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亭殿閣
    晉朝為何要“以孝治天下”?

    李密在《陳情表》中寫道,“伏惟聖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猶蒙矜育,況臣孤苦,特為尤甚。”歷史上絕大部分朝代都是以忠治天下,唯獨晉朝是以“孝”治天下。原因在於,晉朝本身便是“得國不正”,司馬氏天子的位置,是廢除曹芳,謀殺曹髦,逼迫曹奐禪讓得來的。當初劉備託孤諸葛亮,曹睿託孤司馬懿,一個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另一個卻發動高平陵之變控制魏國軍政大權,諸葛亮培養出的兒子以身殉國,司馬懿培養出的兒子廢帝弒君,晉武帝司馬炎更是效仿漢獻帝禪讓給魏文帝曹丕,逼迫年僅20歲的魏元帝曹奐禪讓,這樣一對比,人們根本看不到司馬氏的忠。所謂“上行而下孝”,司馬炎自己都不忠,又如何要求手下的臣子忠呢?

    《晉書》記載:“明帝時,王導侍坐。帝問前世所以得天下,導乃陳帝創業之始,用文帝末高貴鄉公事。明帝以面覆床曰:若如公言,晉祚復安得長遠!”司馬炎得國不正,欺凌幼主,連他的後代都感到羞恥。

    秦滅六國,也沒有弒殺六國君主,魏文帝逼迫漢獻帝禪讓,也沒有弒殺漢獻帝,弒殺君王篡位的,從司馬氏始,而且高平陵之變,曹爽已經放棄抵抗,司馬懿也承諾不殺曹爽及其宗族。可是當曹爽束手就擒之時,司馬懿言而無信,誅殺了屬於魏國親族的曹爽一族,幾百年來,不殺前朝之君,不殺放棄抵抗者,是約定俗成的規矩,可是司馬氏卻破壞了這個規矩,指示成濟弒殺魏帝,對魏國諸曹諸夏勢力趕盡殺絕,正因為如此,晉朝的合法性一直備受質疑。

    弒殺魏帝的成濟不僅沒有得到重用,還被當成替罪羊,被誅滅三族,成濟臨死之前大罵司馬昭,還真是“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鄧艾偷渡陰平,是滅亡蜀漢的最大功臣,司馬昭卻利用鄧艾與鍾會的矛盾,殺了鄧艾,這樣的君王,讓臣子如何去忠?

    忠孝真的是一體的麼?

    既然無法以忠治天下,晉朝只好放棄忠君愛國的教育,改為以孝治天下,畢竟忠孝不分家。但是,真的向晉朝皇室設想的那樣“能孝必忠”麼?答案是否認的,孝與忠並沒有必然聯絡,司馬炎不也對司馬昭孝順麼?殺人犯也有可能是個大孝子。”因為朝廷的倡導,晉朝的孝子的確很多。王祥是晉武帝時期的元老重臣,位列“二十四孝”之一,在晉朝,不孝順,得罪過甚於謀反,謀反的在大赦天下的時候還可以釋放,不孝的是無論如何不會釋放的。

    然而對孝的強調,卻因此忽視了對忠的強調,或者說是迫於無奈,晉朝強調,那不是打自己臉麼?晉朝朝廷想要忠孝一體:“求忠臣必於孝子”“資於事父以事君”,可是歷史證明,忠孝幾乎毫不相干,很多忠臣並不孝順,很多孝子並不忠心。《孝友傳》中,劉殷,背叛了晉朝,可卻是個大孝子。

    司馬氏“以孝治天下”成功了麼?

    就連孝,司馬氏都沒做到,司馬家族,不僅不忠,也並不孝,八王之亂,兄弟相殘,祖孫相殺,漢(漢趙)昭武帝劉聰滅亡西晉以後,質問晉懷帝“卿家骨肉相殘,何其甚也!”這是對“以孝治天下”最大的嘲諷,司馬氏“以孝治天下”最終以失敗告終。

    司馬氏“以孝治天下”,最終卻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參考文獻:

    《晉書》

    《三國志》

  • 2 # 蝸行於文藝

    其實中國很多朝代都是提倡以孝治理天下,深受孔孟之道的影響,只要一個人孝敬父母尊敬長輩,就可以被推薦做官,像官職孝廉,真的很值得現在中國的社會學習

  • 3 # 松楠莊主

    魏晉南北朝是中國歷史上政權更迭最頻繁的時期。由於長期的封建割據和連綿不斷的戰爭,使這一時期中國文化的發展受到特別的影響。其突出表現則是玄學的興起、佛教的輸入、道教的勃興及波斯、希臘文化的羼入。在從魏至隋的三百六十餘年間,以及在三十餘個大小王朝交替興滅過程中,上述諸多新的文化因素互相影響,交相滲透的結果,使這一時期以儒學為道統的主流思想也趨於複雜化。

