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20
回覆列表
  • 1 # 任性玩童

    我爸爸就是一個愛做家務的男人,所以不管有錢沒錢,我都覺得我爸是最好的男人,以後老公的標準,幸福指數很好,家裡很有安全感

  • 2 # 微界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感觸。從小我自己的爸爸就常常做飯給我和弟弟吃,那會兒媽媽守超市忙的沒有時間,爸爸不想我們小孩做太多家務,怕影響我們學習。每次我和弟弟放學回家時老爸的菜就已經做好了。記憶中過年過節的時候都是我打下手,爸爸炒菜,邊做事邊聊天,完了以後一家人一起年夜飯。

    印象比較深的是的一件事情是以前妹妹因為初中學習不是特別好,跟爸媽說想去學廚師,爸爸是第一個反對的人。他說,廚房的油煙味那麼重,一個女孩子天天泡廚房幹什麼,容易泡成"黃臉婆",硬是說動了我妺妹學廚師的想法,去繼續讀了高中。

    生活中還有很多可回憶的事,老爸雖然不是很完美的爸爸,但對於他常常做菜做家務這件事對於我來說還是受益終身的。因為他是第一個實實在在的生活中出現過的男性角色,讓我潛意識的在這方面有了一定的認知,在找物件的時候,碰到的都是會做菜的。跟物件相處起來比較平和,因為家庭有很好的回憶,所以,平時也比較知足常樂,碰到挫折什麼的得失心理沒有那麼重。總之還是不錯的吧。這點感謝老爸老媽,感恩!

  • 3 # 瀋陽2019

    爸爸媽媽是孩子的模仿榜樣,爸爸什麼樣孩子基本就什麼樣,榜樣的力量是無法代替的。愛做家務的爸爸會收穫一個勤勞的寶寶

  • 4 # 格格

    看一片評論說多麼好多麼好,還真不一定,我公公是廚師,家務也做,飯也做,可是我老公呢,從小因為爸媽把家裡都收拾的利利索索,不用他幫忙操心,導致現在懶得要死,幹啥啥不行(故意裝的)吃啥啥不剩,所以孩子重在教育,言傳身教只是影響比較小的一方面

  • 5 # 南吳趣談社

    對於做家務,一直都是一個家庭會熱議的話題之一。相對而言,也是有積極向上的態度,也有一些負面的資訊。那麼一個爸爸愛做家務這件事是不是會對一個孩子有著什麼樣的影響呢!

    1、對於一個愛做家務的爸爸,可能從小就會讓孩子感受到爸爸的溫暖,也是有相當一部分人會在爸爸這種狀態下,有著好的影響。特別是在當今這個社會,男女平等的情況下。很容易讓自己的孩子掌握廚藝或者是感染到孩子,讓孩子體會到做家務不單單是女人的職責,男人也是要分擔的。

    2、這也可以說是一種習慣問題,相對而言,爸爸確實喜歡做家務,也是比較務實派的。那麼孩子或許會已傳爸爸這種習慣,或者會讓孩子慢慢成長過程中懂得一個道理,要好好的學習,必須得成功,不然就會像爸爸一樣,要經常做家務。

    3、體諒自己的老婆,怕老婆太辛苦了。這樣的爸爸最帥了,懂得老婆帶孩子的辛苦,和打理這個家庭的不容易。才主動做家務,這難道不是一種美嘛!這會讓孩子從小在愛的環境下成長,相信未來肯定是美好的。

    因此,做家務這件事本事就是一個家庭的分內事。一起分享快樂,也要一起分享家庭的日常家務。這才是真正的家,真正好的環境,寶寶才能快樂的成長和學習。

  • 6 # 笑兒麻麻

    爸爸愛做家務,對男孩來說是個好榜樣,能讓孩子養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獨立的好習慣,將來找女朋友,絕對是是溫文爾雅,體貼溫柔的好男生。

  • 7 # 瑜獲至寶

    爸爸愛做家務,既影響孩子做事,更影響孩子做人。

    “父親的出現是一種獨特的存在,對培養孩子有一種特別的力量。”這是心理學家格爾迪說的。

    父親的一言一行,都會成為孩子的榜樣。爸爸做家務,只是他日常行為的其中一部分,但無論從言和行,都對孩子起著引導作用。言,引發語言模仿,行,引發行為模仿。

    行動的影響

    我家就是很好的例子。

    我小時候,媽媽爸爸工作都比較忙。相對來說,媽媽更忙些,經常要值夜班。爸爸承擔了大多的家務。 看到父母既要工作又要照顧家庭,我和弟妹小小年紀就懂得:爸媽肩上的擔子實在不輕,我們要為家裡分擔。 所以我們仨分工合作,我讀小學時慢慢學會了做飯炒菜,洗衣服,提水;妹妹負責拖地,洗碗;弟弟上幼兒園,會自覺擦桌子,端菜,倒垃圾。這種狀態一直保持著,直到我們姐弟陸續離家求學。

    語言的影響

    人的語言和行為通常具備同一性。一般來說,爸爸愛做家務,說明他的心態寬容,不會斤斤計較。說話會平和友善。這些都會潛移默化,傳達給孩子。每個孩子,都具備這種模仿的天賦。

    另外,對兒子和女兒的影響,有些差異化。

    對兒子的影響

    不少人認為,做家務是媽媽的分內事,爸爸是在外打拼幹事業的,不應該管油鹽醬醋這些瑣碎事。 這種家庭的媽媽就辛苦了,除了上班,下班,回家還有一大堆家務要做。

    其實一個家庭裡,所有家務都應由爸爸媽媽共同分擔,都有義務付出勞動和努力。 爸爸自主自願承擔家務,會被兒子仿效。培養了男孩子的家庭責任感,男女平等的觀念,不容易大男子主義,也會對他人的付出給予更多尊重。對兒子長大後的婚姻和家庭幸福產生非常正面的影響。

    對女兒的影響

    英國哥倫比亞大學曾經做過一項實驗,他們觀察了326名7~13歲的孩子,以及他們的父母,研究家務活分佈情況對孩子職業選擇的影響。

    結果顯示,爸爸做家務會影響女兒未來的就業選擇。

    有個做家務的爸爸,女兒對未來職業選擇會更加豐富。她們不會自我設限,不受思維束縛。她們敢於選擇醫生、警官等傳統男性的職業。

    相反,如果爸爸不做家務,女兒會有男女不平等的意識。認為“女性應專門負責做家務”。在職業選擇上,將範圍限定在護士、教師、圖書管理員和家庭主婦上。

    不止職業選擇,爸爸的言行對女兒的婚姻觀同樣產生影響。當爸爸主動分擔家務活,關愛家庭,女兒的擇偶標準,往往會是“我以後要找一個像我爸那樣的老公”。

    爸爸媽媽兩個人都參與到家務當中,孩子們也會認為做家務是一件自然的事情,很容易參與進來。他們做什麼事都會有意識地想到父母,考慮到自己所處的家庭,而不需要父母刻意地去培養孩子的家務和自理能力。

    我們家老爸做家務這件事上,以前我只是覺得,幫父母分擔家務是自然而然的。長大了逐漸意識到,父親的影響是潤物細無聲的,比如,從小養成的不會斤斤計較,有責任心,樂於合作的品行,在工作中獲得不少機會和讚賞。 比如在生活中,我們找的另一半,也都是樂於做家務的人。及後都為人父母,同樣的,我們身體力行,努力給自己的孩子更好的影響。 

    “幾乎全部教育,都歸結到榜樣上,歸結到父母自己生活的端正和完善上”,當然,也包括爸爸做家務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藍芽音響上面的m i c是什麼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