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唐伯虎點秋湘
-
2 # 順風橋
小時候過早,如果我媽懶得起床煮飯,就給我五毛錢,讓在外面吃。家對面馬路邊的小店裡,熱乾麵兩毛錢一兩,再來一碗幾乎沒有酒味的蛋花米酒,吃完熱乎乎的上學,一上午都不會餓。那時候年齡小,一兩熱乾麵滿滿一小碗,總是吃不完。會跟老闆說:“少放點面,多放點芝麻醬。”米酒也喝不完,最後總會剩下幾口,後來學聰明瞭,不要用碗裝,而是用打包的朔料杯,喝不完可以帶走。
二年級的時候,教我們的數學老師不願意批改作業,放學的時候就讓班上幾個學習好的學生留下來幫他改,我是其中一員。批改完畢放我們回家,跟我們交代:“明天早上都不要吃飯,老師帶你們過早。”當天晚上回家,就喜滋滋的跟媽媽講了。
第一節課下了之後,是升旗和做操時間,老師帶著我們去吃熱乾麵。發現一兩熱乾麵我們吃不完,下次去的時候只要二兩,讓老闆裝在三個碗裡端上來。有個女生特別聰明,回家不跟父母說,還是從父母手裡接過早飯錢。這樣當天她就有錢買零食啦!我也有樣學樣,第二次就被我媽發現了,沒辦法,學校離家太近,開小吃店的老闆跟我媽很熟。我沒捱打,卻被數落了很久。後來我媽就不給我錢了,她跟店老闆商量好,不做早飯的時候讓我直接去吃,吃完了她去結賬。
這些都是關於熱乾麵的美好記憶。離開湖北這幾年,熱乾麵成了我最真實的鄉愁。在上海,除非專門去湖北菜館吃,不然根本吃不到熱乾麵。長寧路上有一家湖北菜館,和朋友去吃過一次,改良過的熱乾麵面粗、芝麻醬不香,蛋花米酒像是直接兌出來,一份熱乾麵只有幾根價錢還不便宜,吃過一次就再也不去了。
有一年,特別饞熱乾麵,過年回家,就從超市裡買了方便裝的帶過來。一次帶了20包,幾個朋友,一人分兩包就沒多少了。那時候剛好單身,對一個男孩子有好感,他找我要的時候,我給了他五包。過幾天問他好不好吃,他告訴我,按照我跟他說的做法做了,但是乾的無法下嚥,只好放了西紅柿和雞蛋加了很多湯煮了吃。可惜鹼面太硬,實在吃不下,最後只好倒掉了。當時煮了兩包,還剩下三包送人了。
那男孩是南方人,沒吃過熱乾麵,覺得無法下嚥是可以理解的。然而當時,我只想多給他一點,卻沒考慮到南北口味差異,只是有些可惜了那些面。
有一年,去河南信陽,被帶去吃據說“比武漢熱乾麵更好吃的信陽熱乾麵”,裡面放了燙過的綠豆芽,芝麻醬很少,還有湯,味道像是熱乾麵和湯麵的結合體。我覺得很怪,朋友吃的津津有味。
去年過年回家,加上產假,整整休息了五個月,可算是把熱乾麵吃過了癮。過年的時候,妹妹也回去了,姑姑開車帶我們到武當山山門口玩,妹妹買了份熱乾麵在車上吃。四歲的小表弟看妹妹吃的香就想要,他們兩個人三口兩口吃完一份。姑姑說,表弟平時吃飯都得哄,也不愛吃熱乾麵,完全是看別人吃的香才會搶著吃的。我知道,常年在外的妹妹跟我一樣,對熱乾麵有著揮之不去的鄉愁。
前陣子下班,路口遇到一個人推著小車賣熱乾麵,很驚訝,我幾乎從來沒有在上海看見過有人賣這個,問了下推車的人原來是河南人。六塊錢一份,倒是不貴,但想著曾經吃過的信陽熱乾麵,怕味道不對,便只買了一份。如果好吃就給妹妹吃,下次我再出來買。結果妹妹不在,我只好一個人吃掉了,還是面粗醬不香,但相對已經不錯了。許是上海買不到剛好粗細的面和正宗芝麻醬的緣故吧!
妹妹回家後我跟她說了這件事,她說,下次遇到,即使不好吃也要買啊!明知道買的人不多但還是會推著車在上海賣熱乾麵是多麼難得的事,一定要支援!
