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自由的加勒比海盜

    那是2000年前,使秦國從奴隸社會邁向封建社會的戰時法制,但是殘酷無情,強調皇權,中央集權,其沒有什麼法制精神。而法制精神比較受到認可的,可能是歐美的發達國家

  • 2 # 碧海長鯨621

    問題錯綜複雜、才有趣兒!理論簡一、便於記憶!錯綜複雜與簡一的參差交錯、活著!

    諸子百家之間的紛爭,是已經凝固的他們(她們),與俺無關。俺篤信那是“親身演示其理論的實踐性教學”,俺篤信諸子百家共為一體。

    俺沒資格評價諸子百家之一的商君與《商君書》,只恆久祈求——當俺遭遇問題時,排憂解難的理論從俺腦海中浮現!

    長鋏歸來乎?!無以磨鋏。

    TMD、TNND,哈哈……

    FYI(僅供參考未必正確喲)FYI

  • 3 # 羿教易學

    《商君書》這本書是戰國時期法家學派的經典之作,這本書又稱為《商子》現存26篇,一大部分已經遺失了。

    而這本書又被列為了禁書,在歷史之中是專門用來教授太子的教材,也就是民間是不允許流傳的,只能皇宮之中皇位繼承者才可以讀到。

    作者商鞅也是鼎鼎大名的人,一本《商君書》其中內容並不多,區區三萬字,但是卻把當時的志國方略寫的甚是全面,期中內容既有道理又講其中運用方法,並且非常容易被吸收,可以說是一讀就懂的書,其中當然也是嚴刑的讓人不寒而慄。

  • 4 # 使用者狼哥

    《商君書》從誕生以來就一直被當時的統治者封禁起來,卻並不是所有人都不能讀,而是隻有歷代的帝王才有資格閱讀。

    商鞅在當時推行變法,十幾年間就讓秦朝從一個邊陲地區變成了橫掃六國的大國。他在當時掌握了那個時代的大資料,清楚的瞭解國家有多少的土地,有多少戰鬥力,以秦朝的實力能參與怎樣規模的戰爭。他將這些清楚的放在了秦朝的高層面前,也是因此秦國才終於有了去爭奪天下的動力。長平之戰的勝利讓秦國一鼓作氣,就像叫醒了一條沉睡的巨龍。

    商君變法取得了成就,可是也觸動了很多人的利益,他慘遭車裂,但是儘管如此,秦惠文王卻還是認可他的變法的,關於《商君書》有很多的說法,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是商鞅的治國思想的彙編,裡面包括了戰法、墾令、弱民、賞刑之術,三萬字就已經涉及到了統治一個國家的各個方面。然而因為殘酷的統治,秦朝最後還是滅亡了。

    之後的各個朝代,雖然說是推行儒家的,但是其實每一個都是用了法家的方法。於是就推行了“外儒內法”的方法。也就是說用儒家思想來穩定民心,但是統治者用的卻還是商鞅留下的法家思想。在封建統治的運作中,《商君書》被當成了儲君和君王的教科書,是必讀的科目。所以《商君書》也就成為了民間的禁書,即使在文化盛行的年代,在民間也見不到這本書。

    這本書之所以在民間被禁,不僅是因為這裡面暴露了君王的統治方法,還有一點就是因為這與他們主張的儒家思想是背道而馳的。《商君書》的核心內容是統一民眾思想,削弱民眾力量,這樣的方式如果被百姓知道了想必會引起大亂的。所以不管是用什麼方法,民間是絕對禁止出現這本書的。

    《商君書》認為“治世不一道,便國不法古”跟儒家的教義是嚴重不符的,從漢朝開始,除了其中的政治制度之外,其他的一些管理方法都被禁止了。一直到清朝滅亡之後,《商君書》才得以解禁,思想的解放讓我們有了更多的自主思想,因此這本書也就成為了專家們研究古代思想的重要文獻。

  • 5 # 金兔歷史

    這是一本厚黑書,也是封建社會的第一禁書,民間百姓甚至是官員,都沒有資格學習。

    這是一本太子的教材,教人如何當皇帝,當了皇帝后又該做什麼。

    這是一本能把治國闡述得頭頭是道,即便你只聽了一遍,當了皇帝就可以治國的奇書。

    這麼神奇的一本書,《商君書》究竟寫了什麼,今天金兔帶大夥一探究竟!

