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謀士說

    日本歷史上有兩個重要的轉折點,第一個是孝德天皇在位時期的“大化改新”,第二個是明治天皇(睦仁天皇)在位時期的“明治維新”。“大化”和“明治”兩個年號,絕對給日本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孝德天皇(大化改新)

    公元645年,日本皇室發動政變,權臣蘇我入鹿被暗殺,日本皇室擁戴孝德天皇。孝德天皇繼位以後,向唐朝學習,採用了日本歷史上第一個年號“大化”。孝德天皇採用“大化”年號的第二年,按照唐朝的制度實行改革,歷史上稱作“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的主要內容集中在政治和經濟四個方面:第一,將貴族土地收歸國有,實行封爵制度。第二,改革統治機構,加強中央集權。第三,改革戶籍制度,施行班田收授法。第四,改革稅收制度,施行租庸調新稅法。此次改革解放了日本部分生產勞動力,也完善了日本統治階級制度,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將日本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

    睦仁天皇(明治維新)

    睦仁天皇,本名睦仁,年號明治,又稱“明治天皇”,是日本第122代天皇。睦仁繼位初期,日本處於德川幕府統治時期,睦仁發起了“戊辰戰爭”並推翻德川幕府的統治實行“王政復古”採用新年號,實行“一世一元制”。1868年,明治天皇頒佈一系列維新舉措,實行明治維新。1889年,明治天皇頒佈《大日本帝國憲法》使日本成為君主立憲制國家。日本明治維新很快將日本,從封建社會過渡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明治天皇在位45年,日本完成了向帝國主義的轉變,走上軍國主義,稱霸世界的道路。

    所以,在日本歷史上“大化”和“明治”兩個年號,給日本帶來了重大的變革。“大化革新”使日本從奴隸社會過渡到了封建社會,“明治維新”使日本從封建社會過渡到了資本主義社會。日本孝德天皇的“大化改新”,和睦仁天皇天皇的“明治維新”並稱為日本歷史上的兩次重要變革。尤其是“明治維新”使日本“脫亞入歐”,大力讓發展工業,日本很快走上了資本主義道路。如果,清政府有長遠的眼光,堅決果斷,估計就不會被小日本欺負了,可惜機會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 2 # 古梁鏞

    小哥出品,必屬精品!

    在日本國的歷史中,自從“神武天皇”開始,時至今日自己經歷了247位天皇統治,而每一任天皇都有自己的年號,國際史學家公認日本天皇制度是從日本第十五任天皇“”開始。

    那麼,在日本歷史中,那些特別的年號發生了重大的變革呢?

    小哥詳細介紹。

    (日本戰國時代大名分佈版圖)

    日本歷史上的第一次改革。大化改革。

    日本第三十六代天皇~孝德天皇於公元645年6月19日登基,改年號為“大化”,於公元646年正月初一,孝德天皇頒佈《改新之詔》,正式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 這一事件又稱乙巳之變,革新派以唐朝律令制度為藍本,參酌日本舊習,從經濟到政治方面進行了改革,規定了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體制,並詔書公佈改新的內容,律令嚴格劃分良賤的身份制。大化革新部分地解放了生產力,完善了日本的統治制度,奠定了日本的國家發展方向。

    日本大化改革背景。

    大化改新以前,蘇我氏等大貴族控制政權,天皇家族沒有什麼實權。公元645年6月,皇室中大兄皇子(後成為天智天皇)聯合貴族中臣鐮足發動政變,刺殺當時掌握朝政的權臣蘇我入鹿,其父蘇我蝦夷自殺,皇室奪取政權。中大兄皇子等擁立孝德天皇。

    大化改革的主要貢獻,就是廢除大貴族壟斷政權的體制, 向中國隋唐經濟體制學習,成立古代中央集權國家。

    日本大化改革主要內容。

    第一:廢除皇室和貴族的私有土地和部民(部曲),收歸國家,是為公地公民。對大夫以上高官貴族賜予食封。

    (日本早期是由無數小部落組成,部落之間爭鬥頻繁,後來有了較大政權“大和國”的出現,隨著大和國一步步兼併周邊小部落,大和國掌權者將佔領的土地分封給皇室宗親和貴族豪強,而日本民眾也被分為“部民”和“奴隸”兩種,隨著矛盾激化,部民有面臨成為奴隸的可能,這直接導致了不可調和的階級矛盾。)

