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坐電梯可能會面臨的幾種故障 根據以往曾發生的電梯事故,記者發現如果乘坐電梯出現問題,一般發生率最高的可以分為電梯發生較大振動、電梯突然停止和電梯失控下墜三種故障。 如果居民在乘坐電梯時電梯突然出現較大的振動、抖動或刮蹭,居民可以立即按下最近一層的按鍵,耐心等待電梯停止後迅速離開電梯,並向管理機構說明電梯有異常現象。 如果是電梯在執行中突然停止,這時則要先保持冷靜,前往不要盲目扒開電梯門,而應該用電梯裡的報警電話向外界求救,並耐心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如果電梯裡有維修保養單位的電話,也可以與之取得聯絡請求救援。 電梯下墜是三種常見的電梯故障中最危險也是最嚇人的一種,其實一般的直梯都帶有防禦系統,一旦電梯出現下墜現象,可能往下掉5~8米後就會自動停住,因此如果遇到電梯下墜一定不能驚慌,應儘量靠箱壁站好,並尋找扶手確保身體穩定。 直行電梯三項保護應對電梯失控 由於電梯失控下墜可能對使用電梯的人員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在電梯的設計上,就已經考慮到了可能發生的種種失控情況,並做了專門的保護措施,來儘量避免電梯失控的發生,以及將傷害降到最低。 電梯如果發生控制失靈、曳引力不足、制動器失靈或制動力不足以及超載拖動繩斷裂等原因都會造成轎廂超速和墜落,針對上述情況電梯一般都安裝有防超速和斷繩的保護裝置,即安全鉗-限速器系統。這種安全鉗是一種使轎廂停止向下運動的機械裝置,而限速器則是限制電梯執行速度的裝置,一般安裝在機房。當轎廂上行或下行超速時,透過電氣觸電使電梯停止執行,當下行超速電氣觸點動作仍不能使電梯停止,速度達到一定值後,限速器機械動作,拉動安全鉗夾住導軌將轎廂制停。而當斷繩造成轎廂墜落時,也會由限速器的機械動作來拉動安全鉗,使轎廂制停在導軌上。 而為了防止電梯由於控制方面的故障,出現轎廂超越頂層或底層端站繼續執行的情況,電梯都設定有防超越行程的保護裝置,以防止發生嚴重的後果和結構損壞。 另外在電梯井的底部一般都安裝有緩衝器,以防止電梯由於控制失靈、曳引力不足或制動失靈等發生轎廂或對重蹲底時,由緩衝器來吸收轎廂或對重的動能,從而提供最後的保護。轎廂內必須設定報警和救援裝置 通常情況下由於停電或其他故障,電梯無法正常執行而發生人員被困的情況,所以在電梯的轎廂內都需要安裝報警和救援裝置,以方便電梯內人員透過報警或通訊裝置將情況及時通知管理人員,並透過救援裝置將人員安全救出轎廂。 據記者瞭解,對於轎廂內的報警裝置,要求電梯內必須安裝應急照明和報警裝置,並且必須由應急電源進行供電。 而電梯轎廂的救援裝置,之前那些配有操縱員的電梯往往主要採用自救的方法,即轎廂內的操縱人員從上部安全窗爬上轎頂將層門開啟。隨著電梯的發展,目前無人員操縱的電梯已被廣泛使用,再採用自救的方法不但十分危險而且幾乎不可能。 因此,現在電梯從設計上就確定了救援必須從外部進行,救援裝置包括曳引機的緊急手動操作裝置和層門的人工開鎖裝置,來方便把被困的人員解救出來。電梯被困自救切不可強行扒門或鑽安全窗 由於現在的電梯多是無人員操縱的自動電梯,乘客被困電梯轎廂後採用自救的方法已經不太可能而且會十分危險,所以如果在乘坐電梯時被困,請首先保持鎮定,切不可盲目採取自救措施,以防造成自身傷害。 很多人在被困電梯後,機會都曾嘗試過從內部開啟電梯們,再次要提醒大家,由於困在電梯裡的人是無法確認電梯所在的具體樓層位置的,因此不要強行扒開電梯門。此外,電梯頂部的安全窗是供維修人員使用的,如果試圖扒開安全窗從那裡爬出電梯只會更加危險。 一旦被困電梯內,應使用轎廂內警鈴或手機與外界聯絡等待救援,還可拍門叫喊。如無法與物業公司、電梯維保單位取得聯絡,還可及時撥或119報警求救。 不用擔心被困電梯會窒息 電梯轎廂是一個密閉的狹小空間,有人可能擔心被困在電梯轎廂中會遇到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對於這種擔心記者也曾採訪過專業人士,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以往內中國對電梯的通風有嚴格規定,即使被困轎廂,通風系統也是正常的,另外電梯的一些連線部位都有縫隙,這些縫隙一般來講也足夠人的呼吸需要了。 