    《商君書》禍害最深也是君主最喜歡的,莫過於治國之術,而在這本書中,治國有兩個核心,一是毀商,二是弱民。

    在《商君書·弱民》中,第一段就是石破天驚的八個字:“民弱國強,國強民弱。”

    在商鞅看來,如果想要國強,就必須使得百姓貧弱,因為百姓富了,會放縱,而這是積弱的根源,只有百姓貧弱,才會變得更具有侵略性,即所謂“民貧則力富”。

    因為只有窮,人們才會在意賞罰,如果有錢,就會惜命,不會為國家效勞,即所謂“富則輕賞”。

    接著在後面,又有這麼一句:“政作民之所惡,民弱;政作民之所樂,民強。”結合“民弱國強,國強民弱”八字,商鞅在書中想表達什麼不言而喻。

    《商君書》現有26篇,因第16篇存目無文,第21篇有錄無文,實存24篇。

    除了弱民篇的內容,其它幾篇也有一些影響深遠的,比如主張重罰少賞,重本抑末(本,即農業;末,即商業和手工業)等。

    縱觀整本書,主要是專制馭民政策,其中又以“有道之君,務在弱民”為核心。

    雖然西漢儒家慢慢佔據正統,似乎法家從此慢慢退出歷史舞臺,可《商君書》中的馭民政策,特別是其中的陰、損,更是一直被帝王所沿用。

  • 6 # 知史說史鑑史

    全面分析《商君書》商鞅是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秦孝公看中的就是商鞅《商君書》核心思想“富國強兵”對於秦國的現狀能夠有很大的變革,果不其然實行一套全新的制度之後舊貴族沒落新興計程車大夫人才源源不斷的來秦國求取功名富貴,百姓階層廢除了奴隸制成為自由人獲得土地可以透過軍功來建功立業秦國很快從六國中脫穎而出。商鞅雖然在秦孝公死後被殺但是改革成果卻保留下來。《商君書》崇尚以法治國,對秦國富強作出了巨大貢獻,但是到了秦始皇時期法家思想深入骨髓實行嚴刑峻法也導致了秦國的快速滅亡,因此對待《商君書》我們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客觀全面的評價。幫助秦國強大起來公元前359年,秦孝公決定在秦國開始變法圖強,啟用商鞅同時又擔心遭到舊貴族的反對便召集大臣商議,舊貴族甘龍,杜摯認為從古代傳承下來的才是最好的改革勢必會削弱秦國國力,商鞅一個人舌戰群儒反駁的舊貴族啞口無言。從此之後秦孝公大力支援商鞅變法,頒佈了《墾草令》刺激農業生產,抑制商業發展,獎勵男耕女織,削弱貴族的勢力,實行統一的稅收制度;取得了一系列的成就之後,秦孝公任命商鞅為左庶長公元前356年開始改革法令制度:嚴格的戶籍制度,實行什伍連坐法,鼓勵男子參軍建功立業,廢除貴族的世襲繼承製度,制定二十等軍功爵制,維護社會治安禁止打架鬥毆,重農抑商,鼓勵男耕女織生產農業,男子成年必須娶妻生子另立門戶等。公元前350年秦孝公遷都咸陽,商鞅再次進行變法:將邊疆地區的土地分給農民整齊劃一規劃城市建設,實行屯田制度,農民農時耕作閒時訓練,允許土地私有化進行買賣,推行郡縣制,徵收賦稅,統一度量衡,實行愚民政策燒詩書推廣法律,官員由國家統一選拔,禁止遊手好閒之徒,成年男子必須娶妻生子另立門戶。這些舉措增加了秦國的人口,勞動力大大增加,國家財富迅速積累,國家大機器井然有序的運轉,社會安定和諧百姓生活富足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導致秦國快速滅亡到了秦始皇時期,《商君書》的法家思想滲透到秦國的各個方面,統一六國之後更是將法令推廣至全國,這就帶來一個大問題國家統一安定之後依然實行法家思想,嚴刑峻法之下百姓人人自危再加上秦始皇北修長城,南征百越,修建馳道與自己的皇陵導致百姓民不聊生苦不堪言最後,被劉邦,項羽的起義軍迅速打敗。總結《商君書》成就了秦國統一天下的霸業同時卻也導致了帝國的快速滅亡,印證了“成也蕭何敗蕭何”的至理名言。證明了沒有什麼東西是一塵不變的,《商君書》讓秦國統一了天下卻不能很好的治理國家,所以必須要適時進行變革才能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

