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墨鄂州

    說到李恪想必大家都不陌生,他是秦王李世民最喜歡的一個兒子,但是這個人的一生卻不是那麼好運的。說起這個,最重要的就是李恪的血緣,他身上留著隋朝的血,因為他的親生母親是著名的隋煬帝的女兒。大家應該都看過一些講述李世民的電視劇,其中的楊吉兒的原型就是李恪的母親。說到這個人,她雖然是楊廣的女兒,卻一直沒有被冊封為公主,楊廣對這個女兒根本不上心,不給她冊封,出門遊玩的時候只有嫡公主南陽公主的份兒,把其他公主都留在了宮裡,李恪的母親就是那不受父皇喜歡的倒黴催的公主之一。後來隋朝滅了,這些公主也就成了俘虜,被當成戰利品派給了皇子和有功勞的大臣們。

    就算是分戰俘,這事也要看地位的,高地位的自然分給地位高的皇子,也就是太子,再順著太子往下分,楊吉兒就分到了李世民手上,畢竟那時候李世民不是太子,當朝的太子是他的哥哥李建成,李世民再怎麼厲害也不過是一個受重視的親王,待遇自然比不得太子。

    由此也可見,楊吉兒的地位就算是在隋朝也只是個一般的公主而已。還在楊吉兒的肚子很爭氣,她嫁給李世民的第二年就給李世民生下來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就是李恪。婚後第七年,又給李世民生下了第二個兒子,取名叫李愔。當然楊公主的真名並不叫楊吉兒,在這裡只是為了方便表述,歷史中的記載只是稱她為楊妃。其實說是妃,楊吉兒的位分也就是個嬪而已,只不過是九嬪之首罷了,李世民後宮中的四妃之位裡壓根就沒有楊吉兒的位置。唐朝的妃位裡一是貴妃,李世民的貴妃是韋貴妃,二是淑妃,李世民的淑妃是楊玄獎的女兒,也就是著名的楊淑妃。第三個是德妃,只不過李世民的陰德妃不爭氣,或者說是她的兒子李佑不爭氣,意圖謀反,被李世民發現,陰德妃也因為這件事情而受到了連坐而死,後來這個位置被燕賢妃補上,至於排在最後的賢妃,那就是爭賢妃了,是用來補燕賢妃的空位的。

    由此可見,楊妃的妃位,是在她死後才被晉封的。不得不說這個女人也真是可憐,爹不疼的,自己的丈夫也不愛自己,還因為自己的身世牽連到了自己的孩子,據說因為她是隋朝的後代,李恪丟了當皇帝的機會。還有一個說法就是,這也怪不得楊吉兒,是李恪自己不夠爭氣,沒能得到父王李世民的賞識,俗話說母親的地位全憑兒子在皇帝那兒的地位,李恪和李世民的感情一般,他的母親不受寵也就不足為奇了。這一點在封地上也可以看出來。

    李世民給李恪的封地很偏,資源也不好,和其他皇子相比較可以說是差了很大一截。據說李世民因為給他的三個嫡長子太多的恩賜,而被大臣上奏提意見,這麼看來,李世民這個父王是得有多偏心啊。

    李恪在15歲的時候就被李世民送到封地去了,一點都不顧及他年齡還小,也不顧及楊妃對兒子的思念之情,執意送他走。相比較李世民對其他皇子的態度,有的是一直留在皇城中,有的是二十多歲才送出去。其實說白了李世民還是對李恪有忌憚,即使是自己的兒子,畢竟身上還留著前朝的血,還是個庶長子,萬一以後和自己的嫡長子爭奪皇位可怎麼辦,乾脆早點送出京城,以絕後患,並且不讓他們母子相見,也是方式前朝後宮為了爭皇位而搞事情。其實李世民糊塗,對皇位威脅最大的並不是這個從小到大都不受寵的李恪,而是另有其人。

    李世民的那些兒子還有後宮的那些封了妃位的妃子,都不是什麼簡單清淨的人,都是暗自有自己的野心,到了時機就在背後密謀籌劃,李世民對這些兒子們越是寵愛,這些兒子們就越是肆無忌憚。他們越來越放肆,做出很多讓皇上失望的事情,甚至是為了爭奪王位而對自己的親兄弟下手。李世民要麼是太愛自己爹孩子,要麼就是糊塗了,即使知道他們錯了,也還是不忍心殺掉他們,他很心痛,但不論怎樣還是要保住自己孩子的性命,李恪沒有參與到爭奪的是非中來,但是李世民為了保住自己其他的兒子,也為了穩住群臣的心,竟然用政治手段把李恪拉到這些鬥爭中來,最終也是間接導致了李恪的慘死。