據介紹,如出現被困在電梯內的情況時,電梯乘客首先要保持鎮靜,可做屈膝動作,以減輕身體對電梯急停的不適應。另外在電梯中不要緊貼電梯門,應保持一定距離。如果幾個人同時被困,可以用聊天來分散注意力;如身邊帶著孩子,千萬不要讓其亂跑、亂碰,以免發生意外。遭遇電梯下墜怎麼辦? 雖然電梯配備有種種的保護裝置,但是誰也無法保證它哪一天就會出現不受控制的墜落,而很多人都會問,“如果我碰到了電梯下墜,應該怎麼辦呢?” 記者也抱著這種想法諮詢了有關的專家,專家建議如果遭遇電梯下墜,乘梯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按下每一層樓的按鍵,因為電梯故障一般都是電路問題,如果電梯啟動緊急電源後,則能馬上根據所按樓層進行制動。按完樓層按鍵後乘梯人則應在電梯內尋找依靠物保持穩定,這時可以握緊電梯內的把手,如果沒有把手也可以靠近電梯內牆,並使頭背部呈一條直線,緊貼牆壁站立,這樣可以防止在電梯的劇烈運動中摔倒並保護脊椎。 在靠近內牆站立時,最好採用微屈雙腿的姿勢,並抬起腳跟。因為電梯下墜中如果突然停止,產生的衝擊力會從小腿、大腿向上傳遞,很容易造成應力性骨折,而膝關節的韌帶是人體惟一富含彈性的一個組織,所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比骨頭來承受壓力來的大。 電梯檢驗要求 除了每年一次的檢查,電梯在維修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一般來說,對於電梯的維修都需要由取得了相應維修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第五條第二款中明確規定:使用單位應當委託取得相應電梯維修專案許可的單位進行維保,並且與維保單位簽訂維保合同,約定維保的期限、要求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它要求使用單位聘請取得相應電梯維修專案許可的單位進行維保。 正常是15天維保一次。ps:網上轉載的,感覺這篇文章針對乘坐電梯可能遇到的危險寫得很全面,分享一下。pps:電梯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不僅取決於設計製造,更重要的是取決於日常維護保養,最近的好多事故都是因維保不當造成的。
乘坐電梯可能會面臨的幾種故障 根據以往曾發生的電梯事故,記者發現如果乘坐電梯出現問題,一般發生率最高的可以分為電梯發生較大振動、電梯突然停止和電梯失控下墜三種故障。 如果居民在乘坐電梯時電梯突然出現較大的振動、抖動或刮蹭,居民可以立即按下最近一層的按鍵,耐心等待電梯停止後迅速離開電梯,並向管理機構說明電梯有異常現象。 如果是電梯在執行中突然停止,這時則要先保持冷靜,前往不要盲目扒開電梯門,而應該用電梯裡的報警電話向外界求救,並耐心等待救援人員的到來。如果電梯裡有維修保養單位的電話,也可以與之取得聯絡請求救援。 電梯下墜是三種常見的電梯故障中最危險也是最嚇人的一種,其實一般的直梯都帶有防禦系統,一旦電梯出現下墜現象,可能往下掉5~8米後就會自動停住,因此如果遇到電梯下墜一定不能驚慌,應儘量靠箱壁站好,並尋找扶手確保身體穩定。 直行電梯三項保護應對電梯失控 由於電梯失控下墜可能對使用電梯的人員造成嚴重的傷害,所以在電梯的設計上,就已經考慮到了可能發生的種種失控情況,並做了專門的保護措施,來儘量避免電梯失控的發生,以及將傷害降到最低。 電梯如果發生控制失靈、曳引力不足、制動器失靈或制動力不足以及超載拖動繩斷裂等原因都會造成轎廂超速和墜落,針對上述情況電梯一般都安裝有防超速和斷繩的保護裝置,即安全鉗-限速器系統。這種安全鉗是一種使轎廂停止向下運動的機械裝置,而限速器則是限制電梯執行速度的裝置,一般安裝在機房。當轎廂上行或下行超速時,透過電氣觸電使電梯停止執行,當下行超速電氣觸點動作仍不能使電梯停止,速度達到一定值後,限速器機械動作,拉動安全鉗夾住導軌將轎廂制停。而當斷繩造成轎廂墜落時,也會由限速器的機械動作來拉動安全鉗,使轎廂制停在導軌上。 