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yhyie4285

      清代詩人袁枚寫過一首牧童捕蟬的詩《所見》:“牧童騎黃牛,歌聲振林樾。意欲捕鳴蟬,忽然閉口立。”詩歌寫一個牧童悠閒地騎牛漫步,還一邊唱著嘹亮的山歌,歌聲在林中傳響。忽然,他停住了歌唱,靜悄悄地立在那裡。啊,原來他是想捉那樹上鳴叫的蟬呢!詩歌樸實凝練,只用了二十個字,一個天真活潑的牧童便躍然紙上。最後一句傳神至極,牧童在那一剎那間的神態被描繪得極為逼真自然。  宋代詩人雷震描繪過一幅牧牛歸來圖《村晚》:“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牧童歸去橫牛背,短笛無腔信口吹。”詩歌前兩句繪景,天氣將晚,太陽就要落山,長滿青草的池塘波光粼粼。後兩句寫人,放牛歸來的牧童橫在牛背上,隨意吹著不成曲的小調。“橫”和“信口”兩詞用得極妙,寫出了牧童調皮任性、無拘無束的可愛情態。  唐代詩人呂岩寫過一首牧童睡臥的詩《牧童》:“草鋪橫野六七里,笛弄晚風三四聲。歸來飽飯黃昏後,不脫蓑衣臥月明。”牧童放了一天牛,回來後飽餐一頓,累得顧不上脫去蓑衣就在月光下酣然入睡,多麼無憂無慮,多麼天真無邪!真是“牛上唱歌牛下坐,夜明還向牛邊臥”。  另一位唐代詩人棲蟾也寫過一首《牧童》:“牛得自由騎,春風細雨飛。青山青草裡,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撫掌歸。何人得似爾,無是亦無非。”這首詩中的春風、細雨、青草和牧童、短笛、老牛和諧地融為一體,景色自然怡人,牧童悠然自得。最後兩句抒發心態,表達了對超脫世俗生活的讚美和嚮往。  宋代詩人黃庭堅自幼聰穎,七歲就寫了一首《牧童》詩:“騎牛遠遠過前村,吹笛風斜隔岸聞。多少長安名利客,機關用盡不如君。”這首詩的後兩句同樣是抒情,用追名逐利的官場黑暗反襯鄉村生活的自然美好。  牧童詞唐儲光羲  不言牧田遠,不道牧陂深。  所念牛馴擾,不亂牧童心。  圓笠覆我首,長蓑披我襟。  方將憂暑雨,亦以懼寒陰。  大牛隱層坂,小牛穿近林。  同類相鼓舞,觸物成謳吟。  取樂須臾間,寧問聲與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麥田裡的守望者》主要的主題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