擁有適當價值、基本認同公司價值觀、短期不會離職的員工先成為內部合夥人。這些人成為合夥人後,透過角色、利益影響思維,有了更好的歸屬感,他們就會一步步沉澱下來,最終成為企業的長期服務人才。
3.人本大於資本的原則。
內部合夥人必須出錢又出力,而且貢獻必須大於投資。出錢是為了留人留心,出力是為了有更好的合力、將來有更好的經營成果,由此透過更多的分享、收益,讓人才持續為公司創造價值與增值。
POP 內部專案合夥人模式
POP 內部專案合夥人模式:將公司經營內容從多個維度進行切割,並從中找出具有較大增值空間的經營專案,讓貢獻者出錢出力地參與該專案經營,並根據投入與貢獻狀況獲得該專案增值利潤的分享。
POP 的焦點在於讓更多的員工參與企業經營的過程,員工既出錢又出力,根據增量經營成果進行分配,實現全員經營。
什麼人可以成為 POP
POP 對參與員工的層次、貢獻等要求並不高,旨在讓更多對公司各分割專案、獨立經營單元有直接貢獻的員工,都能出錢出力,讓員工關注經營效果,並獲得增值收益的分配。
總結:
合夥人能夠與企業一起共患難,為了同一個理想去奮鬥,靠的是背靠背的忠誠與信任,這是單純依靠僱傭關係存在的員工所不能做到的。
-
3 # 星空揚波
“合夥人”能成為當今職場的熱點,是能動性迫切要求發揮極至的迫切需要。
職場“合夥人”,古代就有之,並不是當今時代的產物,也並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只不過是當今職場,將“合夥人”模式更加廣泛更加細緻地做了融合。
越來越多拔尖人材的湧現,也是“合夥人”模式在當今職場普遍流行和興起的根源,從而成為熱點。
能力擔當、責任分擔、各取所需、目標一致更將”合夥人“職場推向了白熱化。
當今創業大潮的推動、功利心態的驅駛、創業環境的最佳化、創業政策的鼓勵,讓大批的華人產生了創業的衝動。
創業是需要成本的,所以沒有資金有能力的人就瞄向了“合夥人”這種職位。
有資金沒能力的,想憑藉別人的能力、水平、技術讓自己的錢產生更大的資金價值,於是也瞄向了”合夥人“這種模式。
有資金也有能力的,因為個人能力的片面性和侷限性,也願意尋找“合夥人”去合作,共同創出更大的優勢。
由於國情的不同,對其他國家政策、風土人情不瞭解,但想在“別國”開闢一片天地的,很多也採取了職場“合夥人”模式。
於是“合夥人”職場模式在各種合力因素的推動下,就在當今社會白熱化起來。
那些有著獨特的能力水平優勢,包括在學校學取了高階專業技能的大學生,因為本身沒有充足的創業啟動資金,不仿考慮一下職場“合夥人”模式。這是在短時間內發揮自己水平,實現自己抱負的最好的方式了。
“合夥人”職場模式的興起,無疑將企業發展的模式推上了一個新高度,也是個人能力價值體現時效最短的最有效途徑了。
但是,選擇“合夥人”職場模式,也要當心合作陷阱。要仔細地甄別合作方是否真正有合作意向,並且要訂立清晰的合作條文,明確合作各方的責任義務。謹防被欺騙利用。
回覆列表
職場進入“合夥人”時代的標誌就是從俞敏洪建立“新東方”那個時期開始的,因為那個階段市場已經逐漸甦醒,個人很難駕馭市場的陰晴變化,很難應對市場各方面的難題。另外,“規範性”和“正軌”也是那個階段的熱點詞彙,無論從公司註冊成立,還是規範運營,都已經不是個體能夠掌控和運籌的事情了。所以,“合夥人”的萌芽在1993年那個時期便露頭了。之後,市場漸漸趨於完善和規範,職場更是如此,對員工的基本素養提出了更高的標準和要求,創業已經不是“單一領域”的事情,而是“多元化”的範疇了,“合夥人”的概念已經開始大範圍傳播,並在職場中大量實踐開來。現在,職場人已經達成的共識就是:要“雙贏”、要“競合”、要“團隊”!
