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清晨,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抓總研製的嫦娥四號中繼星“鵲橋”搭乘長征四號丙運載火箭順利升空。發射和在軌應用後,“鵲橋”將成為人類歷史上第一顆地球軌道外專用中繼通訊衛星,第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第一顆在地月L2點上採用Halo軌道的衛星,標誌著我國率先掌握地月中繼通訊技術,這是我國在月球探測領域取得的新突破。
回覆列表
-
1 # 四十五度說
嫦娥系列衛星迄今為止已經發射了四號,嫦娥三號主要任務是實現月球軟著陸的無人登月探測器,在月球表面創造了全世界最長的工作記錄,獲得了清晰的月球表面照片包含了大量的科學資訊,在二零一六年正式退役。接手嫦娥三號任務的嫦娥四號主要是在月球背面實現著陸和巡視探測任務。
嫦娥四號任務包括兩方面:第一個方面是月球背面軟著陸巡視,第二個方面是實現地球和月亮L2點中繼通訊。
為什麼要發射中中繼通訊衛星?
由於航天活動範圍擴大,人類需要對月球以及月球的天體和空間進行探測。無論是測量控制還是通訊中都存在距離越遠資訊的損失越嚴重,資訊的延遲等一系列無法克服的技術難點。為了克服這種缺點,適應航空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實現衛星和地面站點之間資料通訊的最佳化,提出了利用中繼衛星來進行訊號傳輸的方案。“鵲橋”發射成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顆連通地月的中繼衛星。
因此嫦娥四號的任務需要透過兩次發射來完成,“鵲橋”的發射就是為了完成第二項任務,實現地球和月亮中繼通訊。當中繼通訊衛星穩定之後,執行第二次發射任務,嫦娥四號的巡視器將會軟著陸到月球背面。透過中繼衛星與地面站點進行通訊,地面通訊站點是一個直徑為4.2米口徑的高增益傘狀拋物面天線,這是人類歷史上最大口徑的通訊天線,可以實現對地、對月、對日和對慣性空間任意目標指向與跟蹤的三軸穩定控制,實現著陸器、巡視器與地面站之間的測控與資料傳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