  • 2 # 夢中花鏡中人

    李恪作為四皇子,他的母親是前隋朝的公主,就這血統問題,他就不可能被立為太子,而且之前反隋建立唐朝,就是在世家的支援下成功的,所以在唐朝,世家的勢力是比較龐大的,世家也是絕不會允許讓李恪當皇帝的。因此在李世民的皇子中,太子李承乾是自己作,涉嫌造反,一手好牌被他打爛了,二皇子李泰是與李承乾作對,讓李世民傷透了心,因為李世民就是殺害兄弟奪的皇位,所以他對於兄弟之間互相傷害這種行為是厭惡的。皇后死後他便把李治一直接到他的身邊自己撫養,更傳位於李治。李治作為皇帝也是佔了運氣的成分居多,第一:他是皇后所生,是嫡子。

    第二:兩個親哥不爭氣,特別是李泰,他的才能那些都是很好的,如果不是因為他嫉妒,令李世民傷透了心,皇位極有可能是他的。

  • 3 # 國學微知

    吳王李恪最終沒被立為太子,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勸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分析如下:

    一、李恪有可能成為太子

    李恪(619-653年),在李世民的14個兒子中,他排行老三,生母楊妃是隋煬帝楊廣的女兒。比李恪年長的有曾做過的太子的李承乾和楚王李寬。李承乾是長孫皇后所生,是嫡長子,所以早早被立為太子。李寬很小就過繼給了楚哀王李智雲,而且早逝,沒有後代。因此,李恪是李世民庶子中最年長的。

    (吳王李恪,電視劇劇照)

    武德三年(620年),李恪不滿兩週歲,即被封為長沙郡王;武德八年(625年),改封漢中郡王;貞觀元年(627年),晉封漢王,次年又改封為蜀王,是與越王、燕王同時受封的。李恪起初因為年幼沒有就國,幾年後被任命為齊州都督,離開京城赴任,這時他大概15歲左右。

    當時可能有人勸李世民不要讓這麼小的孩子離開父母。《新唐書》記載,李世民解釋說:我難道不想常常見到李恪嗎?我這麼做是希望他們早點定下名分,讓他以藩王的身份做朝廷的屏障。等我死了以後,希望他們兄弟之間沒有危亡之憂。

    貞觀十年(636年),李恪改封為吳王,這一次是與魏王、齊王等六個親王一起受封的,這一年李恪17歲。接著,李恪拜為安州都督,轉赴安州任所。

    (李世民畫像)

    新、舊唐書中都記載,李恪“有文武才,善騎射”。李世民很器重這個兒子,常常說他像自己。在李世民的兒子中,李恪的威望是比較高的,群臣中也有不少支援他做太子的人。

    李世民晚年,在立太子方面費盡了心思,也傷透了心。先是兩個年長的嫡子李承乾和魏王李泰爭鬥,李世民廢掉李承乾的太子之位,流放了李泰。這時候,太子的候選人只剩下兩個人:唯一的嫡子晉王李治、庶長子李恪。

    關於立哪一個為太子,李世民是有些猶豫的。《新唐書》載,他起初立李治為太子後,有想著立李恪為太子。這時候,一個關鍵人物出場了,那就是長孫無忌。

    二、長孫無忌勸阻的作用很大

    長孫無忌是唐朝重要的開國元勳。長孫無忌的妹妹,是李世民的正宮皇后。李世民太遠起兵前,兩人就是好友。李世民把他比作自己的管仲,曾說:“我有天下,多是此人力。”在李世民為開國元勳建的凌煙閣上,長孫無忌在24位功臣中排名第一。可以說,李世民對長孫無忌基本上是言聽計從的。

    (長孫無忌,電視劇劇照)

    當李承乾、李泰出局後,長孫無忌把全部心思用在扶植李治當太子上。因為李世民的兒子中,只有李治和他有血緣關係,是他的親外甥。李世民提出立李恪為太子的時候,長孫無忌出來堅決勸阻。

    李世民問他:你難倒因為李恪不是你的親外甥才要這樣嗎?況且這個孩子英武像我,說不定將來還能保護你呢。

    長孫無忌說:晉王李治仁義厚道,是能夠遵守成法的賢明之主。而且舉棋不定就會敗事,何況在立太子這樣的事兒上呢?

    李世民這才打消了立李恪為太子的念頭,李治的太子寶座在舅舅的力爭先算是坐穩當了。但是,李世民和長孫無忌商量這件事兒,讓長孫無忌從此嫉恨李恪。《舊唐書》載,此後長孫無忌對李恪“深所忌嫉”;《新唐書》載,長孫無忌對李恪“常惡之”。

    我們可以說,立誰為太子,最終定奪的是李世民本人,但我們不能否認長孫無忌的意見發揮了重要作用。之所以會這樣,大概有以下幾個原因:

