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墮落之心痛503
-
2 # 劍膽琴心01
第一,宋太祖趙匡胤,透過“杯酒釋兵權”的和平方式,消除了開國功臣對皇權的威脅。不僅如此,趙匡胤還立下“勒石三戒”的祖訓,要求子孫不得殺害士大夫,可以說算是對大臣們最寬容的對待了,這在歷史上也是絕無僅有的。
第二,秦始皇嬴政,秦始皇雖然焚書坑儒,然而他卻不殺功臣,他對手下將領充分信任,知人善用。
第三,光武帝劉秀,劉秀和功臣們關係都不錯。這些功臣被稱為“雲臺二十八將”。
第四,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是一代明君,跟隨他打天下的功臣,大多得以善終,他還命人建造凌煙閣,把二十四位功臣的畫像放在裡面,以示懷念。
-
3 # 淡墨青史
一般開國功臣都是與皇帝共患難,度生死的兄弟。因為他們的浴血奮戰,才換了皇帝現在榮華富貴,無論出於什麼原因去屠殺開國功臣的皇帝都是背信棄義,忘恩負義之徒。但好在這種皇帝在歷史上只佔少數。
不殺開國功臣的皇帝,當然首推我們千古一帝的秦始皇嬴政。
始皇帝奮六世之餘烈,剪滅六國,完成大一統。在這光芒四射的背景下,有著無數人為之奮鬥流血,因而完成建國以後,嬴政自然加以優待,加官進爵。
如:肱骨之臣李斯,位及人臣真正的一人之下,萬人之上;滅六國的將才王翦,不僅自己功成身退,而且他的兒子王離也被始皇帝重用;蒙氏家族的兄弟二人等等。
唐太宗李世民平定了隋末各軍閥的亂戰,為大唐的建立立下赫赫戰功,除了殺兄、逼父退位是他一生最大的汙點。
對待功臣是賞罰分明,跟隨著唐太宗起事的開國功臣都得到了重用,就連前太子的老師魏徵都被重用,足以見得李世民善待人才,知人善用,才有了後來的貞觀之治。
以上足以見得真正成大事的人都是心胸寬廣,知人善用的,只可惜始皇帝沒有處理好後世,使得二世而亡,令人感慨惋惜。
-
4 # 趣觀歷史
比如古代最完美的皇帝——漢光武帝劉秀。
事實上,並非所有開國皇帝都會像漢高祖劉邦和明太祖朱元璋那樣誅戮功臣,比如東漢開國皇帝劉秀。明末學者王夫之曾稱讚劉秀道:“三代之下,君臣交盡其美者,與光武為盛焉。”大意即自夏商周三代以來,直至明末清初的兩千餘年中,與臣下關係最為融洽的當屬東漢光武帝劉秀。
▲王夫之塑像劉秀雖然是以漢室宗親身份奪得天下的,但其家境與蜀漢昭烈帝劉備一樣,都是平民百姓,青少年時還是當地有名的種田能手。只是由於王莽篡漢,劉氏興兵討伐,劉秀才與哥哥劉縯一起參軍伐新。昆陽一戰,劉秀以少勝多,徹底擊敗王莽新朝政權,後來又割據河北並召集人才。發展壯大後,劉秀陸續擊敗其他諸侯,最後順利稱帝登基,建立東漢王朝。
▲王莽劇照在掃平天下的過程中,劉秀麾下先後湧現出馮異、鄧禹、耿弇、馬援等傑出武將,世人將其稱為“雲臺二十八將”。這些開國功臣的結局之所以不像前漢那樣,主要靠的就是與光武帝劉秀關係匪淺,而劉秀也因此被世人冠以“仁君”美譽,與臣下的關係被作為後世君臣關係之榜樣。劉秀能做到這些,固然有宅心仁厚的因素在內,但對於帝王而言,這並非決定性因素,主要還有三大原因。
