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6752456648269
-
2 # 使用者5283812756190
桃木物件可以放在枕頭底下的。 【使用方法】: 1.鎮宅去除邪穢,家中不乾淨或常常在無意間會看到閃影,無意間起雞皮疙瘩……安置門口.及各窗戶外.使不詳物不得其門而入.結界.去穢氣. 3.小人多,口舌是非……可化解. 4.住家於墳墓,廟宇,殯儀館旁…….安置在宅四方 5.睡覺睡的不安穩,常常驚嚇到……吊於床頭可化解 6.桃花煞不好外緣纏身……吊於床頭可化解 7.惡運運低,不順遂……吊於床頭可化解 8.可放置客廳房間可避邪。 桃木木質細膩,木體清香。桃木在中國民間文化和信仰上有極其重要的位置。桃木亦名"降龍木"、"鬼怖木",是用途最為廣泛的伐邪制鬼材料。傳說夸父追日,臨死前將神木丟擲化成了一片桃林。中國最早的春聯都是用桃木板做的,又稱桃符,幾千年來,桃木就有鎮災避邪之說,被稱為神木。桃木寓意吉祥、平安。是現在生活中的裝飾品。是一種民族文化的延續。
-
3 # 使用者7169188564904
古代的華人,相信桃木具有神奇的力量,因而在新春過年的時候,用桃木削成人形(桃人)、砍桃木為板(桃板)、刻桃木為印(桃印)、用桃枝系成掃帚(桃茢)等,將這些懸掛在門旁,用以趨吉避凶,叫做掛「桃符」。
為什麼古人會認為桃木可以避邪呢?根據古書上的記載,那掌管著萬鬼的「神荼」、「鬱壘」兩兄弟所居住的地方,有一棵巨大無比的桃樹,是萬惡出入的「鬼門」。兄弟倆平日坐鎮在鬼門兩側,若發現有為非作歹的惡鬼,就用桃木棒子將其打死,再用蘆葦繩子綁住,丟到山谷裡去餵老虎,而桃木,就是他們對付妖魔鬼怪的利器。
另外,在有名的「夸父追日」故事裡,和太陽賽跑的巨人夸父,敵不過太陽的灼熱,最後被燒成重傷,並且極度的口渴,在前往北方的大澤途中,失去了生命,臨死之前,夸父把手中的神杖奮力拋向空中,化成一片桃林,樹上有累累的鮮桃,夸父要讓後世和他一樣想要征服太陽的人,可以因為路邊的桃子,而不再渴死於道上。可見,桃木在古代先民的心目中,早就是非常管用的「神木」。
掛桃符的風俗,後來演變成只在桃木板上,寫神荼和鬱壘兩神的名字,或者,只畫一些符咒,稱為「題桃符」。而題桃符發展到唐五代時期,又漸漸演變成為對偶、警譬、吉祥的語句,這也就是「春聯」的由來。
「題桃符」也演變成貼門神,尤其是在農村,過年的時候,除了貼春聯,還要貼門神。春聯貼在左右門框上,門神則貼在兩扇門扉上。至於門神的畫像,除了神荼、鬱壘之外,到了唐代,還加上了鬼王鍾馗。至此,由桃木而來的神話色彩與民俗文化意義,也被應用得更為廣泛了。
回覆列表
在中國古代神話中,相傳有一個鬼域的世界,當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蓋三千里的大桃樹,樹梢上有一隻金雞。每當清晨金雞長鳴的時候,夜晚出去遊蕩的鬼魂必趕回鬼域。鬼域的大門坐落在桃樹的東北,門邊站著兩個神人,名叫神荼、鬱壘。如果鬼魂在夜間幹了傷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鬱壘就會立即發現並將它捉住,用芒葦做的繩子把它捆起來,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懼神荼、鬱壘。於是民間就用桃木刻成他們的模樣,放在自家門口,以避邪防害。後來,人們乾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鬱壘的名字,認為這樣做同樣可以鎮邪去惡。這種桃木板後來就被叫做“桃符”。
到了宋代,人們便開始在桃木板上寫對聯,一則不失桃木鎮邪的意義,二則表達自己美好心願,三則裝飾門戶,以求美觀。又在象徵喜氣吉祥的紅紙上寫對聯,新春之際貼在門窗兩邊,用以表達人們祈求來年福運的美好心願。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桃木避邪,民間傳說久矣,究竟源於何時,起於何載?
