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崎峻戰史

    謝邀!這個問題我來談談!從題面看,題主想問的是太平軍使用、購置和製造火器的情況,談到這個問題,筆者又忍不住翻出電腦硬盤裡的《投名狀》,重溫舒城之戰中“搶錢、搶糧、搶娘們”的戰鬥動員和山字營面對太平軍火槍隊的自殺式衝鋒。說真的,當年第一次看這部影片時真是顛覆了我對太平軍的印象,片中太平軍盔明甲亮、槍炮齊備,遠勝清軍,不過依據史料記載,這一形象顯然是導演的藝術加工,實際上在清代,沉重的金屬盔甲已經逐步被輕便的布甲、棉甲取代,而至清代中葉後連布甲、棉甲都已不多見,到太平天國戰爭時,交戰雙方基本都沒有裝備盔甲,基層官兵只穿號衣而已,所以影片中身穿鐵甲的太平軍和穿西式胸甲(這個更搞笑)的清軍在真實歷史上是不存在的,(有點扯遠了),不過,影片中太平軍大量裝備火槍、火炮的情節倒是有歷史依據的。

    影片《投名狀》中的太平軍火槍隊。

    首先需要說明的是,太平軍早期能夠節節勝利與武器裝備並沒有太大關係,洪秀全率拜上帝教信徒揭杆於廣西的窮鄉僻壤,其武器裝備僅限於製造粗陋的冷兵器,甚至是農具,後來透過與清軍交戰的繳獲逐漸改善裝備,其中也包括火炮和火槍。太平軍能在幾年工夫縱橫南北,定鼎江淮,威震京畿,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清廷的正規武裝八旗綠營早已腐朽,不堪作戰。太平軍非常重視火器,尤其是火炮的運用,除了戰鬥繳獲外,太平軍在定都天京,建立政權後還專門設立了火炮製造機構,自行鑄造火炮,史料記載,太平軍可以製造炮身重量在30斤到3000斤的各型輕重火炮,同時對火炮的作戰使用做了明確的規定。現在,在江西、安徽、湖北、浙江、江蘇等地都有發現太平軍制造的火炮,其中最重的達1000斤。當然,太平軍所造火炮都是中國傳統樣式的前裝炮,難以與近代西式火炮相比。

    影片《投名狀》中的太平軍火炮陣列。

    太平軍不僅大量裝備舊式火槍火炮,還在戰場上繳獲了更先進的西式火槍、火炮,裝備自身,在認識到西式槍炮的先進性後,太平軍還積極向外商購置,甚至組織仿製。1860年,忠王李秀成率軍西征,佔領蘇州、常熟、崑山等地時,當地官紳透過上海買辦購置洋槍洋炮,聘請美國軍官華爾招募外籍人士組成洋槍隊,對抗太平軍,結果在松江、青浦等地連續被太平軍擊敗,其槍炮多被繳獲,反而成為太平軍的裝備。《李秀成自述》中記載,青浦之戰“殺死鬼子兵六七百人口,得其洋槍兩百餘條,得其大炮十餘條。”後來,在江浙地區作戰的太平軍經常使用洋槍洋炮作戰,給清軍以重大殺傷。1862年,李鴻章率淮軍進攻江浙時就領教了太平軍火器的威力,稱李秀成部“專用洋槍,力可及遠”,隨後大力購置洋槍洋炮,改善淮軍裝備。太平軍不僅使用繳獲的西式槍炮,還設法透過上海的買辦向外商購置槍炮,並聘請外華人訓練炮手,李秀成還曾組織人力進行仿製工作,但成效不詳。李秀成在臨終前寫下了“與洋鬼爭衡,務先買大炮早備為先”之語,可見近代槍炮的威力給這位太平軍名將留下的印象之深。

    老版連環畫《太平軍痛打洋槍隊》的封面。

  • 2 # 趙志軍001

    洪秀全既然能扯旗造反,他必定得使用武器,而當時的清政府對武器的控制是很嚴格的,就像今天的禁槍一樣,決不允許民間私藏兵器。

    他們的武器是從哪兒來的呢?