    儒學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朝著不均衡方向發展,君臣關係呈現一種剪不斷、理還亂的格局,亂久思定的華人更多考慮的是用更加穩定的社會關係維持社會和諧,於是父父、子子的關係被強化,上升為更加重要的社會關係。

    中國傳統文化歷來不缺乏孝的淵源,《論語》中就有“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弟子規》中則有“弟子規, 聖人訓,首孝弟,次謹信,泛愛眾,而親仁,有餘力,則學文”;《禮記》中“此孝子之志也,人情之實也,禮義之經也,非從天降也,非從地出也,人情而已矣”,闡明瞭孝道的人格形成過程。 著名的《二十四孝》中,有好幾個都是講述魏晉時期的故事,如聞雷泣墓、扼虎救父、恣蚊飽血等。聞雷泣墓,講述魏晉時期的王衰,因母親怕聞驚雷,沒到打雷的時候,都去母親墳墓前安慰母親;扼虎救父,講述晉朝人楊香14歲時捨身救父,趕走老虎;恣蚊飽血,講述晉朝人吳猛家裡窮,蚊蠅叮咬過盛,吳猛讓蚊蠅叮咬自己,引開蚊子讓父母安睡。 正是魏晉時期的孝道積累,到隋唐時期,形成了孝道的經典之作---《孝經》。

  • 4 # 歷史研習社

    孝道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古代統治者所推奉的國家意識形態。歷朝歷代都提倡“忠孝”治國。曹魏、西晉兩代的特殊之處就是,竭力提倡“以孝治國”,但對於“忠”確不那麼努力宣傳鼓吹。

    難道曹魏和西晉的帝王們不要求臣子們忠心耿耿嗎?當然不是。那朝廷又為何偏重與提倡以孝治國?

    一個首要的原因就是,鼓吹“忠君”,曹魏和西晉的統治者會面臨一個十分尷尬的局面。眾所周知,曹魏和西晉的江山都是透過逼迫前朝皇帝禪讓得來的,說白了就是篡位。要是鼓吹“忠”作為國家意識形態,按照這一套標準,那麼魏晉的開國之君曹操、曹丕和司馬昭、司馬炎等人就首先是一群亂臣賊子。

    圖1:經過司馬家三代人苦心經營,晉武帝司馬炎代魏稱帝

    在“忠”的標準下,魏晉兩個王朝的合法性都要遭受質疑,又如何能竭力鼓吹“以忠治國”呢?可見,魏晉的皇帝們並不是不想提倡“以忠治國”,而是說不出口。

    但帝王終歸需要臣子們忠君,“孝道”剛好可以作為代替。古代的孝道將就子終於父,而皇帝則是整個國家的君父。故而提倡以孝治國也能起到要求臣民盡忠的作用。

    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自從東漢末年以來,家族觀念在整個社會愈來愈佔據主流價值觀地位。甚至到了魏晉南北朝,出現了士族這一群體,士族就是典型的把家族利益放在首位,只要保持家門不墜,國家利益、君主利益自然靠後。

    三國時期,一次宴會上,曹丕對著參加宴會的人說:“君主和父親都患了重病,只有一顆藥丸可以救治,是救君主呢?還是救父親?”眾人議論紛紛,有的說救君主,有的說救父親,只有邴原不吭聲。曹丕有意問他如何選擇。邴原站起身來,正色說道:“當然是給父親!”曹丕既沒有難為他,也沒有多說什麼。可見,在當時“孝”的觀念是整個社會公認和推崇的。

    圖2:魏文帝曹丕代漢稱帝

    為了鼓吹以孝治國,魏晉時的朝廷也樹立了不少“孝道模範”。古代《二十四孝》中,董永、江革、陸績、吳猛、王祥、郭巨、楊香、黃香、姜詩、王裒、丁蘭、孟宗等人都是漢末魏晉時期的人物,足足佔了二分之一。

    圖3:西晉王祥臥冰求鯉

    總而言之,魏晉兩代鼓吹“以孝治國”並非是不需要“忠”。這既是因為提倡“忠”時會面臨尷尬局面,也是因為孝道是當時的社會價值觀念。

    參考文獻:

    1、錢穆.《國史大綱(上)》.商務印書館.2013年;

    2、蒙思明.《魏晉南北朝的社會》.上海世紀出版社.2007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尼康18-55VR鏡頭是,一代還是二代的,誰買過的說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