    第二,李世民是透過骨肉相殘上臺的。他的嫡子李承乾和李泰奪位之爭暴露後,他實在不願意再讓兒子們出現骨肉相殘的悲劇了。

    第三,李世民覺得李恪像自己,文武全才,有英雄氣概。但這樣的人難保不會對威脅到自己的兄弟下手,他自己就是個例子。在當時看來,李治確實是個長孫無忌所說的“仁厚”之人。這樣的人做皇帝可能不如李恪,但至少不會隨便對兄弟們下手。

    三、毛澤東說,李世民“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毛澤東有著深厚的歷史功底。他讀《新唐書·李恪傳》時,寫下了這樣一段批語:

    李恪英物,李治朽物,知子莫若父。然卒聽長孫無忌之言,可謂聰明一世,懵懂一時。

    從這段批語中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認為李世民捨棄文武兼備、“英果類我”的李恪,立為人柔弱,少雄主才略的李治,是犯了糊塗。

    (《毛澤東讀文史古籍批語集》截圖)

    長孫無忌為了一己私念,讓李世民犯了糊塗,結果造成了唐王朝、李恪和他自己的三重悲劇。

    就國家來說,李治這樣的“朽物”做皇帝,導致武則天篡權,改國號為“周”,許多宗室大臣,因為忠於李唐王朝被武則天誅殺。

    就李恪來說,由於長孫無忌始終忌憚他。唐高宗上臺後,長孫無忌借駙馬房遺愛謀反案,把李恪牽連進去,導致李恪被殺,時年僅35歲。李世民想保全兒子的心願,最終也沒達成。

    就長孫無忌來說,下場也很悲慘。李恪在刑場上詛咒他說:如果社稷有靈,長孫無忌將被滅族。李恪冤死六年以後,長孫無忌也被人誣告謀反。當年他力保的外甥唐高宗,給了他個賜死的結局。

  • 4 # 嗔痴歷史觀

    李恪最終沒有被立為太子,雖然有長孫無忌的勸阻,但是這並不是主要原因,試想如果李世民真的打算立李恪為太子,又怎麼會跟李治的舅舅長孫無忌商量呢,那不是自找沒趣麼?

    從歷史的角度來看,李世民之所以不立李恪為太子,是出於多方面考慮的。

    一、繼承製度以及傳統

    唐朝李世民的時期,繼承一般是根據長尊以及輩分來立太子。這樣一來,能勝任太子的就是皇后長孫氏的三個兒子李承乾、李泰、李治。

    按照輩分,長子李承乾早早就被立為太子,可是此人有身體缺陷並且自己也很自卑,再加上李世民不是很喜歡他,就導致李承乾想效仿李世民發動兵變逼位。

    可惜人算不如天算,聰明的李世民一眼看穿李承乾的陰謀,一氣之下廢除太子,將太子一位空缺出來。

    按照輩分來說,接下來順理成章的應該將太子之位傳給李泰,可是李泰本人生性敏感,還假裝去找李世民表忠心,說殺死自己兒子支援李治做太子。

    這邊表忠心,另一邊又對李治威逼利誘,想弄死李治。聰明的李世民一眼看穿他的詭計,將其發放邊疆。

    兩個哥哥都無法勝任太子,最終就只能考慮到李治和李恪,李世民才找長孫無忌商量,其實表面上是商量,實際就是試探一下長孫無忌究竟支援哪一方。

    長孫無忌劇照

    毫無疑問,長孫無忌當然支援自己外甥李治做太子,在長孫無忌的一再堅持下,李世民當機立斷將李治立為太子。

    二、李恪支持者勢單力薄

    李治有開國元勳長孫無忌以及其部下的支援,可謂已經權利極大,讓他做太子是維持國家內部穩定的必然選擇。

    要是讓李恪做太子,根本也抵不住長孫無忌一夥人的勢力,如果雙方爭執起來,定會天下大亂,那是李世民所不願看到的。

    儘管李恪沒能成為太子,依舊逃不過命運的捉弄,長孫無忌擔心他的勢力增加影響到李治的皇位,想方設法將其以謀反之罪處死。

    三、李恪本身原因

    從性格而言,李恪像極了李世民,這也是李世民喜歡他的原因,要是處在亂世,這必然是英雄人物。

    可李世民已經將天下統治得平穩安定,不再需要李恪這種攻擊型帝王,而是需要一個有仁義之心的君主來守住江山。

    剛好李治性格溫和,為人仁義善良,絕對是當時國情之下的最佳選擇。

    李恪劇照

    此外,李恪是前朝隋朝公主的兒子,身上流著前朝帝王的血液,李世民以及當朝大臣都擔心要是李恪做太子,是否會出現反唐復隋的亂象。

    出於政治考慮,李世民即使十分喜歡李恪,也依舊不可能將其立為太子!

    結語

    想成為一國之主,除了自身素質過硬之外,還需要天時地利人和,要不然只會落得一無所有。

    從歷史的角度來說,是歷史選擇了李治成為太子,而並不是李治選擇了歷史,同理,李恪不能成為太子,也是時代的選擇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地球上不會飛的鳥類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