只可惜,那輛賣熱乾麵的小車,從此,便再也沒見過了。
-
3 # 雲上孝感
1、拌
很多武漢人小的時候都不喜歡吃熱乾麵的主要原因是,熱乾麵拌起來很麻煩,有的沒開始拌,芝麻醬就幹了,不會拌麵的人,往往都是一半有調料,另一半什麼都沒有,自然沒有味道了。別看武漢人拌麵很嫻熟,那都是練出來的。
2、店面
熱乾麵店除了特別的裝修風格之外,餐飲行業好的衛生環境也會提高客戶對熱乾麵食慾的提高。熱乾麵店選擇店面正規的店面,裝修比較有特色小吃當地風格的。這些開在大城市的店有著武漢傳統熱乾麵的特色但又稍作改良以適應當地,比較容易讓人接受,水量正好,很大程度上規避了很多初次吃熱乾麵的朋友在拌麵技術上的難題。
3、顏色、感觀、作料
以前的熱乾麵都是芝麻醬上放上一堆辣蘿蔔和蔥,那橘紅色配上芝麻醬的顏色至少是一個色系,搭配起來剛剛好,你想想顏色由淺到深,面--芝麻醬--辣蘿蔔
4、感情
好比南方人天天吃米飯一樣,好米差米一吃就能吃出來;但是說熱乾麵好吃的一定是那些味道不錯的店,它們有正宗的製作技術和配方。第一次吃熱乾麵不好吃可能是真的不合胃口,或者還沒吃到好吃的熱乾麵。不能說熱乾麵不好吃。
根據不完全統計以及總結大傢伙的吃麵經驗,吃熱乾麵最好的時間一定不能超過6分鐘。也就是從拿到面的那一刻起到全部吃完,要在6分鐘內。拿到面的一瞬間就要開始拌麵,時間也不能超過一分鐘。不然等面變冷,就會坨在一起,口感也會大打折扣。據說這樣才能體會到武漢人“過早”時大口吃麵的快感。
-
4 # 小橋有生
謝邀 , 我記得第一次吃,感覺味道確實不怎麼地,第一次吃好像吃了不到一半吃不下去就給糟蹋了,第二次算是還可以接受算是那種為了填飽肚子才吃完的,然後第三次就抓住了它的層次感,開始知道享受花生醬與面融合在一起的那種美味,再有蘿蔔粒的爽脆,才發現原來熱乾麵還真是,真是蠻好吃的嘞!如今還在原來的地方,原來的那份熱乾麵卻不知道去了哪裡!時間就像這熱乾麵需要慢慢學會去體會,再懂得去感受!
-
5 # 目斷閒雲千里
大一時,某北方室友第一次吃熱乾麵差點噎死……之後他開啟了漫長的被同化之路,沉醉於大學後門附近“小香港”的夜色之中!臨近畢業,他每天三頓熱乾麵,他說可能以後都吃不到了……就像他再也回不去的青春!
若干年的同學聚會,他帶了老婆孩子,興沖沖的帶著家人品嚐熱乾麵,結果老婆孩子一如當年的他,差點噎死!他一股腦把剩的全他媽吃了!
武漢是一座生活化的城市,如果您是遊客,沒必要逼迫自己接受熱乾麵,也沒必要詆譭它在武漢土著心中的地位,一方水土一方人嘛!豆汁焦圈照樣令我覺得噁心,人家還不是趨之若鶩!如果您在武漢生活一段時間,肯定會比當初接受,至少沒有當初的不快口感!
-
6 # 加油站的那點事兒
熱乾麵一定要堂食,打包的都是沒有靈魂的,熱乾麵放一會後確實咽不下去了,因為幹。而加了湯的熱乾麵也沖淡了芝麻醬的味道!
-
7 # 美食幸福哥
大家好,我是幸福哥。
有多少人第一次吃熱乾麵無法下嚥的?
可以這樣說吧!外省的朋友每個人吃熱乾麵都是咽不下去的,因為一碗香噴噴的熱乾麵上桌,很多外省的朋友隨便攪拌一下,便挾著就吃。之後笑話就來了,嘴裡的面嚼著過隱吃著香,就是咽不下去。自己難受別人看著好笑。
大湖北大武漢四季美的湯包、老通城的豆皮、蔡林記的熱乾麵都是湖北人過早必選之一。
我個人就是非常愛吃熱乾麵的。吃熱乾麵一定要喝點什麼。如蛋酒、豆腐腦、豆漿、神仙湯等等。
老闆,來碗熱乾麵一碗豆腐腦。
豆腐腦先上桌攪拌均勻後喝上幾囗,潤一下喉嚨。熱乾麵就上桌了,攪拌之前放點蒜水,放點香醋。就可以開吃了,吃幾口面喝一口豆腐腦。那才叫一個“到味”
記得關注幸福哥哦!
-
8 # 攝靈魂影
我覺得我算是一個哈,高中畢業之前沒有吃過熱乾麵,可能是地域問題吧,甚至不知道熱乾麵,有點孤陋寡聞了,高中畢業暑假去市區打工,親戚早上給我買了一份熱乾麵,我以為是正常的幹拌麵條,吃了一口就難以下嚥,厚厚的芝麻醬堵在嗓門,難以下嚥,吃了幾口就吃不下去了。
後來上了大學,學校餐廳也有熱乾麵,和同學吃過,多放點醋,才發現原來挺好吃的,以至於到現在經常在外面吃飯的話必定會有一頓是以熱乾麵作為參考!