    第二:改革統治機構,建立京師和地方行政機構(國、郡、裡),設定關塞、防人(戍邊軍)及驛站,各置職官。

    (政權統一,由天皇執掌,地區劃分不再以部落,皇親國戚和貴族豪強割據自治為準,而是由天皇統一劃分等級,直屬中央管理。)

    第三:造戶籍、記賬(賦稅簿帳),施行班田收授法。凡田長30步、廣20步為段,10段為町。

    (分封土地,建立完善的土地管理律法。)

    第四:改革稅收制度,施行租庸調新稅法。

    (租庸調:唐朝前期實行的賦稅制度。北魏在實行均田制的同時,制定了與之相適應的租調製度,規定以一夫一婦作為交納租調的單位,主要目的是鼓勵農業生產。)

    大化改革的成果。

    大化改革從政權、土地、人口、經濟、文化等方面,帶領日本進入一個全新的時代,日本人的目光不再侷限於小小的部落,而是跨過大海,望向了遙遠的大隋和大唐,同時也瞭解到了北韓等國家。

    大化改新後,大和正式改名日本國,意為“日出之處的國家”。在中央設太學,地方設國學;印度佛教經中國、北韓傳入日本後,發展很快;日本積極汲取別國文化,再結合本土傳統,發展出了屬於自己的新文化。

    日本歷史上的第二次改革。日本明治維新。

    公元1868年1月3日,日本明治天皇頒佈了《五政復古》詔書,這是日本明治維新的開始。

    明治維新的背景。

    在日本的歷史程序中,日本天皇多次被架空,在將軍時代,大權由將軍府執掌。後來經過多年的戰亂,將軍淪為大名爭權奪勢的傀儡,日本進入戰國時代,經過多年戰亂,前前後後大大小小140多個國家被德川家康於1603年統一,建立了德川幕府(或江戶幕府)政權。

    幕府統治於1867年德川慶喜被迫宣佈還政天皇結束(大政奉還),幕府統治期間,天皇權利被架空,而幕府推行的“閉關鎖國”政策,直接導致了日本國長期處於落後的封建社會。

    19世紀60年代,面對資本國家英美的衝擊,日本國有面臨成為資本強國殖民地的風險,加之日本受外來文化的衝擊,部分地區經濟快速發展,進入資本主義,部分有見識的日本人更是打出“推翻幕府統治,革新求生存”的口號,最終德川幕府迫於壓力,宣佈還政於天皇。

    日本民眾以明治天皇為核心,團結一致,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的全面變革。

    (明治維新三傑)

    明治維新主要內容。

    第一:推翻幕府統治,建立明治天皇新政權。

    第二:頒佈《五條誓言》作為施政綱領。

    第三:廢除藩縣制。

    第四:廢除等級制。

    第五:頒佈《大日本帝國憲法》,確立近代天皇政治體。

    (近代亞洲第一個推行“憲法制”的國家。)

    第六:改革土地制度。

    第七:大力促進工業化。

    (技術引進,裝置引進,人才引進,大力發展重工業,建立模範工廠,扶植私人工業建設。)

    第八:開放思想,努力學習新文化。

    (引進新技術,派遣留學生,推行義務教育,發展出版業務。)

    第九:實行徵兵制,建立新式軍隊。

    (仿照歐美組建新式軍隊,引進先進武器,改進軍事裝備,興建軍事學院,強化武士道精神。)

    明治維新天皇權利。

    第一:天皇總攬統治權 ,行使立法權 。

    第二:天皇掌握軍隊統帥權。

    第三:議會 ,協贊天皇行使立法權 。

    第四:天皇具有審議國家預算案權力 。

    第五:內閣直接對天皇負責 ,成員由天皇任命 ,內閣無條件服務於天皇。

    明治維新的成果和意義。

    明治維新使日本從一個閉關鎖國的封建國家,逐步轉變成資本主義國家,擺脫了淪為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危機,是日本歷史的重大轉折點。使得日本改變落後的面貌,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

    (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雙十二快來了,各位有什麼好物推薦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