  • 7 # 節度使95

    商君書首篇《更法》的精髓是因時為變,這在任何時代都是管理的精髓,還有治不過宿、提高決斷的速度決定了管理的有效率,這兩點難道不是任何級次管理的精髓嗎?!

    商君以聖人之道輔助秦孝公,商君提到的“愚民”意同於《道德經》的“愚民”,是抱朴的意思;禁“慧辯”,那是禁止詭辯亂政,文以巧亂政、武以俠犯禁;《商君書》裡確定是商君寫的文並不多,近半是後人添補進去的偽作。我們看待商君,先要辨別出《商君書》裡亂栽進去的文章,然後看看他本人當時都幹了些什麼:整合價值觀是任何治亂時正本清源的手段,整合國力用於統一這也是對的,加強統計基礎為大秦一統江山打下了行政基礎,這一套在哪個治亂整合強國的時代不需要?我就想知道噴商君的人腦子還能不能用了?沒有商君和孝公打的行政基礎,秦始皇大一統那麼容易啊?始皇帝行郡縣制管理,難道不是以資料和效率為基石?不懂管理就別瞎指點。

    至於商君之死,有他自己的品行瑕疵在裡面,魏公子與商君交好所以信賴商君,然而就在那次商君把魏公子誘殺了!這個行為實在說不清是為國還是為私利軍功,在接任者眼裡打了個無義的標誌,所以孝公一死就清算商君了。這事《呂覽》裡有記載,秦國事你不看秦人記錄去看其他人瞎扯?

    下附商君和《商君書》價值觀解析,選自《因果決策之中華文明解讀》,別噴是自寫的。

    “ 儒通天地,大道統陰陽。儒導民取勢,人定決勢。秦國崛起一統天下不是偶然,春秋時期秦穆公(前659-前621)在位三十九年先後滅掉西方戎族所建立的12個國家,開地千里,為四百年後秦統一中國奠定了基石。秦孝公(前381-前338)出生前秦國經歷了自秦厲共公之後幾代君位動盪,國力大為削弱。孝公繼位時21歲,因此下達《求賢令》,衛國公孫鞅在公叔痤死後便攜帶李悝(音虧)的《法經》投奔秦國。

       李悝(前455-前395)曾受業於孔門子夏的弟子曾申門下,任魏文侯相,主持變法推行"盡地力"和"善平糴",政治上實行法治,廢除維護貴族特權的世卿世祿制度,獎勵有功國家的人,使魏國成為戰國初期強國。戰國初期魏國連年進攻秦國,秦國被迫退守洛水以西。李悝以為“為國之道,食有勞而祿有功,使有能而賞必行、罰必當”,還要“奪淫民之祿,以來四方之士”,作平糴法“行之魏國,國以富強”,是魏文侯到武侯時心腹之臣。

       據傳《法經》是李悝彙集當時各國法律編成,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比較完整的法典,現已失傳:秦律從《法經》脫胎而成,漢律又承襲秦律。李悝的著作錄於《漢書·藝文志》法家類《李子》三十二篇,儒家類《李克》七篇;兵權謀家《李子》十篇也可能是李悝所作,以上三種著作早已亡佚。《水經注》和《文選·魏都賦》注都引有《李克書》,《漢書》以李悝與李克為兩人。但儒為求治是德政並用或者說禮法並行,先秦只有儒一門而已,故判斷李悝與李克實為一人。“有賞有罰,唯才是用”不是法家專有,是為治為用。