而為了防止電梯由於控制方面的故障,出現轎廂超越頂層或底層端站繼續執行的情況,電梯都設定有防超越行程的保護裝置,以防止發生嚴重的後果和結構損壞。 另外在電梯井的底部一般都安裝有緩衝器,以防止電梯由於控制失靈、曳引力不足或制動失靈等發生轎廂或對重蹲底時,由緩衝器來吸收轎廂或對重的動能,從而提供最後的保護。轎廂內必須設定報警和救援裝置 通常情況下由於停電或其他故障,電梯無法正常執行而發生人員被困的情況,所以在電梯的轎廂內都需要安裝報警和救援裝置,以方便電梯內人員透過報警或通訊裝置將情況及時通知管理人員,並透過救援裝置將人員安全救出轎廂。 據記者瞭解,對於轎廂內的報警裝置,要求電梯內必須安裝應急照明和報警裝置,並且必須由應急電源進行供電。 而電梯轎廂的救援裝置,之前那些配有操縱員的電梯往往主要採用自救的方法,即轎廂內的操縱人員從上部安全窗爬上轎頂將層門開啟。隨著電梯的發展,目前無人員操縱的電梯已被廣泛使用,再採用自救的方法不但十分危險而且幾乎不可能。 因此,現在電梯從設計上就確定了救援必須從外部進行,救援裝置包括曳引機的緊急手動操作裝置和層門的人工開鎖裝置,來方便把被困的人員解救出來。電梯被困自救切不可強行扒門或鑽安全窗 由於現在的電梯多是無人員操縱的自動電梯,乘客被困電梯轎廂後採用自救的方法已經不太可能而且會十分危險,所以如果在乘坐電梯時被困,請首先保持鎮定,切不可盲目採取自救措施,以防造成自身傷害。 很多人在被困電梯後,機會都曾嘗試過從內部開啟電梯們,再次要提醒大家,由於困在電梯裡的人是無法確認電梯所在的具體樓層位置的,因此不要強行扒開電梯門。此外,電梯頂部的安全窗是供維修人員使用的,如果試圖扒開安全窗從那裡爬出電梯只會更加危險。 一旦被困電梯內,應使用轎廂內警鈴或手機與外界聯絡等待救援,還可拍門叫喊。如無法與物業公司、電梯維保單位取得聯絡,還可及時撥或119報警求救。 不用擔心被困電梯會窒息 電梯轎廂是一個密閉的狹小空間,有人可能擔心被困在電梯轎廂中會遇到呼吸困難甚至窒息而死,對於這種擔心記者也曾採訪過專業人士,其實這種擔心是不必要的,以往內中國對電梯的通風有嚴格規定,即使被困轎廂,通風系統也是正常的,另外電梯的一些連線部位都有縫隙,這些縫隙一般來講也足夠人的呼吸需要了。 據介紹,如出現被困在電梯內的情況時,電梯乘客首先要保持鎮靜,可做屈膝動作,以減輕身體對電梯急停的不適應。另外在電梯中不要緊貼電梯門,應保持一定距離。如果幾個人同時被困,可以用聊天來分散注意力;如身邊帶著孩子,千萬不要讓其亂跑、亂碰,以免發生意外。遭遇電梯下墜怎麼辦? 雖然電梯配備有種種的保護裝置,但是誰也無法保證它哪一天就會出現不受控制的墜落,而很多人都會問,“如果我碰到了電梯下墜,應該怎麼辦呢?” 記者也抱著這種想法諮詢了有關的專家,專家建議如果遭遇電梯下墜,乘梯人首先要做的就是立即按下每一層樓的按鍵,因為電梯故障一般都是電路問題,如果電梯啟動緊急電源後,則能馬上根據所按樓層進行制動。按完樓層按鍵後乘梯人則應在電梯內尋找依靠物保持穩定,這時可以握緊電梯內的把手,如果沒有把手也可以靠近電梯內牆,並使頭背部呈一條直線,緊貼牆壁站立,這樣可以防止在電梯的劇烈運動中摔倒並保護脊椎。 在靠近內牆站立時,最好採用微屈雙腿的姿勢,並抬起腳跟。因為電梯下墜中如果突然停止,產生的衝擊力會從小腿、大腿向上傳遞,很容易造成應力性骨折,而膝關節的韌帶是人體惟一富含彈性的一個組織,所以借用膝蓋彎曲來承受重擊壓力,比骨頭來承受壓力來的大。 電梯檢驗要求 除了每年一次的檢查,電梯在維修方面的要求也是比較高的,一般來說,對於電梯的維修都需要由取得了相應維修許可的單位進行。《電梯使用管理與維護保養規則》第五條第二款中明確規定:使用單位應當委託取得相應電梯維修專案許可的單位進行維保,並且與維保單位簽訂維保合同,約定維保的期限、要求和雙方的權利義務等”,它要求使用單位聘請取得相應電梯維修專案許可的單位進行維保。 正常是15天維保一次。ps:網上轉載的,感覺這篇文章針對乘坐電梯可能遇到的危險寫得很全面,分享一下。pps:電梯系統是否能正常工作,不僅取決於設計製造,更重要的是取決於日常維護保養,最近的好多事故都是因維保不當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