    至於說他製造武器,這個主要原料鐵,不但在清朝,就是在整個封建社會里,政府控制得非常嚴格,一個鹽一個鐵,那是政府直接控制的,鹽是主要稅收來源,對於鐵控制的是相當的嚴格,因為鐵既能打造農具,又能打造生活用品,還能打造殺人的武器,直接威脅統治者的安危,而用鐵打造兵器,又不是什麼尖端的技術,只要將一些個農具和鐵鍋,用碳融化之後即可打造兵器。

    但在太平天軍裡也使用了不少火槍火炮,其實擁有火槍,火炮也不是什麼難事,在民間有不少打鐵的作坊,他們完全可以鑄造,因為火炮在宋朝時期就已經用於軍事了,其這種鑄造工藝在清朝末期,更不是什麼尖端技術。

    那個時候的火炮還不是什麼使用炮彈的滑膛炮,而是填充火藥的純火炮,這些火藥製造技術,已經在民間流傳了上千年,俗話說沒見豬肘子還沒見過豬跑嗎?照葫蘆畫瓢,那是很容易將火槍火炮製造出來的。

    但是唯一的製造槍炮的原料,那個鐵是個問題,其實問題不大,因為在太平天國控制的區域內也有鐵礦,既然有鐵礦,就不愁有鐵了,既然有了鐵,那槍炮兵器自然就會找出來的。

    不用說別人,就說美華人,有史以來就愛販賣軍火,賺取豐厚的利潤,只不過在後期與清軍,聯合剿殺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他才斷了與太平天軍的軍火貿易。

    至於太平天軍買軍火的錢,來的就更容易了,打家劫舍,搜刮民財,那是賺錢的最捷徑方式。

  • 3 # 陳悅漫步海邊

    近代軍事史的問題問海研會就對了,陳悅來解答。

    自造武器

    太平天國起義初期,起義軍所使用的武器其實是以冷兵器為主,輔之以抬槍、鳥槍之類的火器,早在金田起義時代,太平軍中就出現了開爐鑄炮的情況,即自行鑄造火炮,不過數量有限,質量也很一般。

    (太平天國仿造的洋式前膛炮)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之後,因為軍事作戰的需要,在太平天國政權體系中專門設立了一系列負責軍械生產的機構,包括生產槍炮的典炮衙,修理、仿造洋炮的洋炮館,生產子彈的鉛碼衙,生產銅質火炮的銅炮衙,生產炸藥的紅粉衙,生產火藥的典硝衙等。

    根據文物實物來看,太平天國自行生產的火炮主要是前膛炮,採用鑄造法,通常炮身會帶有銘文,內容主要是鑄造時間、鑄造機構等,據說所製造的最大規模的火炮是3000斤大炮。

    太平天國自行生產的火槍,主要還是抬槍、鳥槍之類的較為原始的槍械,其中抬槍被太平軍稱為長龍,鳥槍稱為營槍。除此外,太平軍也製造和使用當時湘、淮軍所採用的噴筒(稱為花筒)、火箭、地雷、炸藥包(稱為紅粉包)等火器。

    (太平天國軍事文獻中的陣法規範)

    繳獲武器、走私武器

    繳獲的清軍武器中,除和太平軍所用相近的傳統火器外,在江蘇一帶作戰期間,太平軍已經開始繳獲到洋槍洋炮。而走私的武器,更是以洋槍洋炮為主。

    太平天國走私西洋新式武器,並不是從廣州、香港買來,而是以江蘇、浙江地區為主,其裝備的規模十分驚人。這種武器的來源,一方面是上海、寧波等地的西方軍火商為了謀取暴利,而冒險透過清軍防區出售給太平軍,另一方面則比較誇張,即參加完第二次鴉片戰爭的英法聯軍部隊,也偷偷摸摸搞些私賣軍火的生意。

    根據史料記載,太平軍透過繳獲和走私獲得的先進西式軍火,以步槍為主,據估計在1860年初天京、蘇州一帶的主力太平軍中,洋槍的裝備比例已經達到四分之一強,即數萬之多。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說《荀子》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