       商鞅見秦孝公,先說王道再說霸道最後談富國強兵之策,此時“孝公大喜”。因為道下行術、術要能實際運用,論管理沒有行動方案沒有意義。秦孝公於公元前359年命商鞅頒佈《墾草令》為全面變法的序幕:“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備;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商鞅(前395-前338)助秦孝公改革,重農抑商,重塑價值觀、提高農本的社會認知度,削弱貴族、官吏特權統一稅制。

       《墾令》是《商君書》第二篇,首句“無宿治,則邪官不及為私利於民,而百官情不相稽。”說明變法是為吏治。說明秦國承平日久,從穆公到孝公的兩百五十年間將兵官民日漸驕奢淫逸,孝公已經意識到不改革即亡國。商君與傳說中不一樣啊!第一篇《更法》首句“孝公評劃”決策者主持改革會議,孝公的開場白:“代立不忘社稷,今吾欲變法以治,更禮以教百姓,恐天下議我。”意思我想變法阻力太大,想找人背鍋。商君,“雖危起居,竟信其志,猶將不忘百姓之病也。”感恩孔聖人廣開民智,教儒以行證,但有如商鞅般研究治術的人便以行證思想為追求。此篇中商鞅用人稱代詞:臣、君、引例用聖人,以利民不循禮堅定孝公的信心,指出“居官”保位才守成,“禮、法以時而定,制、令各順其宜”;反方錯誤在理解“因民而教”是不勞而成,教實為價值觀引導、在於勞心更辛苦;結句“遂出《墾草令》”。

       《墾令》為安民強國以反腐拉開變法的帷幕:邪官不及私利則民心平,“不貴學問又不賤農”、安民定國;機構龐大敗民本,商無暴利則民以農為本;刑罰加戶籍管理,任人配以資源引導價值觀念變更;均賦。關鍵詞:官,民,農,商,令稱孝公“上”。“百縣之治一形”與戶籍登記制是在為始皇帝統一天下作基礎資料準備工作,準確的人口資料是戰略決策的依據。變法因時,將此篇換種解讀:愚民換成教民博學多識提升自主思維能力,資源分等掌握、一體配置,不依慧辯、實幹為政,“官屬少而民不勞”,何時都是一篇反腐為治的好文章。

       《農戰》:“巧言虛道此謂勞民”,治國察要在實幹,統一價值觀“不淫於言,則民樸壹”;“國以十治者,國必削”、不能以教代治,教化為用、法禮並行國力摶。其中有句“今上論材能知慧而任之,則知慧之人晞主好惡,使官制物以適主心”,定心有常!其時孝公或有反覆或者是商君為堅定孝公改革的決心才有此句。從此文能推斷當秦改革之前的民風,教化虛言尚空談,所以亟需建制為法嚴格執行。

    《去強》不合商君的價值觀,因為《更法》中商君“法為愛民,禮所以便事也”是追求平等而視、一體管理;此文政即法,又強又削很矛盾,且前兩段“國”一解為決策者一解為國、商君只稱孝公“上”;但追求效率和“金粟兩生,倉府兩實,國強”沒毛病,此文不是商君所書。《說民》也不是,能說出“禮樂淫佚之徵也”只能是平六國的時候所作。《算地》為商君書,符合當時的情勢:決策思維為用“數者,臣主之術,而國之要也”;“臣請語其過:夫治國舍勢而任談說,則身修而功寡”;刑為禁邪、賞為助禁,“臣得盡其力,而主得專其權”。

       《開塞》:“賢者立中正,設無私”;“王道有繩”,“民之生:不知則學,力盡而服”、“故以知王天下者並刑”,商君所謂愚民是禁談說以實幹興邦;“吾所謂刑者,義之本也”,刑去奸、賞止過,對奸者嚴刑就是有法必依、違法必糾。《壹言》是商君變法初期所作,“慎法、察務,歸心於壹而已矣。”《錯法》實為措法,“地誠任,不患無財;民誠用,不畏強暴。德明教行”,商君不是嚴刑為治的法家,侍上恭謹不媚,論說簡潔。《商君書》裡凡用明主、聖君、寓言、違背聖人儒則的文章都是後人偽名所作。所以商鞅以變法侵犯舊俗貴族利益和大將權力見罪,實則“公孫鞅因伏卒與車騎以取魏公子卬。秦孝公薨,惠王立,以此疑公孫鞅之行,欲加罪焉”,知行之間值得深思慮義而動。公元前338年孝公去世,秦惠文王繼位,商鞅五馬分屍。秦價值觀更新已完成,變法繼續。”

