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戰略史研究

    周瑜繼續攻擊曹軍在荊州的部隊,一年之後,將其徹底逐出江漢平原,曹仁退守襄樊要塞,周瑜他們根本沒有實力攻擊曹軍於襄樊。

  • 2 # 布衣學史

    公元208年,曹操在滅袁紹統一中國北方,休養生息八年之後,揮師南下,準備一統天下。於長江赤壁曹操敗於孫權、劉備的聯軍,率軍退回中國北方。

    曹操雖敗,不能滅孫劉,一統天下,但實力仍遠強於孫權和劉備。而孫權與劉備結盟也是因為有曹操這個共同的敵人。曹操退走,孫權、劉備漸成敵對。

    赤壁之戰,孫劉聯軍雖打敗了曹操,但沒有能力將其趕盡殺絕的。加之,雙方都有各自的利益,也不會全力配合攻擊曹操了,中國歷史走向了“三國鼎立”。

  • 3 # 尹禾

    在正史中,兩家勢力還不具備北伐的北伐的能力;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認為魏吳可以相互制衡,有利於劉備勢力的壯大,有意促成三國鼎立之勢。《三國演義》

    整部三國,最精彩的橋段莫過於“火燒赤壁”,在這場混戰中,故事情節緊湊、三方勢力齊聚、群魔亂舞、妙計叢生,草船借箭、借東風、蔣幹盜書、苦肉計、華容道等單本故事也都膾炙人口。其中最為人津津樂道的便是“華容道”,甚至被改編為益智類遊戲,風靡一時。

    而這段華容道,便是唯一有可能對曹操趕盡殺絕的機會,並且這個橋段只出現在《三國演義》中,是作者杜撰的結果。根據劇本安排,諸葛亮是有機會切斷曹操後路,最終將他斬殺的。然而最終卻派受恩於曹操的關羽去執行這個至關重要的任務,其深意值得追究。在此框架下,為什麼諸葛亮沒有對曹操趕盡殺絕?我認為原因有四:

    其一,作者不想把曹操寫死。《三國演義》屬於歷史架構小說,雖然有一定的杜撰和誇張成分,但是總體要符合其依賴的歷史背景,所以作者需要編排一個合理且精彩的橋段,凸顯孫劉聯軍大勝,曹操慘敗,但是又不能將曹操寫死。而故事邏輯的合理性,就是站在諸葛亮的視角去解決問題,也就是下面要說的三點。

    其二,順應天意。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前知五百年後知五百年,因此必須遵從天意,曹魏氣數未盡,曹操命不該絕,諸葛亮剛剛出道,不可能逆天命而為,因此便放了曹操一馬。

    其三,曹魏的存在是有利於劉備的。孫劉聯軍建立的基礎便是聯合抗曹,如果失去這一隱患,孫吳勢力很可能趁劉備立足未穩,過河拆橋。如果放曹操北歸,大傷元氣的曹魏必然無暇南顧,但是也能保持威懾力,使孫吳不敢妄動。這種形勢最有利於劉備勢力發展,悶聲發大財。

    其四,成全關羽忠義之名。這點是作者和諸葛亮共同的想法,整部《三國演義》都將關羽刻畫為忠義雙全的形象,而華容道義釋曹操,則更是對忠義精神的昇華。至於諸葛亮,則是有意讓關羽有此一錯,成全他美名的同時,又賣了關羽莫大一個人情:一來,知遇之恩已報,在今後與曹魏的對抗中,關羽就可以不遺餘力了;二來,不殺之恩即成,今後關羽必將對諸葛亮更加信服。

    歷史的真相

    拋開演義,迴歸現實,問題就沒有那麼複雜了。

    不是不想,實在是實力不允許。

    劉備以殘兵逃亡夏口,孫權年少之君,國力羸弱,內部意見也不統一。真正的赤壁之戰,諸葛亮僅是達成政治聯盟,之後後留下一萬殘兵便回夏口了,並沒有參與到具體的作戰過程當中,幾乎是以周瑜一人之力,統帥五萬聯軍,大破曹軍,完成了戰爭史上這場著名的以少勝多戰役。

    在國破危亡之際,舉國也不過湊出來五萬聯軍,試問哪還有餘力順勢北伐?況且赤壁之勝,依仗的是水軍優勢和山川地利,如果貿然北上,優勢全無,並且以當事孫吳的國力,很難負擔糧草輜重。至於劉備,不拖後腿就已經很好了,對北伐毫無幫助,更別提趕盡殺絕。

    歸根結底,其實還是實力的問題。曹操剛剛統一北方,志得意滿,因此才會有此一敗。但是瘦死的駱駝比馬大,北方依舊有廣袤的土地和雄厚的財力,況且曹操是一位雄才偉略的梟雄,可能一時大意,但絕不會像袁紹一樣一蹶不振。孫劉聯軍的實力,完全沒有機會趁勢發動北伐,對曹操趕盡殺絕。

  • 4 # 野草的沉思

    只能說,周瑜和諸葛亮沒有能力將曹軍斬盡殺絕。

    首先,戰前,吳蜀聯軍總共不超過十萬人。而曹軍號稱八十三萬,按實說也得有四,五十萬。就算赤壁之戰損失十萬,曹軍剩餘兵力也遠比吳蜀聯軍多。

    其次,曹操手下大將謀士幾無損折,稍做休整,實力便可恢復。

    再其次,江北重鎮,如合淝,南陽,襄陽等都在曹操手中,隨時可以接應曹軍。

    最後,曹操智計過人,雖因一時疏忽而失敗,但很快便會恢復起來。吳蜀追殺,很難得手。

    固此,吳蜀聯軍才未追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秘季轉涼,二百多斤的豬該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