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莫安營

    飽暖思淫慾,飢寒起盜心。古人早已對得相當工整。世俗流傳極廣的《增廣賢文》書中,就收集了這句話。實在說,此話頗貼切人的心理,而且符合科學規律。

    閣下若要改成“貧賤起盜心”,就不高明瞭。因為,所謂“貧賤”,暗示了人的一種等級,而且語義模糊。而“飢寒”則更多是指一種生活狀態,而且指向清晰:餓、冷。又餓又冷的狀況是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即使他出生在富貴之家。

    所謂“貧賤”之人,未必“起盜心”。所謂“富貴”之人,也未必“起盜心”。而在忍飢挨凍、生死攸關之時,不論他時何人,大約難免要“起盜心”。正因如此,那位“不飲盜泉之水”的高人,才被俺們樹為大神,膜拜不已呀!莫言所寫的黑孩去偷生產隊的紅蘿蔔,竟發現是一顆金色的外殼包著銀色液體的紅蘿蔔,真是餓得不行!所以俺們對黑孩充滿理解與同情。

    自從基因被發現後,談論生物個體就進入了基因層面:都是基因惹的禍!基因有一個顯著的特徵,姑且稱之為:自私。對此,英國生物學家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The Selfish Gene)一書做了完美的詮釋。

    比如,廣泛存在於生物中的利他行為,似乎與達爾文的演化論相悖。其實不然。工蜂的甘願犧牲,是因為蜂王能更好的傳遞自己的基因。細菌的自殺,是為了不留給噬菌體繁殖的的機會,從而保護與自己有相同基因的同伴。

    比如,人為什麼天然的對自己的兒子比對侄子更好?是因為兒子的基因一半與自己相同,而侄子的基因,則只有四分之一與自己相同。由此看來,俺國古代儒家的有等差之愛是實誠的說法,而墨家的兼愛則不免有些誇張。

    自私的基因,它的首要任務就是保住自身並傳下去。所以,生命首先要活下來。活下來後的第一要務就是繁殖。

    飢寒交迫,肚子餓得咕咕亂叫之聲如雷鳴時,道德的呼喚聲不免就會漸行漸遠,以至弱不可聞,偷盜之心,油然而生。要活下去,就要補充能量、要吃喝。偷個雞,摸條狗的念頭,也許就冒出來了。

    吃飽喝足後,傳承基因的繁殖慾望就蠢蠢欲動。這個轉移順理成章,大約是自私的基因控制的。而基因為了讓人樂於接受這個制度安排,就把飲食、男女包裝成充滿愉悅的過程。畢竟,如果苦哈哈的,誰願做啊。

    但有一個問題,世上的制度、義理、學問等等,就像去扶醉人,結果往往是扶得東來西又歪。色慾過程的愉悅,則會使一些人沉溺其中,以至自取滅亡。有人問孔子,民貧,咋辦?孔子說,富之。人又問,富了,又咋辦?孔子說,教之。這時就需要興起教化或自我修養了。

  • 2 # 山河之月色

    有人極力美化、鼓吹、粉飾貧賤、貧寒之時,胡說八道地說: 這個年代的人最樸實,都出現了夜不閉戶,路不拾遺的大好局面 …… 真是鬼話連篇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泰迪總是抖擻毛和搖頭是什麼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