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宇航局指出,本週襲向地球的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將於本週末劃上句號。北極地區的人們,有幸見到一場壯麗極光。
每隔 11 年,太陽都會經歷一次較大的“情緒波動”,然後保持一段相當長的“平靜期”。
與我們之前經歷過的規模更大、更具破壞性的事件相比,週三爆發的那次小型耀斑與日冕物質拋射,幾乎是小巫見大巫了。
【國際空間站拍攝到的地球北極光視角。圖自:NASA,via Cnet】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我們還會不時地經歷太陽耀斑與日冕物質拋射事件。而在歷史上的最著名事件,就是 1859 年的“卡林頓磁暴”。
在現代科技尚未普及的那個年代,那次磁暴讓年輕的電報系統暫時癱瘓,炫彩的極光照亮了大片的南部天空 —— 遠至現如今的貝里斯(拉美)和泰國地區。
近日,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深入分析了 1859 年的太陽風暴,試圖基於諸多觀測結果來重建細節,包含諸多軼事的論文已發表到《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本次觀測記錄的效果圖,來自:George Neumayer】
澳洲墨爾本 Flagstaff 天文臺主任 George Neumayer 在 1864 年寫到:
9 月 2 日晚上 10 點 26 分,三四級亮度恆星突然變得黯淡,漂亮的光線穿過了雙魚座。
事件結束前的 10~15 分鐘,一道美麗的紅色光弧從東向西穿過頂點,然後幾乎靜止不動。
儘管大部分報告記錄的是 1859 年的 9 月 1~2 日這段時間,但實際上,從 8 月 28 到 9 月 4 日,太陽的活動一直很是激烈,持續時間長達一週。
美國宇航局指出,本週襲向地球的太陽耀斑和日冕物質拋射事件,將於本週末劃上句號。北極地區的人們,有幸見到一場壯麗極光。
每隔 11 年,太陽都會經歷一次較大的“情緒波動”,然後保持一段相當長的“平靜期”。
與我們之前經歷過的規模更大、更具破壞性的事件相比,週三爆發的那次小型耀斑與日冕物質拋射,幾乎是小巫見大巫了。
【國際空間站拍攝到的地球北極光視角。圖自:NASA,via Cnet】
可以肯定的是,未來我們還會不時地經歷太陽耀斑與日冕物質拋射事件。而在歷史上的最著名事件,就是 1859 年的“卡林頓磁暴”。
在現代科技尚未普及的那個年代,那次磁暴讓年輕的電報系統暫時癱瘓,炫彩的極光照亮了大片的南部天空 —— 遠至現如今的貝里斯(拉美)和泰國地區。
近日,一支國際研究團隊深入分析了 1859 年的太陽風暴,試圖基於諸多觀測結果來重建細節,包含諸多軼事的論文已發表到《天體物理學》雜誌上。
【本次觀測記錄的效果圖,來自:George Neumayer】
澳洲墨爾本 Flagstaff 天文臺主任 George Neumayer 在 1864 年寫到:
9 月 2 日晚上 10 點 26 分,三四級亮度恆星突然變得黯淡,漂亮的光線穿過了雙魚座。
事件結束前的 10~15 分鐘,一道美麗的紅色光弧從東向西穿過頂點,然後幾乎靜止不動。
儘管大部分報告記錄的是 1859 年的 9 月 1~2 日這段時間,但實際上,從 8 月 28 到 9 月 4 日,太陽的活動一直很是激烈,持續時間長達一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