不過吧我覺得熱乾麵和做的人有很大的關係,裡邊的酸豆角和醃蘿蔔是很好的調味品,剛好中和了熱乾麵厚膩的芝麻醬,熱乾麵好不好吃就在於酸豆角和醃蘿蔔夠不夠酸爽!
這是個人淺見!
-
9 # 迷哲
我就是。小時候大概6.7歲的時候去武漢舅舅家玩,那是我記事起第一次吃熱乾麵,覺得根本吃不下去,好難吃。那次經歷導致我很多年早餐都不吃熱乾麵。後來上初中,在學校吃早餐,吃了半年的米粉包子油條米粑,就是不吃熱乾麵。有天我吃粉,看到同學吃熱乾麵,她吃得津津有味,我要過來嚐了一口,覺得沒有我印象中的那麼難吃。再後來我自己點熱乾麵吃,我非常喜歡吃醋,熱乾麵里加多一點醋跟剁辣椒調勻,發現不要太好吃,從此愛上熱乾麵。這是我前幾天在樓下杭州小籠包點的熱乾麵,標配是醋跟剁辣椒,比起老家湖北的熱乾麵還是有點區別的。目前在佛山順德,這裡湖北人很多,湖北人開的早餐店也有很多別的地方的人吃,證明能接受熱乾麵的人還是很多的。
-
10 # 百變小廚坊
我第一次吃熱乾麵是在大概十年前了,當時是冬天,在一個麵館裡要了一份熱乾麵,是和一個朋友一起,他說熱乾麵很好吃就各要了一份,記得當時麵館還代送了一份湯(很小碗的一人份)。
因為我們南方從小吃麵就是吃的湯麵,比如番茄雞蛋麵啊、絲瓜瘦肉面啊、豌豆尖面什麼的,不管什麼種類面裡面總是有不少湯的(就是外面的麵館也是如此)。
所以當時,當服務員將一碗麵一碗湯端我面前時,我都不知道什麼意思,心想這個地方吃麵可真奇怪,湯和麵還分開“裝”。想著我就把那碗湯直接到面裡拌了起來,當時我朋友哭笑不得的“那湯是直接那樣喝的,你倒面裡幹嘛呀?”我哪知道這面的吃法還這麼多講究的,咱從小吃的就是湯和麵在一起的“面”。
現在還記得那個味兒,真的是“回味無窮”啊!自那次以後,再也沒敢點過熱乾麵了。直到前幾天在青海吃了一碗羊腸面,說真的不管是味道還是從表面看起來,和熱乾麵簡直如出一轍。不過這次就沒再做那麼可笑的事情啦!因為羊腸面雖然吃起來不錯,但是畢竟太辣、太乾、真的是不喝湯感覺咽不下去的節奏。
所以,最後想說面雖好吃,只是吃麵需“謹慎”。
回覆列表
沒感覺有那麼難以下嚥啊,第一次吃熱乾麵是在2005年到信陽讀大學,信陽市區到處都是熱乾麵的小店,大清早店內要說人滿為患,絡繹不絕。
我們先來說說熱乾麵的歷史吧~武漢熱乾麵與山西的刀削麵、兩廣的伊府麵、四川的擔擔麵、北方的炸醬麵並稱為中國五大名面,是武漢地區的傳統小吃之一。
據說,上個世紀30 年代初期,漢口有個叫李包的人在關帝廟一帶賣涼粉和湯麵。一個夏天的晚上,李包還剩下許多面沒賣完,他怕發餿變質,就把麵條煮熟後撈起來晾在案板上。在收拾東西的時候,李包一不小心將油壺裡的麻油潑在麵條上了。他當時靈機一動,索性把麻油拌和到麵條裡,然後將麵條扇涼。第二天早上,李包將拌過麻油的麵條放在沸水裡燙熱,再濾幹水放到碗裡,然後加上賣涼粉用的芝麻醬、辣椒醬、榨菜、蔥、姜、蒜、醬油和香醋等佐料,頓時香味撲鼻,惹得人們爭相購買。吃過麵條後,有人問李包賣的是什麼面,他脫口而出,說是"熱乾麵"。從此以後,李包便專門賣起"熱乾麵"來了,還教了許多徒弟。幾年後,有個姓蔡的徒弟在漢口滿春路開了一家熱乾麵館,店名叫"蔡林記",漸漸成為武漢市經營熱乾麵的名店。這是武漢人最珍貴的味蕾記憶。熱乾麵分了牛肚、牛肉、炸醬、全料等口味,面身筋道,拌上秘製濃香芝麻醬。
所以對我個人而言沒覺得熱乾麵難以下嚥啊,反而以喜歡上了熱乾麵,難道有人吃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