▲綠林、赤眉起義路線圖第一,劉秀稱帝乃是天命所歸。兩漢之交,民間流傳著一個神秘預言,而且在劉秀還未出生時就已廣為流傳並被明確記載於史書之中,即“劉秀當為天子”。預言傳開後,民間出現一本名為《赤伏符》的書,專門講述劉秀如何力挽狂瀾重建大漢的事情。此事看起來有些匪夷所思,像是有人故意為劉秀登基造勢,但不論如何,民間百姓都認為劉秀乃是天命所歸的正統皇帝,若有人敢起兵造反,百姓們是不會支援的。另一方面,大臣們也因為這一預言而對劉秀服服帖帖,根本不會萌生取而代之的想法,而且也順理成章地認為劉秀後裔也是天選之人。直至劉秀孫子漢章帝繼位,都沒有大臣敢挑戰皇權。
▲漢光武帝劉秀劇照第二,劉秀登基時還很年輕。28歲起兵,不到三年就成功稱帝,劉秀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從起兵到一統天下,速度最快且最年輕的開國皇帝了。有意思的是,劉秀也算是歷史上學歷最高的開國皇帝,早年畢業於長安皇家太學,滿腹經綸詩賦,可以說是文武兼備。在起兵攻伐天下之時,劉秀麾下的將領們年齡幾乎都比他大,到劉秀65歲駕崩時,開國功臣僅剩下幾位沒有兵權又垂垂老矣的文臣,根本無法挑戰皇權。何況劉秀除學識卓越、深謀遠慮外,還有著無人可敵的個人魅力,這些才能讓他備受部下信服,極少有人敢對劉秀產生不臣之心,帝王如此強勢,誰能功高震主?所以劉秀也沒有必要對這些人痛下殺手。
▲東漢大臣劇照其三,劉秀知人善用。史書評價其用人施政方略是“退功臣而進文吏,戢弓矢而散馬牛”。王朝建立後,劉秀對前漢官僚管理制度進行了一定改革,讓那些功臣宿將們在高位退休後,依然能夠繼續擁有美名,並從制度與人文關懷上給予其關照,讓他們好頤養天年。如此一來,這些功臣們有吃有喝有錢花,還有著人人尊敬的好名聲,至於自己的子孫,都能憑祖蔭為官,表現好的還能封侯拜相。這樣一來,還有啥會冒著失去一切的風險去篡權造反呢?
參考資料:
《後漢書·卷一上·光武帝紀第一上》《試論漢光武帝劉秀的治國思想》
回覆列表
秦始皇就是一個不殺功臣的皇帝,戰國亂世諸侯割據,最後秦國在嬴政的統領下開始征戰六國統一天下,而這當中有不少武將在沙場上立功,如漢朝名將李廣先祖也是唐朝皇室的先祖李信,還有四大戰神中王翦的兒子王賁蒙家的蒙驁蒙武,還有就是李斯和導致秦王朝滅亡的奸臣趙高,李信雖然滅亡楚國的那段事情上低估了楚國的實力,導致二十萬幾乎可以說全軍覆沒,但嬴政並沒有因為這件事而殺了他,嬴政是親自去瀕陽請王翦再次出山滅楚,這才提李信擦了屁股,而李信在滅亡燕國的事情上立了功,而王賁把魏國給滅了,王翦大家都知道,他滅亡了強大的楚國,而蒙驁是在五國攻秦的戰爭中戰死,而蒙武最後壽終正寢,而蒙家不僅沒有被嬴政殺了甚至蒙恬和蒙毅得到了秦始皇的寵信,還有就是李斯,李斯在秦朝建立後為秦始皇初定了全國範圍的統治制度,他建議秦始皇施行郡縣制,原因就是如果再施行分封制的話天下還會出現諸侯割據的局面,所以李斯是輔佐秦始皇消滅六國後又為他出謀劃策的功臣,最後就是趙高,趙高是秦始皇身邊的一位宦官,由於他精通秦法所以嬴政讓他教胡亥學習秦法,而趙高在前期對秦始皇還比較忠心,秦始皇也知道,有一次趙高犯事了,蒙毅下令判趙高死刑,而且是凌遲處死,可最後是秦始皇看在趙高忠心侍奉他還有就是勤勤業業的教胡亥秦法的份兒破例放了他,還讓他官復原職,最後呢嬴政死後蒙恬蒙毅被趙高逼死,李斯被趙高脅迫立胡亥為皇帝,讓扶蘇自殺,最後胡亥繼位趙高趁機把李斯也害死了,李斯最後被夷族自己被腰斬,趙高篡改秦始皇的法律,使得民怨四起最後被秦王子嬰所殺,而子嬰卻看著秦王朝快滅亡而束手無策,最後大家也知道了,劉邦被迫讓出咸陽,項羽開始對嬴氏皇族進行清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