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鶴數碼

    首先是非常熱,汗水可能會眯眼睛,哲的眼睛難受。其次是有可能會中暑,導致頭暈、眼花,非常不舒服,人更容易累。

  • 2 # 浙南阿義

    現在農村相對來說也是比較閒一點,現在主要就是農作物除草啊,施肥啊,這些比較多。一般農村早上起來都會很早,差不多4點多就起來,然後上山幹活,差不多7點左右回來吃早餐,然後在去山上幹活,一般太陽大了就會早點回家休息,下午也一般是3點往後在去幹活,現在種地也比較少,沒有那麼多活。但是上山幹活還是大漢直流,特別是南方。老我老家家人說三伏天的太陽有毒。三伏不出門啊。老百姓種地也不容易,但是現在種的比較少,比以前好多了,種的地也近一點,沒有以前那麼遠,遠的地都沒有人種了,所以說相對以前,現在輕鬆多了。我老家是這樣的情況,每個地方,每個人的情況和感受都不一樣。謝謝

  • 3 # 魅小客

    怎麼說呢,當你在路上頂著大太陽走的時候,想象一下,你需要拿著十幾斤的鋤頭在田裡鋤地,太陽還是這個太陽,你卻不能躲避Sunny。汗水順著衣服滴到地上,呲呲的消失。

  • 4 # 陝西農家芳姐

    我還用割小麥來回答這個問題吧!

    每年夏收時節小麥黃了收割就那麼幾天。

    天氣乾燥時怕麥殼曬開爆裂麥粒灑落收成受損,人們會盡最大努力搶收,天矇矇亮就會趕到地裡去收割直到紅日當頭也不回去,午飯都是在地頭吃,中午是最難熬的時候,從早上搶收到中午烈日當頭時農民已經耗費了很大的體力,但是沒辦法一年的辛苦就等最後這幾天了,不能前功盡棄,擰乾脖子上的汗巾,擦點額頭上的汗水,渾身上下溼漉漉的衣褲不能拖,因為麥穗會扎的面板很難受!那看著像被雨淋了的人帶著草帽、揮舞著鐮刀比起在田地裡鋤草的農民更辛苦,更焦慮!

    如果遇到陰雨天那更是糟糕,在地裡搶收回來還要絞盡腦汁防止潮溼出芽!

    頂著烈日干活的人心情很複雜,想抱怨可是抱怨又有何用呢,想不幹可是活著總不能讓肚皮餓著吧,想請人替自己,可是算算成本還是算了吧!

    所以只有體驗過的人才知道是什麼樣的心情和滋味!

  • 5 # 農村鄉間小李

    烈日下幹農活,沒幾分鐘就感覺頭頂發燙,頭痛眼花、汗如雨下、流到眼睛眼睛都睜不開,流到嘴巴感覺鹹鹹的,曬到手感覺都是火辣辣的,沒一會全身衣服都溼透了。很累很辛苦。

  • 6 # muZ李

    我來自農村從小就跟著爺爺奶奶一起去地裡幹活,農忙季節經常都是頂著烈日去插秧,然後太陽曬得後背火辣辣的,雙腳踩著被太陽曬熱的水田裡,那感覺無法形容,然後額頭上的汗如雨下滴在水裡,幾次都差點中暑了。

  • 7 # Lisa11570

    其實不管做什麼習慣就好 曬著太陽幹活的日子我也做過不過那個時候年輕今天累了睡一晚第二天又接著幹也覺得還好 累是肯定的不像現在那些什麼莊家站著說話不腰疼

  • 8 # 星哥說農

    頂著烈日干農活最記憶猶新的體驗莫過於小時候跟著父母到田間收割麥子,那種熱是天旋地轉、烈陽焚身的熱。

    那時收割麥子主要靠人力,每當麥稈開始發黃變色時,大人總喜歡到地頭,掐掉一穗,放進嘴裡嚼嚼,一是檢查麥穗飽滿度,二是看看麥子熟了幾成,差不多的時候一家老小都要上田收割麥子的。

    父母提前幾天找出去年的鐮刀,在磨刀石上磨的錚亮,又找出幾頂發黃或破損的草帽,一切就緒就開始上田收割了。

    出發之前,起個大早,趁著天涼割麥舒服些,父母順便做好中午的午飯,預示著中午也不回來了,一般都是幾張烙饃,幾個醃蒜頭啥的,偶爾也帶幾個變雞蛋、啤酒等,用毛巾包著放到架子車裡,便浩浩蕩蕩的出發了。

    割麥子看著不像重活,實則彎著腰,手臂要用力,眼睛要瞅準,沒幹活活的估計半小時都很難堅持,清晨雖汗流浹背,但還能忍,這種熱一旦稍微停歇便可過去,但是到了半晌午,那個熱啊,彷彿可以看到麥浪上空冒出絲絲白氣,而自己就像是鍋裡煎烤的知了猴,燥熱無比,手碰到麥秸稈‘’啪啪‘’作響,穗頭都曬得一碰就斷,汗壓根出不來就已經幹了,嗓子冒火,只想大口喝水,找個樹涼影躲起來。

