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兔肉菌

    以太起源

    以太一詞源於古希臘。愛奧尼亞學派最終發展出世界的四種本源:水,火,土,氣。四種物質。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在四種元素上添加了第五元素:以太。在亞里士多德的模型裡。我們的世界分為月下世界和月上世界世界。月下世界是短暫的會腐朽的,由四種元素構成。而月上世界,則由親而且透明的以太組成,是完美的,是永恆的。

    以太的發展

    笛卡爾反對超距離作用,認為力不可能瞬間產生,所有物體間的作用力都需要依賴媒介傳播,不接觸的物體,實際上透過以太這種物質為媒介產生了相互作用力。如電磁力,引力皆是如此。

    牛頓同樣反對超距離作用,也承認以太的存在。並拓展了以太的模型,將其描述成一種有密度梯度的,可以彈性運動的流體模型。

    1801年楊氏雙縫實驗證明了光是一種波,那麼光波傳播的介質是什麼?有科學家認為光就是以太的彈性振動,也就是說光波的載體就是以太。既然光波的載體是以太,那麼以太相對於地球的速度是怎樣的?

    兩朵烏雲其一

    天文上的光行差現象支援地球是相對於以太運動的,但1887年的邁克爾孫-莫雷實驗卻顯示地球是相對於以太靜止的。這就是1900年英國皇家學會迎接新世紀大會上,開爾文勳爵口中的兩朵烏雲之一!

    以太的終結

    1905年狹義相對論橫空出世,在相對論的時空觀中不同速度的人們的時間,距離都是不同的,這不僅粉碎了絕對空間和絕對時間,也平息了幾千年來人們關於以太的爭論。物理學迎來了新的一頁。

  • 2 # 物理文化與施鬱世界線

    施鬱(復旦大學物理學系教授)

    以太(英文:aether或者ether,乃至æther),又稱精髓(quintessence)起源於古希臘神話,意為純淨的空氣,是神呼吸的空氣,充滿了他們周圍。後來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將它當作第5中基本元素,認為它是半透明的,在天體附近作圓周運動。“精髓”及其提煉在中世紀鍊金術中特別流行。

    後來,“以太”出現在物理理論中。17世紀,牛頓曾在他的《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中,用以太來解釋引力的傳遞。他將以太當作一種連續不斷地向地球表面流動的媒介,在地表會被吸收和擴散,他用以太的迴圈作為對引力超距作用的解釋。在後來的萬有引力定律中,以太不提了。

    18-19世紀,約翰•伯努利認為空間中充滿了以太,有很多漩渦,導致以太的彈性,由此傳播光粒子的傳播。而惠更斯(Christiaan Huygens)的光波動說中,光是以太(無處不在的彈性媒介,密度為零)的橫向振動。後來麥克斯韋集經典電磁學大成,建立電磁理論,其中電磁波傳播需要媒介,這個媒介就被當作以太,或者說以太狀的媒介。

    但是物理學家一直沒有發現以太。著名的邁克爾孫-莫雷實驗證明,不存在地球相對以太的運動。所以以太這個概念根本就沒有存在的基礎。 因此,人們認為, 邁克爾孫-莫雷實驗否定了以太的存在。

    邁克爾孫-莫雷實驗可以用愛因斯坦的狹義相對論簡單地解釋:光速在所有慣性參照系中都是一樣的。

    今天我們知道,電磁波和引力波本身就是物質,它們的傳播不需要媒介。也可以說,時空本身就是媒介。

  • 3 # 王世雄4

    以太是絕對靜上的光的傳播媒介。上述定義是根據之前業界的流行概念總結的。它有兩個要點:一是絕對靜止,認為任何運動都是相對於以太運動。二是光的傳播媒介。之前,業界認為光是一種波動,並認為所有波動皆如水波聲波一樣需要介質才能傳播。

    根據邁克爾孫.莫雷實驗,發現光速與光源運動無關,業界據此否定了以太。竊以為,該實驗並沒有證明以太不存在,只能說否定了以太是絕對靜止的。如果認為以太始終圍繞在物質周圍,和物質一起運動(即與物質相對靜止),同樣可以解釋邁克爾孫.莫雷實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孩子學架子鼓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