桃木治鬼的傳說豐富多彩,《淮南子·詮言》說:“羿死於桃口”。東漢許慎注:“口,大杖,以桃木為之,以擊殺羿,由是以來鬼畏桃也”。羿以善射聞名,逢蒙拜師學藝,學成後恩將仇報,從老師身後下毒手,舉起桃木大棒向羿的後腦猛砸。羿死後,做了統領萬鬼的官。古人關於桃木避邪的聯想,是與這一神話故事有關的。試想,桃木棒連統領眾鬼的羿都能擊殺,用來治鬼就更不在話下了。
另外,《左傳》昭公四年(公元前538年),記載著桃木能發揮神秘力量的一件事:“古者日在北陸而藏冰,……其藏之也,黑牡秬,以享司寒;其出之也,桃弧棘矢,以除其災也。”這段話是說:古人冬天把冰塊藏在深山大谷的冰窖裡,藏冰時,要用黑色雄性生畜和黑黍祭祀寒之神,而取冰使用時,則要用桃木做的弓和棘制的箭進行除災的儀式。
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壓伏邪氣者也。
傳說,主宰人間壽算的南極仙翁,掌上總是捧著一個碩大的仙桃,所以桃又有避邪去病、益壽延年之說。而南極仙翁手中的這顆仙桃,據傳就是產於古肥子國的肥桃。
古肥子國,即今天的山東肥城市,因西周時肥族人散居於此而得名。當時肥族人由東海遷至於此。東海度朔山的鎮山之寶--桃樹也被肥族人移植於肥子國。《漢書·地理志》載:“泰山郡有肥城縣,應劭所謂‘肥子國’也。”另據清光緒十七年(公元1891年)《肥城縣誌·序》載:“肥城古肥子國也,春秋時入魯,為齊郡地。漢屬泰山郡。”
肥城栽桃歷史久遠,《春秋左傳》載:魯襄公17年,齊國與魯國交戰,齊兵分兩路,圍住魯國的兩翼:一是房,一是桃,即齊人圍魯北壁。魯襄公13年,魯國邊境已到達現今濟南長清一帶,所以齊人所圍之“桃”,應該是現在長清南面的肥城(今有肥城北部的齊長城作證),可見當時“桃”這個地方已經大量種植桃樹了。而《左傳》的作者左丘明為肥城人,則進一步證明了肥城即“桃”,“桃”即肥城之說。
那麼為什麼說天下只有肥城的桃木能避邪呢?
原來在舊的肥城縣城以西,有一山名曰陶(桃)山,陶山至小泰山之間,環繞山頂的是拔地通天的懸崖峭壁,雄奇險峻,綿延數十里,七十二個洞穴天女散花般分佈在峭壁上,這七十二洞,洞洞都有妖魔鬼怪。每當夜幕降臨,七十二洞妖怪便鑽出洞來,闖進肥城,群魔亂舞,興風作浪,禍害百姓,塗炭生靈。此事傳至東海度朔山,山上神荼、鬱壘二神聽後怒不可遏,他們飛速來到肥城,就地取材,折桃枝為武器,將妖魔鬼怪打的死的死,傷的傷,逃的逃。僥倖逃走的妖怪看見桃枝便魂飛魄散。因東海與肥城呈西北--東南走向,神鬱二神走到肥城所折桃枝是朝東南的,所以朝東南的桃枝便有了靈氣。此後,當地百姓便將朝東南的桃木枝折下,或做成寶劍懸於室內,或刻成桃人、桃符懸於樑上、門後,妖魔鬼怪望風而逃,再也不敢近前了。漢代《風俗通義》所說:“臘除夕飾桃人……葵以衛兇”的風俗,其實就是對神鬱二神用肥城桃木避邪的解說。
記載桃木避邪之說歷史悠遠,《辭源》載:古時刻桃木人,立於戶中以避邪。漢時,刻桃印掛於戶懋,稱為桃印。後漢書儀志中“仲夏之月,萬物方盛,日夏至陰氣萌作,恐物不懋”……以桃印長六寸、方三寸,五色書如法,以施門戶。宋代刻神荼、鬱壘二神像或只寫大名於兩塊門板之上,也稱“桃符”或叫“門神”,“……百鬼畏之”。
由此可見,只有桃木能避邪,也只有肥城的桃木才是真正的“降妖木”。
關於桃木能避邪的傳說不一,但桃木畢竟是吉祥平安的象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