    那時最解渴的莫過於桔子水了,可是大部分人買不起,有時遇到騎車子賣冰棒的就饞的流口水,它們在田間地頭大聲吆喝叫賣,這是我在割麥時唯一可以暫時忘卻天氣炎熱的風景,往往只是看看聽聽,哪有零錢買。

    一般到了午飯的時候,才能躲到一棵大樹下趁著樹影子涼快些,一家人拿出午飯,坐到地上或蹲著吃起來。

    中午可以多歇會,下午要一直幹到日落西山,霞光萬道的時候,才開始用繩子把麥子捆起來放到架子車裡,運回麥場,這時的熱已經是精疲力盡的熱了,等把麥子堆成垛,天就黑透了,身上衣服早就溼透,跳到河裡洗個澡,回家吃點飯,與同齡人一起吹吹牛皮,在父母蒲扇下漸漸熟睡而去。

    總之,小時候農忙季節的熱是現在大部分人無法想象的,那時主要靠人力或牛作息的生活,已經隨社會的發展漸行漸遠,但那份純真的生活卻永遠烙在我們心中。

  • 9 # 黃曉紅果果

    頂著烈日干農活,這種體驗對於我來說都成了一種回憶,學校畢業上班後,農活基本上都不經常幹了。

    記得最清楚的就是收麥子,那會初中還沒有畢業,每年都有放麥假的時間,收麥子雖然辛苦也就是10天左右的時間,因為家裡姊妹三個,父母也不會讓我們去幹活,女孩子沒有力氣,只是跟著父母后面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記憶最清楚的就是等著風要把碾好的麥子藉著風力揚乾淨,好像那會買扇車,就是一種揚麥子要用到的農具,不是很多,也就是農忙的時候都急著搶收。

    那會是等到了半夜也沒有等來自然風。

    記得那會剛有了那種把麥子割倒的收割機,不像現在是大型的收割機,只需要坐在地頭等麥子收完了口袋一裝就完事。拉回來還要用拖拉機碾場。

    我們能幫著乾的活就是起場,翻一遍讓拖拉機把麥子都能碾出麥殼。

    現在想起來都是一種美好的回憶。

  • 10 # 桂農通

    “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這是一種最真實的農村生活,也是一種無奈的農村人寫照。

    這兩句詩前其實還有兩句: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這四句詩,將烈日下農民幹活的辛苦描寫得入木三分,淋漓盡致。

    第一,每一粒糧食都是經過辛苦才得到的。農村種糧,需要經過很多環節工序,如水稻從浸種到播秧,到犁田耙田、插秧,再到施肥、噴藥、除草,到收割、脫粒、曬乾,最後才是稻穀入庫。

    每一個環節都需要付出勞動付出努力,每一粒大米的出現,都伴隨著種糧老農的無數汗水與心血。糧食安全。不僅僅是國家提出來的戰略要求;節約糧食,也是從古到今一直提倡並大力宣傳的傳統美德。

    當前,糧食價格雖然不高,但是有些東西是僅僅是用錢買不來的。沒有廣大農村農民的辛苦了,中國的糧食安全就無法得到保障。

    第二,農村苦已慢慢改變,但農民幹農活仍然免不了累。隨著農業科學技術的發展,新品種新技術在大力推廣,農業機械化也在逐步的擴大使用,農村生活水平也在慢慢提高了。

    但是廣大農民種糧種地還很累很辛苦,仍然是不可否認的事實。中國地大物博,人口那麼多,東南西北的生產條件不一樣,農業科技不管再怎麼發達,還是需要大量的農民來耕田種地。

    特別是在南方人多地少矛盾更突出的農村,無法大規模機械化耕作,仍然需要大量的農民下地幹活。就全國來說,小農戶耕作仍然是農業生產的主流,農業科技不可能消滅小農戶。農民的辛苦勞累仍會繼續沿續。

    第三,當前夏天的雙搶大忙是南方農村農民最累的季節。我記得小時候在村裡的時候,每到七八月的夏收夏種雙搶大忙,父母大姐等主要勞動力總是忙得屁股冒煙。

    他們就是中途回家吃飯也是趕著時間點吃,喝了幾碗粥水又出去了。我們在家的小孩只能力所能及的幫煮飯煮菜,幫照看更小的弟弟妹妹了。這雙搶真的是搶著幹,從早稻收割到晚稻插秧,必須一口氣在一個月左右時間全部完成,否則就會影響晚稻收成。

    那段時間,也就是現在的七八月之間,沒有哪一天,下田幹活的大人們的衣服不是被汗浸溼透過幾次的,幹了又溼,溼了又曬乾。幹活累了,喝一瓢冰涼的井水可以補補水分,而吃一根冒氣的冰棒就是值得開心的補給了,如果能喝到一碗帶糖的槐花粒,那就更奢侈了……

    其實不管南方還是北方的農村,農民都是很辛苦。辛苦豐收之餘,可能還會碰上增產不增收、農產品價賤傷農的情況。你說對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快閃記憶體與記憶體有什麼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