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使用者2180107962444

    人工增雨,是指在天上有云的情況下,透過人工手段催化降雨。一般是透過降低雲層中的溫度,使雲中小水滴凝聚形成大水滴,從而實現降雨。

    人造雨的原理,主要是借催化劑改變雲滴的性質、大小和分佈的狀況,製造雲滴長大的條件,使其按照自然過程而形成降雨。催化劑是用高射炮把炮彈打到高空爆炸,而這些炮彈的彈頭是使用經改裝的非金屬外殼。

    在對流層裡,大氣溫度隨高度增加而下降,因此形成雲所在的高度越高則溫度愈低,高度愈低則溫度越高。雲的溫度高於0℃時稱為暖雲,低於0℃時稱為冷雲。在暖雲裡,小水滴經由碰撞與合併過程,變成大水滴,終至克服雲內浮力而掉離雲底,成為地面上的降雨。同樣的,在冷雲中,冰晶成長至能克服雲內浮力時而掉離雲底,在降落過程中經過0℃高度時,融解為水滴,亦成為地面上降雨。當雲內水滴太小或缺乏冰晶而無法降雨時,我們利用人工方法去產生冰晶或使小水滴長大,促使其產生降雨現象,稱為人造雨。暖雲造雨方法很多,如在雲中噴灑水滴、吸溼性藥粉與液體(氯化鈉)等,透過碰撞與合併過程使水滴成長,終至降落成雨。冷雲造雨方法亦多,但最常使用乾冰或碘化銀,此主要乃因為乾冰溫度為-78℃,在缺乏冰晶的冷雲內,撒播乾冰使其溫度驟降,因而不必藉助冰晶核的情況下,將過冷水滴轉變成冰晶,透過冰晶成長過程終至成雨。碘化銀為非常有效的冰晶核,在冷雲內缺乏冰晶的情況下加入碘化銀充當冰晶核,可促使-5℃以下的水滴凝固為冰晶,再借由水滴與冰晶共存時的冰晶成長過程而形成降雨。

    人造雨理論基礎為在雲中撒播人工之雲種,使降雨機會及降雨量增加。所以應選擇適當之氣象條件,撒播人造冰晶核至雲中,加強結核效率,促使降雨發生,一般可分為地面造雨與空中造雨兩種方法:

    地面造雨法:利用地面造雨器燃燒碘化銀溶液,使碘化銀煙粒隨熱氣飄升達高空以充當冰晶核。當碘化銀煙粒上達雲內過冷水滴層,可使過冷水滴凝固為冰晶,經由冰晶成長過程,終至掉落成雨。

    空中造雨法:利用飛機在雲中撒播碘化銀或乾冰雲種,由於撒播之雲種可精確被送達足夠低溫之雲中,故一般造雨效果比地面造雨法為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考研,考專碩還是學碩,讀博士的利與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