    商君的貢獻遠遠大於私德的瑕疵,何況這個瑕疵還是兩可之間,只說明秦惠文王無識人之明。或者說惠文王需要商君的血收攏人心,這個其實看不出有什麼必要,惠文王又不是篡位上的。商君一生能達成己志,惠及萬民,也是有意義的一生了,就是死得有點冤。

  • 8 # 魏東雙

    商君書可以是開創、定製了華夏二千年君主專制,東方特色的法制體系,與周禮相表裡,共同組成了華夏傳統的政治模式。

    商鞅繼承發揚了魏國李悝的法 制思想,在戰國大爭的時代,透過變法把瀕臨滅亡的秦國塑造成虎狼之國,進而奮六世而一華夏。

    後世華夏的大一統的帝國,也必須拜商君所賜。

    商君書為大爭一統而生,和平時代其弊端也同樣不可忽視,即資源、財富不用於生存戰爭時,便流向兼併和壟斷,形成分化和內部對立,從而又瓦解了帝國。

  • 9 # 騎驢去高考

    先秦那些歷史人物,都有一個感天動地的故事,讓你讀過之後不由得震撼自己的心靈,久久不能釋懷!你都不能客觀地聽這些故事,激動的心情讓你不能平靜下來,心中不由得說出一句話,太他媽欺負人了!

    伍子胥,本來過著波瀾不驚的貴族生活。費無忌,名曰無忌,其實滿腦子都是忌妒。無忌與子胥之父伍奢同事楚王太子,無忌為少傅,伍奢為太傅。無忌妒其位在己上,又欲上位,便進言楚王強納太子之未婚婦。一個人透過這種方式來上位,實在是噁心之極,讓人覺得牙磣!更可惡的還在後面,無忌又進讒伍奢與太子圖謀不軌,楚王便把伍奢下獄,無忌又說,伍奢有二子,可令伍奢召之並斬。伍子胥的哥哥伍尚欲往,伍子胥勸哥哥說,我們去了白白送死,還不如留著性命將來報仇。可是哥哥還是去了!果不其然,父親和哥哥都被殺了。伍子胥隻身逃亡,帶著滿腔復仇的覺心!

    當我第一次聽到這個故事後,內心充滿了悲憤,對壞人咬牙切齒,恨之入骨,彷彿自己就是伍子胥。自己好好的一個家庭,就叫壞人不停地進讒言給害得家破人亡,自己流落天涯,其胸間的悲憤可想而知。這個故事裡面有兩個人最可惡,第一個就是費無忌,既無恥又陰狠,還有一個是楚平王,無恥又愚蠢。可惜伍子胥回來報仇的時候兩個人都死了,只好把屍體挖出來鞭打,真他媽的不解恨!

    商鞅也是先秦時期的一個傳奇人物,作為衛國的公子王孫,來到魏國發展,投靠在丞相公叔痤門下,這老東西可真是挫得不行,臨死才向魏王推薦自己,還說不用就把自個殺了!哎,看來你真是老糊塗了,商鞅壓根沒理這些事。後來秦孝公繼位,雄心勃勃地招攬各華人才,商鞅瞅準機會,終於攤窩了!

    接下來正應了王安石那首詞,湯武偶相逢,風虎雲龍,興王只在笑談的,直至如今千載後,誰與爭功!那是相當地囂張!商鞅作為秦國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總攬全域性,運籌帷幄,為秦國的改革富強嘔心瀝血,殫精竭慮,他的一生是光輝的一生,是為改革大計奉獻的一生!當然啦,也不免做一點齷齪事。但讓我們記住他老人家的豐功偉績,就讓他的錯誤默默地在我們心中警鐘長鳴吧!

