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食堂難吃呢
-
2 # 天和Auto
汽車發動機機油粘度標準在沒有燒機油之前,應嚴格安裝說明書建議值使用。
機油粘度有低溫和高溫兩個不同標準,應如何選擇首先要了解兩個粘度標準的概念,以【10W-30】為例解釋。
W_winter,釋義為低溫(冬季等概念),在機油領域代表機油冰點,與數字的組合代表不同的溫度,以數字加上(-35)得出的結果為極限冰點。
0W為0+(-35)=-35(零下三十五攝氏度)5W為5+(-35)=-30(零下三十攝氏度)10W為10+(-35)=-25(零下二十五攝氏度)以此類推(下圖可理解為同一冰點標準在不同溫度下的流動性)低溫的機油粘度計算標準如上,選擇標準要以用車地的環境溫度為準,而且要以高於極限冰點10攝氏度為宜。比如所在地最低溫度達到過零下十五度,選擇機油最低標準應為10W,當然5W會更好,因為越接近極限冰點機油低溫流動性越差,冷啟動時部分位置形成有效飛濺潤滑的時間會更長,啟動瞬間的磨損也會大一些,對於本就存在一定程度磨損的老舊發動機而言選擇標準宜擴大。
【30】指機油高溫流動性,是一般理解的粘度。發動機執行的理想溫度會在85~110攝氏度之間(區別不同型別以及效能等級有所差異),機油在發動機潤滑過程中不斷的被剪下加之高溫粘度會變化;所以肉眼觀察到正常的機油粘度並不是真正潤滑過程中的粘度,所謂的粘度指高溫狀態下狀態。
而高溫粘度的標準是不應該調整的,因為發動機各個潤滑部件都需要經過科學精準的計算需要的潤滑強度(包括飛濺潤滑的油膜質量);機油粘度標準是進過N多工程師嚴格分析計算得出的結果,標準值為汽車說明書上的標註值,作為車主只需要嚴格遵守即可。
除非發動機出現燒機油問題後機油粘度可以提升一級,因為高溫粘度越高則流動性越差,飛濺(噴射)到需要潤滑的部位在重力的影響下流動會變慢;以發動機活塞為例,缸體陪射的機油達到缸壁位置流動慢則會有更多的量被活塞擠壓以填補活塞與氣缸壁之間的縫隙;那麼在因活塞與氣缸磨損加大縫隙導致燒機油後,更高粘度的機油則能以厚度提升填充縫隙以延緩燒機油的速度,這就是燒機油要提高機油粘度的原因。
判斷是否燒機油要以里程與消耗量的比例為參考,機油尺從中線到上線或下線約為500ml,以5000公里更換一次機油為標準其損耗量應在100ml左右;如更換機油時發現機油損耗更多則有必要提升粘度,如果一切正常則按標準使用即可,並不是所有里程多的發動機都會燒機油,以實際損耗量為標準才會科學。關於機油標準的選擇注意以上兩點即可,作為車主以非專業視角不宜改變專業資料標準。
-
3 # 愛車的超哥
汽車使用多少粘度,根據自己的車輛使用手冊說明推薦的粘度就好了。比如你的車推薦加0W20的機油,那你就使用0W20的機油;又或者推薦使用30粘度或者40粘度的機油,那麼使用0W30、5W30、0W40粘度都是沒有問題的!
不同的車型發動機推薦的機油粘度都是各不相同,造成這一差異,有人說可以使用低粘度機油是因為發動機比較精密,這一說法並非完全正確。舉個例子,寶馬的M3跑車使用60粘度的機油,那你能說這臺發動機不精密嗎?肯定是不對的。雖然發動機不夠精密使用低粘度的機油確實會存在燒機油的現象,但是,最主要還是根據發動機設計理念來決定的。
早幾年前,德系車普遍使用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渦輪增壓工作的時候工況比較惡劣,油溫比較高,高粘度機油的抗高溫穩定性更優於低粘度,油膜也更厚,對於渦輪增壓能起到更好的保護,所以在製造發動機零部件的時候都是按照使用40粘度來設計的。
而日系車發動機都是以自然吸氣為主,20粘度完全可以滿足保護,並且低粘度機油的流動性更好,阻力也更小,起到提升燃油經濟性的效果。
在回到提問者的問題,十幾萬公里的車,只要不是運營車輛,那麼跑了十幾萬公里肯定是有一定年份了,發動機多多少少都會存在一些磨損,當然加註機油還是按照說明手冊推薦的機油粘度。如果燒機油比較嚴重,才需要去提升一個粘度等級。
回覆列表
(1)汽車潤滑油用粘度高的好還是低的好,沒有標準答案的。
(2)原因:
1,機油的粘度要根據發動機的自身情況和環境溫度來選擇,發動機內部零件的間隙小,就需要粘度低(稀)一些的機油,反之,間隙大就需要粘度高(稠)的機油。一般來說,新車時,發動機內部零件磨損小,間隙自然就小,所以需要粘度低一些的機油,而老車就需要粘度高一點的。
2,環境溫度也是個因素,夏天氣溫高,發動機的溫度也會高一點,這時就需要粘度高一些的機油來保證機油不會太稀。相反,冬天時就要粘度低一些的來保證機油的流動性。
機油粘度不對,汽車會有的現象:
(1)如果機油粘度太低,發動機會表現出熱車噪音大;
(2)如果粘度太高,發動機會表現出冷車噪音大,油耗高,加速不爽等現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