我將圍繞“為什麼『合夥人』能夠成為職場的熱點職位”問題展開論述,著重從“職場的不同階段特徵”入手進行系統分析,下面的回答可以作為類似職場問題的標準教材來使用:
一、職場資源趨於『集約化』,『多元化』競爭和『交叉性』競爭成為職場主流“合夥人”萌芽出現以前,“職場資源”都是『點狀式分佈』,呈現出“分散型”的特點,個體不論遊走於哪一個領域,基本都可以得以生存和呼吸,空間感並沒有被壓縮。所以,個體靠單打獨鬥,憑藉一個人的力量,完全可以在職場中分得屬於自己的那塊蛋糕。
但是,隨著市場發展,職場形勢也在發生著變化,主要呈現出以下兩個特點:
(1)職場資源被一點點聚合,“集約化”的特點讓很多職場個體,,再也不能輕而易舉地享得蛋糕,需要透過合作、透過協作、透過團隊來完成;
(2)職場中的競爭形勢也發生了“質”的改變,由以前的“大眾化”競爭,變為“多元化”競爭和“交叉性”競爭。
“多元化”競爭和“交叉性”競爭,帶給職場個體的影響就是:職場的外部空間被壓縮,個體的單一能力無法應對外部職場的壓力,需要抱團前行,也就是“合夥制”才能達到目標。這是職場趨勢,無法規避。二、職場『資訊不對稱』的局面發生改變,『透明化』環境成為共識資訊化時代,解決了職場“資訊不對稱”的傳播壁壘,不再是過去靠打“資訊戰”便能競爭過對手、不再是以往靠打“時間差”便能勝出對手的時代。
既然職場“資訊不對稱”的環境被稀釋,似乎職場個體都站在了同一起跑線上進行競爭,但是“透明化”的職場環境已經深深地印刻在職場人的腦海裡,都明白職場今後的發展需要“團隊集聚優勢”,才能脫穎而出,佔得先機。
【舉個例子】:
小王是公司人力資源部們的副職,以前招聘員工的時候,都是小王一人,提前和人才市場做好對接,定點定時進行一對一、面對面地招聘,總能篩選出自己認為適合崗位的員工,似乎從不為招聘公司需要的人才而煩惱。但是,隨著網際網路資訊化的發展,招聘不再需要定點定時招聘,而是隨時網上線上投遞簡歷,人才再也不會有“空檔期”可供公司挑選,反而是公司要元件專門的招聘團隊,透過各種網際網路平臺和渠道,投資財力和人力,去為公司做宣傳,以便招聘到公司需要的員工。【案例分析】:
這種網際網路資訊化發展,對人力資源招聘方式帶來的改變,就是一個鮮明的寫照。以前“一個人”的招聘,變為現在的“一個團隊”的招聘,從側面反映出職場中的“合夥人”職位無處不在。
三、職位的『互動性』和『交集性』,促使職場的『橫向面』和『縱向域』在不斷延伸和拓展在“合夥人”職位出現以前,職場職位就像辦公室的“方格子”,員工與員工、同事與同事,都處於“隔離”的狀態,縱然是合作,也是“物理性”的合夥,在業務領域和能力範圍內,基本不會出現交集。
自從“合夥人”機制開始在職場盛行開來後,人們越來越發現,職場周邊的各個領域,無論是“橫向面”,還是“縱向域”,似乎都展現出了“互動性”和“交集性”的特點。對員工來講,“互動性”主要集聚在業務層面和能力層面,“交集性”主要體現在重疊性和交叉性方面,一個是“化學性”的改變,一個是“物理性”的改變。這兩個改變,是促使“合夥人”機制出現的主要原因。
四、職場『成功』的元素在“聚合疊加”,“合夥人”的砝碼越加越重在職場個體“單打獨鬥”的階段,想要在職場中打拼出一片天地,似乎只要靠一個人的勤奮、方法、資金、人脈等成功元素的簡單疊加,就可以達到目標。但是,隨著市場資源的集約化發展,隨著資訊不對稱的現狀被打破,職場個體想要獲得成功,個體力量明顯感覺有點單薄。
【舉個例子】:
老王是公司生產部門主管,在公司工作了13年,勤勤懇懇、任勞任怨。當初,老王初入公司前幾年,幹勁十足,一個人銷售的業績,就佔到了整個銷售部門業績的四分之一,很長一段時間始終居於單位個人銷售榜首位。現在,老王雖然不在銷售崗位了,主抓生產,但是老王總覺得自己力不從心,各種疑難事情撲面而來,讓老王疲憊不堪。連續兩個月,生產線的生產業績都在下滑。公司經理找了老王談了兩次話,沒過多久,經理給老王配備了兩名副手,一名專管協調應對,一名專責上產問題。結果,生產線當月生產業績就猛竄直上。【案例分析】:
老王后來和年輕人談起這個話題,老王說了一句話:“現在已經不是我們以前那個時代了,一個人幾乎可以撐起一個部門,現在還是要有助手,要建立團隊,這樣業績才能做上去。”雖然老王並不知道當下的“合夥人”職位,但是本質道理相同,生產線越來越細化,管理制度也趨於精細化,緊靠一個人去左右招架,是很難招架得住各種問題的。
五、“團隊”成為職場的主力,“合夥人”的背後是『效率』、『快節奏』、『同步性』的需求“團隊”一詞,雖然大家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大範圍講起,但是,“團隊”代替“個體”,成為職場的主力,這是既定的現實,無法改變。
從生產力的發展程序來講,個體與團隊,是一個由低到高的發展階段。職場中似乎有一個大家普遍認可的原則:不再提倡個人,處處講求團隊。個人的力量被拉低,當然並不是主觀意識去有意拉低它,而是職場的發展趨勢讓個體逐漸退出舞臺的中間部門,轉而由團隊來接替。無論是從科研學術,還是公司企業,團隊是提得較響的一個詞。只不過,“合夥人”職位是職業化的稱呼,“團隊”是“合夥人”名稱的形象化叫法。為什麼“合夥人”的職位能夠隨著職場的發展演繹而來?背後的本質就是“效率”的需求、“快節奏”的需要和“同步性”的需知。
所謂“效率”的需求,就是指職場工作追求的標準不再是簡單的完成,而是朝著“精細化”、“高標化”的方向發展;所謂“快節奏”的需要,就是指職場工作要契合時代的節拍,符合職場的發展節奏,更講求效率、更追求時間;所謂“同步性”的需知,就是指職場中不再以員工個體的進度為標準,而要對標同行業的發展進度來提升工作的進度。
六、結 語“合夥人”職位成為職場發展趨勢中的一個新元素,而且越來越受到職場人的 認可,並在觀念和行為上不斷驅使職場人朝向“合夥人”的領域和方向前行。畢竟,未來的職場發展,資源更為集約,成功的元素疊加度會越來越高,透明化的環境讓不對稱的資訊空間不斷壓縮,效率、快節奏和同步性的職場要求,促使著“合夥人”機制越來越完善、越來越健全。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