    對於《商君書》,讓我們盡情批判它的錯誤,永遠高揚理性和仁義的旗幟吧!

  • 10 # 煮鶴仙人

    真巧,我最近正在在讀《商君書》。

    這本書一個字兒形容:黑!倆字兒形容:真黑!仨字兒形容:太黑了!四個字兒形容:喪盡天良!五個字兒結論:真特喵的黑!

    《商君書》共二十六篇,其中有些已經散佚了。它不一定是商鞅所做作,但可以確定是法家思想的精髓。

    易中天先生認為“法家”正確的叫法應該是“權家”;主張用強權政治來治理國家的學派,說的十分在理。

    《商君書》“馭民五術”:

    壹民:不可使民眾有獨立的精神和思想,讓他們以國君的思想為思想,以君主的意志為意志。除了君主的政令以外,只能把心情放在為君主種地和為君主打仗上。

    弱民:《商君書》認為國君的首要任務就是弱化民眾的權益。從制度上入手,以嚴苛的法律剝奪民眾民眾的各項權益。所謂“商君之法:步過六尺者,有罰;棄灰於道者,有刑”。即使是很小的過錯,也要用重刑來處理。讓民眾在驚懼之中成為待宰羔羊,不得不一面害怕法律一邊還要依靠國君。

    疲民:不要讓民眾有空閒的時間,用勞役和兵役讓他們疲於奔命不得安閒。只要一直讓他們勞碌不止,他們就沒有時間思考,沒有時間思考就只會盲從,盲從成為主流,就有利於君主的政令推廣。

    貧民:從政策上掠奪民眾的財富,讓他們保持貧窮,使民眾只能為基本的生活開銷疲於奔命。這樣就能限制他們的時間,狹隘他們的視野,讓他們不得不依靠國君,信任國君。

    辱民:任用奸人為官,責辱民眾,讓他們父子不合,兄弟相爭,成為一群“鬥志滿滿”的散沙。一盤散沙就無法團結起來對抗國君,鬥志滿滿國君讓他們上戰場的時候就悍不懼死。

    讀《商君書》,深秋夜寒依舊能讓你看出來一身冷汗!太缺德!太陰毒!太無恥!

    “尚奸”

    《商君書》認為治理國家一定要用“奸人”,因為奸詐小人會跟民眾互相爭鬥。他們會用苛刻的手段對付百姓,而百姓也會對他們深痛惡絕。然而這樣一來,國君就不用擔心下屬的官員勢力太大,又可以在必要的時候除掉“奸人”來博取百姓的擁戴。

    “耕戰”

    《商君書》認為老百姓不能有太多知識和技能,最好限制他們的活動範圍。讓他們一生只會兩件事:為國君種地和為國君打仗,除這兩者之外再不要讓他們獲取更多視野。這根本就是不把老百姓當人看,而且當做國君的“牲口”來養!

    看完《商君書》,你會覺得《厚黑學》簡直就是“小兒科”!論無恥下流,喪盡天良《商君書》絕對是中國第一!《羅織經》都比它溫和!

    事實上“法家”這個學派並不是很多人想的那樣,因為“法”字當頭就想當然的以為他們是一群研究“法律”的。這真是一個天大的誤解!

    法家是謀士學派,他們首講“貴君”,提倡君主集權,研究的是“刑名之學”;說白了就是怎麼整人,怎麼馭使民眾的學問。是主張“太子犯法與庶民同罪”,國君的兒子不聽國君的也要收拾的極端極權思想,所有的一切都是為君主的利益而設計。為了君主的利益,兒子該殺也得殺的毒辣思想,是“人治”的極端信徒,跟“法治”可以說是背道而馳。

    不過“前車之鑑,後車之師”。

    《商君書》這樣的愚弄民眾的“文化糟粕”,在當今民智正開社會里,應該讓更多人知道,以避免重走老路,讓當代的百姓“吃二茬虧,上二茬當”!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哪些型別的比熊犬不值得購買?